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并联型APF的增强型自适应线性自抗扰控制
1
作者 任凯 刘伯强 +1 位作者 逯俊林 原东昇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50,共10页
为抑制谐波干扰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对谐波电流的跟踪性能和抗扰性能,本文在常规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增强型自适应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直流侧电压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 为抑制谐波干扰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对谐波电流的跟踪性能和抗扰性能,本文在常规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增强型自适应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直流侧电压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数学模型;其次构建了采用常规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直流侧电压控制方法;接着,针对常规线性自抗扰控制存在的扰动观测能力有限、相位滞后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增强型自适应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增强型自适应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控制下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跟踪性能和抗扰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增强型自适应线性自抗扰控制有效提高了系统跟踪性能和抗扰性能,具有优越的谐波干扰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自抗控制 增强型自适应算法 谐波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线性自抗扰控制的飞机防滑刹车系统重构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舒畅 杨忠 +2 位作者 张钊 陈爽 张小恺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16-1528,共13页
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是确保飞机安全起飞、着陆和滑跑的重要航空机电系统.除了其动力学中的强非线性、强耦合以及参数时变外,潜在的执行器等组件故障也会严重降低防滑刹车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满足故障及扰动状态下系统的性能需求,本文... 飞机防滑刹车系统是确保飞机安全起飞、着陆和滑跑的重要航空机电系统.除了其动力学中的强非线性、强耦合以及参数时变外,潜在的执行器等组件故障也会严重降低防滑刹车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满足故障及扰动状态下系统的性能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线性自抗扰控制的飞机防滑刹车系统重构控制方法.根据飞机防滑刹车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其进行数学建模,并对执行器注入故障因子.设计了自适应线性自抗扰重构控制器,同时分析了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该控制器将组件故障、外部干扰以及测量噪声等视为总扰动,根据状态误差反馈和系统输出信息,利用BP神经网络在线优化更新扩张状态观测器和状态误差反馈律参数,从而更精确地观测与补偿总扰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在不同跑道环境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重构控制器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防滑刹车系统 执行器故障 自适应线性自抗扰控制 BP神经网络 重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15
3
作者 奚静思 刘品宽 丁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49-1757,共9页
自抗扰控制器对于抑制不确定的扰动有良好的效果,但其控制器参数较多且整定困难。为了实现自适应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对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整定策略展开了研究。首先,设计了基于观测误差的线性扩张观测器参数自适应整定算法。接着,... 自抗扰控制器对于抑制不确定的扰动有良好的效果,但其控制器参数较多且整定困难。为了实现自适应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对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整定策略展开了研究。首先,设计了基于观测误差的线性扩张观测器参数自适应整定算法。接着,设计了自抗扰控制器线性反馈环节的参数的自适应整定算法。最后,利用李雅普诺夫方法,证明上述自适应整定算法得到的参数可以保证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观测误差和被控系统最终输出误差都收敛至零。实验结果表明:精密气浮运动平台低速工况下,自适应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参数在0.8s内即可迅速完成整定计算;线性扩张观测器观测误差绝对值小于2nm;被控精密气浮运动平台的速度波动不大于5%。自适应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实现了控制器参数在线整定,控制器的性能表现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控制 自适应控制 参数整定 直线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负载下PWM整流器自适应线性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2
4
作者 高崇禧 颜景斌 +2 位作者 李学东 沈云森 袁银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64,共10页
对于复杂多工况切换的脉冲负载问题,传统不控或PID全控整流变换系统均无法解决输出电压响应和交流侧电流谐波间的技术指标矛盾,为此提出一种根据工况变化自适应调节的控制方法。首先分析脉冲负载多工况切换条件下电压稳定速度和三相电... 对于复杂多工况切换的脉冲负载问题,传统不控或PID全控整流变换系统均无法解决输出电压响应和交流侧电流谐波间的技术指标矛盾,为此提出一种根据工况变化自适应调节的控制方法。首先分析脉冲负载多工况切换条件下电压稳定速度和三相电流谐波与控制器参数的关系,得到两技术指标间矛盾机理。基于三相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构建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确定其基本参数。根据LADRC等效截止频率和交流侧电流谐波与控制器参数的关系,设计等效带宽参数的4自由度更新算法,根据工况变化实现自适应参数调节。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自适应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能够提高脉冲负载整流器在负载工况切换时的电压动态响应速度,同时降低稳定工况下的交流侧三相电流谐波,实现两指标间的自适应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负载 线性自控制 自适应控制 谐波抑制 动态响应 工况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隔离型AC-DC-DC电源自适应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及纹波抑制补偿策略 被引量:14
5
作者 孟建辉 吴小龙 +3 位作者 张自力 叶泰然 于竞森 顾立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898-3908,共11页
三相隔离型AC-DC-DC电源因其具有功率密度大、电气隔离等优点,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但在一些负荷频繁投切的特殊应用场景下,如电泳、电镀等,基于传统PI控制的电源存在输出电压响应速度慢及纹波大的问题。为了提升电源的输出电压响应速度,... 三相隔离型AC-DC-DC电源因其具有功率密度大、电气隔离等优点,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但在一些负荷频繁投切的特殊应用场景下,如电泳、电镀等,基于传统PI控制的电源存在输出电压响应速度慢及纹波大的问题。为了提升电源的输出电压响应速度,该文在分析线性自抗扰控制中关键带宽参数与输出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控制器带宽参数自适应调节的线性自抗扰控制(A-LADRC)方法以实现输出电压在负荷突变下的快速调节。而针对系统前级不控整流环节中电压六脉动分量对后级系统带来的输出电压纹波增大问题,设计一种根据系统输出电压反馈值,自适应调整变换器占空比补偿量的控制策略,以实现减小电压纹波的目的。最后通过一台400 V/50 A的实验样机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系统输出电压响应速度并减小电压纹波,具有较好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隔离型电源 移相全桥变换器 线性自控制 电压纹波 占空比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臂自抗扰控制的自适应-重构粒子群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郑伦川 梁新元 袁乖宁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35,共5页
为了减小机械臂在扰动作用下的控制误差,提出了基于自适应-重构粒子群算法的机械臂自抗扰控制优化方法。介绍了自抗扰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依据ITAE指标建立了自抗扰控制参数的优化模型。对粒子群算法的粒子进化能力和算法进化能力... 为了减小机械臂在扰动作用下的控制误差,提出了基于自适应-重构粒子群算法的机械臂自抗扰控制优化方法。介绍了自抗扰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依据ITAE指标建立了自抗扰控制参数的优化模型。对粒子群算法的粒子进化能力和算法进化能力进行了定义,基于两种进化能力构造了自适应学习因子,使粒子能够自适应选择高效率学习对象;引入了粒子随机重构策略,使算法具备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将新型算法命名为自适应-重构粒子群算法。经过仿真测试和验证,自适应-重构粒子群算法的优化能力强于标准算法;在时变扰动和恒值扰动作用下,自适应-重构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机械臂控制误差远小于标准粒子群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自适应-重构粒子群算法在机械臂自抗扰控制优化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自抗控制 自适应学习因子 粒子重构策略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自适应抗扰控制方法
7
作者 郭浩睿 胡磊力 +1 位作者 李莉 王建刚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6,共6页
针对当前机载光电稳定平台所处作战环境温度变化范围大、控制对象参数摄动明显、现有控制方法扰动隔离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抗扰控制方法MRALADRC。首先设计模型辅助扩张状态观测器(MLESO)实现扰动观测,并结合广义根轨迹法对... 针对当前机载光电稳定平台所处作战环境温度变化范围大、控制对象参数摄动明显、现有控制方法扰动隔离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抗扰控制方法MRALADRC。首先设计模型辅助扩张状态观测器(MLESO)实现扰动观测,并结合广义根轨迹法对参数摄动的分析,以及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自动调节控制参数的思想,设计了自适应抗扰控制率,并利用Lyapunov方法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特性增益分别为原增益值的0.2、1和5倍时,相较于模型辅助自抗扰控制(MLADRC)方法,采用本文方法后,稳定平台扰动隔离误差的峰值、方差均大幅降低;在阶跃响应实验中,当特性增益分别为原增益值的0.44、0.66、1.5和2.25倍时,MLADRC阶跃响应时间增长24%~122%,而MRALADRC调节时间不变。表明MRALADRC可有效提高光电稳定平台的扰动隔离能力并降低动态误差,在面对大范围参数摄动等影响时表现出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 自抗控制 自适应控制 参数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体飞行器强化学习自适应抗扰动控制方法
8
作者 程昊宇 张笑妍 +2 位作者 刘昕 黄汉桥 闫杰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7-990,共14页
针对变体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中安全性、抗扰性和最优性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自适应抗扰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存在不确定情况下变体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基于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模糊干扰观测器,保证对系统不确定性和干扰... 针对变体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中安全性、抗扰性和最优性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自适应抗扰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存在不确定情况下变体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基于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模糊干扰观测器,保证对系统不确定性和干扰的估计误差能够收敛至原点邻域内。为了解决飞行安全性、最优性和抗扰性难以兼顾的问题,将高阶非线性系统的最优性问题转化为子系统控制量的最优化设计问题。基于强化学习框架求解Hamilton-Jacobi-Bellman方程。针对方程求解时难以处理的系统非线性特性,设计基于神经网络的actor-critic策略。在反步设计中利用actor网络生成控制量,基于critic网络评估控制性能,基于障碍Lyapunov函数方法开展稳定性分析,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最优性和状态约束。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体飞行器 强化学习 自适应控制 模糊干观测器 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式机器人EMB制动最佳滑移率线性自抗扰控制
9
作者 张凯健 茅靖峰 +2 位作者 张旭东 郑军强 秦秋月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77-186,共10页
轮式机器人的制动性能决定系统移动运行的稳定性和路径跟踪的准确性。为了提升轮式机器人的制动性能,研究了一种新型低时延电子机械制动(EMB)执行器结构,并提出基于最佳滑移率的线性自抗扰(LADRC)制动控制策略。首先,依据EMB制动原理和... 轮式机器人的制动性能决定系统移动运行的稳定性和路径跟踪的准确性。为了提升轮式机器人的制动性能,研究了一种新型低时延电子机械制动(EMB)执行器结构,并提出基于最佳滑移率的线性自抗扰(LADRC)制动控制策略。首先,依据EMB制动原理和功能要求,采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EMB执行器的三维结构设计优化;然后,根据驱动轮制动的最佳滑移率控制原理,结合单轮模型和Burckhardt轮胎模型,导出EMB执行器制动过程中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最后,在考虑模型不确定和大干扰情况下,完成了基于滑移率的LADRC制动控制器设计。多路况制动性能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合理调整轮式机器人制动控制的最佳滑移率,且车轮制动的附着系数始终达到峰值,确保了制动过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机器人 电子机械制动 执行器 最佳滑移率 线性自控制 低时延 动力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自适应抗扰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方法
10
作者 白艳 褚含冰 +1 位作者 张娴静 贾更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51,56,共6页
针对传统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未考虑到环境、设备等多因素干扰,鲁棒性和适应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考虑自适应抗扰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方法。首先,精确测量并计算异步电机关键参数,奠定控制基础;其次,基于这些参数,运用自适应抗扰控... 针对传统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未考虑到环境、设备等多因素干扰,鲁棒性和适应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考虑自适应抗扰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控制方法。首先,精确测量并计算异步电机关键参数,奠定控制基础;其次,基于这些参数,运用自适应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实时估计并补偿参数变化与外部扰动,确保电机控制环境稳定;最后,依托ADRC的稳定输出,引入有限时间控制(Buck-Boost Matrix Converter,BBMC)实现抗干扰下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精准平滑调节电机转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实现高鲁棒性抗干扰的前提下,有效提升电机的性能稳定性,且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辨识 ADRC自适应 BBMC有限时间控制 变频调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抗扰控制的火电机组再热汽温控制仿真研究
11
作者 高利平 易秉恒 +3 位作者 陈刚 连达得 范常浩 聂卓赟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针对具有高阶大惯性特征的再热汽温过程(RSTP),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抗扰控制方案和设计方法,实现了在不同负载下RSTP的抗扰控制。基于RSTP的运行机制和控制结构,分析了负荷波动引起的不确定性和相对增益变化。并在自抗扰控制(ADRC)框架中... 针对具有高阶大惯性特征的再热汽温过程(RSTP),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抗扰控制方案和设计方法,实现了在不同负载下RSTP的抗扰控制。基于RSTP的运行机制和控制结构,分析了负荷波动引起的不确定性和相对增益变化。并在自抗扰控制(ADRC)框架中设计了控制增益的自适应调节机制,形成一类具有参数带宽化和能量归一化特性的自适应抗扰控制方法。该方法弥补了高阶控制器的相位滞后,提高了扰动抑制性能。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方法在RSTP控制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热汽温过程 自适应控制 自抗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线性自抗扰的薄壁件机器人铣削切深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龙 周鹤翔 李洲龙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1-680,共10页
弱刚性的大型薄壁零件在机器人减薄加工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变形和振动,使得工件表面加工质量下降,剩余壁厚精度难以保证。为此,采用音圈电机驱动的随动支撑头进行振动和变形抑制,并提出了基于模糊线性自抗扰控制(FLADRC)的薄壁件机器人... 弱刚性的大型薄壁零件在机器人减薄加工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变形和振动,使得工件表面加工质量下降,剩余壁厚精度难以保证。为此,采用音圈电机驱动的随动支撑头进行振动和变形抑制,并提出了基于模糊线性自抗扰控制(FLADRC)的薄壁件机器人铣削切深控制策略。为验证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首先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平台建立系统控制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然后在薄壁件机器人铣削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基于随动支撑头的切深控制策略能够显著抑制薄壁件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和变形,并有效保证剩余壁厚的精度。此外,相较于传统的模糊PID(FPID)控制,模糊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在外部干扰的情况下表现出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件 机器人铣削 切深控制 模糊线性自控制 音圈电机 随动支撑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UPQC的线性自抗扰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13
作者 蔡修闻 赵涛 +2 位作者 张铭洲 陶以彬 李桂璞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8-226,共9页
由于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UPQC)系统结构复杂、控制难度大,单一的控制策略不足以使其应对电网系统中的各种故障情况。因此,文中采用一种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由于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UPQC)系统结构复杂、控制难度大,单一的控制策略不足以使其应对电网系统中的各种故障情况。因此,文中采用一种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复合控制策略。在电压外环控制中采用LADRC策略以提高系统快速性与抗扰性,并给电流内环提供更精确的参考电流信号;在电流内环控制中采用电流MPC策略以提高跟踪参考信号的能力与系统的鲁棒性,同时对模型预测的空间电压矢量的分区进行优化,减少控制器计算量,在保证输出电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运算速度。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平台对系统进行建模仿真,结果验证了采用LADRC-MPC控制策略对电网电压暂升/暂降、负载不对称引起的电流畸变与谐波污染等综合电能质量问题,可以起到更好的补偿效果,对电网电压的支撑能力也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 T型三电平逆变器 线性自控制(LADRC) 模型预测控制(MPC) 谐波补偿 扇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隔离型三端口DC-DC变换器线性自抗扰控制
14
作者 李山 肖冬阳 +1 位作者 李海啸 冉卓鑫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42,共9页
针对直流微电网中的三端口变换器各端口功率流动以及输出电压会受到变换器时变性强、模型复杂的影响,为提高变换器的稳态特性和动态响应,提出了一种光储隔离型三端口DC-DC变换器线性自抗扰控制。通过建立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小信号模型,... 针对直流微电网中的三端口变换器各端口功率流动以及输出电压会受到变换器时变性强、模型复杂的影响,为提高变换器的稳态特性和动态响应,提出了一种光储隔离型三端口DC-DC变换器线性自抗扰控制。通过建立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小信号模型,将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引入电压环,利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状态进行实时估算,将工况模式切换、负载投切导致传输功率波动等视作系统扰动并进行补偿。同时,通过解耦矩阵计算出对应的移相角,实现对三端口变换器的控制。最后,基于搭建的一台5 kW的实验样机,通过仿真与实验分析,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实现端口功率协同控制的同时可改善母线负载电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端口DC-DC变换器 线性自 动态性能 功率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改进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
15
作者 袁浩仁 周福强 孙江宏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43,共8页
在实际应用中,自抗扰控制器中的扩张状态观测存在面对大幅变化的负载扰动时,无法保证估计补偿精度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将负载转矩观测器观测到的负载扰动补偿到扩张状态观测器中来提高估测补偿精度的方案,并且使用电机中可以直... 在实际应用中,自抗扰控制器中的扩张状态观测存在面对大幅变化的负载扰动时,无法保证估计补偿精度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将负载转矩观测器观测到的负载扰动补偿到扩张状态观测器中来提高估测补偿精度的方案,并且使用电机中可以直接测量的角度数据作为已知量来设计负载转矩观测器,避免了将转速作为已知量引入微分误差的问题。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相比于传统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转速最大调量降低了7.24%,在保证了调节速度的同时,具有更优良的抗负载扰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负载转矩观测器 线性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进气压力自抗扰控制
16
作者 白月 白克强 +1 位作者 李燕清 蒋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18-125,共8页
为了实现飞行环境进气系统在过渡态试验时压力的精确控制,减小发动机内部强气流干扰和外部随机噪声干扰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自抗扰控制方法(RBFNN-ADRC)。通过控制电液伺服系统产生的位置信号,实现进气阀门... 为了实现飞行环境进气系统在过渡态试验时压力的精确控制,减小发动机内部强气流干扰和外部随机噪声干扰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自抗扰控制方法(RBFNN-ADRC)。通过控制电液伺服系统产生的位置信号,实现进气阀门开度的有效控制。利用现代控制理论建立扩张状态观测器,引入自适应RBFNN对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优化,实现对进气压力控制模型的不确定部分和外部环境扰动的自适应估计。同时,通过对总扰动的线性补偿,提升控制性能。构建基于RBFNN-ADRC控制器的进气压力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对比RBFNN-ADRC和目前采用的线性自抗扰控制ADRC的试验效果。结果表明:采用RBFNN-ADRC控制时,发动机过渡态试验中控制进气环境压力时超调量和平均稳态误差均有所降低,表明RBFNN-ADRC的抗干扰性、鲁棒性和跟踪精度均优于传统ADRC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压力 自适应RBF神经网络 自抗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QN算法的直流微电网负载接口变换器自抗扰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雪松 韩静 +3 位作者 马幼捷 陶珑 问虎龙 赵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3,共9页
在直流微电网中,为了保证直流母线与负载之间能量流动的稳定性,解决在能量流动中不确定因素产生的扰动问题。在建立DC-DC变换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DC-DC变换器自抗扰控制策略。利用线性扩张观测器对总扰动... 在直流微电网中,为了保证直流母线与负载之间能量流动的稳定性,解决在能量流动中不确定因素产生的扰动问题。在建立DC-DC变换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DC-DC变换器自抗扰控制策略。利用线性扩张观测器对总扰动的估计补偿和线性误差反馈控制特性对自抗扰控制器结构进行简化设计,并结合深度强化学习对其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优化。根据不同工况下的负载侧电压波形,分析了DC-DC变换器在该控制策略、线性自抗扰控制与比例积分控制下的稳定性、抗扰性和鲁棒性,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在参数摄动下进行了蒙特卡洛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深度强化学习 DQN算法 DC-DC变换器 线性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O算法优化参数的微网接口变换器自抗扰控制
18
作者 周雪松 刘文进 +3 位作者 马幼捷 陶珑 问虎龙 丰美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0-99,共10页
直流微电网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因新能源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直流微电网中负载端接口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容易受到扰动影响,导致输出特性不佳。为有效消除在控制器参数保持恒定时不确定性特征对系统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 直流微电网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因新能源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直流微电网中负载端接口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容易受到扰动影响,导致输出特性不佳。为有效消除在控制器参数保持恒定时不确定性特征对系统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policyoptimization, PPO)算法的自抗扰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PPO智能体与传统自抗扰控制系统环境进行交互,感知环境状态的变化,并依据奖励的反馈来优化控制策略。在训练过程中,智能体通过探索不同的控制动作,实现观测器参数的自适应调整,从而确保了变换器输出电压的稳定。最后,在数字仿真平台上,将PPO-LADRC与传统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LADRC)、双闭环比例-积分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可以显著提升系统在各种扰动下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接口变换器 深度强化学习 自抗控制 自适应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稳定平台的分数阶降阶自抗扰控制设计
19
作者 陈旭 邸宏伟 +1 位作者 林国余 陈佳明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99,共5页
为了提高光电稳定平台的动态性能与抗干扰能力,提出一种分数阶降阶自抗扰控制(FO-RADRC)算法。首先,利用系统输出信号的可测性和可靠性,采用降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提高观测效率和精度;然后,采用分数阶PD(FOPD)作为控制律,从而增强系... 为了提高光电稳定平台的动态性能与抗干扰能力,提出一种分数阶降阶自抗扰控制(FO-RADRC)算法。首先,利用系统输出信号的可测性和可靠性,采用降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提高观测效率和精度;然后,采用分数阶PD(FOPD)作为控制律,从而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通过数值仿真实验,与线性自抗扰算法和降阶线性自抗扰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动态性能指标上均优于对比算法,且在不同频率的等效扰动作用下具有更强的扰动抑制能力。这些结果验证了所提改进算法在提升光电稳定平台控制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稳定平台 分数阶控制 自抗控制 降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误差自抗扰控制与优化
20
作者 黄从智 蒋茜茜 谭祥帅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6,共13页
超超临界机组由于其高参数、高效率的优点,已成为电网深度调频调峰、抑制电网波动的有力支撑,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的优化改造对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超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误差自抗扰控制策... 超超临界机组由于其高参数、高效率的优点,已成为电网深度调频调峰、抑制电网波动的有力支撑,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策略的优化改造对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超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误差自抗扰控制策略和强化学习算法的智能控制策略。首先,在基于误差的自抗扰控制策略框架中,根据单元机组机炉耦合过程运行特性,简化机炉耦合过程被控对象模型,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来实时估计并补偿机组的未建模动态特性和外部扰动。其次,构建奖励函数并利用柔性演员-评论家算法来实现控制器参数自适应调整。最后,基于某超超临界1000 MW二次再热机组实际历史运行数据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误差自抗控制 强化学习 参数自适应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