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越“反向适应”:对待算法的一种伦理态度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伦 刘梦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9,179,180,共10页
算法技术的普遍化正在改变和重构生活世界。算法功能的个性化和便捷性日益增强,可以为人类行动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但也带来了人类“反向适应”的问题。对算法伦理问题的进一步追问发现:算法技术不断遮蔽人类的原初意愿和选择,抑制人... 算法技术的普遍化正在改变和重构生活世界。算法功能的个性化和便捷性日益增强,可以为人类行动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但也带来了人类“反向适应”的问题。对算法伦理问题的进一步追问发现:算法技术不断遮蔽人类的原初意愿和选择,抑制人类文化创新活力,影响社会协调发展。随着这种现象的不断加剧,人类沉浸在碎片化的现实中,逐渐形成一种不自知的“反向适应”,从而遗忘了人本该怎样的事情。人类主动接受算法技术对其加以改造和支配,迎合算法文化的生成,最终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人与人之间无法联结的社群性困境。基于此,我们倡导这样一种对待算法的伦理态度,即为了保障人的本质存在,应审思和超越“反向适应”,聚焦和谐共鸣的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伦理问题 反向适应 和谐共鸣 伦理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5G-R自适应高速铁路越区切换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永 康婕 陶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4-731,共8页
在高速行车条件下,越区切换作为未来高速铁路5G-R通信的关键技术,对于保障行车安全至关重要。下一代高速铁路5G-R无线通信系统越区切换算法采用固定切换参数,但当列车高速运行时,极易受到多普勒效应影响,导致切换成功率低,基于此,提出... 在高速行车条件下,越区切换作为未来高速铁路5G-R通信的关键技术,对于保障行车安全至关重要。下一代高速铁路5G-R无线通信系统越区切换算法采用固定切换参数,但当列车高速运行时,极易受到多普勒效应影响,导致切换成功率低,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多普勒频移影响的改进5G-R自适应高速铁路越区切换算法。分析多普勒频移对切换成功率的影响,得到多普勒频移与切换成功率的关系函数;提出考虑多普勒频移影响的越区切换动态函数,设计余弦、余切、余割3种函数对切换迟滞门限及触发时延自适应调整;在不同多普勒频移及不同高铁场景下进行切换成功率的量化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有效调高切换成功率,在高架桥和山区场景下,余弦、余切、余割3种函数的切换成功率均优于对比算法,且满足中国无线通信系统切换成功率服务质量(QoS)大于99.5%的要求。研究结果为下一代高速铁路5G-R无线通信系统演进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区切换算法 5G-R 多普勒频移 动态函数 自适应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及其在无波前自适应系统波前校正中的应用
3
作者 高世杰 王振 +3 位作者 傅星鑫 刘维 毛勇名 曹景太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1,共12页
引入一种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通过替换原有蜣螂算法中的全局搜索策略,确保种群粒子间的有效信息交流,将其应用于无波前传感自适应光学系统,用于校正大气湍流引起的光信号波前畸变。仿真比较了该算法与传统蜣螂优化算法、随机并行梯度下... 引入一种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通过替换原有蜣螂算法中的全局搜索策略,确保种群粒子间的有效信息交流,将其应用于无波前传感自适应光学系统,用于校正大气湍流引起的光信号波前畸变。仿真比较了该算法与传统蜣螂优化算法、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以及模拟退火-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在无波前传感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的性能。结果表明,在达到相同校正效果的前提下,基于改进蜣螂优化算法的波前校正系统在各种湍流条件下均表现出显著优势,校正速度最低提高了80%。此外,改进后的算法展现出更强的全局搜索能力,有效抑制了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同时表现出更高的收敛稳定性和鲁棒性,进而显著提升了相干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整体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自由空间光通信 控制算法 蜣螂优化算法 波前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的电抗器声纹聚类方法
4
作者 闵永智 郝大宇 +2 位作者 王果 何怡刚 贺建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共13页
在高压并联电抗器声纹信号监测系统中,长时海量无标签声纹的高维非平稳性导致特征提取困难、无监督聚类适应性差。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deep adaptive K-means++clustering algorithm,DAKCA)的750 kV电抗器声纹... 在高压并联电抗器声纹信号监测系统中,长时海量无标签声纹的高维非平稳性导致特征提取困难、无监督聚类适应性差。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deep adaptive K-means++clustering algorithm,DAKCA)的750 kV电抗器声纹聚类方法。首先通过采用两阶段无监督策略微调的改进堆叠稀疏自编码器(stacked sparse autoencoder,SSAE),对快速傅里叶变换后的归一化频域数据提取电抗器原始声纹32维深度特征。进一步提出了依据最近邻聚类有效性指标(clustering validation index based on nearest neighbors,CVNN)的自适应K-means++聚类算法,构建了能自适应确定最优聚类个数的电抗器声纹聚类模型。最后通过西北地区某750 kV电抗器实测声纹数据集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DAKCA算法对无标签声纹数据在不同样本均衡程度下能够稳定提取32维深度特征,并实现最优聚类,为直接高效利用电抗器无标签声纹数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0 kV电抗器 声纹聚类 自适应聚类算法 稀疏自编码器 深度自适应K-mean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引导的花朵授粉算法
5
作者 郭肇禄 石涛 +1 位作者 杨火根 张文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30,共17页
针对传统花朵授粉算法在求解一些复杂优化问题时存在着开采能力不足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适应性引导的花朵授粉算法(AGFPA)。所提算法设计了环优策略和向优策略相结合的适应性引导机制,适应性地控制最优个体对种群演化的引导作用,既增强算... 针对传统花朵授粉算法在求解一些复杂优化问题时存在着开采能力不足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适应性引导的花朵授粉算法(AGFPA)。所提算法设计了环优策略和向优策略相结合的适应性引导机制,适应性地控制最优个体对种群演化的引导作用,既增强算法的开采能力,又尽可能维持种群的多样性。适应性引导机制中的环优策略在最优个体的周围执行导向开采,使得种群集中搜索最优个体的邻域;而向优策略利用最优个体的引导进行定向搜索,使得搜索有向地覆盖较广的未知区域。此外,设计了适应性参数控制策略,根据不同演化阶段的需求,调整全局授粉转换概率和最优引导的步长因子,从而维持开采能力和勘探能力的平衡。为检验所提算法的性能,在群智能研究领域中常用的18个基准测试函数上进行了策略有效性分析,并将AGFPA分别与几种改进的FPA和PSO算法进行比较;同时,应用AGFPA估计发酵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求解大多数单峰、多峰和复杂函数时,AGFPA均具有较为优秀的寻优能力;在发酵动力学参数估计应用中,AGFPA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朵授粉算法 适应性引导机制 环优策略 向优策略 适应性参数控制策略 发酵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权重的黑翅鸢算法及其工程应用
6
作者 龙文 张洁 徐明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150,共10页
针对原始黑翅鸢算法(black-winged kite algorithm,BKA)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精度不够等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权重的改进黑翅鸢算法(improved BKA,IBKA)。首先,运用Fuch混沌映射策略初始化种群,提高种群的多样性;其次,在黑翅鸢攻击行... 针对原始黑翅鸢算法(black-winged kite algorithm,BKA)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精度不够等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权重的改进黑翅鸢算法(improved BKA,IBKA)。首先,运用Fuch混沌映射策略初始化种群,提高种群的多样性;其次,在黑翅鸢攻击行为中加入自适应权重,更好地平衡局部寻优和全局搜索能力;最后,在黑翅鸢迁徙行为中引入莱维飞行,有效增强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将IBKA对29个CEC2017测试函数进行求解,并与原始BKA算法、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斑马优化算法(zebra optimization algorithm,ZOA)、正弦余弦算法(sine cosine algorithm,SCA)以及蜣螂优化算法(dung beetle optimization,DBO)进行对比。结果表明,IBKA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优于对比算法。通过求解3个工程设计约束优化问题,验证了IBKA算法能有效解决实际工程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翅鸢算法 Fuch混沌映射 自适应权重 莱维飞行 工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先涛 白瑞婷 +3 位作者 次旦旺久 索朗尼玛 尼玛卓嘎 苏佰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Ⅴ)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的儿童患者,根据扫描条件分为两组:A组采用管电压100 kV,并进行ASiR-Ⅴ50%重建;B组采用管电压80... 目的探讨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Ⅴ)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的儿童患者,根据扫描条件分为两组:A组采用管电压100 kV,并进行ASiR-Ⅴ50%重建;B组采用管电压80 kV,分别进行ASiR-Ⅴ0(B1组)和ASiR-Ⅴ50%(B2组)重建,对各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分,比较各组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A组和B组容积CT剂量指数分别为(2.33±0.62)、(0.86±0.01)mGy,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65.01±25.12)、(23.55±3.38)mGy·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窗B2组双上肺、双中肺噪声值低于B1组,但均高于A组(P均<0.001);各组肺窗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纵隔窗A组、B1组和B2组升主动脉(P=0.538)和肝脏CT值(P=0.1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2组升主动脉和肝脏信噪比(P均<0.001)、对比噪声比(P均<0.001)均高于B1组,且低于A组(P均<0.05);纵隔窗图像质量评分A组高于B2组,且均高于B1组(P均<0.001)。结论ASiR-Ⅴ联合低管电压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能够保障高原地区儿童胸部CT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 儿童 低剂量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型钢精确角点FAST检测算法
8
作者 包家汉 孙德尚 +1 位作者 黄建中 胡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1-702,共12页
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型钢平直度检测中,对型钢图像关键角点快速、准确地提取是实现精确检测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加速分割检验特征提取(FAST)算法需要人工设定角点筛选阈值和角点提取存在大量伪角点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生成及校正策... 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型钢平直度检测中,对型钢图像关键角点快速、准确地提取是实现精确检测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加速分割检验特征提取(FAST)算法需要人工设定角点筛选阈值和角点提取存在大量伪角点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阈值生成及校正策略,能够在自动获取初始阈值的基础上,根据角点数是否达到初始角点集要求对阈值实时校正直至达到适当值,以减少关键角点遗漏.在采用FAST提取角点的基础上,利用最小核心值相似区域(SUSAN)算法剔除伪角点,以保证关键角点提取的有效性.试验证明,这种基于自适应阈值的FAST角点检测算法(FAST-A),在检测环境和对象特性发生变化时,仍然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到型钢关键角点,在为型钢平直度检测实时提供精确角点的基础上,提高角点提取的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 角点检测 加速分割检验特征提取算法 最小核心值相似区域算法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遗传优化的通信定位算法
9
作者 刘芳 刘亚男 杜凯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2-341,共10页
在复杂通信环境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难以为用户提供稳定且准确的位置信息,为解决受测量数据的不确定性而导致定位偏差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遗传优化的通信定位(Enhanced Adaptive Genetic Loca... 在复杂通信环境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难以为用户提供稳定且准确的位置信息,为解决受测量数据的不确定性而导致定位偏差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遗传优化的通信定位(Enhanced Adaptive Genetic Location,EAGL)算法。建立一个基于到达时间差的定位模型来反映目标源位置与信号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对满足目标函数的可能解进行实数编码,同时建立适应度函数,用于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对种群执行选择运算以及改进的自适应交叉、变异运算来提高种群基因型质量,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困境。通过迭代得到最高适应度值的个体的基因型,以获得目标源的准确坐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定位精度比基本遗传算法(Simple Genetic Algorithms,SGA)和Chan-Taylor算法更高,并且随着测量值误差的逐渐增大,EAGL算法在不同误差条件下表现出的误差波动最小;EAGL算法性能稳定,并能够实现较高精度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定位 遗传算法 自适应 交叉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隐私预算分配的差分隐私Adam算法
10
作者 王鑫 董迪昊 +1 位作者 郭雅婷 吴浩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1-296,373,共7页
针对用户个人敏感数据用来构建深度学习模型时,一些敏感数据会被网络所“记忆”,造成隐私的泄露。该文根据SGD算法中引入差分隐私所设计的DP-SGD算法的思想,在Adam算法中引入差分隐私,提出一种基于幂函数的自适应隐私预算分配算法来更... 针对用户个人敏感数据用来构建深度学习模型时,一些敏感数据会被网络所“记忆”,造成隐私的泄露。该文根据SGD算法中引入差分隐私所设计的DP-SGD算法的思想,在Adam算法中引入差分隐私,提出一种基于幂函数的自适应隐私预算分配算法来更合理地分配隐私预算,更好地平衡隐私性和模型准确性,以此设计了DP-Adam。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的DP-Adam算法比传统的DP-SGD算法在相同隐私预算下,具有更好的准确性,低隐私预算情况下高出约5%,中高隐私预算情况下高出约2%;并且将幂函数分配算法与指数函数分配算法做比较,前者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隐私 深度学习 隐私保护 Adam算法 自适应隐私预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组织P系统的自适应t分布蜣螂算法
11
作者 许家昌 江琳 苏树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13,共15页
针对原始蜣螂算法(dung beetle optimizer,DBO)易受自身影响,导致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不平衡,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组织膜的自适应t分布蜣螂算法(adaptive t-distribution DBO with tissue-like membrane,MC-TDBO)。设计... 针对原始蜣螂算法(dung beetle optimizer,DBO)易受自身影响,导致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不平衡,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组织膜的自适应t分布蜣螂算法(adaptive t-distribution DBO with tissue-like membrane,MC-TDBO)。设计自适应惯性因子改变繁育蜣螂和小偷蜣螂的步长,动态调节蜣螂个体的探索幅度,协调并优化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开发能力;引入鲸鱼算法改进觅食行为,促使种群向最优位置靠近,提高算法的计算精度;结合成功率和自适应t分布,提升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引入组织P系统与改进后的DBO算法结合,增强算法收敛效率。采用14个基准函数进行仿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MC-TDBO算法和原始DBO算法等四种算法相比,寻优速度、求解精度和稳定性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将MC-TDBO算法在阈值分割中进行应用测试,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P系统 蜣螂算法 自适应t分布 动态惯性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轮廓误差补偿研究
12
作者 李忠群 丁鹏 +3 位作者 刘鸿 欧阳芷楠 宁智威 江强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135,共9页
针对数控机床在复杂加工任务中多轴协同运动的需求,重点探讨了XY双轴轮廓误差补偿问题,旨在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改进XY轴伺服系统的不匹配度,实现高效的双轴轮廓误差补偿。首先,构建了直线电机伺服系统模型,并采用频域最小二乘法辨识出机... 针对数控机床在复杂加工任务中多轴协同运动的需求,重点探讨了XY双轴轮廓误差补偿问题,旨在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改进XY轴伺服系统的不匹配度,实现高效的双轴轮廓误差补偿。首先,构建了直线电机伺服系统模型,并采用频域最小二乘法辨识出机械传动参数,通过拟合优度验证了频域最小二乘法的准确性。其次,将双轴轨迹圆生成的轮廓误差和双轴伺服系统中的位置环调节时间一致性作为2个独立的代价函数,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调节控制器参数,对这2个代价函数进行优化,实现了双轴轮廓误差的有效补偿,而且在速度转向时,通过优化双轴位置环调节时间的一致性,轮廓误差的补偿效果更佳。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误差 伺服不匹配 自适应遗传算法 参数辨识 调节时间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MCMC的鲁棒因子图优化组合导航算法
13
作者 陈熙源 崔天昊 钟雨露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91,共11页
在城市峡谷环境中,GNSS多径效应与非视距现象严重,会极大影响GNSS的定位精度,进而影响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的定位效果。然而传统的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无法确定在城市峡谷环境中快速变化的GNSS量测噪声,为保证组合导航系统的抗差性能... 在城市峡谷环境中,GNSS多径效应与非视距现象严重,会极大影响GNSS的定位精度,进而影响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的定位效果。然而传统的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无法确定在城市峡谷环境中快速变化的GNSS量测噪声,为保证组合导航系统的抗差性能和估计精度,针对传统因子图优化算法中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不准确带来状态估计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MCMC的鲁棒因子图优化组合导航算法。首先,基于先验和后验两阶段将自适应MCMC引入因子图优化框架,在先验中通过MCMC算法将对后验概率采样转化为对先验概率和似然概率的乘积进行采样,并引入自适应策略提高采样效率,得到后验概率对应的样本集。在后验中,通过KL散度最小化近似后验和真实后验,从而精确估计GNSS时变量测噪声协方差;其次,引入新息χ^(2)检测算法,通过构建假设检验统计量和量测异常边界值来检测和剔除粗差。所提方法在减小粗差干扰的同时能有效估计GNSS时变量测噪声。由INS/GNSS组合导航的仿真和现场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相比普通因子图优化算法和基于变分贝叶斯的鲁棒自适应因子图优化算法在水平定位均方根误差上分别减小了20.4%、11.9%和71.6%、25.2%,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因子图优化 自适应MCMC 新息χ^(2)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t分布的改进麻雀搜索算法及其应用
14
作者 赵小强 顾鹏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7,共10页
针对原始麻雀搜索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差、局部开发能力弱、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t分布的麻雀搜索算法(ATSSA).首先,通过Tent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增加初始种群的多样性;其次,利用自适应t分布变异算子对个体位置进行扰动... 针对原始麻雀搜索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差、局部开发能力弱、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t分布的麻雀搜索算法(ATSSA).首先,通过Tent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增加初始种群的多样性;其次,利用自适应t分布变异算子对个体位置进行扰动,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同时结合动态选择概率来调节引入的t分布变异算子,平衡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最后,融合精英反向学习策略,在产生最优解的位置进行扰动,产生新解,促使算法跳出局部最优.仿真实验利用10个基准测试函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ATSSA相较于SSA具有更好的寻优能力.将改进后的算法与深度极限学习机构建预测模型,选用辛烷值数据集进行实验,模型预测精度从87.31%提高到99.32%,验证了改进后的算法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雀搜索算法 Tent混沌映射 自适应t分布 动态选择策略 精英反向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狼算法和自适应分裂KD-Tree的点云配准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沅昊 耿秀丽 +1 位作者 徐诚智 刘银华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435,共12页
针对传统GWO存在搜索效率不足、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GWO和迭代最近点(ICP)的工业复杂零件点云配准方法。针对GWO随机初始化导致种群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采用混沌映射对灰狼种群进行初始化,使种群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搜... 针对传统GWO存在搜索效率不足、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GWO和迭代最近点(ICP)的工业复杂零件点云配准方法。针对GWO随机初始化导致种群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采用混沌映射对灰狼种群进行初始化,使种群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搜索空间内;引入一种非线性控制参数策略,平衡灰狼算法的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能力;融合精英反向学习,提高算法后期解的质量;利用ICP算法进行精配准。设计一种自适应分裂维度的方法,动态选择分裂维度,提高点云数据质量。仿真结果表明:IGWO相较于3种对比算法的RMSE平均提高了80.31%、73.99%、4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灰狼算法 混沌映射 非线性参数 精英反向学习 点云配准 自适应分裂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自适应变异策略与差分进化算法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
16
作者 张金鼎 张凯 +2 位作者 张黎明 刘丕养 陈旭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62,共11页
差分进化算法作为一种经典的进化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便于实现、无需梯度等优势,在油藏自动历史拟合中广泛应用,但算法中参数的设置对历史拟合结果影响较大,在高维问题中存在着收敛停滞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难题,提出一种融合自适应... 差分进化算法作为一种经典的进化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便于实现、无需梯度等优势,在油藏自动历史拟合中广泛应用,但算法中参数的设置对历史拟合结果影响较大,在高维问题中存在着收敛停滞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难题,提出一种融合自适应变异策略与差分进化算法的油藏自动历史拟合方法。首先,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油藏模型的高维参数进行降维,将降维后的参数作为差分进化算法中调整的参数,以压缩变量的搜索空间,提升算法搜索效率;其次,结合自适应变异策略与差分进化算法,借助于算法搜索过程中的历史经验指导当前种群的更新,当种群个体停止收敛时,则切换差分进化算法的变异策略,改变种群的迭代更新方式,以此避免油藏参数停止优化调整的情况;此外,为使更新后模型参数与先验分布特征保持一致,应用分位数变换策略转换更新后参数的分布情况,将非高斯分布的数据变换为高斯分布,使更新后的模型更加符合实际地质参数的约束条件。提出算法在三维油藏模型上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差分进化算法框架,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不仅能够提升历史拟合求解的收敛效果,而且反演的油藏模型参数更加符合实际地质特征,在相同的计算条件下,可获得更优的历史拟合模型,数据拟合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数值模拟 自动历史拟合 差分进化算法 自适应方法 分位数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相位测距与自适应LM的三维定位算法
17
作者 周宇 高鹏 +2 位作者 王杰 梁兴东 卜祥玺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45,共12页
在卫星突发性故障、天气环境恶劣、星地信道环境恶化等情况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定位效果差,甚至失效,导致遥感平台绝对位置不准,对遥感测绘性能构成严重影响。对此,文中提出融合相位测距与自适应列文伯格-马夸尔特(LM)的三维相对... 在卫星突发性故障、天气环境恶劣、星地信道环境恶化等情况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定位效果差,甚至失效,导致遥感平台绝对位置不准,对遥感测绘性能构成严重影响。对此,文中提出融合相位测距与自适应列文伯格-马夸尔特(LM)的三维相对定位算法。该算法分为两步:在粗定位时,提出了Chirp信号相位测距法,提升了测距精度,改善了最小二乘算法框架下的粗定位精度;在精定位时,提出了自适应LM算法,提升了传统LM算法的收敛效果和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方法,文中方法能将遥感平台相对锚节点的三维定位精度提升2个数量级。由于锚节点的绝对位置已知,文中方法能在GNSS拒止条件下,进一步为遥感平台提供可靠的绝对位置信息,保证遥感平台测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RP信号 相位测距 自适应LM算法 三维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的旋耕机路径跟踪算法研究
18
作者 余帅振 张富贵 +2 位作者 鄢敏 杨洋 杨懿德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43,共5页
为实现旋耕机快速准确完成路径跟踪,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切换的路径跟踪算法。将路径跟踪分为初始阶段、直线阶段和转弯阶段。针对初始阶段和转弯阶段存在较大跟踪偏差,分别以有效作业距离和位姿偏差为基础,构建适应度函数,通过粒子群优化(... 为实现旋耕机快速准确完成路径跟踪,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切换的路径跟踪算法。将路径跟踪分为初始阶段、直线阶段和转弯阶段。针对初始阶段和转弯阶段存在较大跟踪偏差,分别以有效作业距离和位姿偏差为基础,构建适应度函数,通过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实时获得纯追踪模型中的前视距离。在MATLAB R2021/Simulink搭建路径跟踪模型,设置3组不同初始状态的仿真实验。仿真试验得出:在初始阶段,稳定距离均值为3.735 m,调节时间均值为3.896 s;在转弯阶段,平均横向偏差均值为0.259 m,平均航向偏差均值为0.239 rad;导航总时间均值为19.727 s。该算法与传统的纯追踪算法和现有基于PSO的纯追踪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耕机 路径跟踪 粒子群算法 自适应切换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分段步长RRT-APF的水下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算法
19
作者 万程龙 周焕银 +3 位作者 刘凯伦 龚利文 周剑照 刘国权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37,共7页
针对传统快速搜索随机树算法(RRT)在水下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中存在随机性强、拐点过多、搜索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分段步长RRT-APF融合算法。提出自适应分段步长RRT算法,通过增加目标采样概率和引入自适应分段步长机制,减弱随机... 针对传统快速搜索随机树算法(RRT)在水下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中存在随机性强、拐点过多、搜索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分段步长RRT-APF融合算法。提出自适应分段步长RRT算法,通过增加目标采样概率和引入自适应分段步长机制,减弱随机性并减少采样次数及拐点数。将人工势场算法(APF)与改进的RRT算法相融合,利用APF算法的指向性增强RRT算法的目标导向性,提高搜索效率并缩短路径长度。通过仿真实验,在固定障碍物和随机障碍物环境下对水下机器人进行三维路径规划,以验证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RRT算法相比,所提融合算法在三维路径规划中表现出更好的自适应性;在固定障碍物环境下,平均采样次数减少77.33%,拐点数减少92.66%,规划时间减少74.85%,路径长度减少5.26%;在随机障碍物环境下,平均采样次数减少84.42%,拐点数减少94.06%,规划时间减少74.00%,路径长度减少5.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三维路径规划 快速搜索随机树算法 自适应分段步长 人工势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场景下二阶HMM的自适应地图匹配算法
20
作者 郭思雨 郭圆 +1 位作者 李必军 吴超仲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98,共6页
随着城市交通系统的复杂性显著上升,现有地图匹配方法在处理交叉路口、高架遮挡等复杂城市交通场景时仍面临较大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城市道路的地图匹配算法。首先,通过方向性和连通性两部分特征,量化匹配过程... 随着城市交通系统的复杂性显著上升,现有地图匹配方法在处理交叉路口、高架遮挡等复杂城市交通场景时仍面临较大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城市道路的地图匹配算法。首先,通过方向性和连通性两部分特征,量化匹配过程中轨迹点所处路网场景的复杂程度并实现轨迹分段;然后,对简单轨迹使用加入方向约束的隐马尔可夫模型进行匹配,对复杂轨迹段则采用二阶模型,利用路网复杂度作为权值参数自适应地调整HMM中观测概率和转移概率的权重比,提高复杂路网的地图匹配精度和效率;最后,与传统HMM方法和ST-Matching方法的匹配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复杂场景下的匹配准确率分别提高了5.4%和6.0%,具有更高的匹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网复杂度 隐马尔可夫模型 地图匹配 自适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