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自锚式悬索-连续梁组合体系人行桥理论分析及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卢彭真 周愉涛 +1 位作者 李登国 武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6-377,共12页
由于常规对称布局的索-梁组合体系难以适用于城市人行桥的设计,为跨越非对称复杂地形,提出了一种新型自锚式悬索-连续梁组合体系的概念.该组合体系是基于三维空间中的弹性变形与刚体扭转的组合机制,采用新式的连接件进行索、梁、塔的三... 由于常规对称布局的索-梁组合体系难以适用于城市人行桥的设计,为跨越非对称复杂地形,提出了一种新型自锚式悬索-连续梁组合体系的概念.该组合体系是基于三维空间中的弹性变形与刚体扭转的组合机制,采用新式的连接件进行索、梁、塔的三位一体连接组合.全面分析了该组合体系的静力、动力及稳定性等力学行为,提出了改善结构力学性能的方法,并对该组合体系进行了减振设计;最后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对新组合体系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在有限地形中布局桥梁结构具有较大优势,MOGA优化设计方法可实现该体系桥梁结构的合理布局、安全受力.研究成果可为复杂地形边界条件下的人行桥设计及其结构优化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桥 自锚式悬索-连续梁组合体系 静力分析 模态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自锚式悬索组合体系的体系转换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海燕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3-35,66,共4页
研究目的:对于新型体系桥梁的施工,应在施工前对桥梁的结构体系形式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桥梁特点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本文以汉中西二环斜拉-自锚式悬索组合体系桥为基础,分析、研究了新组合结构的结构特点及优化过程。研究结论:通过研... 研究目的:对于新型体系桥梁的施工,应在施工前对桥梁的结构体系形式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桥梁特点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本文以汉中西二环斜拉-自锚式悬索组合体系桥为基础,分析、研究了新组合结构的结构特点及优化过程。研究结论:通过研究优化,满足了施工的安全、合理、可操作性等诸方面要求,消除了施工可能存在的巨大隐患,保证施工能安全、顺利进行。新型桥梁结构,应在施工前对桥梁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以更好地理解桥梁的结构特点,从而更加安全、可靠地完成施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自锚悬索组合 体系转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吊拉组合体系桥静风稳定性随机分析
3
作者 叶毅 张哲 李文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14-120,共7页
为了研究复杂结构体系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对其静风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选择出若干个对因变量影响较大的随机变量参与响应面拟合。利用该方法对大连湾自锚式吊拉组合体系桥静风稳定性进行随机分析。计算分析表明,材料、几何尺寸的... 为了研究复杂结构体系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对其静风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选择出若干个对因变量影响较大的随机变量参与响应面拟合。利用该方法对大连湾自锚式吊拉组合体系桥静风稳定性进行随机分析。计算分析表明,材料、几何尺寸的变异对大跨自锚式斜拉-悬索组合体系桥静风失稳临界风速影响较为明显,其中主梁截面面积和质量密度的变异最为敏感。所做工作能为自锚式斜拉-悬索组合体系桥结构受力分析及合理设计提供参考,同时为复杂结构体系不确定性参数的随机分析提供相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斜拉-悬索组合体系 静风稳定性 响应面法 随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古田桥——自锚式悬索桥设计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3
4
作者 袁毅 易伦雄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0-85,共6页
武汉古田桥为(48+57+110+252+110+57+48)m自锚式悬索桥。加劲梁全长682m,采用混合梁结构形式,中跨252m及边跨93.5m范围为钢-混组合梁,其余2×(48+57+16.5)m范围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塔采用格构式钢-混组合结构门式塔,南、北岸塔... 武汉古田桥为(48+57+110+252+110+57+48)m自锚式悬索桥。加劲梁全长682m,采用混合梁结构形式,中跨252m及边跨93.5m范围为钢-混组合梁,其余2×(48+57+16.5)m范围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塔采用格构式钢-混组合结构门式塔,南、北岸塔高分别为69.624m和64.624m。主缆采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法形成。墩身采用双柱门式墩或独柱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及混凝土矩形承台。钢-混组合加劲梁架设阶段,将钢梁大跨度顶推跨越通航水域,混凝土桥面板后期结合以使其具有较好的耐久性;格构式钢-混组合桥塔在降低现场吊装难度的同时,还解决了主鞍座处集中力过大的难题;采用"先缆后梁法"结构体系转换技术,利用主缆承载力架设组合梁的混凝土桥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悬索 -组合 -组合 格构塔柱 体系转换 先缆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洲大桥主桥结构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丁少凌 陈宏卓 南军强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3-78,共6页
伦洲大桥主桥为100m+2×170m+100m空腹式连续梁-刚构组合体系。主梁采用单箱双室截面,主梁上、下弦汇合段采用柔性中板方案;下弦设置顶板束,梁段根部下弦设置腹板下弯束,顶板悬臂浇筑束两两错开布置;上、下弦汇合前施加顶推力并设... 伦洲大桥主桥为100m+2×170m+100m空腹式连续梁-刚构组合体系。主梁采用单箱双室截面,主梁上、下弦汇合段采用柔性中板方案;下弦设置顶板束,梁段根部下弦设置腹板下弯束,顶板悬臂浇筑束两两错开布置;上、下弦汇合前施加顶推力并设置临时固结;主墩为实体墩,中主墩固结,边主墩释放,边主墩横向设3排支座,墩顶设临时固结块。0号块、边跨现浇段及合龙段采用支架现浇,其他节段采用挂篮悬臂浇筑。分别采用MIDAS Civil 2010、ANSYS 10.0软件进行主桥总体及局部应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伦洲大桥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且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构桥 空腹 连续-刚构组合体系 结构设计 计算分析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化高堰西路舞水大桥主桥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纪 李杰 +2 位作者 怀臣子 冯冠杰 杜国鹏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1,共5页
怀化高堰西路舞水大桥桥跨布置为(49.9+40+190+110+39.9)m。东岸(49.9+40)m为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190+110)m为钢-混混合梁独塔自锚式悬索桥;西岸39.9m为预应力混凝土直线梁桥。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单箱6室截面,钢梁采用封闭箱形... 怀化高堰西路舞水大桥桥跨布置为(49.9+40+190+110+39.9)m。东岸(49.9+40)m为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190+110)m为钢-混混合梁独塔自锚式悬索桥;西岸39.9m为预应力混凝土直线梁桥。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单箱6室截面,钢梁采用封闭箱形截面。2根主缆采用空间形式的预制平行钢丝索股(PPWS),矢跨比为1/11.5。桥塔采用门形结构,基础采用水下混凝土嵌岩桩。大桥采用先梁后缆的施工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大桥进行整体结构计算和局部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大桥的主缆和吊索应力、主梁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悬索 -混混合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 主缆 门形桥塔 桩基 设计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市小干二桥工程主桥设计 被引量:10
7
作者 常付平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87,共5页
舟山市小干二桥工程主桥为双塔结合梁自锚式悬索桥,跨径布置为(150+370+150)m。主桥采用全飘浮体系,塔、梁之间设纵向阻尼器和横向抗风支座。主梁采用钢-混结合梁,全宽32.0m,梁高标准段为3.0m、锚固区加高至5.97m。主梁钢结构由主纵梁(... 舟山市小干二桥工程主桥为双塔结合梁自锚式悬索桥,跨径布置为(150+370+150)m。主桥采用全飘浮体系,塔、梁之间设纵向阻尼器和横向抗风支座。主梁采用钢-混结合梁,全宽32.0m,梁高标准段为3.0m、锚固区加高至5.97m。主梁钢结构由主纵梁(闭口箱梁)、横梁、挑梁、小纵梁组成,其中钢横梁采用无加劲肋工字形断面;桥面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26.0cm;钢梁与桥面板之间通过剪力钉连接。2根主缆采用镀锌铝合金平行钢丝,矢跨比1/6。桥塔采用直立门架式,塔高100.0m,两塔柱横向中心距31.0m,塔柱采用矩形断面。桥塔设上横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单箱单室结构。桥塔采用整体式基础,承台为哑铃式尖端形,下设20根ф2.5m钻孔灌注桩。边墩采用分离式墩,墩柱横向中心间距16.3m。边墩基础承台为矩形,下设12根ф1.8m钻孔灌注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悬索 -混结合 全飘浮体系 无加劲肋横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