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金朝致仕制度浅议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创新
-
出处
《史学集刊》
1986年第3期27-28,63,共3页
-
文摘
致仕又叫“致事”、“告老”“休致”等。即把官职退还给国君之意。早在商朝便出现致仕的萌芽。“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载:“退而致仕。”何休注曰:“致仕,还禄位于君。”另据《礼记·曲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事。”郑玄注云:“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可见,这一制度中经西周,到了春秋时期遂成为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后被历朝所沿袭并有所发展和完善。
-
关键词
致仕制度
金朝
官吏致仕
政治制度
春秋时期
公羊传
发展和完善
公元年
郑玄注
致事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中国古代官吏致仕制度
- 2
-
-
作者
赵玉超
王立君
-
出处
《兰台内外》
1997年第5期57-57,共1页
-
文摘
官吏致仕制度,亦称官吏退休制度。致仕制度,是官吏制度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国家机构新陈代谢的一项政治制度。称为“致仕”或“致事”,即交还官职之意。致仕制度源于商周,确立于两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完善于唐宋,鼎盛于明清。致仕条件主要体现在身体和年龄两个方面。据东汉班固等所编撰的《白虎通义》记载,致仕制度有三条规定:①官吏年70,耳目不聪,腿脚不便,就得致仕;②致仕后。
-
关键词
致仕制度
古代官吏
官吏致仕
重要环节
国家机构
魏晋南北朝
主要体现
官吏制度
退休制度
政治制度
-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史学集刊》一九八六年总目录
- 3
-
-
-
出处
《史学集刊》
1986年第4期77-78,共2页
-
-
关键词
总目录
史学
血亲关系
军队
仪礼
成周
《资治通鉴》
罗继祖
致仕制度
世界历史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