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树复小波和自适应权重和时间因子的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的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淑清 胡永涛 +3 位作者 姜安琦 吴迪 陆超 姜万录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7-333,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和具有自适应权重和时间因子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机械振动信号进行DTCWT变换,提取能量熵作为特征向量。然后采用AWTFPSO算法优化SVM,实现轴承故障诊断。不同方法的对比实验...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和具有自适应权重和时间因子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机械振动信号进行DTCWT变换,提取能量熵作为特征向量。然后采用AWTFPSO算法优化SVM,实现轴承故障诊断。不同方法的对比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速度快、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树复小波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算法 自适应权重和时间因子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动态调整惯性权重的自适应蝙蝠算法 被引量:25
2
作者 裴宇航 刘景森 李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0-244,共5页
为了加快蝙蝠算法的收敛速度并提高寻优精度,提出一种动态调整惯性权重的自适应蝙蝠算法。该算法在速度公式中加入惯性权重,并采用一种服从均匀分布和贝塔分布的随机调整策略,动态地调整惯性权重的大小,以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另外,引... 为了加快蝙蝠算法的收敛速度并提高寻优精度,提出一种动态调整惯性权重的自适应蝙蝠算法。该算法在速度公式中加入惯性权重,并采用一种服从均匀分布和贝塔分布的随机调整策略,动态地调整惯性权重的大小,以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另外,引入了速度纠正因子,在每次迭代时,算法可根据当前种群的迭代次数动态地约束每一代蝙蝠的移动步长,从而使算法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的寻优性能显著提高,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寻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算法 惯性 速度纠正因子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自适应惯性权重粒子群算法及其在核动力管道布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林焰 辛登月 +2 位作者 卞璇屹 张乔宇 李铁骊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25,共13页
[目的]旨在研究非线性自适应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船用核动力一回路系统管道路径的布置优化设计。[方法]根据船用核动力一回路系统的管道布局设计特点,建立一回路系统的管道布局空间模型、约束条件和评价函数;基于管道节点数量,... [目的]旨在研究非线性自适应惯性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船用核动力一回路系统管道路径的布置优化设计。[方法]根据船用核动力一回路系统的管道布局设计特点,建立一回路系统的管道布局空间模型、约束条件和评价函数;基于管道节点数量,提出一种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新型定长编码方法,然后结合该编码方法建立方向引导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收敛速度慢的缺点,结合辅助线性变化的学习因子,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自适应惯性权重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将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与协同进化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用于求解分支管道布局问题的协同进化粒子群优化算法,以用于核动力一回路系统的管道布局优化。[结果]仿真结果显示,所提的改进算法与标准算法相比收敛速度提高了40%~50%,不仅能够得到更好的管道布局效果,还解决了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结论]研究成果可为船用核动力一回路系统管道布置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核动力 一回路系统 粒子群优化算法 非线性惯性 自适应 线性学习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车场带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的改良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焱 潘大志 郑思情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97-1904,共8页
针对多车场带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MDVRPTW),提出一种改良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IALNS)。首先,在构造初始解阶段改进一种路径分割算法;其次,在优化阶段利用设计的移除和修复启发式算子相互竞争择优选取算子,为各算子引入评分机制,采用轮... 针对多车场带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MDVRPTW),提出一种改良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IALNS)。首先,在构造初始解阶段改进一种路径分割算法;其次,在优化阶段利用设计的移除和修复启发式算子相互竞争择优选取算子,为各算子引入评分机制,采用轮盘赌方式选取启发式算子;同时,将迭代周期分段,动态调整各周期内的算子权重信息,有效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最后,采取模拟退火机制作为解的接受准则。在Cordeau规范算例上进行实验,确定IALNS的相关参数,将所提算法求解结果与该领域其他代表性研究成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变邻域搜索(VNS)算法的求解误差不超过0.8%,在某些算例上甚至更优;与多相位改进的蛙跳算法相比,算法的平均耗时减少12.8%,所提算法在绝大多数算例上运行时间更短。因此,验证了所提算法是求解MDVRPTW的有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车场带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 自适应大邻域搜索 序列分割 自适应 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自适应权重与动态服务级别协议的EPON带宽分配算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牧 陶中平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276,共4页
针对当前EPON带宽分配算法无法实时分析网络性能,且没有考虑每个用户所提供业务的最终行为等不足。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服务级别协议的EPON带宽分配算法,其根据动态变化的一组权重来分配带宽,并不断分析平均包延迟以确保最高优先级业... 针对当前EPON带宽分配算法无法实时分析网络性能,且没有考虑每个用户所提供业务的最终行为等不足。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服务级别协议的EPON带宽分配算法,其根据动态变化的一组权重来分配带宽,并不断分析平均包延迟以确保最高优先级业务满足接入网中每一类客户的平均包延迟要求;通过将动态自适应权重引入动态服务级别协议中,克服因采用固定权重分配所带来的不足。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显著提高带宽利用率,大幅度降低其丢包率以及平均包延迟,且能够使平均包延迟以及丢包率始终低于每类优先级用户的最敏感业务所允许的最高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自适应 动态服务级别协议 带宽分配 用户差异化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值点自适应加权的动态时间规整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汤卫芬 高翠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0-160,共11页
针对现有动态时间规整(DTW)算法普遍计算量大、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极值点自适应加权的动态时间规整算法(EWDTW)。局部极值的波动可反映序列变化趋势和整体形状特征,在提取局部极值点后按其原有位置分布近似表示原始时间序列,降低... 针对现有动态时间规整(DTW)算法普遍计算量大、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极值点自适应加权的动态时间规整算法(EWDTW)。局部极值的波动可反映序列变化趋势和整体形状特征,在提取局部极值点后按其原有位置分布近似表示原始时间序列,降低原始序列维数。在计算极值序列最佳动态弯曲路径的过程中,基于极值点的相位差、大小、类型等特征量为每个点设置自适应代价权重。利用权重参数调整距离矩阵的加权结构以适应不同特征的数据,并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有效改善序列的病态对齐现象。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DTW及其衍生算法,EWDTW算法在15个UCR数据集上的运算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尤其是在长时间序列和极值点占比低的序列上表现突出,并且对于大部分不同类型的时间序列具有良好度量性能,分类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时间规整 相似性度量 局部极值 自适应代价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有二维扰动和自适应学习因子的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磊 王行甫 苗付友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53-2357,共5页
针对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后期收敛速度慢和收敛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二维扰动和自适应学习因子的粒子群算法(TDDALFPSO).首先,提出了自适应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调节算法调节惯性权... 针对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后期收敛速度慢和收敛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二维扰动和自适应学习因子的粒子群算法(TDDALFPSO).首先,提出了自适应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调节算法调节惯性权重、认知系数和社会系数,提高了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然后提出了基于位置、速度二维扰动更新粒子位置的算法,避免了不在最优值区域的全局历史最优值对搜索的误导,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最后通过变异一些适应度值最差的粒子,让它们搜索空间中的其他领域,增加了种群的多样性,改善了算法容易陷入早熟的问题.仿真实验表明和基本PSO算法相比,TDDALFPSO在收敛速度、精度和稳定性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在大多数优化问题上和基于线性惯性权重递减的PSO算法(PSO-W)、基于综合学习的PSO算法(CLPSO)、基于适应值距离比例的PSO算法、基于三角函数动态参数选择的PSO算法(TPSO)和带正弦函数因子的粒子群优化算法(TFPSO)相比,TDDALFPSO在收敛速度、精度和稳定性上都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早熟收敛 二维扰动 自适应学习因子 惯性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特征及自适应加权的DTW相似性度量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苗苗 周从华 张婷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2-68,77,共8页
利用动态时间弯曲(DTW)技术在原始多元时间序列进行相似性度量时时间复杂度较高,且DTW在追求最小弯曲距离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渡拉伸和压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段特征及自适应加权的DTW多元时间序列相似性度量方法。对原始时间序列... 利用动态时间弯曲(DTW)技术在原始多元时间序列进行相似性度量时时间复杂度较高,且DTW在追求最小弯曲距离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渡拉伸和压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段特征及自适应加权的DTW多元时间序列相似性度量方法。对原始时间序列在各个变量维度上进行统一分段,选取分段后拟合线段的斜率、分段区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时间跨度作为每一段的特征,实现对原始序列的大幅降维,提高计算效率。在DTW计算最佳弯曲路径的过程中为每个点设置自适应代价权重,限制弯曲路径中点列的重复使用次数,改善时间序列因过度拉伸或压缩所导致的度量精度低的问题,以得到最优路径路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度量多元时间序列之间的相似性,在多个数据集上都能取得较好的度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时间序列 动态时间弯曲 相似性度量 分段特征 自适应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增量集成学习的非平稳金融时间序列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慧慧 戴群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30-1040,共11页
金融市场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金融时间序列预测(Financial time series prediction,FTSP)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焦点。至今,许多基于统计分析和软计算的方法被提出以解决FTSP问题,其中大多数方法将金融时间序列(Financial time s... 金融市场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金融时间序列预测(Financial time series prediction,FTSP)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焦点。至今,许多基于统计分析和软计算的方法被提出以解决FTSP问题,其中大多数方法将金融时间序列(Financial time series,FTS)视为或转化为平稳序列进行处理。但是,由于绝大部分FTS是非平稳的,因此这些方法通常存在伪回归或预测性能不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增量集成学习(Self-adaptive incremental ensemble learning,SIEL)算法,用于解决非平稳金融时间序列预测(Non-stationary FTSP,NS-FTSP)问题。SIEL算法的主要思想是为每个非平稳金融时间序列(Non-stationary FTS,NS-FTS)子集增量地训练一个基模型,然后使用自适应加权规则将各基模型组合起来。SIEL算法的重点在于数据权重和基模型权重的更新:数据权重基于当前集成模型在最新数据集上的性能进行更新,其目的不是为了数据采样,而是为了权衡误差;基模型权重基于其所处环境进行自适应更新,且基模型在越新环境下的性能应具有越高的权重。此外,针对NS-FTS的特征,SIEL算法提出了一种能协调新旧知识以及应对环境重演的策略。最后,给出了SIEL算法在3个NS-FT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并将其与已有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IEL算法能很好地解决NS-FTSP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稳金融时间序列预测 自适应增量集成学习 数据 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策略改进的蜉蝣算法在WSN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湘钰 任秀丽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8-355,共8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使用到达时间差定位技术存在计算效率低和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将改进的蜉蝣算法(Improved Mayfly Algorithm,IMA)与Chan算法相结合的定位算法(Chan-IMA)。该算法主要利用Chan算法计算出待测节点的初始定位坐标,...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使用到达时间差定位技术存在计算效率低和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将改进的蜉蝣算法(Improved Mayfly Algorithm,IMA)与Chan算法相结合的定位算法(Chan-IMA)。该算法主要利用Chan算法计算出待测节点的初始定位坐标,以限制IMA算法的搜索区域,从而提高IMA算法的搜索效率。针对蜉蝣算法,首先,采用Tent映射和反向学习策略对种群进行初始化以增强初始种群的多样性;其次,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惯性权重,用于均衡全局搜索能力与局部搜索能力;最后,提出了一种可变步长的莱维飞行策略,对全局最优位置进行扰动变异,使用贪婪算法择优保留全局最优解,从而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通过仿真实验,Chan-IMA算法与Chan-ISSA、Chan-CPSO、Chan-IAGA算法相比,其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17.6%、30.7%和37.5%、收敛速度分别提升了22.5%、26.2%和31.1%。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更快地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到达时间 蜉蝣算法 自适应惯性 莱维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映射的自适应变尺度混沌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29
11
作者 曾艳阳 冯云霞 赵文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41-2246,共6页
为克服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存在的缺陷,提出基于Logistic映射的自适应变尺度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Adaptive Chaos PSO,ACPSO)。采用混沌方法对粒子进行初始化;根据不同状态下粒子适应值的大小对惯性权重采... 为克服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存在的缺陷,提出基于Logistic映射的自适应变尺度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Adaptive Chaos PSO,ACPSO)。采用混沌方法对粒子进行初始化;根据不同状态下粒子适应值的大小对惯性权重采取不同的调整方法;异步变化的学习因子使粒子随着迭代步数的增加,避免粒子发生早熟收敛现象;当粒子陷入局部最优时,对部分较优粒子采用变尺度混沌局部优化策略。为了检验算法的有效性,将该算法与3种有代表性的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快,求解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变尺度 混沌优化 自适应 学习因子 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适应PSO算法的WSN覆盖优化方法 被引量:18
12
作者 宋明智 杨乐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472-3475,共4页
在标准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有动态惯性权重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 以实现移动WSN对被监测区域的覆盖。新算法引入了粒子群进化度因子和粒子群聚合度因子, 这两个因子的数值主要受粒... 在标准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有动态惯性权重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 以实现移动WSN对被监测区域的覆盖。新算法引入了粒子群进化度因子和粒子群聚合度因子, 这两个因子的数值主要受粒子群的平均适应值、局部最优值和全局最优值影响。使用这两个因子调整惯性权重会使算法带有一定的自适应性, 这种自适应性使得算法在迭代过程中既不会因步长过小而局部收敛, 也不会因步长过大而跳过待求解问题的最优值。仿真结果表明, 相比标准PSO算法, 改进后的自适应PSO算法使移动WSN的覆盖率提升了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N覆盖优化 自适应PSO 动态惯性 进化度因子 聚合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时间序列的来袭目标解算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静 陆铭华 +1 位作者 胡星辰 吴金平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5-1259,共15页
传统水中来袭目标解算方法缺乏对多维度、不确定观测数据的时序特征的挖掘。针对此类数据复杂性高、存在缺失的时间序列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窗口插补和深度可变权重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的预测方法,以适用于多采样频率的缺失时... 传统水中来袭目标解算方法缺乏对多维度、不确定观测数据的时序特征的挖掘。针对此类数据复杂性高、存在缺失的时间序列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窗口插补和深度可变权重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的预测方法,以适用于多采样频率的缺失时序观测数据,并在仿真数据和公测数据集上验证。针对多源观测信息采样频率不一致造成的随机缺失问题,引入自适应窗口插补方法;根据观测信息的缺失程度自适应调整插补窗口,降低传统插补方法的误差水平。针对时间序列数据引入可变权重的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在适用于多采样频率的缺失时序观测数据插补的同时,根据观测信息缺失率自适应调整反向传播的损失权重。实验表明:模型在具备处理不确定数据处理能力的同时,在区间预测中比传统方法准确率更高,可以为解算来袭目标提供更有效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自适应窗口 可变长短时记忆网络 目标解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映射的自适应樽海鞘群算法 被引量:14
14
作者 童斌斌 何庆 陈俊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48,共8页
针对樽海鞘群算法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自适应樽海鞘群算法。在种群初始化阶段引入混沌映射来增强种群的多样性,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改进领导者的更新方式,同时加入自适应权重,提高算法的探索和... 针对樽海鞘群算法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自适应樽海鞘群算法。在种群初始化阶段引入混沌映射来增强种群的多样性,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改进领导者的更新方式,同时加入自适应权重,提高算法的探索和开发能力;改进追随者的位置更新方式,减少追随者的盲目性。通过对10个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实验,并与其他优化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原有时间复杂度的前提下,提出的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上有较大的提升,具有更好的优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樽海鞘群算法 混沌映射 自适应 时间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灰狼优化算法及纸浆浓度控制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凤燕 张伟 王亚刚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63-271,共9页
目的针对基本灰狼算法在函数优化过程中精度低、收敛速度慢、局部搜索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收敛因子和权重动态变化的自适应灰狼优化算法。方法为了平衡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引入聚焦距离变化率来动态调整收敛因子;使用自适... 目的针对基本灰狼算法在函数优化过程中精度低、收敛速度慢、局部搜索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收敛因子和权重动态变化的自适应灰狼优化算法。方法为了平衡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引入聚焦距离变化率来动态调整收敛因子;使用自适应权重因子来改变算法的位置更新公式,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收敛精度和速度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并且克服了灰狼算法在处理多峰函数时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对于纸浆浓度控制系统,控制效果更加理想。结论通过改进的灰狼算法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其他性能指标,能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狼算法 聚焦距离变化率 收敛因子 自适应因子 PID参数 纸浆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收敛因子策略下的改进灰狼优化算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欧云 周恺卿 +1 位作者 尹鹏飞 刘雪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79-2685,共7页
针对标准灰狼优化算法(GWO)的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一种在非线性双收敛因子策略下基于双头狼引领的改进灰狼优化(GWO-THW)算法。首先,利用混沌Cubic映射初始化种群,提升种群分布的均匀性和多样性,并通过平均适应度值... 针对标准灰狼优化算法(GWO)的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一种在非线性双收敛因子策略下基于双头狼引领的改进灰狼优化(GWO-THW)算法。首先,利用混沌Cubic映射初始化种群,提升种群分布的均匀性和多样性,并通过平均适应度值将狼群分为捕猎狼和侦察狼,两类狼群采用不同的收敛因子,在各自的头狼带领下寻找和围捕猎物;其次,为提升搜索速度和精度,设计了一种位置更新的自适应权重因子;同时,为跳出局部最优,当一定时间内未发现猎物时,狼群采用莱维(Levy)飞行策略随机更新位置。在10个常用的基准测试函数上验证GWO-THW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标准GWO及相关变体相比,GWO-THW在8个基准测试函数上都取得了较高的寻优精度和收敛速度,尤其在多峰函数上,200次迭代内就能收敛到理想最优值,从而验证了GWO-THW具有更好的寻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狼优化算法 双收敛因子策略 莱维飞行 自适应因子 双头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细菌觅食算法的局部放电定位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雪婷 杨俊杰 +1 位作者 薛乃凡 章弘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9期12867-12874,共8页
实现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 PD)源准确定位对保证电气设备长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PD源定位的精度,基于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法的原理,提出自适应惯性权重细菌觅食定位算法(adaptive inertia we... 实现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 PD)源准确定位对保证电气设备长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PD源定位的精度,基于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法的原理,提出自适应惯性权重细菌觅食定位算法(adaptive inertia weighting-bacterial foraging algorithm, AIW-BFA),自适应调整搜索步长,通过驱化、复制和分散进行全局寻优。由于电磁波在变压器内传播会发生反射、折射和衍射,使得PD源的定位变得更为复杂。基于最短光程原理,提出在变压器箱体内存在障碍物情况下的电磁波传输路径计算模型,来降低时延误差。仿真实验和现场实验结果表明,AIW-BFA定位精度可以满足定位需求,并且优于BFA法和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法,证明了提出模型以及定位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TDOA) 局部放电(PD)定位 自适应惯性细菌觅食定位算法(AIW-B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BOA的3D-DV-Hop节点定位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铎 张腾飞 +1 位作者 黎锁平 杨雅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针对三维(3D)-DV-Hop定位算法未知节点从最近的锚节点获取平均跳距估算距离时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WBOA的3D-DV-Hop算法。首先,该算法去除了网络中无法通信和无法定位的节点;然后添加了修正因子,修正平均跳距。接着创建... 针对三维(3D)-DV-Hop定位算法未知节点从最近的锚节点获取平均跳距估算距离时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WBOA的3D-DV-Hop算法。首先,该算法去除了网络中无法通信和无法定位的节点;然后添加了修正因子,修正平均跳距。接着创建一个用于优化的蝴蝶初始种群,构建目标函数。采用自适应权重来平衡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的能力,使得算法不易陷入局部最优,加快了算法的收敛精度;最终求得全局最优平均跳距。仿真结果表明:尽管算法的平均运行时间略有增加,但算法的定位精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DV-Hop 平均跳距 修正因子 自适应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策略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戴春雨 马廉洁 +1 位作者 蒋涵存 李红双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5-1647,共13页
针对标准鲸鱼优化算法收敛速度慢、搜索与开发不平衡、种群之间信息交流匮乏、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首先,采用Tent混沌映射提高初始种群的分布均匀性,并引入非线性收敛因子,提升算法前期的全局搜索和中后期局部... 针对标准鲸鱼优化算法收敛速度慢、搜索与开发不平衡、种群之间信息交流匮乏、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首先,采用Tent混沌映射提高初始种群的分布均匀性,并引入非线性收敛因子,提升算法前期的全局搜索和中后期局部开发的能力,协调了搜索与开发的转换机制。然后,将种群的平均位置向量引入随机搜索过程中,有效改善个体与种群之间缺乏信息交流的问题。接着,将自适应惯性权重引入位置更新公式中,以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求解精度。最后,利用柯西算子对陷入局部最优的个体进行变异扰动。通过15个基准测试函数对改进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鲸鱼优化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并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t混沌映射 非线性因子 平均位置 自适应 柯西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GSA算法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樊康生 杨光永 徐天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50,共7页
针对万有引力搜索算法(GSA)收敛精度低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万有引力搜索算法(IGSA)。引入当前迭代次数t动态调整引力常数,以增强算法逃离局部最优能力;基于边界值改进粒子越界处理策略,以保留粒子多样性,提高算法收敛精... 针对万有引力搜索算法(GSA)收敛精度低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万有引力搜索算法(IGSA)。引入当前迭代次数t动态调整引力常数,以增强算法逃离局部最优能力;基于边界值改进粒子越界处理策略,以保留粒子多样性,提高算法收敛精度;同时,将中垂线算法用于游离粒子的位置更新,以加速游离粒子的收敛;为适应前述策略,提出自适应权重因子更新粒子位置策略,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算法在10个基准测试函数上的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稳定性、收敛速度和精度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最后将改进算法应用于机器人路径规划,并与其他智能仿生算法进行路径规划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改进算法规划路径更短、拐点更少、搜索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常数 中垂线算法 自适应因子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