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谱间和帧内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的超光谱图像无损压缩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军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6期863-867,共5页
以超光谱遥感图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干涉成像光谱仪获取图像的谱间和空间相关性,提出一种三维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无损压缩方案。首先进行了谱间DPCM预测;然后,对残差图像进行帧内DPCM预测;最后,对差分码流进行二值自适应算术编码。... 以超光谱遥感图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干涉成像光谱仪获取图像的谱间和空间相关性,提出一种三维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无损压缩方案。首先进行了谱间DPCM预测;然后,对残差图像进行帧内DPCM预测;最后,对差分码流进行二值自适应算术编码。实验表明,该算法可实现无损压缩,压缩比平均可达1.662,较二维整数小波变换算法提高了15.6%,且算法复杂度较低,仅有加减和移位运算,易于硬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光谱图像 无损压缩 谱间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帧内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二值自适应算术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调制的GSM语音信道数据传输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156,共5页
针对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安全机制不能实现端到端安全通信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基于脉冲调制的数据传输方案及优化方法。分别设计了基于脉冲位置调制及脉位结合极性调制的类语音信号,给出了基于跳时脉冲的帧同步方法。搭建了基... 针对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安全机制不能实现端到端安全通信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基于脉冲调制的数据传输方案及优化方法。分别设计了基于脉冲位置调制及脉位结合极性调制的类语音信号,给出了基于跳时脉冲的帧同步方法。搭建了基于脉冲调制的GSM语音信道数据传输仿真平台,分析比较了不同调制阶数和不同自适应多速率编码(AMR)码率下系统的性能。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引入卷积码进一步降低了系统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4阶脉冲调制最适用于语音信道,所提脉冲调制方法与传统低复杂度频移键控(FSK)调制方式误码率近似,但传输速率高,且提出的脉位结合极性调制进一步提高了传输速率,总提高比例达到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M语音信道 数据传输 脉冲调制 类语音信号 自适应多速率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电力线通信信道下脉冲噪声的鲁棒混沌传输系统优化设计综述 被引量:6
3
作者 苗美媛 田峰 +1 位作者 王琳 代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1773,共13页
随着用户的剧增,现有的无线资源已经难以为继。因此,电力线通信(PLC)的重新启用引起了各大研究单位及工业界的关注。PLC由于信道环境复杂,现有处理方案复杂度及成本较高,因而导致其发展缓慢。其中针对脉冲噪声的研究工作最为广泛,如何... 随着用户的剧增,现有的无线资源已经难以为继。因此,电力线通信(PLC)的重新启用引起了各大研究单位及工业界的关注。PLC由于信道环境复杂,现有处理方案复杂度及成本较高,因而导致其发展缓慢。其中针对脉冲噪声的研究工作最为广泛,如何在低成本情况下针对脉冲噪声实现数据传输的鲁棒性尤为重要。该文首先介绍PLC环境中几种主流噪声以及分类,而后描述具有低成本低复杂度的差分混沌键控(DCSK)及多元DCSK(MDCSK)调制技术。分别介绍与分析该系统在PLC中的特性,以及针对各种脉冲噪声种类存在的优势以及改进方式。其次该文将介绍一些相关编码调制新方案以便于提高带限环境下的传输质量。结果表明这些优化工作显著地改善了系统性能,针对PLC整体信道特性系统参数的调制及编码调制传输优化方案将成为未来工作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混沌键控 电力线通信 脉冲噪声 编码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逐次逼近量化与复杂关联模型的零树图像编码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向阳 杨红颖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6-589,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逐次逼近量化与复杂关联模型的零树图像编码算法 ,该算法通过以下 4项措施提高EZW算法的工作效率 :(1)对最低频子带进行单独编码 ;(2 )定义多阈值以完善逐次逼近量化过程 ;(3)修改嵌入编码策略以消除编码冗余 ;(4)采纳...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逐次逼近量化与复杂关联模型的零树图像编码算法 ,该算法通过以下 4项措施提高EZW算法的工作效率 :(1)对最低频子带进行单独编码 ;(2 )定义多阈值以完善逐次逼近量化过程 ;(3)修改嵌入编码策略以消除编码冗余 ;(4)采纳关联模型以提高算术编码效率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是一种高效的图像压缩算法 ,其编解码速度、图像复原质量等关键技术指标均优于 EZW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次逼近量化 复杂关联模型 零树图像编码算法 EZW算法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CM与EZW混合编码在医学图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翟国 宋余庆 +1 位作者 谈佳宁 徐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243-245,共3页
现代医疗成像设备产生了大量高价值的医学图像,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存储、查询以及网络传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整数小波变换和零树编码算法对医学图像进行了压缩研究,在对嵌入零树小波编码(Embedded Zero-tree Wavelet,EZW)算... 现代医疗成像设备产生了大量高价值的医学图像,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存储、查询以及网络传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整数小波变换和零树编码算法对医学图像进行了压缩研究,在对嵌入零树小波编码(Embedded Zero-tree Wavelet,EZW)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系数的嵌人零树小波编码算法。其主要包括:对小波图像的低频子带(LL)进行单独DPCM编码;对高频子带改变扫描方式以获得最佳编码排序,最后用游程编码(RLE)实现输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编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 整数小波变换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提升方法 嵌入式零树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路ADPCM编码转换设备硬件电路
6
作者 陈常嘉 蔡国齐 +1 位作者 张星 胡师舜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113-122,共10页
本文报道了60路 ADPCM 编码转换设备科研样机的硬件结构、功能和原理,论证了本科研样机可以实现 CCITT G.721,G.761以及相关于数字传输的其它建议.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差分脉码调制 编码 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比特率话音编码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
7
作者 齐立心 张星 蔡国齐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145-152,共8页
文章着重介绍了 CCITT XVIII研究组颁布的 G.721建议,并概述了低比特率话音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性能及在通信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差分脉码调制 编码/低比特率 话音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单片机的语音编码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万晓华 陈连坤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4-185,共2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技术的语音压缩编码算法,压缩比为8:3,因其算法非常简单,可用单片机(如51系列)实现。 此算法可用于低成本的单片机语音存储系统或语音传输系统。最后还给出了此算法在远距离语音信号传输中的应用实例,... 提出了一种采用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技术的语音压缩编码算法,压缩比为8:3,因其算法非常简单,可用单片机(如51系列)实现。 此算法可用于低成本的单片机语音存储系统或语音传输系统。最后还给出了此算法在远距离语音信号传输中的应用实例,在此实例中采用的是C8051F330单片机,在RS-422传输信道上实现了全双工远距离语音信号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压缩 自适应差分脉冲调制 微控制器 单片机 C8051 F330 编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缓冲机制下ADPCM解码算法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凌晨 韩江洪 +1 位作者 马学森 毕翔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25-1127,1141,共4页
文章对不同缓冲机制下ADPCM解码算法的运行条件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利用最小二乘法,提出关于ADPCM解码函数输入数据量与函数输入缓冲区长度的条件关系式,量化了不同缓冲机制对算法适应性的影响;针对实验环境的特点,改进了IMA ADPCM解码算... 文章对不同缓冲机制下ADPCM解码算法的运行条件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利用最小二乘法,提出关于ADPCM解码函数输入数据量与函数输入缓冲区长度的条件关系式,量化了不同缓冲机制对算法适应性的影响;针对实验环境的特点,改进了IMA ADPCM解码算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缓冲机制能显著提高ADPCM算法的适应性;改进后的解码算法效率较原算法提高约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差分脉冲调制 多缓冲机制 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率终端设备的语音信号数字编码
10
作者 李文华 许刚 郑普亮 《现代电力》 2004年第4期66-70,共5页
在低速率终端设备的语音信号传输中由于带宽的限制不可避免要进行编码调制 ,其中ITU推荐的自适应差分脉冲码调制 (ADPCM)是自适应技术 (自适应预测和自适应量化 )和差分脉冲码调制的结合。介绍了ADPCM的原理及编码方案 ,对适用于12 8kbi... 在低速率终端设备的语音信号传输中由于带宽的限制不可避免要进行编码调制 ,其中ITU推荐的自适应差分脉冲码调制 (ADPCM)是自适应技术 (自适应预测和自适应量化 )和差分脉冲码调制的结合。介绍了ADPCM的原理及编码方案 ,对适用于12 8kbit/s的均匀PCM信道数据和 16kbit/s的ADPCM数据的转换的编码方案进行了实验测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差分脉冲调制 自适应脉冲编码调制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PM编码的EM-MWD节电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家进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6-109,共4页
为了延长EM-MWD电池的使用周期,研究了一种EM-MWD节电技术。利用差分脉冲位置调制(DPPM)编码占空期较长的特点,采用DPPM编码进行调制,在占空期关闭EM-MWD发射机和射频电路,仅在脉冲信号发生期发射无线电磁波载波,达到降低EM-MWD发射机... 为了延长EM-MWD电池的使用周期,研究了一种EM-MWD节电技术。利用差分脉冲位置调制(DPPM)编码占空期较长的特点,采用DPPM编码进行调制,在占空期关闭EM-MWD发射机和射频电路,仅在脉冲信号发生期发射无线电磁波载波,达到降低EM-MWD发射机能耗的目的。根据节电效率和编码效率的定义,指出DPPM编码码组位数和编码时隙是确定其节电效率和编码效率的2个关键参数。编码码组位数增加,节电效率增大,而编码效率降低,兼顾编码效率和节电效率的最优码组位数为3或4。缩短编码时隙,可以显著提高编码效率,而节电效率下降要缓慢些。几种常用时隙的分析表明,在保证适当误码率的情况下,较短的时隙,有利于在编码效率与节电效率之间做到平衡。研究结果表明,在DPPM编码占空期关闭发射机和射频电路,可以显著降低能耗,延长电池更换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MWD节电效率 差分脉冲位置调制 编码效率 电池 编码时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语音通信及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乔占俊 杨晶晶 张晓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3-105,共3页
针对目前监控系统只有视频监控而缺少语音通信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ARM的无线语音通信及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算法进行语音编码压缩,采用离散余弦变换算法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压缩,采用TCP/IP协议... 针对目前监控系统只有视频监控而缺少语音通信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ARM的无线语音通信及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算法进行语音编码压缩,采用离散余弦变换算法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压缩,采用TCP/IP协议,通过无线局域网进行数据传输。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实现了视频监控及语音实时通信,且性能可靠,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监控 语音通信 语音广播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离散余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PCM语音解码合成输出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白 唐宁 +1 位作者 汪洋 屈星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5,共3页
文章介绍了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技术的编解码和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上通过有限状态机方式实现ADPCM语音解码算法,利用PWM技术将解码后的数字语音信号转化为PWM波,以此直接驱动喇叭... 文章介绍了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技术的编解码和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上通过有限状态机方式实现ADPCM语音解码算法,利用PWM技术将解码后的数字语音信号转化为PWM波,以此直接驱动喇叭发出声音,输出的合成语音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语音解码器 脉冲宽度调制 状态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zairo DSP的ADPCM语音解码器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晓亮 梁维谦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2期319-321,共3页
针对语音提示音需要占用较多Ezairo DSP存储空间的问题,实现一种8 k Hz采样和4-bit量化的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解码算法,将需要解码的数据存储在DSP的EEPROM里,再经由SPI接口传输给DSP内核解码,通过简化逆量化器和索引查表规... 针对语音提示音需要占用较多Ezairo DSP存储空间的问题,实现一种8 k Hz采样和4-bit量化的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解码算法,将需要解码的数据存储在DSP的EEPROM里,再经由SPI接口传输给DSP内核解码,通过简化逆量化器和索引查表规则进行算法优化,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为适应16 k Hz的系统采样率,利用sin c插值方法将8 k Hz采样率的解码输出转换成16 k Hz系统输出。实验结果表明,ADPCM解码器能保证重建语音的质量,其MOS评分能达到4.0。在每帧2 ms的延时下,通过对代码的优化可以节省10条指令,从而提高15%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解码 Ezairo DSP SIN c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麦克风阵列的语音增强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兴宇 万洪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0-243,共4页
针对目前在近场语音环境中语音增强系统噪声干扰大、难以清晰还原信号等局限性,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的新型语音增强系统。系统硬件设计新颖,采用低功耗设计,最大支持12路语音信号同时采集,同时对噪声的处理采用自适应差分脉冲... 针对目前在近场语音环境中语音增强系统噪声干扰大、难以清晰还原信号等局限性,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的新型语音增强系统。系统硬件设计新颖,采用低功耗设计,最大支持12路语音信号同时采集,同时对噪声的处理采用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和卡尔曼滤波算法相结合分开处理的新型方式。通过Matlab仿真和封闭近场环境下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可靠,可以提高语音清晰度,实现短距离的多路语音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麦克风阵列 数字信号处理器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CM与小波变换结合的医学图像无损压缩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丽红 田亚男 +1 位作者 沙永刚 李景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54-1457,共4页
为了解决经典无损压缩方法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医学图像无损压缩效率的方法,并对此方法的原理和算法实现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简述了医学图像无损压缩的基本步骤,对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在无损压缩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实现,... 为了解决经典无损压缩方法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医学图像无损压缩效率的方法,并对此方法的原理和算法实现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简述了医学图像无损压缩的基本步骤,对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在无损压缩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实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整数小波变换与DPCM相结合的医学图像无损压缩方法.通过对比和分析实验结果可知,采用该方法进行的医学图像无损压缩具有算法简洁、压缩比高,实用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 整数小波变换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无损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CM算法的测井数据压缩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宏 薛伟 +1 位作者 闫铁 王菲菲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22期14-16,共3页
由于现实中测井数据数据量大,数据传输实时性强,这就要求传输效率要尽可能地高。但是目前大多数油田仍采用直接传输采样数据的方式。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DPCM算法的测井数据传输方式。针对编码方式的特点,设计了编码流程图。对测井数据... 由于现实中测井数据数据量大,数据传输实时性强,这就要求传输效率要尽可能地高。但是目前大多数油田仍采用直接传输采样数据的方式。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DPCM算法的测井数据传输方式。针对编码方式的特点,设计了编码流程图。对测井数据进行了相关的预处理,再进行编码实现。经仿真实验后发现,差值编码能够有效地去除数据之间的冗余,在保证编码压缩后的测井数据与原始测井数据误差不超过5%的情况下,经压缩后的测井数据量为原始测井数据量的1/2,因此测井数据的传输效率提高到了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MATLAB 测井数据 数据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PCM技术的合成语音芯片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殷严刚 唐宁 周松青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59,共3页
文章作者完成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技术的合成语音芯片的研究与设计,首先将压缩的ADPCM格式的语音信号进行解码,然后利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将解码后的信号转化为PWM波,直接驱动喇叭发出声音。与传统的采用权电流... 文章作者完成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技术的合成语音芯片的研究与设计,首先将压缩的ADPCM格式的语音信号进行解码,然后利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将解码后的信号转化为PWM波,直接驱动喇叭发出声音。与传统的采用权电流数/模转换进行合成语音输出的方式相比,该语音输出方式具有输出功耗小、工艺适应能力强和设计稳定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差分 编码调制 数/模转换 脉冲宽度调制 合成语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数字图像压缩算法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细苟 胡亮 代光发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16期69-72,75,共5页
基于数字图像压缩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本文用信息论观点讨论了数字图像压缩的方法。并分别采用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离散余弦变换、离散小波变换等3种方法,对Lena(512×512)图片进行处理,统计处理后的系数的概率分布、标准差、信息熵,... 基于数字图像压缩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本文用信息论观点讨论了数字图像压缩的方法。并分别采用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离散余弦变换、离散小波变换等3种方法,对Lena(512×512)图片进行处理,统计处理后的系数的概率分布、标准差、信息熵,以及增大量化阈值后0系数所占的比率,来研究他们用于数字图像压缩的性能。同时,还给出了每种方法的压缩重建的误差分析。并做了详细地比较,分析了导致他们性能差异的原因,这对于进一步学习和寻找更好的数字图像压缩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压缩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离散余弦变换 子带编码 离散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数据在SVPN中的一种传输方法
20
作者 刘军 刘嘉勇 +1 位作者 方勇 朱长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7-149,共3页
在SVPN中加密传输压缩数据时,为了减少SVPN网关的加密计算量,可以把压缩数据本身分为关键信息和辅助信息两类,只对关键信息进行加密传输。该文讨论了利用SVPN(以IPSec协议为例)分别对这两类信息进行传输的机制。同时还讨论了在几种... 在SVPN中加密传输压缩数据时,为了减少SVPN网关的加密计算量,可以把压缩数据本身分为关键信息和辅助信息两类,只对关键信息进行加密传输。该文讨论了利用SVPN(以IPSec协议为例)分别对这两类信息进行传输的机制。同时还讨论了在几种常见压缩算法中关键信息和辅助信息的具体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专用网 霍夫曼编码 自适应量化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 小波变换 IPSEC协议 SVPN 压缩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