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阵级自适应差波束的方向图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胡航 张皓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7-361,共5页
子阵级自适应差波束的静态方向图控制在应用了单脉冲技术的相控阵雷达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给出了子阵级自适应差波束的信号模型,分析了在无干扰的情况下,LCMV(Linearly Constrained Minimum Variance)方法的自适应方向图与静态方向图... 子阵级自适应差波束的静态方向图控制在应用了单脉冲技术的相控阵雷达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给出了子阵级自适应差波束的信号模型,分析了在无干扰的情况下,LCMV(Linearly Constrained Minimum Variance)方法的自适应方向图与静态方向图相比旁瓣电平显著增加的原因.提出了基于失配最优检测的子阵级自适应差波束的方向图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失配导向向量,可使无干扰情况下的自适应方向图与静态方向图相同,从而解决了自适应与非自适应工作模式之间的转换问题;而在存在干扰的情况下,旁瓣电平与LCMV方法相比也有显著改善。该方法同时具有实现简单、不额外增加运算量的优点。仿真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阵级波束形成 自适应差波束 方向图控制 失配最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相参雷达自适应和差波束测角方法
2
作者 龙锦荣 吴建新 梁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9-787,共9页
分布式相参雷达在抗干扰和目标探测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分布式构型带来的栅瓣问题给目标到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均匀分布式相参阵列的基础上,拓展和差波束形成(sum and difference beamforming,S... 分布式相参雷达在抗干扰和目标探测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分布式构型带来的栅瓣问题给目标到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均匀分布式相参阵列的基础上,拓展和差波束形成(sum and difference beamforming,SDB)方法至分布式阵列的栅瓣区域,并采用双指向法分析鉴角曲线(angular response curve,ARC)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多载频自适应SDB(multi-frequency adaptive SDB,MF-ASDB)的解模糊测角方法。该方法在不同频点下利用密集栅瓣辅助扫描检测,通过ASDB方法计算模糊主值后,将其拓展得到包含目标真实角度的DOA模糊值;根据频率与栅瓣周期之间的角度偏移关系,使用最小二乘方法实现DOA解模糊。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方向估计 分布式相参雷达 自适应差波束形成 多频解模糊 鉴角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幅相线性约束的自适应和差波束形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许京伟 廖桂生 朱圣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24-1729,共6页
阵列雷达自适应和差波束单脉冲测角面临信号对消、训练样本有限、波束保形及零点约束困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幅相线性约束的自适应和差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通过增加对主瓣临近角度的幅相线性约束条件,有效的克服和波束信... 阵列雷达自适应和差波束单脉冲测角面临信号对消、训练样本有限、波束保形及零点约束困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幅相线性约束的自适应和差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通过增加对主瓣临近角度的幅相线性约束条件,有效的克服和波束信号对消的现象;通过引入相位约束条件,使得差波束的在主瓣方向逼近静态差波束,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幅相约束条件实现了单脉冲和差波束测角二维解耦合.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差波束 幅相线性约束 稳健波束形成 二维解耦合 单脉冲测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