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臭氧质量浓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邹旭东 蔡福 +5 位作者 王笑影 李克非 张云海 汪宏宇 杨洪斌 刘玉彻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30-1838,共9页
为了解辽宁地区臭氧(O3)污染的分布特征以及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对辽宁地区15个城市2014—2019年环境污染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分析15个城市O3质量浓度的年际变化,详细分析了各年全省O3质量浓度的区域分布、超... 为了解辽宁地区臭氧(O3)污染的分布特征以及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对辽宁地区15个城市2014—2019年环境污染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分析15个城市O3质量浓度的年际变化,详细分析了各年全省O3质量浓度的区域分布、超标情况,并且和当年的全国平均值进行了比较。进行了2014—2019年全省平均的月均质量浓度统计,并且从气象条件的影响分析了O3月分布的成因。利用ArcGIS软件分析辽宁省O3-8 h年均值和O3-8 h-90地理分布特征,并和区域经济发展分布格局进行了对比。为了得到O3与其他环境因子的作用关系,利用SPSS软件对O3质量浓度和PM2.5、PM10、CO、NO2、SO2、AQI监测值进行了相关性统计对比。最后分不同的相对湿度范围,统计O3超标的情况,得出相对湿度对O3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2017年O3污染总体上呈加重趋势,2018年、2019年呈减轻趋势。5—8月O3污染最为严重,5月超标天数最多,O3质量浓度6月最高。在空间分布中,辽宁西部沿海、中部城市群、南部地区O3质量浓度较高,东南部地区O3质量浓度较低,这与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分布表现一致。在与其他大气污染物的相关分析中,O3质量浓度与PM2.5、PM10、CO、NO2、SO2均呈显著负相关,与AQI值显著正相关。另外在相对湿度40%—80%时O3质量浓度随相对湿度升高而增大,相对湿度超过80%时O3质量浓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质量浓度 时空分布 相关分析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臭氧质量浓度在线检测仪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云 王宪 王呈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52-255,286,共5页
为了能够实时在线连续检测臭氧质量浓度的大小,利用紫外线辐射吸收法来测定臭氧的浓度,给出了单片机系统用于检测臭氧质量浓度的实施方案.该系统中包括紫外光源、检测管光路、紫外光电传感器,及由AT89C52、AT89C2051两块单片机构成的检... 为了能够实时在线连续检测臭氧质量浓度的大小,利用紫外线辐射吸收法来测定臭氧的浓度,给出了单片机系统用于检测臭氧质量浓度的实施方案.该系统中包括紫外光源、检测管光路、紫外光电传感器,及由AT89C52、AT89C2051两块单片机构成的检测控制电路系统.软件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实现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臭氧质量浓度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中国城市大气臭氧污染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洪声杨 任志彬 +4 位作者 王诚聪 张鹏 郭玉洁 刘吉平 刘雁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06-1717,共12页
基于2019年中国338个城市的1 836个监测站逐小时臭氧监测数据,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气候区臭氧质量浓度变化的时空特征,揭示了不同气候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臭氧污染的相对贡献及其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大气臭氧质量浓度年评... 基于2019年中国338个城市的1 836个监测站逐小时臭氧监测数据,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气候区臭氧质量浓度变化的时空特征,揭示了不同气候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臭氧污染的相对贡献及其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大气臭氧质量浓度年评价值介于84~193μg/m^(3),年平均质量浓度为141μg/m^(3),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但全国仍有22%的城市臭氧年评价值超标,超标天数约占全年的6%。城市臭氧污染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温带季风气候区城市臭氧污染最为严重,超标城市高达44%,平均超标天数约占全年的10%,臭氧质量浓度等级为轻度污染(济南、淄博和滨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臭氧浓度等级为优,超标天数仅占全年的1%。城市臭氧质量浓度具有较强的季节特征,总体上春夏高于秋冬,夏季臭氧平均质量浓度最高(109μg/m^(3))、春(108μg/m^(3))、秋(86μg/m^(3))次之,而冬季(67μg/m^(3))最低。冗余分析表明,社会因素(PM_(2.5)和GDP等)是影响城市臭氧质量浓度升高或降低的主导因素,自然因素起辅助作用。不同气候区,自然和社会因素对臭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研究可为中国城市有效应对臭氧污染、建设宜居城市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质量浓度 影响因素 冗余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通市臭氧污染与气象条件分析和预报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琪 彭小燕 +2 位作者 顾沛澍 缪明榕 丁峥臻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5-423,共9页
本文通过分析地处长江口北岸的南通市2014—2017年臭氧污染变化特征和气象要素以及天气形势对臭氧质量浓度的影响,归纳了高浓度臭氧出现的天气形势,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建立了不同月份臭氧质量浓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春、夏季臭氧质量浓... 本文通过分析地处长江口北岸的南通市2014—2017年臭氧污染变化特征和气象要素以及天气形势对臭氧质量浓度的影响,归纳了高浓度臭氧出现的天气形势,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建立了不同月份臭氧质量浓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春、夏季臭氧质量浓度较高,冬季最小;2014—2017年臭氧超标日数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臭氧超标日主要出现在4—10月,夏季超标日数占55%,冬季没有出现超标情况。臭氧质量浓度变化与气象要素密切相关,与气温、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与云量、相对湿度、风速呈负相关。气温高于20℃,相对湿度小于60%,日照时数大于4 h,平均低云量小于4成,地面偏南风且风速低于6 m/s,容易出现高浓度臭氧。归纳出南通市臭氧超标事件出现的6种高空天气形势,分别是副高边缘、副高内部、高空槽后、高空槽前、高空脊和低涡型。受副高影响时产生臭氧浓度超标的概率最大,高压脊形势下的臭氧平均质量浓度最高。综合考虑各气象要素,分别得到4—5月、6—8月、9—10月3个臭氧质量浓度预报方程。利用2017年资料对浓度预报方程进行检验,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6、0.74和0.65,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建立的臭氧预报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可预报性。后向轨迹聚类分析表明,2017年7月13—25日南通市比率最大的气流经过臭氧污染相对严重的长三角地区到达南通,有利于污染物的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质量浓度 气象条件 多元逐步回归 HYSPL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