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卫锋 贾海燕 +6 位作者 胡琪琪 贾辛未 解俊敏 王艳飞 张靖 王鹏然 吴艳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1-1286,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5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且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355例,电话回访到343患者。根据AIP四分位数水平分为A1组84例(<0.212)、A2组87例(0.212~0.339)、A3组86例(0.339~0.434)和A4组86例(≥0.434)。随访1年,观察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缺血驱动的靶血管重建和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发生率;构建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4组MACE发生率;采用ROC曲线分析AIP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1年随访期间,4组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再住院、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组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χ^(2)=8.528,P=0.036)。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高血压、心房颤动、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支架个数、SYNTAX评分、Killip分级、B型钠尿肽、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IP为老年急性STE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AIP对MACE预测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3.0%,曲线下面积为0.855(95%CI:0.776~0.933);联合预测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90.7%,曲线下面积为0.907(95%CI:0.954~0.987),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显著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 AIP是一个强有力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的预后,与Killip分级、SYNTAX评分、糖化血红蛋白、支架个数联合预测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预后 预测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李沅萍 智慧敏 高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1148-1152,共5页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是一项新型血脂综合指标,作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替换物,它易于获取,计算方法简便,能够全面反映致动脉粥样硬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之间的平衡,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预测有重要的临床...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是一项新型血脂综合指标,作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替换物,它易于获取,计算方法简便,能够全面反映致动脉粥样硬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之间的平衡,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预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归纳了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冠心病患者早期诊断、风险评估以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后续冠心病相关防治提供思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次血运重建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迅 崔建国 +2 位作者 杨霞 钱赓 金琴花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21-326,共6页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次血运重建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次血运重建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78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需要再次血运重建,将患者分为再次血运重建组(315例)和非再次血运重建组(472例)。使用SPSS 25.0和R 4.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再次血运重建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TyG指数和AIP是否为再次血运重建的独立预测因子。绘制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使用曲线下面积(AUC)分析TyG指数和AIP对冠心病患者PCI后再次血运重建的预测价值。结果 再次血运重建组与非再次血运重建组左室射血分数、吸烟史、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TyG指数和AI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史、心房颤动、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II、TyG指数及AIP是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因素,左室射血分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再次血运重建的保护因素。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TyG指数和AIP的增加仍与再次血运重建风险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再次血运重建的累计发病率在TyG指数和AIP的第三分位数组明显高于第一及第二分位数组(均P_(log-rank)<0.001)。时间依赖性ROC曲线分析显示,TyG指数预测再次血运重建的AUC为0.571~0.618,AIP预测再次血运重建的AUC为0.573~0.605,TyG指数与AIP联合预测再次血运重建的AUC为0.577~0.614。结论 TyG指数和AIP对冠心病患者PCI后再次血运重建事件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再次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联合预测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衰竭 被引量:1
4
作者 马丽洁 赵素梅 +1 位作者 孙芳 孙倩美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5期384-388,共5页
目的 探讨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与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衰竭(vascular access failure,VAF)的相关性,以及AIP和non-HDL-C... 目的 探讨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与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衰竭(vascular access failure,VAF)的相关性,以及AIP和non-HDL-C对VAF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21年12月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透析室以自体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n=277),根据是否发生血管通路功能障碍分为VAF组(n=85)与非VAF组(n=192),比较2组间AIP、non-HDL-C及临床特征的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V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根据AUC评估AIP、non-HDL-C及两者联合模型对血液透析患者VAF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VAF组患者AIP(Z=7.331,P<0.001)、non-HDL-C(Z=6.566,P<0.001)较非VAF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矫正性别、年龄、血肌酐、尿酸等因素后提示AIP(HR=8.757,95%CI:4.134~18.548,P<0.001)、non-HDL-C(HR=1.533,95%CI:1.094~2.150,P<0.001)是V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IP预测的AUC为0.776(95%CI:0.722~0.831)、non-HDL-C预测的AUC为0.747(95%CI:0.690~0.805),两者联合模型预测的AUC为0.805(95%CI:0.754~0.855)。结论 AIP、non-HDL-C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VAF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单独或联合模型对VAF发生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衰竭 血液透析 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文洁 《临床荟萃》 CAS 2022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选取四川大学望江医院健康体检中心2020年5月-2021年5月行彩色超声初次诊断为NAFLD且未经过药物治疗的160例体检者作为NAFLD组,随机选取160例同期年龄及性...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选取四川大学望江医院健康体检中心2020年5月-2021年5月行彩色超声初次诊断为NAFLD且未经过药物治疗的160例体检者作为NAFLD组,随机选取160例同期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年龄、身高、体重、血压和体质量指数(BMI)并对两组体检者进行血脂检测,计算AIP。比较两组体检者各项指标的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发病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IP对NAFLD的诊断价值。结果NAFLD组与对照组之间除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IP(OR=2.070,95%CI:1.785~2.732,P<0.01)和BMI(OR=1.46,95%CI:1.172~1.819,P<0.01)为N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AIP判断NAFLD的效能AUC=0.899(Z=13.233,P<0.01),截断值为1.896(95%CI:0.836~1.943),敏感度为82.93%,特异性为88.10%。结论AIP与NAFLD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AIP可作为NAFLD罹患风险的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血脂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ox-LDL、AI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蕊 黄永 +1 位作者 刘兴钊 何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4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3~8月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CI患者131例(病例...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3~8月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CI患者131例(病例组)及同期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成人6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x-LDL,并计算AIP,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CIMT。结果病例组ox-LDL、AIP、C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ox-LDL与CIMT呈正相关(r=0.618,P<0.05),AIP与CIMT呈正相关(r=0.609,P<0.05)。结论血清ox-LDL、AIP与ACI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具有预测动脉狭窄程度的重要意义,临床上可据此指导患者积极抗氧化、降脂治疗,减少ACI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相关指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洋洋 谭丽艳 +1 位作者 南晓利 柳扬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9期32-35,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特异性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由血管动脉硬化和炎症引起。DR的危险因素相关研究发现,将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围内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合并DR的患病率,并改善血脂紊乱,减慢DR病情的进展。脂肪细胞可与巨噬细胞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特异性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由血管动脉硬化和炎症引起。DR的危险因素相关研究发现,将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围内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合并DR的患病率,并改善血脂紊乱,减慢DR病情的进展。脂肪细胞可与巨噬细胞共同作用增加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促凝物质纤维蛋白原的分泌,并减少脂联素等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进一步导致代谢紊乱以及DR的进展。当糖尿病患者单个血脂指标正常时,仍会出现血管相关并发症,因此血脂相关复合指标的监测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以及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和DR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脂平汤颗粒冲服治疗2型糖尿病并脂代谢紊乱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遐 任建民 +1 位作者 肖波 胡晓东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3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糖脂平汤颗粒冲服治疗2型糖尿病并血脂代谢紊乱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并脂代谢紊乱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两组降糖治疗方案相同,治疗组同时给予糖脂平汤颗粒冲服,每天1剂,8周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胶... 目的观察糖脂平汤颗粒冲服治疗2型糖尿病并血脂代谢紊乱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并脂代谢紊乱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两组降糖治疗方案相同,治疗组同时给予糖脂平汤颗粒冲服,每天1剂,8周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胶囊10 mg,睡前服用,每天1次,8周为1疗程。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FBG、PBG、GHb A1c、TC、TG、HDL-C、LDL-C、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等。结果 1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0%、66.66%,两组相比,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AIP分别为0.42±0.43、0.02±0.34,对照组分别为0.36±0.28、0.08±0.21,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相比,P均<0.05。治疗前后治疗组GHb A1c分别为17.34%±5.28%、6.89%±0.95%,对照组分别为9.14%±2.16%、7.50%±0.91%,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相比,P均<0.05。结论糖脂平汤颗粒冲服治疗2型糖尿病并脂代谢紊乱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A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脂平汤 糖尿病 2型糖尿病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AIP与IRVFA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姚佳琦 阮芸 +3 位作者 谭擎缨 王秀景 阮勇 王静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胰岛素抵抗(IR)、腹腔内脏脂肪面积(VFA)的关系。方法选择138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观察对象进行体格检查、血清学检查、CT测量VFA。以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胰岛素抵抗(IR)、腹腔内脏脂肪面积(VFA)的关系。方法选择138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观察对象进行体格检查、血清学检查、CT测量VFA。以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8为切点,分为胰岛素抵抗组(2-DM-IR组)和非胰岛素抵抗组(2-DM.NIR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生化指标、AIP、VFA。分析AIP与临床、生化指标、VFA的相关性。结果2-DM.IR组舒张压、体质指数(BMI)、腰围、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VFA、AIP较2-DM-NIR组均明显升高(p均〈0.05)。相关分析表明,AIP与BMI、腰围(WC)、腰臀比(WHR)、TC、TG、HOMA-IR、VFA正相关(P均〈0.05),与HDL.C(P〈0.01)负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TG、HDL-C、WC是AIP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1)。结论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AIP与BMI、WC、WHR、TC、TG、HOMA-IR、VFA关系密切。腹型肥胖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胰岛素抵抗 腹腔内脏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AIP与生化指标的关系评估
10
作者 陈泽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0期33-36,共4页
目的评估冠心病患者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另选取137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血脂指标、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并... 目的评估冠心病患者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另选取137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血脂指标、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并计算AIP。比较两组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PG)、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尿酸(UA)]水平、AIP和相关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分析冠心病患者AIP影响因素。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FPG(5.93±2.21)mmol/L、UA(316.46±90.66)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9±0.68)mmol/L、(277.85±88.6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AST、AL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的TC(5.02±0.82)mmol/L、TG(0.99±0.42)mmol/L、LDL-C(2.48±0.66)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1±0.65)、(0.83±0.33)、(2.07±0.53)mmol/L,AIP(0.01±0.29)、HDL-C(1.16±0.21)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21±0.34)、(1.35±0.2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UA、TG、HDL-C、LDL-C是AI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AIP与生化指标关系密切,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并结合AIP指数有助于早期预测冠心病,并及时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