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预测板材成形回弹的新的自适应无网格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红生 江开勇 +4 位作者 崔俊佳 周广涛 刘华 王霏 郑清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9,共8页
先进高强钢成形后回弹严重影响成形件形状精度,为准确预测并控制回弹,提出一种新的多尺度无网格自适应分析方法,优化工艺参数,降低回弹提高成形精度。利用无网格形函数多尺度特性将应力、应变分解为高、低尺度分量,采用应力、应变高尺... 先进高强钢成形后回弹严重影响成形件形状精度,为准确预测并控制回弹,提出一种新的多尺度无网格自适应分析方法,优化工艺参数,降低回弹提高成形精度。利用无网格形函数多尺度特性将应力、应变分解为高、低尺度分量,采用应力、应变高尺度分量表征应力、应变梯度;采取自适应分析技术在高梯度区加密无网格节点;在准确构建先进高强钢本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先进高强钢板材成形自适应无网格数值模型。针对先进高强钢U形弯曲进行无网格数值模拟,数值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无网格数值模型可准确预测先进高强钢成形后的回弹,有效提高先进高强钢成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无网格法 先进高强钢 回弹 金属板材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表面热弹塑性接触自适应无网格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征 刘更 +1 位作者 刘天祥 吴立言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2486-2491,共6页
为了在较真实地模拟接触状态的同时节省计算耗费,采用自适应无网格法求解粗糙表面热弹塑性接触问题。计算中考虑了屈服强度温度相关因素,将基于应变能梯度的自适应无网格法与线性规划-增量初应力法相结合,构建了热弹塑性接触自适应无网... 为了在较真实地模拟接触状态的同时节省计算耗费,采用自适应无网格法求解粗糙表面热弹塑性接触问题。计算中考虑了屈服强度温度相关因素,将基于应变能梯度的自适应无网格法与线性规划-增量初应力法相结合,构建了热弹塑性接触自适应无网格分析模型,并给出相应的程序流程。通过粗糙表面与弹塑性平面热弹塑性接触算例进行验证,分别对两种不同工程材料考虑切向摩擦力、材料应变硬化和材料屈服强度温度相关等情况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无网格法能有效求解粗糙表面热弹塑性接触问题,在保证计算精度与整体加密相当的情况下,自适应加密的计算耗费约为整体加密计算耗费的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弹塑性接触 粗糙表面 自适应无网格法 屈服强度温度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无网格热弹塑性接触模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征 刘更 +1 位作者 刘天祥 佟瑞庭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3-658,共6页
提出一种自适应无网格热弹塑性接触求解模型,求解接触问题的线性规划-增量初应力法与基于应变能梯度的自适应无网格法相结合,给出了模型计算理论和算法实现。通过圆柱体与弹塑性平面热弹塑性接触算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对是否考虑材料应... 提出一种自适应无网格热弹塑性接触求解模型,求解接触问题的线性规划-增量初应力法与基于应变能梯度的自适应无网格法相结合,给出了模型计算理论和算法实现。通过圆柱体与弹塑性平面热弹塑性接触算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对是否考虑材料应变硬化,是否考虑摩擦力和热输入,是否考虑材料屈服强度温度相关等情况的两种算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求解考虑不同情况下的热弹塑性接触问题,在较真实地模拟接触状况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弹塑性接触 自适应无网格法 屈服强度温度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无网格的HA-Ti梯度材料接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征 吴化平 +1 位作者 鲍雨梅 柴国钟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10-213,227,共5页
对于等离子喷涂制备的HA-Ti梯度生物材料,由于其在实际使用中必然受到接触、摩擦磨损作用,而对其热力耦合接触模型的研究是以上研究的基础.由于HA-Ti梯度生物材料的材料组分沿厚度梯度变化,故可利用自适应无网格法计算方便、求解精度高... 对于等离子喷涂制备的HA-Ti梯度生物材料,由于其在实际使用中必然受到接触、摩擦磨损作用,而对其热力耦合接触模型的研究是以上研究的基础.由于HA-Ti梯度生物材料的材料组分沿厚度梯度变化,故可利用自适应无网格法计算方便、求解精度高以及计算耗费小等优点,并与有限元法耦合,考虑摩擦力和摩擦热输入等因素的影响,建立热弹接触数值求解模型.通过对真实粗糙涂层表面在不同载荷情况下的算例表明:此模型能有效、快速地求解非均质、高强度和脆性的复合材料,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Ti功能梯度生物材料 热弹接触 自适应无网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