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咸阳市郊新发现的“至正通宝”
1
作者 张德臣 《文博》 1992年第4期83-83,共1页
咸阳市渭城区文管会1989年8月收藏一枚新发现的元代大钱,此钱是郊区双照乡南上照村民王群英在村北耕地时拣到的。铜质,暗绿色,径4、穿1.2,外郭0.2,内郭0.08—0.1,厚0.3厘米,重21克。面有直读“至正通宝”四个楷体字。“通”字船内左边... 咸阳市渭城区文管会1989年8月收藏一枚新发现的元代大钱,此钱是郊区双照乡南上照村民王群英在村北耕地时拣到的。铜质,暗绿色,径4、穿1.2,外郭0.2,内郭0.08—0.1,厚0.3厘米,重21克。面有直读“至正通宝”四个楷体字。“通”字船内左边竖笔稍长,且向左边弯曲;“宝”字顶上一点着笔重,与横笔斜交,宝盖下面笔划走形,“贝”部上宽下窄,结构不规整。穿背下有一星点及汉文“五”字,上有八思巴文(参照钱背),制作稍粗糙,与史料所记截的“至正通宝”不同,是首次发现的一枚独特的元代钱币(见拓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正 八思巴文 钱背 内郭 渭城区 文管会 至正之宝 钱面 楷体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上的书法
2
作者 张玉琪 张鉴 《会计之友》 1990年第6期37-37,共1页
货币不仅是经济的反映,而且也是一定文化的反映。我国古今货币上的文字,还反映着我国书法艺术的源流。货币上的文字,大多出自书法名家之手。秦汉钱币上的文字,据说出自李斯的手笔。李斯对统一文字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玉箸篆笔书法如锥划... 货币不仅是经济的反映,而且也是一定文化的反映。我国古今货币上的文字,还反映着我国书法艺术的源流。货币上的文字,大多出自书法名家之手。秦汉钱币上的文字,据说出自李斯的手笔。李斯对统一文字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玉箸篆笔书法如锥划石,纤细有力。气韵飞动,十分潇洒。唐人诗曰“玉箸真文久不兴,李斯传到李冰阳。”原来李冰阳是李白的从叔,他的篆书功夫独到,很有名气。唐朝著名的“开元通宝”是大书法家欧阳洵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箸篆 唐人诗 开元通 三十六法 结字 二王 至正之宝 从叔 飞动 第四套人民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