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耦合过氧化氢去除煤化工废水中对苯二酚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陆曦 牟伟腾 +2 位作者 刘宁 卢清松 岳培恒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5-230,共6页
为解决煤化工废水中多元酚难处理的难题,研究了O3耦合H2O2对氧化降解典型多元酚——对苯二酚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降解机理,优化了体系的反应参数,为处理实际碎煤制天然气高浓含酚废水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试验结果表明:O3投加流量和3... 为解决煤化工废水中多元酚难处理的难题,研究了O3耦合H2O2对氧化降解典型多元酚——对苯二酚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降解机理,优化了体系的反应参数,为处理实际碎煤制天然气高浓含酚废水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试验结果表明:O3投加流量和30%H2O2投加浓度比在去除和矿化酚类物质中起重要作用。在pH为7.0,O3投加量为210mg/(L·min),对苯二酚初始浓度为150mg/L,H2O2投加浓度为0.15%,反应温度为25.0℃时进行试验,对苯二酚的去除率可达100%,TOC去除率为39%;毒性研究进一步表明氧化反应可使多元酚的急性毒性由强毒减弱为中毒,降低了废水的毒性,达到预期处理目标,满足进入生物处理系统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过氧化氢 煤化工废水 氧化 对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中卤乙酸的氧化分解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汪昆平 杨敏 +2 位作者 张昱 广辻淳二 邓荣森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6-19,共4页
本文考察了O3、UV、O3/UV、O3/H2O2、H2O2/UV及O3/H2O2/UV等各种氧化技术对水中卤乙酸的氧化去除情况,发现作为高级氧化技术的O3/UV、O3/H2O2、H2O2/UV及O3/H2O2/UV均对卤乙酸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其中O3/UV和O3/H2O2/UV的氧化速率高于其... 本文考察了O3、UV、O3/UV、O3/H2O2、H2O2/UV及O3/H2O2/UV等各种氧化技术对水中卤乙酸的氧化去除情况,发现作为高级氧化技术的O3/UV、O3/H2O2、H2O2/UV及O3/H2O2/UV均对卤乙酸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其中O3/UV和O3/H2O2/UV的氧化速率高于其他高级氧化工艺。二氯乙酸(DCAA)的分解速率明显高于三氯乙酸(TCAA)。对O3/UV进行的动力学研究,发现反应服从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在相同的初始溶解臭氧浓度下,DCAA的k'值为TCAA的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乙酸 氧化 高级氧化 臭氧/紫外 臭氧/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造纸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崎峰 李国 +5 位作者 陆立海 陈国宁 陈永利 刘熹 马继荣 钟小兰 《绿色科技》 2018年第4期158-160,共3页
研究了芬顿氧化法、臭氧/过氧化氢氧化法及臭氧/活性炭氧化法3种方法对造纸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臭氧/活性炭氧化法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优,其次是芬顿氧化法,最后是臭氧/过氧化氢氧化法。确定各个氧化方法的最佳工... 研究了芬顿氧化法、臭氧/过氧化氢氧化法及臭氧/活性炭氧化法3种方法对造纸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臭氧/活性炭氧化法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优,其次是芬顿氧化法,最后是臭氧/过氧化氢氧化法。确定各个氧化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芬顿氧化法中反应pH值为3,芬顿试剂投加量为30%过氧化氢3.00mL/L,10%硫酸亚铁36mL/L,反应时间为30min;臭氧/过氧化氢氧化法中反应pH值为5,过氧化投加量为5.0mL/L,反应时间为60~90min;臭氧/活性炭氧化法中反应pH值为8,活性炭投加量为5.0mg/L,反应时间为60~18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技术 芬顿氧化 臭氧/过氧化氢氧化 臭氧/活性炭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试紫外高级氧化耦合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典型嗅味物质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钰杭 李鑫玮 +6 位作者 甘振东 韩京龙 关银燕 梁吉艳 郑群 郝智能 王爱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366-4374,共9页
利用增设的紫外高级氧化中试装置,研究了紫外/过氧化氢(UV/H_(2)O_(2))和紫外/过氧化氢/臭氧(UV/H_(2)O_(2)/O_(3))与生物活性炭(BAC)耦合工艺对低温下大流量饮用水中较高含量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莰醇(2-MIB)的去除效果.重点考察了H2O... 利用增设的紫外高级氧化中试装置,研究了紫外/过氧化氢(UV/H_(2)O_(2))和紫外/过氧化氢/臭氧(UV/H_(2)O_(2)/O_(3))与生物活性炭(BAC)耦合工艺对低温下大流量饮用水中较高含量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莰醇(2-MIB)的去除效果.重点考察了H2O2投加量、O3投加量、紫外线剂量及BAC对嗅味物质去除的影响,并分析了UV/H2O2过程中GSM和2-MIB的降解产物情况.结果显示,相比UV/H_(2)O_(2)-BAC耦合工艺,UV/H_(2)O_(2)/O_(3)-BAC耦合工艺对GSM(28.5—34.1 ng·L^(−1))和2-MIB(83.2—94.1 ng·L^(−1))具有更显著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可达90.1%和86.0%.提高H_(2)O_(2)投加量、O_(3)投加量和紫外线剂量促进了紫外高级氧化工艺段对GSM和2-MIB的去除,但H2O2投加量不可过高.通过对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提出了UV/H2O2降解GSM和2-MIB的过程,其降解主要由羟基自由基引起,主要反应包括脱甲基、脱水、加成、环开裂等方式.本研究可为发展绿色高效的嗅味物质去除技术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臭素 2-甲基异莰醇 紫外/过氧化氢 紫外/过氧化氢/臭氧 生物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2,4-D光降解、O_3/H_2O_2降解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徐胜媛 欧晓霞 +3 位作者 毕馨丹 李虹苍 王东芳 张诗启 《绿色科技》 2019年第8期59-61,共3页
综述了水环境中2,4-D光降解、O_3/H_2O_2降解的理论依据。主要对水溶液中2,4-D的降解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包括辐射强度、吸光物质、pH、温度)对降解产生的影响作用和机理作了介绍,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2 4-D 光降解 臭氧/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