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0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适应形态学滤波与霍夫变换的水声通信信号检测方法
1
作者 王洋 沈同圣 +2 位作者 汪涛 乔钢 周锋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44,共16页
为了解决水声通信信号检测易受到水下信道环境和严重噪声干扰的问题,基于水声通信信号的结构特征(SC),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形态学滤波(AMF)与霍夫变换(HT)的水声通信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STFRFT),调整分数阶... 为了解决水声通信信号检测易受到水下信道环境和严重噪声干扰的问题,基于水声通信信号的结构特征(SC),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形态学滤波(AMF)与霍夫变换(HT)的水声通信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STFRFT),调整分数阶域旋转角度匹配信号相位特性,显著提升时频能量聚集度,形成边界清晰的带状SC;基于时频图像素邻域局部密度设计AMF,动态调整结构元素的尺度因子来增强信号细节SC;构建HT模型,通过全局投票机制检测带状SC,从而实现高效、准确的水声通信信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信道环境下所提方法在泛化能力、检测概率、检测效率方面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信号检测 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自适应形态学滤波 霍夫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适应S变换的电能质量扰动实时检测方法
2
作者 位俊明 吕世轩 +3 位作者 王伟 郑丽君 刘鑫 胡润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0-48,共9页
针对复合电能质量扰动检测算法实时性差、时频分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S变换(improved adaptive S transform, IAST)的电能质量扰动实时检测方法。构建全局自适应高斯窗作为IAST的核函数,可随检测频率变化自适应调整窗... 针对复合电能质量扰动检测算法实时性差、时频分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S变换(improved adaptive S transform, IAST)的电能质量扰动实时检测方法。构建全局自适应高斯窗作为IAST的核函数,可随检测频率变化自适应调整窗函数有效窗长及频谱,避免为提高时频分辨率频繁切换窗口参数,降低算法复杂度。以增强信号能量集中度为参数调优目标选取窗口参数,确保对各类扰动的精确时频定位。采用自动阈值法确定实际扰动信号的主频点,并对主频点进行时频变换,进一步提高算法执行效率。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复合电能质量扰动检测算法,该检测方法实时性好、时频分辨能力强、计算复杂度低,适用于复杂电能质量扰动实时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扰动 自适应高斯窗 时频分析 改进S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桥变换器自适应参数辨识鲁棒预测控制
3
作者 尹政 邓富金 +1 位作者 黄堃 詹昕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4,95,共12页
针对双有源桥(DAB)变换器传统模型预测控制(MPC)输出电压性能对系统参数变化较为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参数辨识的DAB变换器鲁棒预测控制方法。本研究采用递归最小二乘法构建参数辨识矩阵,通过在线实时校正DAB系统的电感与电容... 针对双有源桥(DAB)变换器传统模型预测控制(MPC)输出电压性能对系统参数变化较为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参数辨识的DAB变换器鲁棒预测控制方法。本研究采用递归最小二乘法构建参数辨识矩阵,通过在线实时校正DAB系统的电感与电容动态参数,有效增强了MPC在变工况下的鲁棒特性;通过参数误差反馈及门槛值设置,在每个控制周期中根据误差大小自适应调整遗忘因子,提高参数辨识准确性及收敛速度;结合系统采样和参数辨识结果,实现未来时刻的电压预测,并通过价值函数评估最优移相角,应用在下一个控制周期。该方法可以实时辨识DAB系统电感和电容参数,消除了参数失配对预测控制的影响,保证了输出电压性能。最后,通过仿真和硬件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法在稳态、动态以及参数辨识下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变换 模型预测控制 参数辨识 递归最小二乘法 自适应遗忘因子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改进多重同步挤压变换的结构响应重构
4
作者 窦文 殷红 彭珍瑞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8,51,共8页
针对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结构响应重构方法需设置较多带通滤波器参数,且对噪声鲁棒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改进多重同步挤压变换的结构响应重构方法。首先根据瑞利熵自适应选择改进多重同步挤压变换的窗口长度和迭代次数,使用最... 针对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结构响应重构方法需设置较多带通滤波器参数,且对噪声鲁棒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改进多重同步挤压变换的结构响应重构方法。首先根据瑞利熵自适应选择改进多重同步挤压变换的窗口长度和迭代次数,使用最优窗口长度和迭代次数进行时频分析,其次引入Crazy Climber算法提高脊线提取的准确度,通过脊线重建振动响应的各个分量信号。最后使用模态转换矩阵计算未知响应处的响应分量,并根据模态叠加法进行结构响应重构。通过对悬臂梁的数值算例和简支梁的试验验证,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重构的响应时程曲线与真实响应时程曲线吻合良好,与传统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结构响应重构方法相比,无须预设参数,且具有较强的噪声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自适应改进多重同步挤压变换 Crazy Climber算法 模态转换矩阵 模态叠加法 响应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车床主轴热误差完全自适应经验模态分解与小波阈值变换分离方法
5
作者 陈庚 丁强强 +2 位作者 苏哲 郭世杰 唐术锋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114,共11页
数控车床主轴热误差是影响车床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提高热误差测量准确度,降低测量技术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和经验小波变换(EWT)的车床热误差信息分离方法。首先,使用ICEEMDAN算法对原始... 数控车床主轴热误差是影响车床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提高热误差测量准确度,降低测量技术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和经验小波变换(EWT)的车床热误差信息分离方法。首先,使用ICEEMDAN算法对原始信号进行分解,将获得的低频模态分量重构后作为EWT算法的输入进行分解,使用离散系数评估EWT算法每次迭代的分解效果。其次,通过对一组仿真信号进行分解,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与ICEEMDAN算法相比,ICEEMDAN-EWT算法的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了5.2%。最后,在CKA6 163A型车床上进行试验,使用五点法辨识热误差,将ICEEMDAN-EWT分离算法与傅里叶变换(FFT)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FFT算法相比,使用ICEEMDAN-EWT算法分离出的5项热变形信号与机床温度的Pearson相关性提高了3.8%,Spearman相关性提高了6.6%,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车床 主轴 热误差 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经验小波变换(ICEEMDAN-EWT) 误差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侧相机的自适应空间变换车辆检测方法
6
作者 华家宝 张京瑞 +1 位作者 朱福民 陈璐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9-359,共11页
为了提高基于路侧相机的车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研究了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NN)与Transformer模型的车辆检测模型。针对复杂的交通场景,设计了自适应空间Transformer,将其与ResNet50结合构建了可以应对车辆视角和尺度变换的主干网络。设... 为了提高基于路侧相机的车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研究了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NN)与Transformer模型的车辆检测模型。针对复杂的交通场景,设计了自适应空间Transformer,将其与ResNet50结合构建了可以应对车辆视角和尺度变换的主干网络。设计了基于角度和距离的位置编码,优化Transformer模型输入,使模型充分利用图像中的空间信息,并采用了通道空间注意力模块,以更好地捕获图像中的上下文信息。在解码器部分,去除了自回归机制,允许模型并行解码多个目标,并引入了目标查询集嵌入,使其更适应车辆检测任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UA-DETRAC、IITM-hetra和自采数据集上的mAP@0.5分别达到96.42%、87.82%和98.64%,在所有尺寸上均超越了其他对比模型。消融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各模块对性能的关键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空间变换 TRANSFORMER 车辆检测 通道空间注意力机制 路侧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分布的自适应超小波变换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侯俊琪 肖松华 孙蓓蓓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24-234,共11页
超小波变换(superlet transform,SLT)是一种新的高分辨率时频分析方法,在能量聚集度、噪声鲁棒性等方面明显优于短时傅里叶变换、连续小波变换等经典时频分析方法。然而,由于故障轴承振动信号中的异常频率成分分布广泛而稀疏,对其进行SL... 超小波变换(superlet transform,SLT)是一种新的高分辨率时频分析方法,在能量聚集度、噪声鲁棒性等方面明显优于短时傅里叶变换、连续小波变换等经典时频分析方法。然而,由于故障轴承振动信号中的异常频率成分分布广泛而稀疏,对其进行SLT时会出现计算量过大的问题。为提升SLT计算效率,提出基于能量分布的自适应超小波变换(energy distribution based adaptive superlet transform,ED-ASLT)方法。首先,利用Welch法进行功率谱估计,获得信号频带能量分布;其次,基于能量分布,进行频率非等间距自适应采样,得到一系列超小波中心频率;然后,根据中心频率值高低和中心频率处能量高低,确定超小波中的小波数量和窗长,构造超小波;最后,利用构造的超小波,对信号进行超小波变换。ED-ASLT方法能够根据具体故障信号的频带能量分布,识别信号中可能反映故障信息的关键频段,自适应地确定超小波参数,对信号进行高能量聚集度、高噪声鲁棒性、高效的时频分析,有助于对信号中的异常成分进行更精确的时频定位,抵御噪声的干扰,提高故障诊断准确率和效率。分别利用帕德博恩大学和东南大学实验室的轴承振动信号,从能量聚集度、噪声鲁棒性、计算耗时等方面将ED-ASLT方法与多种常用时频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ED-ASLT在保持超小波变换高能量聚集度、高噪声鲁棒性优势的同时,能够大幅减少计算耗时,有助于为故障诊断提供更优质的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超小波变换 时频分析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Buck变换器的自适应连续滑模控制
8
作者 蔡中泽 曾庆双 孙谷昊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71,共9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分数阶Buck变换器的自适应连续滑模控制问题.首先,针对Buck变换器中存在多重干扰和电子元件具有非整数阶特性的情况,建立了存在匹配和不匹配干扰的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Buck变换器数学模型.然后,针对传统滑模控制算法... 本文主要研究了分数阶Buck变换器的自适应连续滑模控制问题.首先,针对Buck变换器中存在多重干扰和电子元件具有非整数阶特性的情况,建立了存在匹配和不匹配干扰的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Buck变换器数学模型.然后,针对传统滑模控制算法要求预知干扰上界的问题,设计了自适应算法以估计干扰的未知上界,基于反步控制方法建立了滑模控制器,引入分数阶滑模面,提升系统鲁棒性的同时,实现滑动模态的渐近收敛.进而,针对滑模控制系统中的抖振问题,设计了连续滑模控制信号,减小了不连续控制带来的抖振,使系统状态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至滑模面上,并给出了最大收敛时间.最后,基于Mittag-Leffler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提出总体控制方案的稳定性.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控制器的有效性,保证了系统鲁棒性的同时,减小了抖振,得到了良好的动态性能和较小的稳态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微积分 Riemann-Liouville BUCK变换 自适应 连续滑模控制 Mittag-Leffler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自适应的Buck-Boost矩阵变换器主电路参数优选方法
9
作者 杨昭 张小平 钟达栩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0-297,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频率自适应的Buck-Boost矩阵变换器(BBMC)主电路参数优选方法。确定其优化对象与优化目标,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及其多目标优化适应度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樽海鞘群优化算法对其主电路参数展开优化研究,并进而针对不同额定... 提出一种基于频率自适应的Buck-Boost矩阵变换器(BBMC)主电路参数优选方法。确定其优化对象与优化目标,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及其多目标优化适应度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樽海鞘群优化算法对其主电路参数展开优化研究,并进而针对不同额定输出频率下的最优主电路参数采用数值拟合方法研究确定其间变化规律的函数关系式,最后通过构建仿真模型与硬件实验装置对其效果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Boost矩阵变换 频率自适应 参数优化 樽海鞘群算法 多目标优化 数值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匹配受扰降压变换器系统自适应滑模控制
10
作者 钱子渊 王佐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7-994,共8页
针对受不匹配干扰影响的直流降压变换器系统,提出基于自适应到达律的离散滑模控制器(adaptive reaching-law based discrete-tim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ADSMC)。为消除不匹配干扰的影响,首先,采用延时估计技术实现对不匹配干扰的... 针对受不匹配干扰影响的直流降压变换器系统,提出基于自适应到达律的离散滑模控制器(adaptive reaching-law based discrete-tim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ADSMC)。为消除不匹配干扰的影响,首先,采用延时估计技术实现对不匹配干扰的精确估计。然后,将干扰估计信息引入滑模面的设计中,从而实现对干扰的精确补偿。同时,为削弱抖振、增强抗扰能力,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滑模到达律,并将其应用于变换器的控制中。随后给出了闭环系统稳定性和收敛性的严格证明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复合控制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离散滑模控制器,所提方案可实现更高的电压跟踪精度和更强的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降压变换 不匹配干扰 自适应到达律 离散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高效空频自适应抗干扰方法
11
作者 赵正义 南普龙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78-1785,共8页
针对传统空频自适应处理(space frequency adaptive processing,SFAP)算法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点数较大时出现计算量大、点数较少时出现在干扰来向的其他频段产生寄生零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 针对传统空频自适应处理(space frequency adaptive processing,SFAP)算法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点数较大时出现计算量大、点数较少时出现在干扰来向的其他频段产生寄生零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的SFAP方法。首先通过STFT将采样信号转换到时频域,并利用恒虚警门限检测方法检测干扰频点,然后仅在干扰频点进行空域滤波,相较于传统SFAP算法在所有频点进行空域滤波处理,所提方法有效提升了SFAP的计算效率和抗干扰能力。所提方法除了能够应对平稳干扰,也能够有效抑制威胁更大的非平稳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空频自适应处理 短时傅里叶变换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品质因子Q值估算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锐锐 李勇军 +1 位作者 黄有晖 左安鑫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992,共12页
品质因子Q是描述地下介质对地震波吸收衰减强弱程度的参数,同时也是地层含油气性的重要标志。在地震资料Q估算中,常用的方法是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当窗函数被选定以后,其时频分辨率就固定了。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窗短时傅里叶变... 品质因子Q是描述地下介质对地震波吸收衰减强弱程度的参数,同时也是地层含油气性的重要标志。在地震资料Q估算中,常用的方法是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当窗函数被选定以后,其时频分辨率就固定了。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窗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瞬时中心频率,并利用峰值频移法来估算品质因子Q。首先,利用固定窗长的短时傅里叶变换来提取信号的瞬时中心频率作为初始频率;然后,根据初始频率自适应计算不同频率的窗长,并利用自适应窗长短时傅里叶变换来求取瞬时中心频率;最后,结合峰值频移法得到高分辨率的品质因子Q值。利用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固定时窗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自适应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具有更好的时间和频率分辨率,可以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品质因子Q值。该结果可以为地下介质的研究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工具,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地下结构和油气资源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因子Q 短时傅里叶变换 窗函数 自适应 峰值频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储能侧接口变换器自适应协调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幼捷 庞笑琴 +3 位作者 周雪松 赵明 王博 李苏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36-646,共11页
为提高光伏储能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以储能侧双向DC-DC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规则的协调自抗扰稳压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双闭环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结构,通过变化控制器参数初始值协调内外环间的影响程度。其次... 为提高光伏储能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以储能侧双向DC-DC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规则的协调自抗扰稳压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双闭环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结构,通过变化控制器参数初始值协调内外环间的影响程度。其次,以规则设计作为参数优化机制对外环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自适应调整,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快速性和准确性。仿真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系统稳定性及不改变调参复杂性的前提条件下,采用自适应协调自抗扰控制策略在信号跟踪性能、抗扰性能、抗噪性能上均优于传统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储能 DC-DC变换 协调 自抗扰控制 自适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小波变换与HHT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 被引量:5
14
作者 唐杰 姜有华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0,共7页
混合储能系统能有效缓解风电输出功率强波动性与随机性造成电网频率不稳定问题。本文以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小波变换对风电输出功率进行功率一次分配,... 混合储能系统能有效缓解风电输出功率强波动性与随机性造成电网频率不稳定问题。本文以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小波变换对风电输出功率进行功率一次分配,得到满足条件的并网功率和储能功率。然后采用HHT变换对储能功率进行分解,得到一系列波动功率分量以及各分量的瞬时频率。再根据瞬时频率确定分界频率,将高于分界频率的功率分量分配给超级电容,剩余的功率分量分配给蓄电池。最后根据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各自的储能功率,对储能系统的额定容量与额定功率进行配置。该仿真结果表明,本文采用自适应小波变换与HHT变换能够有效地将风电输出功率进行分解,实现风电输出功率的平抑与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与功率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 自适应小波变换 HHT变换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小波-频域变换的自适应能量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继爱 李志鑫 +1 位作者 王婵飞 张晓霖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8,共9页
针对传统能量检测方法在频谱感知领域中极易受低信噪比环境干扰,忽视可用频谱的定位亦会影响频谱状态的判别结果,提出了一种联合小波-频域变换的自适应能量检测方法,旨在提高能量检测的噪声灵敏度和判别精确度。通过离散小波包变换对信... 针对传统能量检测方法在频谱感知领域中极易受低信噪比环境干扰,忽视可用频谱的定位亦会影响频谱状态的判别结果,提出了一种联合小波-频域变换的自适应能量检测方法,旨在提高能量检测的噪声灵敏度和判别精确度。通过离散小波包变换对信号进行分解并计算子带能量;结合能量范数降低自适应阈值的计算复杂度,以便与子带能量比较;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定位可用频谱范围。对该方法进行模拟仿真,探究自适应阈值与不同性能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环境适配性与系统稳定性,且在不同信噪比环境下的检测误差更小。此外,对子带信号进行频域分析以实现归一化频率范围的重新排序,进一步提高了频谱感知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感知 能量检测 离散小波包变换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窗口旋转优化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变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一楠 剡昌锋 +3 位作者 孟佳东 王宗刚 王慧滨 吴黎晓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4-1076,共13页
针对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中固定窗效应所导致的能量集中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窗口旋转优化短时傅里叶变换(AWROSTFT)的变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MD)对原始振动信号进行降噪,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 针对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中固定窗效应所导致的能量集中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窗口旋转优化短时傅里叶变换(AWROSTFT)的变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MD)对原始振动信号进行降噪,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解决了VMD参数选择困难的问题;利用切线思想对STFT中水平窗口自适应匹配一系列的旋转算子,使得窗口旋转方向接近甚至等于瞬时调频率,提高了时频表示的能量集中度;计算出谱峰检测法提取到的瞬时频率与转频的平均比值,将得到的结果与轴承的故障特征系数进行匹配,以此实现变转速工况下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仿真和实验的结果都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兼顾PSO-VMD和AWROST-FT的优势,通过切线思想自适应的旋转窗口使得信号与窗函数在全局上的夹角都为零,从而达到提高能量集中度和锐化时频脊线的目的,实现了变转速工况下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时频分析 自适应窗口旋转优化短时傅里叶变换 变分模态分解 变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谱自适应小波和盲源分离耦合的生理信号降噪方法
17
作者 王振宇 向泽锐 +2 位作者 支锦亦 丁铁成 邹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0-921,共12页
为提高生理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将盲源分离和小波阈值方法进行耦合研究,提出了多谱自适应小波信号增强方法并与改进的盲源分离方法相结合进行降噪处理。为评估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使用小波变换中软阈值、硬阈值、自适应阈值3种方法计算信... 为提高生理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将盲源分离和小波阈值方法进行耦合研究,提出了多谱自适应小波信号增强方法并与改进的盲源分离方法相结合进行降噪处理。为评估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使用小波变换中软阈值、硬阈值、自适应阈值3种方法计算信噪比(SNR)和均方根误差(RMSE)。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软阈值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增强后的信号软阈值相比硬阈值,SNR提升约44.2%,RMSE下降约28.8%,处理时间减少约1.4%。软阈值相比自适应阈值,SNR提升约706%,RMSE下降约16.7%,处理时间减少约3.0%。为对比软阈值下各参数差异,使用软阈值对原始信号、加噪信号和增强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及归一化处理。结果显示增强后的信号具有较好的SNR、较低的RMSE和较短的处理时间,软阈值下增强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相比,SNR提升约0.12%,RMSE下降约2.5%,处理时间减少约3.9%,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提高了信号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谱自适应小波 盲源分离 小波变换 降噪方法 生理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O算法优化参数的微网接口变换器自抗扰控制
18
作者 周雪松 刘文进 +3 位作者 马幼捷 陶珑 问虎龙 丰美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0-99,共10页
直流微电网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因新能源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直流微电网中负载端接口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容易受到扰动影响,导致输出特性不佳。为有效消除在控制器参数保持恒定时不确定性特征对系统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 直流微电网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因新能源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直流微电网中负载端接口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容易受到扰动影响,导致输出特性不佳。为有效消除在控制器参数保持恒定时不确定性特征对系统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policyoptimization, PPO)算法的自抗扰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PPO智能体与传统自抗扰控制系统环境进行交互,感知环境状态的变化,并依据奖励的反馈来优化控制策略。在训练过程中,智能体通过探索不同的控制动作,实现观测器参数的自适应调整,从而确保了变换器输出电压的稳定。最后,在数字仿真平台上,将PPO-LADRC与传统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LADRC)、双闭环比例-积分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可以显著提升系统在各种扰动下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接口变换 深度强化学习 自抗扰控制 自适应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自适应调频模式分解-同步提取变换的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葛丽英 李志农 +2 位作者 胡志峰 毛清华 张旭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4,155,共8页
同步提取变换(Synchroextracting Transform,SET)处理强干扰信号分量时缺乏自适应性而易发生频率模糊,导致难以精确提取快速波动的瞬时频率。针对此问题,结合自适应调频模式分解(Adaptive Chirp Mode Decomposition,ACMD)的自适应先验... 同步提取变换(Synchroextracting Transform,SET)处理强干扰信号分量时缺乏自适应性而易发生频率模糊,导致难以精确提取快速波动的瞬时频率。针对此问题,结合自适应调频模式分解(Adaptive Chirp Mode Decomposition,ACMD)的自适应先验信息和贪婪算法的优势,将ACMD引入到SET中,构造一种两级ACMD-SET故障诊断方法。在提出的方法中,将基于基尼指数(Gini Index,GI)最大化准则的分量选择重组算法和第一级ACMD结合,提取出强干扰下的多模态故障脉冲信号的模式。然后,利用SET对第二级ACMD分离出的时变频率故障特征进行高精度的时频表示。将此方法应用到仿真调频-调幅信号中,得到高分辨率的故障特征,方法的有效性得到验证。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高速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分析中,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地提取高速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时变故障特征频率,其结果明显优于SET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同步提取变换 自适应调频模态分解 滚动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移Chirp信号短包的自适应分数傅里叶变换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修梦雷 窦高奇 冯士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83-4492,共10页
为解决传统分数傅里叶变换(FrFT)在检测频移Chirp信号时脉冲分散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FrFT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短包的结构模型以及Neyman-Pearson检测模型,引出了借助评价函数和判定阈值对信号帧检测的虚警概率和漏检概率的分析... 为解决传统分数傅里叶变换(FrFT)在检测频移Chirp信号时脉冲分散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FrFT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短包的结构模型以及Neyman-Pearson检测模型,引出了借助评价函数和判定阈值对信号帧检测的虚警概率和漏检概率的分析方法。结合传统FrFT对完整Chirp信号的脉冲特性,给出了对分数傅里叶积分算子的修正方案,推导出自适应FrFT对频移Chirp码元的峰值分布函数。针对自适应FrFT检测过程存在搜索时移问题,分析了该情况下频移Chirp码元峰值大小及分布情况,证明了相比于传统FrFT,自适应FrFT检测捕获无前导短数据包的性能更加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包 频移Chirp信号 自适应分数傅里叶变换 帧检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