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SGFET型臭氧传感器室温下对纳诺量级O_3的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牛文成 吴小晔 +4 位作者 梅思滔 谢建湘 那兴波 李华伟 贾芸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本文介绍了双敏感膜、复合悬浮栅 ( Hybrid Suspended Gate即 HSG) FET型臭氧传感器的结构与制作 .重点研究了敏感膜和结构不同的传感器对 O3敏感性的影响 。
关键词 HSGFET 悬浮栅 双敏感膜 双敏感膜 臭氧传感器 纳诺量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工作双敏感膜HSGFET型O_3传感器的研究
2
作者 牛文成 孙学珠 +6 位作者 吴小晔 李华伟 那兴波 俞梅 陈兴梧 张福海 谢建湘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4-606,共3页
本文研究室温下工作 ,具有双敏感膜 ,检测ppb范围内O3 浓度的复合悬浮栅FET(HybridSuspendedGateFieldEffectTransistor即HSGFET)型臭氧传感器 .文中给出了四种固态HSGFET型臭氧传感器的实验结果 ,发现具有 [KI/A/LaF3]结构的传感器对O... 本文研究室温下工作 ,具有双敏感膜 ,检测ppb范围内O3 浓度的复合悬浮栅FET(HybridSuspendedGateFieldEffectTransistor即HSGFET)型臭氧传感器 .文中给出了四种固态HSGFET型臭氧传感器的实验结果 ,发现具有 [KI/A/LaF3]结构的传感器对O3有很好的响应特性 ;实验结果与由开尔芬 (Kelvin)探针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悬浮栅场效应管 功函数 双敏感膜 臭氧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工作HSGFET型O_3传感器的特性检测和分析
3
作者 俞梅 牛文成 +1 位作者 孙钟林 李华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2-43,共2页
文中的O3传感器采用悬浮栅结构,敏感膜选用In2O3纳米材料及其掺入适量γ-Fe2O3等的混合物,与增强型和 耗尽型的FET组合成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对其吸附时间和脱附时间以及温度特性进行了对比实验,并进行了理论分析。
关键词 臭氧传感器 吸附时间 脱附时间 敏感膜 室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ZnO臭氧敏感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留方 赵景畅 吴兴惠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8-9,15,共3页
通过主体材料ZnO掺入多种掺杂剂对O3气敏特性影响的研究,得到了对O3敏感的较佳材料,用该材料制作成的气敏传感器对O3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低功耗和较好的响应恢复特性。
关键词 ZNO 掺杂 臭氧传感器 气敏特性 臭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特勒-托利多THORNTON精确、可靠的臭氧测量系统
5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9-219,共1页
梅特勒-托利多THORNTON臭氧传感器采用了领先的设计,可以对臭氧浓度做出迅速响应并准确测量,THORNTON臭氧测量系统无论是在一般的臭氧化处理应用量程,还是接近零点的低量程都可以进行准确、可靠测量,特别是在低量程测量领域,THORN... 梅特勒-托利多THORNTON臭氧传感器采用了领先的设计,可以对臭氧浓度做出迅速响应并准确测量,THORNTON臭氧测量系统无论是在一般的臭氧化处理应用量程,还是接近零点的低量程都可以进行准确、可靠测量,特别是在低量程测量领域,THORNTON臭氧传感器拥有极佳的灵敏度,可以精确检测出经过紫外灯脱除处理几乎为零的臭氧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传感器 测量系统 臭氧浓度 臭氧化处理 低量程 准确测量 精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_3对O_3敏感特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留方 赵景畅 +1 位作者 吴兴惠 袁波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30,共3页
】实验发现WO3半导体材料对O3有好的敏感特性,而且元件的烧结温度和工作温度对其敏感特性有大的影响。在对这些参数优化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具有较好特性的O3气敏元件。测定了元件灵敏度与O3浓度的关系,初步讨论了元件对O3... 】实验发现WO3半导体材料对O3有好的敏感特性,而且元件的烧结温度和工作温度对其敏感特性有大的影响。在对这些参数优化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具有较好特性的O3气敏元件。测定了元件灵敏度与O3浓度的关系,初步讨论了元件对O3气体敏感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 臭氧传感器 三氧化镍 臭氧 敏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流层二氧化氮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高诚 张超 余树全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1-700,共10页
利用2005年1月-2013年12月臭氧监测仪传感器DOMINO version 2.0产品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对流层二氧化氮(NO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展开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 9 a间长三角地区二氧化氮柱浓度平均值为9.72×1015molec·cm-2,年... 利用2005年1月-2013年12月臭氧监测仪传感器DOMINO version 2.0产品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对流层二氧化氮(NO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展开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 9 a间长三角地区二氧化氮柱浓度平均值为9.72×1015molec·cm-2,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0%,年增长值为0.26×1015molec·cm-2。长三角地区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二氧化氮柱浓度变化趋势与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十分契合。2 9 a间长三角地区二氧化氮柱浓度基本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趋势,异常的低温干旱气候会使二氧化氮柱浓度明显提升。3研究区二氧化氮柱浓度水平受人为活动和气候的共同作用影响,但就直接作用程度来看,以人为活动排放为主导。4 9 a间苏北和浙西南中部地区二氧化氮柱浓度一直呈持续增长势态,而苏南和浙东北地区正趋于平稳,长三角核心区域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大量工业项目的北迁和南移是背后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长三角 对流层二氧化氮 臭氧监测仪传感器 时空分布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网浙江电力建成全国首个全感知智能配电房 被引量:1
8
作者 《农村电工》 2019年第11期3-3,共1页
2019年9月29日,全国首个全感知配电房在浙江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新展馆投入试运行。该配电房融合建设了多维物联感知体系,配合边缘物联代理装置,采用无线多跳自组网技术,利用新开发的赋能平台,实现全息感知、自助研判、精准控制。配电... 2019年9月29日,全国首个全感知配电房在浙江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新展馆投入试运行。该配电房融合建设了多维物联感知体系,配合边缘物联代理装置,采用无线多跳自组网技术,利用新开发的赋能平台,实现全息感知、自助研判、精准控制。配电房内生物识别门禁、智能监控、智能巡检机器人、无线环境感知终端、臭氧传感器等智能感知设备随处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房 智能监控 生物识别 智能感知 臭氧传感器 自组网技术 融合建设 精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