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1
作者 武莉娜 朱兆领 +3 位作者 孙园园 魏常华 谢苗苗 王睿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探索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特征及早期诊断线索。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且经病理或产后检查证实为心肌致密化不全4例胎儿的临床与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4例胎儿中累及左心... 目的探索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特征及早期诊断线索。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且经病理或产后检查证实为心肌致密化不全4例胎儿的临床与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4例胎儿中累及左心室2例,病变呈孤立性,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心尖部心肌致密化不全;累及双心室2例,均引产后经病理证实。4例胎儿受累心肌产前超声表现:(1)呈双层结构:外层为致密化心肌,表现为薄而致密的均匀低回声;内层为疏松、增厚的非致密化心肌,回声增强;(2)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见非致密化心肌内可见筛网状血流与心室相通。部分病例伴有心脏增大、心律失常等表现。结论产前超声心动图可诊断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且其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心肌局部增厚、回声增强;心脏增大;心律失常等可能作为识别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疾病 心肌致密化不全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与病理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佳 田蕾琪 +4 位作者 周启昌 曾施 周嘉炜 张荣森 童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4-759,共6页
目的:研究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 cardiomyopathy,NCCM)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及其病理特征和心肌超微结构的特点。方法:2004年到2013年产前超声诊断9例胎儿NCCM,观察其产前超声心动图表现,与产后超声心... 目的:研究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 cardiomyopathy,NCCM)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及其病理特征和心肌超微结构的特点。方法:2004年到2013年产前超声诊断9例胎儿NCCM,观察其产前超声心动图表现,与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尸体解剖进行对比,并取心肌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NCCM心肌超微结构特点。结果:NCCM心肌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异常粗大的肌小梁、肌小梁隐窝和心肌非致密层厚度/致密层厚度≥2。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9例胎儿NCCM中,6例累及左心室,2例累及双心室,1例累及右心室。其中2例胎儿继续妊娠至分娩,并经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其他7例均选择终止妊娠并经尸体解剖病理证实,心肌组织活检显示NCCM心肌的线粒体和肌小节发育不良、心肌纤维化。结论:通过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NCCM是可行的。胎儿NCCM可以累及左心室、右心室或两个心室。NCCM心肌的线粒体和肌小节成熟度低并伴有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超声诊断 心肌致密化不全 心肌超微结构 胎儿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致密化不全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过度小梁化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双 王明宇 +5 位作者 陈丽萍 托丽斯 高璐 刘培培 朱青 孙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NVM)与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过度小梁化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特点,明确对两者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31例NVM组及50例DCM合并过度小梁化组的性别、年龄、家族史、症状、心电图、脑钠肽(BNP)及超声心动图资... 目的: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NVM)与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过度小梁化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特点,明确对两者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31例NVM组及50例DCM合并过度小梁化组的性别、年龄、家族史、症状、心电图、脑钠肽(BNP)及超声心动图资料,着重观察两者超声心动图心腔大小、心肌壁、心内膜、彩色多普勒、血液动力学的特点,依据17节段分析法分析小梁化节段数目及程度。结果:(1)DCM合并过度小梁化组心功能分级更差,BNP明显较NVM组高(P<0.05),心脏扩大程度也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NVM组患者小梁化的节段数最多,节段数(9.82±2.02)个,心尖段(第17节段)均受累,非致密化心肌厚度(NC)和致密化心肌厚度(C)比值(NC/C)大(2.84±0.61),NC/C值>2的节段数为(4.12±2.68)个;DCM合并过度小梁化组患者小梁化的节段数少,节段数(5.56±1.56)个,心尖段很少受累,NC/C值小(1.91±0.42),最多有1个节段NC/C值>2。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是鉴别NVM与DCM的简便、实用、无创性检查手段。左心室心尖段明显呈致密化不全改变及至少2个游离壁节段收缩期的NC/C值>2可诊断NVM,并可与DCM合并过度小梁化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心肌致密化不全 超声心电描记术 过度小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12
4
作者 侯翠红 楚建民 +6 位作者 浦介麟 吕凤英 刘蕾 赵世华 王浩 华伟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分析及随访2000年1月~2006年4月住院治疗的17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心肌致密化不全特征为海绵状心肌,多发... 目的:通过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分析及随访2000年1月~2006年4月住院治疗的17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心肌致密化不全特征为海绵状心肌,多发生于左心室。临床表现主要为心力衰竭(纽约心功能分级Ⅱ~Ⅳ级者占88.2%)、心律失常及血栓形成(分别为88.2%与11.8%)。17例中14例为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3例合并其他心血管疾患。17例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及心脏磁共振检查,其中13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心脏磁共振检查均明确诊断,另4例经心脏磁共振检查确诊。随访10例患者,3例行心脏移植手术,1例死亡。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临床表现各异,预后差。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主要方法,心脏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致密化不全 临床特点 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介入治疗及随访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野峰 胡原 +3 位作者 杨舟 肖云彬 左超 陈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患儿在心脏介入治疗前后,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的非致密心肌...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患儿在心脏介入治疗前后,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的非致密心肌/致密心肌(N/C)比值及心功能参数的变化;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患儿25例,男9例、女16例,中位年龄为1岁(0.14~8岁);动脉导管未闭22例、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1例。术前、术后1、6、12个月之间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Z值和N/C比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术后12月时为最低;其中6例患儿在随访过程中心肌致密化不全基本消失。但各时间点之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患儿N/C比值、LVEDD-Z值与LVEF值均无相关性(P>0.05)。术后随访中位时间19个月(12~27个月),随访过程中未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心律失常发生。结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如满足介入治疗指征,应积极介入治疗以减少左向右分流,减轻心脏负荷,有利于左室心肌发育及心室逆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肌致密化不全 介入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蔡华波 李志川 +2 位作者 徐明国 袁秀丽 孟祥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10例EFE合并NVM患儿的临床表现、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10... 目的探讨儿童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10例EFE合并NVM患儿的临床表现、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10例患儿均按EFE的治疗方案治疗,2例因严重心力衰竭放弃治疗;8例好转出院,其中3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同时行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1例,主动脉弓成形术2例)。结论 EFE合并NVM的患儿在经积极治疗后临床症状可得到缓解,但远期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心肌致密化不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致密化不全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赵菁 黄振文 +3 位作者 张菲斐 邱春光 张瑞芳 段洪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7-389,共3页
关键词 心肌致密化不全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 被引量:6
8
作者 郝晓艳 刘晓伟 +6 位作者 张烨 薛超 谷孝艳 接连利 翁宗杰 王欣 何怡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价值。方法收集12胎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FNVM)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胎FNVM,5胎累及双心室,5胎累及左心室,2胎累及右心室;累及节段以左心室心尖段为主(n=1...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价值。方法收集12胎胎儿心肌致密化不全(FNVM)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胎FNVM,5胎累及双心室,5胎累及左心室,2胎累及右心室;累及节段以左心室心尖段为主(n=10);7胎合并心脏结构异常,5胎合并浆膜腔积液,3胎合并心律失常。对8胎进行单基因及拷贝数变异检测,其中6胎检出致病性单基因变异,1胎疑似致病单基因变异KCNH2,1胎染色体微缺失。结论 FNVM可同时累及左右心室,并易合并右心系统结构异常、心律不齐及浆膜腔积液。产前超声心动图在FNVM的诊断、预后咨询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心肌致密化不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例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特点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刘保民 贾玄慧 +3 位作者 魏亚娟 阎凯 张红朵 张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采用Jenni提出的心肌致密化不全诊断标准,在陕西省3个心脏超声协作中心共检测出55例LVNC,收集其临床表现及超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55例LVNC,根据其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 目的:探讨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采用Jenni提出的心肌致密化不全诊断标准,在陕西省3个心脏超声协作中心共检测出55例LVNC,收集其临床表现及超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55例LVNC,根据其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图特点分为典型组和可疑组。典型组LVNC 45例,其左心室内径扩大(67±11)mm,射血分数减低0.35±0.09,非致密层与致密层比值(N/C)>2。可疑组10例,其左心室内径正常(51±11)mm,射血分数正常0.65±0.08,N/C<2。在典型组45例中,合并心律失常11例,冠心病4例,二尖瓣返流43例,三尖瓣返流26例,心包积液16例,腔隙性脑梗塞1例。结论:LVNC在临床上尚没有得到广泛的认识,超声心动图在LVNC的诊断中具有特征性价值,但一些技术性问题有待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致密化不全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与MRI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申屠伟慧 邓又斌 +6 位作者 杨好意 孙子燕 陈斌 毕小军 张清阳 黎鹏 刘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27-1830,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MRI表现,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价值。方法通过常规超声心动图对20例NVM病人进行多切面扫查,观察其受累部位并于心室舒张期选择室壁最厚部位测量非致密化心肌厚度与致密化... 目的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MRI表现,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价值。方法通过常规超声心动图对20例NVM病人进行多切面扫查,观察其受累部位并于心室舒张期选择室壁最厚部位测量非致密化心肌厚度与致密化心肌厚度并计算两者比值。其中10例病人与MRI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种方法对受累心肌节段的检测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致密化不全 超声心动描记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技术评价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左心房储存功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方方 任卫东 +2 位作者 宋光 吴丹 刘开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6-308,312,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技术对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患者左心房储存功能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在LVN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LVNC患者20例,其中年龄4~16岁3例,17~35岁8例,36~55岁9例。以2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左...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技术对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患者左心房储存功能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在LVN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LVNC患者20例,其中年龄4~16岁3例,17~35岁8例,36~55岁9例。以2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左心常规二维超声及组织多普勒测量值,以及左心心尖四腔切面full-volume图像。结果常规二维超声测量得出LVNC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LVNC组左心房充盈容积/体表面积、心房扩张指数、左心房射血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LVNC患者左心房储存功能明显提高,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技术可以对LVNC心脏功能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致密化不全 实时三维超声 左心房储存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心室肌致密化不全的磁共振诊断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岩 俞飞诚 蒋世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9-591,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对于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西门子1.5T磁共振机检查9 例有不同临床症状的心脏病患者以进一步观察心内结构。结果 在9 例患者中,磁共振清晰辨别出不同部位和程度的心肌致密化不全病变,其特征... 目的 探讨磁共振对于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西门子1.5T磁共振机检查9 例有不同临床症状的心脏病患者以进一步观察心内结构。结果 在9 例患者中,磁共振清晰辨别出不同部位和程度的心肌致密化不全病变,其特征性表现为显著的小梁化心肌及深入到室壁内的小梁间隙;尤其是对于累及左室前侧壁和心尖部的病变,磁共振能较超声心动图提供更明确的形态显示和更高的空间分辨率。结论 磁共振提高了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率,是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有效补充和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 磁共振成像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21例超声心动图应用体会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丽娟 周元媛 +1 位作者 张瑞芳 滑少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9-521,共3页
关键词 心肌致密化不全 左室 超声心动图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27例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岩 刘晓宇 +1 位作者 张连仲 朱中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56-1058,共3页
关键词 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 临床特点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与孤立性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MRI特征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晓荣 舒锦尔 +1 位作者 潘勇浩 胡红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39-114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与孤立性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MRI特征。方法对18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和10例孤立性左心室致密化不全患者行心脏MRI扫描。对比两者舒张末期最大病变节段非致密心肌厚度(NC)、相应节段舒张末期致密心肌... 目的对比分析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与孤立性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MRI特征。方法对18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和10例孤立性左心室致密化不全患者行心脏MRI扫描。对比两者舒张末期最大病变节段非致密心肌厚度(NC)、相应节段舒张末期致密心肌厚度(C)、运动特点、病变节段数、最大病变节段短轴缩短率、病变节段的分布特点。结果 18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共823个节段,出现非致密心肌的病变节段数为124个;孤立性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共397个节段,其中病变节段数有115个。孤立性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病变节段的NC、NC/C、NC/(NC+C)均高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P均<0.05),其病变节段的短轴缩短率也更高(P<0.05)。2组的病变节段均以心尖段心肌病变为主,基底段少有受累或不受累,游离壁中以前壁、侧壁受累居多,室间隔受累较少。结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与孤立性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MRI各具特征,尤其是非致密心肌的分布特点、受累节段数、厚度、NC/C,对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心肌致密化不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心肌致密化不全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琦 陈娇 +4 位作者 杨太珠 罗红 郭文琪 杨帆 田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1-882,共2页
目的 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超声心动图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5 例NVM患儿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致密化不全心室壁最厚处的心内膜、心外膜厚度比值,肌小梁发育状况,小梁间隙内交错深陷的隐窝及隐窝内有无血栓形成,心动周... 目的 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超声心动图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5 例NVM患儿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致密化不全心室壁最厚处的心内膜、心外膜厚度比值,肌小梁发育状况,小梁间隙内交错深陷的隐窝及隐窝内有无血栓形成,心动周期内心室腔血流是否与间隙隐窝相交通等。结果 5例NVM患儿均出现明显的超声心动图影像学特征。结论 超声心动图具有诊断NVM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致密化不全 诊断标准 心内膜 心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鹏 薛俊山 +2 位作者 陈洪茂 刘莉娜 黄红利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5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超声图像特征,评价超声心动图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疑诊的21例NVM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以尸检结果作为金标准,确定超声心动图诊断该病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果本组21例NVM患者超声诊断16例... 目的探讨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超声图像特征,评价超声心动图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疑诊的21例NVM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以尸检结果作为金标准,确定超声心动图诊断该病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果本组21例NVM患者超声诊断16例。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①左室或右室中、下1/3至心尖的心腔内可见多数粗大的肌小梁结构,小梁间隙深陷形成窦状;②受累腔室扩大,室壁变薄,运动减弱,收缩增厚率减低;③彩色多普勒显示肌小梁血窦内血流缓慢,且与心腔相通。超声诊断NVM的真实性指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约登指数比分别是93.75%、80.00%、90.48%、20.00%、6.25%、93.75%、80.00%、4.69、0.078、0.74。可靠性指标卡帕值为0.74。结论多数NVM患者显示典型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后者可作为超声心动图检测该病的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致密化不全 超声心动描记术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受累节段数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玥霖 谢明星 +2 位作者 吕清 方凌云 王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82-1586,共5页
目的探讨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受累节段数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对符合超声诊断标准的LVNC患者60例(年龄15~87岁),以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壁17节段法计算左心室壁受累节段数,绘制左... 目的探讨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受累节段数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对符合超声诊断标准的LVNC患者60例(年龄15~87岁),以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壁17节段法计算左心室壁受累节段数,绘制左心室壁受累节段数诊断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50%)的ROC曲线。以ROC曲线测得的截断点为界,将LVNC患者分为A(受累节段数〈6)、B(受累节段数≥6)两组。结果①两组间比较,B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LVDd)均高于A组(P〈0.01),B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A组(P〈0.01)。②LVNC患者的左心室壁受累节段数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506,P〈0.01)。③左心室壁受累节段数诊断LVEF〈50%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9,截断点值为5.5,敏感度为76.20%,特异度为88.90%。结论 LVNC患者的左心室壁受累节段数与LVEF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室壁受累节段数是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化不全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家系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兢 陆凤翔 +5 位作者 许迪 周蕾 雍永宏 陈莉 姚静 曹克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9-282,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对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家系的分析,了解该病在中国患者中的遗传规律及临床特点,以实现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患者及其亲属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对左心室长轴、左心室短轴、心尖四腔等多切面扫查,观察心肌、心... 目的:通过对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家系的分析,了解该病在中国患者中的遗传规律及临床特点,以实现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患者及其亲属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对左心室长轴、左心室短轴、心尖四腔等多切面扫查,观察心肌、心内膜的组织结构和血流分布等特征性超声心动图表现,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结果:所有先证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发现受累心腔内有异常隆突、粗大的肌小梁,其间存在深陷的隐窝,心腔内血液与之相通,并伴有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1例发生肺栓塞。在调查的4个家系中除1例为散发外,其余家系内均发现心肌病患者,其中1名亲属为肥厚型心肌病。结论:通过家系调查提示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有遗传性,但遗传规律尚不能明确,且本研究首次发现该病与肥厚型心肌病同时出现在一个家系中,其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致密化不全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锻炼对心肌致密化不全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曹癸兰 梁静 陶宝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运动锻炼在心肌致密化不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6例心肌致密化不全心力衰竭(心功能Ⅱ~Ⅲ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运动锻炼组(1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运动锻炼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运动锻炼,... 目的观察运动锻炼在心肌致密化不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6例心肌致密化不全心力衰竭(心功能Ⅱ~Ⅲ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运动锻炼组(1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运动锻炼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运动锻炼,并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运动耐量、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运动锻炼12周后,运动锻炼组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心功能得到改善,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显著降低,运动耐量显著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均P〈0.01)。结论对心肌致密化不全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运动锻炼,能改善其心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致密化不全心力衰竭 运动锻炼 生活质量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