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明代致仕官员的食俸与养老
被引量:
9
1
作者
周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8,共7页
很多人误以为明代致仕官员通过领取俸禄来养老,其实明代未曾建立致仕官员食俸的制度,赏赐和体恤只是少数官员才能享受的特恩。大多数致仕官员是依靠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撑,多途径解决养老问题的。
关键词
明代
致仕官
俸禄
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唐代致仕制度之演变
2
作者
汪翔
张金铣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唐代致仕制度承袭前代"七十致仕"的传统,又有所发展并趋于成熟。唐前期对致仕官员提供"半俸"以保障其生活,并予以一定程度的礼遇。后期在给予待遇和地位的同时,更加注意礼仪上的尊崇;而政治斗争激烈、社会矛盾激化...
唐代致仕制度承袭前代"七十致仕"的传统,又有所发展并趋于成熟。唐前期对致仕官员提供"半俸"以保障其生活,并予以一定程度的礼遇。后期在给予待遇和地位的同时,更加注意礼仪上的尊崇;而政治斗争激烈、社会矛盾激化,也使致仕制度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唐代致仕制度具有灵活性和等级性的特点,体现尊老敬老的风尚,并对宋代致仕制度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致仕官
七十致仕
经济待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历代官吏退休制度简介
3
作者
涂家绪
《领导科学》
1986年第5期40-41,共2页
我国古代官吏退休叫做“致仕”,古人也叫“致事”、“致政”,都是指年老辞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的意思。官吏年老“致仕”的起源,据史籍记载。可以追溯到奴隶制的商殷时代。《尚书》中曾讲到,“伊尹既复其辟,将告官”。可见在当时已...
我国古代官吏退休叫做“致仕”,古人也叫“致事”、“致政”,都是指年老辞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的意思。官吏年老“致仕”的起源,据史籍记载。可以追溯到奴隶制的商殷时代。《尚书》中曾讲到,“伊尹既复其辟,将告官”。可见在当时已有辞官告老的事例。周初随着奴隶制国家机构的扩大,官吏增多,官吏致仕逐渐成为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春秋战国时,致仕已初步形成制度。汉代比较完善,形成了一套人事行政制度。据《纲签易知录》记载。我国最早的丞相一级的官吏致仕。是地节三年(公元前六十一年)汉宣帝的丞相韦贤。致仕给俸之始是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说:“七十需致仕,礼法有明文”;“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以后为历代统治者所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白居易
韦贤
制度简介
汉平帝
辞官
奴隶制国家
致仕官
文武官
历代统治者
元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致仕官员的食俸与养老
被引量:
9
1
作者
周荣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8,共7页
文摘
很多人误以为明代致仕官员通过领取俸禄来养老,其实明代未曾建立致仕官员食俸的制度,赏赐和体恤只是少数官员才能享受的特恩。大多数致仕官员是依靠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撑,多途径解决养老问题的。
关键词
明代
致仕官
俸禄
养老
Keywords
Ming Dynasty
retired officials
salary
live through one's late years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唐代致仕制度之演变
2
作者
汪翔
张金铣
机构
安徽大学历史系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基金
安徽省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之子项目"合肥通史.隋唐五代宋元卷"(AHSKW2011D01)
文摘
唐代致仕制度承袭前代"七十致仕"的传统,又有所发展并趋于成熟。唐前期对致仕官员提供"半俸"以保障其生活,并予以一定程度的礼遇。后期在给予待遇和地位的同时,更加注意礼仪上的尊崇;而政治斗争激烈、社会矛盾激化,也使致仕制度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唐代致仕制度具有灵活性和等级性的特点,体现尊老敬老的风尚,并对宋代致仕制度产生了一定影响。
关键词
唐代
致仕官
七十致仕
经济待遇
Keywords
the Tang Dynasty
retired officials
retiring at seventy years old
economic treatment
分类号
K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历代官吏退休制度简介
3
作者
涂家绪
出处
《领导科学》
1986年第5期40-41,共2页
文摘
我国古代官吏退休叫做“致仕”,古人也叫“致事”、“致政”,都是指年老辞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的意思。官吏年老“致仕”的起源,据史籍记载。可以追溯到奴隶制的商殷时代。《尚书》中曾讲到,“伊尹既复其辟,将告官”。可见在当时已有辞官告老的事例。周初随着奴隶制国家机构的扩大,官吏增多,官吏致仕逐渐成为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春秋战国时,致仕已初步形成制度。汉代比较完善,形成了一套人事行政制度。据《纲签易知录》记载。我国最早的丞相一级的官吏致仕。是地节三年(公元前六十一年)汉宣帝的丞相韦贤。致仕给俸之始是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说:“七十需致仕,礼法有明文”;“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以后为历代统治者所沿用。
关键词
诗人白居易
韦贤
制度简介
汉平帝
辞官
奴隶制国家
致仕官
文武官
历代统治者
元始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明代致仕官员的食俸与养老
周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唐代致仕制度之演变
汪翔
张金铣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历代官吏退休制度简介
涂家绪
《领导科学》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