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适应时变信道的多用户多信道自适应协议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诗 姜涵 +2 位作者 朱笑莹 张敏 程思瑶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7-886,共10页
在认知网络中,具有强时变性的信道状态、用户状态影响着系统性能.为了提高系统吞吐量,实现用户最大通信速率,如何将时变的信道、用户状态和链路自适应调制与编码匹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此,提出了一种匹配检验分配协议(matching-c... 在认知网络中,具有强时变性的信道状态、用户状态影响着系统性能.为了提高系统吞吐量,实现用户最大通信速率,如何将时变的信道、用户状态和链路自适应调制与编码匹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此,提出了一种匹配检验分配协议(matching-check allocation protocol,MAP).该协议联合链路自适应包错误率与通信速率,旨在实现信道状态、用户状态与传输模式匹配的同时最大化系统总通信速率.为了评估频谱分配协议在多用户多信道联合目标优化等复杂网络复杂指标下的性能,利用离散时间排队模型分析非授权用户行为,构建了一种通用的、适用性强的协议评估框架,得到了平均队长、平均吞吐量、平均时延、平均拒绝量等综合性能指标.在该框架下,将MAP与最大速率分配协议、公平随机分配协议进行比较.数据结果表明了MAP优于对比协议,也表明了协议评估框架能够评估不同的频谱分配协议,证明了MAP与协议评估框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链路自适应调制与编码 频谱分配协议 排队论 协议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通信系统中基于频谱效率优化的跨层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少智 柯峰 黄生叶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5-479,共5页
为改善协作分集系统的频谱效率,提出一种改进的跨层设计方案,对协作通信系统物理层的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技术和链路层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协议进行联合优化设计。该方案利用少量比特的反馈,使得仅当目的节点通过直接信道不能正确译码... 为改善协作分集系统的频谱效率,提出一种改进的跨层设计方案,对协作通信系统物理层的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技术和链路层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协议进行联合优化设计。该方案利用少量比特的反馈,使得仅当目的节点通过直接信道不能正确译码分组时或者当直接信道处于深度衰落时触发中继节点转发协作伙伴数据。给出了所提方案基于瑞利衰落信道、解码转发(DF)条件下频谱效率的表达式,然后搜索在任意信噪比条件下使频谱效率最大化的调制与编码方案。通过计算机仿真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该跨层设计在中低信噪比(SNR)可进一步提升协作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效率 协作分集 自动重传请求 自适应调制与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Ⅲ型HARQ的多播系统跨层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川 黄生叶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6,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Ⅲ型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自适应多播系统跨层设计方法。结合链路层HARQ和物理层的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技术,在给定系统延时性能和残余误包率的条件下,使用曲线拟合法计算在不同限定条件下的自适应调制阈值,推导多播系统... 提出一种基于Ⅲ型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自适应多播系统跨层设计方法。结合链路层HARQ和物理层的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技术,在给定系统延时性能和残余误包率的条件下,使用曲线拟合法计算在不同限定条件下的自适应调制阈值,推导多播系统分层设计与跨层设计的频谱效率表达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II型HARQ和分层设计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使其随最大传输次数的增加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多播传输 跨层设计 分层设计 自适应调制与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分集技术AF模式下反馈延迟随机性分析
4
作者 汪三骏 黄生叶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978-2983,共6页
该文采用一个三节点协作分集放大中继网络为研究模型。在Nakagami-m衰落信道条件下,对源节点发送一帧数据的反馈延迟的随机性进行了研究。数据帧在三节点协作网络中可以通过直接链路和中继链路到达目的节点,在物理层源节点根据信道条件... 该文采用一个三节点协作分集放大中继网络为研究模型。在Nakagami-m衰落信道条件下,对源节点发送一帧数据的反馈延迟的随机性进行了研究。数据帧在三节点协作网络中可以通过直接链路和中继链路到达目的节点,在物理层源节点根据信道条件不同,采用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选择不同调制编码模式发送数据帧。结合以上原因,对数据帧的反馈延迟稳态分布进行研究。构造有限状态马尔科夫模型分析Nakagami-m信道的相关性,得到信道状态转移关系矩阵。推导出在研究模型中数据帧发送一次的反馈延迟的转移概率关系,经过仿真实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推导分析方法的准确性。最后分析信道衰落系数m和物理层最大误帧率Pm ax对于反馈延迟概率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协作分集 自适应调制与编码 有限状态马尔科夫模型 反馈延迟 转移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