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至苦而无迹 就近而意远──试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闺意献张水部》
1
作者 苏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76-78,共3页
纵观人类审美发展史,人们最初求实用,逐渐求美观、精致,后来甚至为求美可以放弃实用。在文学创作上也有类似的现象,诗也不例外。虽然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有“诗言志,歌永言”的经验之谈,《毛诗序》也说“在心为志,发言为... 纵观人类审美发展史,人们最初求实用,逐渐求美观、精致,后来甚至为求美可以放弃实用。在文学创作上也有类似的现象,诗也不例外。虽然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有“诗言志,歌永言”的经验之谈,《毛诗序》也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但强调的都是创作活动的价值。至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苦而无迹 洞庭湖 张丞相 孟浩然 实用价值 张扬的个性 知识分子 云梦泽 审美价值 科举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皎然《诗式》的创作主体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安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68-72,共5页
论皎然《诗式》的创作主体论徐安琪中唐的皎然既是一位诗僧,也是一位诗论家。据赞宁《高僧传·道标传》记载,他的诗歌与当时著名诗僧灵澈、道标并称于世,有“之昼,能清秀”的口碑。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则称:“释皎然之... 论皎然《诗式》的创作主体论徐安琪中唐的皎然既是一位诗僧,也是一位诗论家。据赞宁《高僧传·道标传》记载,他的诗歌与当时著名诗僧灵澈、道标并称于世,有“之昼,能清秀”的口碑。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则称:“释皎然之诗,在唐诸僧之上”。其诗论专著《诗式》脱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式》 创作主体 皎然 诗歌创作 《文镜秘府论》 创造性思维 吟咏情性 至苦而无迹 谢灵运 创作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