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微纳米气泡水联合聚赖氨酸盐酸盐对鮰优势腐败菌及致病菌的抑菌机制
1
作者 彭亮聪 孙钦秀 +3 位作者 张艳秋 张子琪 文教辉 刘书成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5,共10页
【目的】探究臭氧微纳米气泡水(OMNBW)与聚赖氨酸盐酸盐(ε-PLH)联合使用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中优势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及机理,为开发新型水媒介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平板计数、荧光染色、扫描电子... 【目的】探究臭氧微纳米气泡水(OMNBW)与聚赖氨酸盐酸盐(ε-PLH)联合使用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中优势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及机理,为开发新型水媒介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平板计数、荧光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OMNBW联合ε-PLH处理前、后鮰3种优势菌株和1种腐败菌的细胞形态、细胞膜通透性、胞内活性氧状况以及核酸蛋白泄漏情况等多项指标分析。【结果】相较单一处理,3.0 mg/L OMNBW与0.25 mg/mLε-PLH联合处理显著提高对4株优势腐败菌和致病菌菌株的杀灭效果(P<0.05),活菌数量对数值降幅均超过4。经ε-PLH、OMNBW及OMNBW联合ε-PLH处理后,希瓦氏菌(Shewanella)菌落总数对数值分别减少至4.40、4.08、3.46。扫描电镜结果发现,OMNBW与ε-PLH联合处理会加剧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大量细胞发生破碎。联合处理还可促使4株菌株细胞膜通透性显著增强,致使细胞内的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物质泄漏,胞外核酸、蛋白、K~+浓度以及电导率值等显著升高(P<0.05)。OMNBW联合ε-PLH主要是通过促进疏水物质暴露、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以及改变菌株细胞形态等方式,来实现对菌株增殖的抑制。【结论】OMNBW联合ε-PLH使用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其通过加剧破坏细胞结构完整性、显著破坏细胞膜通透性、致使内容物流出,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腐败菌 抑菌机理 臭氧微纳米气泡水 聚赖氨酸盐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对尖孢镰刀菌的杀灭效果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安星辰 宋卫堂 +1 位作者 何华名 齐太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9-684,共6页
为了探索绿色、无残留、无污染的土壤消毒新方法,研究了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的性质及其对尖孢镰刀菌的杀灭效果。将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配成孢子浓度为2.4×104个·m L-1的菌液后,... 为了探索绿色、无残留、无污染的土壤消毒新方法,研究了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的性质及其对尖孢镰刀菌的杀灭效果。将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配成孢子浓度为2.4×104个·m L-1的菌液后,通入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对病原菌进行灭菌试验,研究灭菌效果及规律。在此基础上,将培养的尖孢镰刀菌均匀喷洒在营养土中,每7d浇灌1次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灭菌,连续浇灌3次,以自来水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当水中臭氧浓度为7.3mg·L-1、接触时间2 min时,对孢子浓度为2.4×104个·m L-1的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病原菌的杀灭率接近100%;采用浓度为1.2~1.7 mg·L-1和7.8~8.3 mg·L-1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对营养土进行3次连续灭菌后,对尖孢镰刀菌的最终杀灭率分别为76.83%和88.76%。由此可见,利用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对土传病害中的典型致病菌-尖孢镰刀菌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可作为土壤消毒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气泡臭氧 尖孢镰刀菌 杀灭率 土壤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