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学习步长自适应动量优化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陶蔚 陇盛 +2 位作者 刘鑫 胡亚豪 黄金才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5,共9页
当前,以深度神经网络和预训练模型为基础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普遍关注.深度学习的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自2015年提出以来,无论是图像、语音还是文本等领域,以Adam为代表的自适应动量优化方法,因其快速的收敛速度、... 当前,以深度神经网络和预训练模型为基础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普遍关注.深度学习的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自2015年提出以来,无论是图像、语音还是文本等领域,以Adam为代表的自适应动量优化方法,因其快速的收敛速度、适应各种梯度和参数变化的能力,已经成为深度学习训练的首选方法,但是仍然存在:1)算法的全局收敛性较差;2)参数选择策略与理论分析不一致;3)针对不同任务的泛化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为分析并解决以上挑战,研究者们分别使用自适应步长和动量两种优化技巧对自适应动量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是这一类方法的研究综述,首先回顾了深度学习优化的发展背景与面临的挑战,重点介绍了一阶梯度条件下的自适应步长方法、动量算法、步长自适应动量算法、大模型中的应用等,尤其是针对凸情形下收敛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最后展望了步长自适应动量算法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优化算法 动量 自适应步长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深度学习和自适应的业务动态访问控制研究及应用分析
2
作者 李玮 张金金 张肖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0-54,共5页
为解决传统访问控制手段难以满足动态评估与响应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深度学习与自适应动态访问控制的零信任安全访问方法(DA-ZeroTrust)。该方法通过构建用户行为的向量化表示,以及挖掘交互序列的时序依赖关系,实现对用户行为的持... 为解决传统访问控制手段难以满足动态评估与响应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深度学习与自适应动态访问控制的零信任安全访问方法(DA-ZeroTrust)。该方法通过构建用户行为的向量化表示,以及挖掘交互序列的时序依赖关系,实现对用户行为的持续评估与用户身份异常的检测。同时,利用马尔科夫决策过程评估访问行为价值,实现动态访问控制权限的自适应分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攻克了用户编码、语义特征提取、异常行为检测等关键技术难题,能够快速检测并响应异常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问控制 零信任 深度学习 自适应动态访问控制 异常检测 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访问行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自适应势场法和深度强化学习的三维水下AUV路径规划方法
3
作者 郝琨 孟璇 +1 位作者 赵晓芳 李志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1-1461,共11页
在复杂海洋环境中,AUV路径规划方法的生成路径质量低、动态避障能力差,为此提出新的三维水下AUV路径规划方法(IADQN).针对AUV在未知水下环境中障碍物识别和规避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自适应势场法以提高AUV的动作选择效率.为了解决传统深... 在复杂海洋环境中,AUV路径规划方法的生成路径质量低、动态避障能力差,为此提出新的三维水下AUV路径规划方法(IADQN).针对AUV在未知水下环境中障碍物识别和规避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自适应势场法以提高AUV的动作选择效率.为了解决传统深度Q网络(DQN)经验回放策略中样本选择效率低的问题,采用优先经验回放策略,从经验池中选择对训练贡献较高的样本来提高训练的效率. AUV根据当前状态动态调整奖励函数,加快DQN在训练期间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与DQN方案相比,IADQN能够在真实的海洋环境下高效规划出省时、无碰撞的路径,使AUV运行时间缩短6.41 s,与洋流的最大夹角减少1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深度强化学习 自适应势场法 自主水下航行器(AUV) 动态奖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深度学习智能预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许世卫 李乾川 +3 位作者 栾汝朋 庄家煜 刘佳佳 熊露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1期57-69,共13页
[目的/意义]农产品供给、消费和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市场监测和预警。随着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和市场体系的转型,数据获取技术的进步使得农业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然而,农产品多品种的联动监测和预测仍面临数据复杂、模型狭窄、应变能力弱... [目的/意义]农产品供给、消费和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市场监测和预警。随着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和市场体系的转型,数据获取技术的进步使得农业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然而,农产品多品种的联动监测和预测仍面临数据复杂、模型狭窄、应变能力弱等挑战。因此,亟需构建适应中国农业数据特点的深度学习模型,以提升农产品市场的监测与预警能力,推动精准决策和应急响应。[方法]本研究应用深度学习方法,从中国多维农业数据资源实际出发,创新提出了一套不同监测预警对象条件下深度学习综合预测方法,构建了生成对抗与残差网络协同生产量模型(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and Residual Network, GAN-ResNet)、变分自编码器岭回归消费预测模型(Variational Autoencoder and Ridge Regression, VAE-Ridge)、自适应变换器价格预测模型(Adaptive-Transformer)。为适应实际需求,研究在CAMES中采用“离线计算与可视化分离”策略,模型推理离线完成,平衡了计算复杂度与实时预警需求。[结果和讨论]深度学习综合预测方法在玉米单产、生猪消费量和番茄市场价格的预测上,均表现出显著的精度提升。GAN-ResNet生产量预测模型进行县级尺度玉米单产预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MAPE)为6.58%,运用VAE-Ridge模型分析生猪消费量的MAPE为6.28%,运用Adaptive-Transformer模型预测番茄价格的MAPE为2.25%。[结论]该研究提出的深度学习综合预测方法,具有较先进的单品种、多场景、宽条件下的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分析能力,并在处理不同区域多维数据、多品种替代、市场季节性波动等分析方面显示出优良的指标性能,可为中国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提供一套新的有效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预警 深度学习 生产量预测 消费量预测 价格预测 生成对抗与残差网络协同生产量模型 变分自编码器岭回归消费预测模型 自适应变换器价格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混合深度学习算法的时空风速预测
5
作者 贵向泉 孟攀龙 +2 位作者 孙林花 秦三杰 刘靖红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8-678,共11页
风速预测的准确性始终不理想,为解决风速复杂的时空相关性和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混合深度学习模型。首先,采用二次分解法将输入序列分解为具有不同频率振动模式的模态分量(IMF);使用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 风速预测的准确性始终不理想,为解决风速复杂的时空相关性和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混合深度学习模型。首先,采用二次分解法将输入序列分解为具有不同频率振动模式的模态分量(IMF);使用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来预测高频分量;使用自适应图时空Transformer网络(ASTTN)来预测低频分量,以充分考虑输入序列的时空相关性。最后将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合并叠加,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将该模型应用于甘肃省某风电场进行风速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混合深度学习模型能有效提高风速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预测 深度学习 图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自适应图时空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自主学习的无缝惯性/地磁导航系统
6
作者 王晨光 赵天赏 申冲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70,共6页
为了抑制惯性导航系统漂移并提高惯性导航系统/地磁导航系统在地磁失锁环境中的无缝导航能力,提出了一种结合深度自主学习的自适应容积卡尔曼滤波器(DSL-AdaptiveCKF)的混合无缝导航方法。其主要包括两个创新:1)结合基于残差与新息的自... 为了抑制惯性导航系统漂移并提高惯性导航系统/地磁导航系统在地磁失锁环境中的无缝导航能力,提出了一种结合深度自主学习的自适应容积卡尔曼滤波器(DSL-AdaptiveCKF)的混合无缝导航方法。其主要包括两个创新:1)结合基于残差与新息的自适应优化辅助方法,增强了量测噪声和过程噪声的初始误差的鲁棒性。Adaptive-CKF的航向均方根误差为2.78°,相比于传统的单惯性导航系统,航向精度提高89.51%,大大提高了组合导航系统的鲁棒性和航向测量精度。2)通过引入带有外生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NARX)神经网络,为Adaptive-CKF提供深度自学习能力,这意味着即使在地磁导航系统失锁期间,也可以实现连续的高精度导航估计,其航向均方根误差为3.08°,与单惯导系统相比航向精度提高了88.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自主学习 惯性导航 地磁导航 容积卡尔曼滤波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自回归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辅助的自适应稀疏联邦学习优化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晓 仇洪冰 李燕龙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5-656,共12页
联邦学习中,高模型贡献率的无线网络设备通常由于算力不足、能量有限成为掉队者,进而增加模型聚合时延并影响全局模型精度。针对此问题,该文设计了联合边缘服务器辅助训练和模型自适应稀疏联邦学习架构,并提出了基于边缘辅助训练的自适... 联邦学习中,高模型贡献率的无线网络设备通常由于算力不足、能量有限成为掉队者,进而增加模型聚合时延并影响全局模型精度。针对此问题,该文设计了联合边缘服务器辅助训练和模型自适应稀疏联邦学习架构,并提出了基于边缘辅助训练的自适应稀疏联邦学习优化算法。首先,引入边缘服务器为算力不足或能量受限的设备提供辅助训练。构建了辅助训练和通信、计算资源分配的优化模型,并采用多种深度强化学习方法求解优化的辅助训练决策。其次,基于辅助训练决策,在每个通信轮次自适应地对全局模型进行非结构化剪枝,进一步降低设备的时延和能耗开销。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极大地减少了掉队设备,其模型测试精度优于经典联邦学习的测试精度;利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优化辅助资源分配的算法有效地减少了系统训练时延,提升了模型训练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边缘服务器 自适应稀疏 深度强化学习 非结构化剪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和深度强化学习的矿井超前液压支架自适应抗冲支护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帆 邵光耀 +1 位作者 李昱翰 李玉雪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9,45,共8页
受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等地质灾害扰动的影响,存在矿井超前支护系统自感知能力差、智能抗冲自适应能力弱、缺乏决策控制能力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和深度强化学习的矿井超前液压支架自适应抗冲支护方法。通过多源传... 受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等地质灾害扰动的影响,存在矿井超前支护系统自感知能力差、智能抗冲自适应能力弱、缺乏决策控制能力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和深度强化学习的矿井超前液压支架自适应抗冲支护方法。通过多源传感器感知巷道环境和超前液压支架支护状态,在虚拟世界中创建物理实体的数字孪生模型,其中物理模型精确展现超前液压支架的结构特征和细节,控制模型实现超前液压支架的自适应控制,机理模型实现对超前液压支架自适应支护的逻辑描述和机理解释,数据模型存储超前液压支架实体运行数据和孪生数据,仿真模型完成超前液压支架立柱仿真以实现超前液压支架与数字孪生模型虚实交互。根据基于深度Q网络(DQN)的超前液压支架自适应抗冲决策算法,对仿真环境中巷道抗冲支护进行智能决策,并依据决策结果对物理实体和数字孪生模型下达调控指令,实现超前液压支架智能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立柱位移与压力变化一致,说明超前液压支架立柱仿真模型设计合理,从而验证了数字孪生模型的准确性;基于DQN的矿井超前液压支架自适应抗冲决策算法可通过调节液压支架控制器PID参数,自适应调控立柱压力,提升巷道安全等级,实现超前液压支架自适应抗冲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智能抗冲 超前液压支架 自适应支护 数字孪生 深度强化学习 深度Q网络 DQ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虹膜纹理感知的自适应关联学习方法
9
作者 孔佳琳 张琪 +1 位作者 卫建泽 李琦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5-193,共9页
虹膜中的微结构具有较高的个体区分度,使得虹膜识别成为实现身份验证的理想选择。除了微结构本身的特征外,其间的关联性也是用于身份验证的有效判别线索。针对虹膜微结构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虹膜纹理感知的自适应关联学习方法,... 虹膜中的微结构具有较高的个体区分度,使得虹膜识别成为实现身份验证的理想选择。除了微结构本身的特征外,其间的关联性也是用于身份验证的有效判别线索。针对虹膜微结构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虹膜纹理感知的自适应关联学习方法,该方法在关联测度模型的双分支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融入了通道注意力和高效多尺度注意力机制来自适应地动态调整特征图,从不同细节层次的分布中捕捉特征,提高了对虹膜微结构的敏感度。为了深入挖掘来自全局和局部特征之间的关联作用,利用注意力机制对双分支网络提取到的特征进行自适应加权融合,这种加权方式可以根据输入的重要性或相关性灵活地分配不同的权重以学习最优特征关联。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关联学习方法在虹膜识别任务中的表现出色,在多项评价指标上优于现有基线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和更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识别 生物特征识别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海上风电传感器节点能效优化
10
作者 贾林朋 王霄 +2 位作者 何志琴 吴钦木 尹曜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90-2496,共7页
海上风电场的高效运行依赖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提供的监测数据。通过对现有研究中传感器节点部署与通信进行调查,指出了当前海上风电场景下无线传感器节点部署通信时能效优化研究不充分的问题。针对海上风电机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效优化问... 海上风电场的高效运行依赖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提供的监测数据。通过对现有研究中传感器节点部署与通信进行调查,指出了当前海上风电场景下无线传感器节点部署通信时能效优化研究不充分的问题。针对海上风电机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效优化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优化方案。考虑了节点能量有限和特定的海上通信环境特点,通过多智能体协同优化节点的感知与通信策略,有效减少能耗并提升网络覆盖率和数据传输效率。结合自适应噪声策略、优先经验回放机制以及合理的奖励函数设计,进一步提高了算法的学习效率与能效表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DDPG基准算法提升了约26%的节点能效,训练速度较DDQN、SAC算法加快了33%和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无线传感网络 能效优化 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 自适应噪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四旋翼航迹跟踪控制方法
11
作者 伍国华 曾家恒 +2 位作者 王得志 郑龙 邹伟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9-1187,共19页
受限于模型方程决定的固定结构,传统四旋翼控制器设计难以有效应对模型参数和环境扰动变化带来的控制误差。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四旋翼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构建了对应的马尔可夫决策模型,并基于PPO框架提出了PPO-SAG(PPO with self a... 受限于模型方程决定的固定结构,传统四旋翼控制器设计难以有效应对模型参数和环境扰动变化带来的控制误差。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四旋翼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构建了对应的马尔可夫决策模型,并基于PPO框架提出了PPO-SAG(PPO with self adaptive guide)算法。PPO-SAG在学习过程中加入自适应机制,利用PID专家知识进行引导和学习,提高了训练的收敛效果和稳定性。根据问题特点,设计了带有距离约束惩罚和熵策略的目标函数,提出扰动误差信息补充结构和航迹特征选择结构,补充控制误差信息、提取未来航迹关键要素,提高了收敛效果。并利用状态动态标准化、优势函数批标准化及奖励缩放策略,更合理地处理三维空间中的状态表征和奖励优势表达。单种航迹与混合航迹实验表明,所提出的PPO-SAG算法在收敛效果和稳定性上均取得了最好的效果,消融实验说明所提出的改进机制和结构均起到正向作用。所研究的未知扰动下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四旋翼航迹跟踪控制问题,为设计更加鲁棒高效的四旋翼控制器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四旋翼航迹跟踪控制 近端策略优化(PPO) 自适应机制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集成学习的煤矿微震时序预测模型
12
作者 王绍琛 王超 +4 位作者 李士栋 孔震 袁腾飞 周启祥 陆菜平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58,共16页
针对煤矿微震时序预测问题,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有效提取微震数据中的关键特征和规律,从而实现精准预测。然而,由于工况条件随工作面的推进不断变化,这使得微震事件的成因复杂且分布无序,单一预测模型学习局部时序特征的方式难... 针对煤矿微震时序预测问题,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有效提取微震数据中的关键特征和规律,从而实现精准预测。然而,由于工况条件随工作面的推进不断变化,这使得微震事件的成因复杂且分布无序,单一预测模型学习局部时序特征的方式难以维持稳定而准确的预测效果,且对回采初期无法预测。为提高煤矿微震时序预测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利用海量微震数据,分析了不同工作面、同一工作面不同开采阶段之间的微震时序特征。通过Adaptive-dickey-fuller(ADF)平稳性检验和波动性分析,明确了事件成因对微震时序特征的显著影响,构建了对应不同事件成因主导下的多种微震时序数据集。利用Blending集成学习算法,结合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集成学习的煤矿微震时序预测模型。依托赵楼煤矿7302工作面微震数据,使用集成模型对微震每日最大能量、平均能量和频次进行预测,并针对每日最大能量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预测完整性的前提下(预测时长为600 d),本文提出的集成模型能够较好地适应事件成因复杂多变、无序分布的实际情况,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值误差较小,各参量拟合优度计算结果均在0.8以上。研究成果可为煤矿微震时序预测提供新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微震时序预测 深度学习 自适应集成模型 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变步长LMS算法
13
作者 徐君阳 张红梅 张坤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80,共11页
针对定步长LMS算法在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之间难以取得平衡的问题以及传统变步长算法对初始参数选择依赖程度高、工作量大且存在主观性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变步长LMS算法。该算法对初始参数的依赖性小,规避了繁琐的调参... 针对定步长LMS算法在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之间难以取得平衡的问题以及传统变步长算法对初始参数选择依赖程度高、工作量大且存在主观性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变步长LMS算法。该算法对初始参数的依赖性小,规避了繁琐的调参流程。首先,构建了一个融合深度强化学习和自适应滤波的算法模型,该模型利用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控制步长因子的变化,代替了传统变步长算法中用于步长调整的非线性函数,从而规避了繁琐的实验调参流程,降低了算法使用的复杂性。其次,提出了基于误差的状态奖励和基于步长的动作奖励函数,引入动态奖励与负奖励机制,有效提升算法的收敛速度。此外,设计了基于欠完备编码器的网络结构,提高了强化学习策略的推理能力。通过实验验证,相较于其他较新的变步长算法,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小的稳态误差,在不同初始参数下均能快速调整至合理的步长值,减少了实验调参的工作量。将训练完成的网络应用到系统辨识、信号去噪以及截流区龙口水域水位信号的滤波等实际领域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性能表现,证明了算法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并进一步证实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步长LMS算法 深度强化学习 自适应滤波 奖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压器超短期顶层油温预测方法
14
作者 陈建军 赵晨晓 +3 位作者 晏坤 熊子平 刘洪顺 隋宜臻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390,共8页
为了关联历史数据与预测数据,提升变压器超短期顶层油温预测精度,对比不同模型预测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压器超短期顶层油温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贝叶斯理论优化为基础,利用主变压器油温值、高压侧电流值... 为了关联历史数据与预测数据,提升变压器超短期顶层油温预测精度,对比不同模型预测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压器超短期顶层油温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贝叶斯理论优化为基础,利用主变压器油温值、高压侧电流值、环境温度值、高压侧有功值、环境相对湿度等数据信息在主成分分析白化处理,通过优化网络超参数后的深度学习模型拟合超短期变化趋势,实现深度学习下的变压器超短期顶层油温预测。利用贝叶斯优化方法通过较少的步数寻找到较好的超参数组合,进一步缩小历史数据信息对预测模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模型在一周内的数据预测误差均在±3.5%以内,相比其他两种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超短时 长短时记忆 贝叶斯优化 顶层油温 自适应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学习RPCA深度网络的视频显著性检测方法
15
作者 袁薛程 肖锋 +2 位作者 张文娟 沈超 药嘉怡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47,共9页
鲁棒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是视频显著性检测中的常用算法,但其参数需要手动调试且针对不同视频需重新选择,导致效率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可学习鲁棒主成分分析深度网络(LNRPCA)模型,以减少对... 鲁棒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是视频显著性检测中的常用算法,但其参数需要手动调试且针对不同视频需重新选择,导致效率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可学习鲁棒主成分分析深度网络(LNRPCA)模型,以减少对参数的依赖。通过设计参数化的阈值函数和展开主成分追踪算法构建深度网络框架,采用反向传播和损失函数最小化实现参数的端到端学习。在多个视频数据集上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LNRPCA在视觉效果和F-measure值(平均为0.7895)方面均优于对比算法,相比TNN算法提高9.89%;在计算时间上表现出更高的效率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主成分分析 深度学习 自适应正则化 视频显著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深度学习的光伏集群发电预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兴 胡子健 +1 位作者 马洲俊 吕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0-210,共11页
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在实现能源转型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光伏发电预测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天气不确定性、数据质量问题、复杂的影响因素以及模型复杂度和计算成本等,并且往往只考虑单个站点的相关因素,并没有考虑多个... 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在实现能源转型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光伏发电预测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天气不确定性、数据质量问题、复杂的影响因素以及模型复杂度和计算成本等,并且往往只考虑单个站点的相关因素,并没有考虑多个站点之间的相互影响。传统预测方法泛化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捕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基于混合深度学习的光伏集群发电预测框架,利用站点历史发电数据计算互信息并形成集群网络结构,然后构建具有不同特征的经典深度学习模型进行预测,包括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卷积神经网络(CNN)、时序卷积网络(TCN)以及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最后通过自适应权重计算实现模型集成学习并完成预测。对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真实光伏发电量数据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集成模型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并且在预测精度上相较单一模型也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深度学习 光伏集群发电预测 自适应权重 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T梁模板打磨机器人设计
17
作者 陈映全 石峻峰 +2 位作者 翟磊 刘郴 李惠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733-6741,共9页
针对变截面T梁模板打磨工作难度大,费时长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T梁模板打磨机器人。首先提出一种自适应打磨结构,解决了现有打磨装置无法贴合T梁模板内侧变截面,打磨辊容易卡在T梁模板隔断内的技术问题;其次为实现打磨质量的... 针对变截面T梁模板打磨工作难度大,费时长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T梁模板打磨机器人。首先提出一种自适应打磨结构,解决了现有打磨装置无法贴合T梁模板内侧变截面,打磨辊容易卡在T梁模板隔断内的技术问题;其次为实现打磨质量的量化监测,提出一种YOLOv8n-DSE算法,对模板上的混凝土痂块及污渍进行识别,引入DySample动态上采样模块,增强模型的抗干扰能力并加快计算速度;为提高小目标检测的精度,设计SOEP(small object enhance pyramid)模块,通过SPDConv(space to depth convolution)获得小目标信息特征给到CSP(cross stage partial)-Omni-Kernel进行特征整合提高小目标的检测检测性能;最后替换EMA(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Slide Loss让模型更加关注困难目标,可以改善在难例检测上的效果。准确率、召回率和均值平均精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值相较改进前分别提升了3.1%,9.7%和3.2%,将改进的模型部署至机器人并进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设备满足工厂对变截面T梁模板的打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T梁模板 深度学习 打磨机器人 自适应打磨 YOLOv8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孔材料渗透率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钱淼 周骥 +3 位作者 向忠 王嘉琦 魏鹏郦 李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1-810,共20页
渗透率作为描述多孔材料流动性能的重要指标,在机械、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经验关系式作为传统的多孔材料渗透率预测方法,往往通过实验统计法建立,在通用性、预测精度方面存在不足。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构建渗透率预测模型的方法... 渗透率作为描述多孔材料流动性能的重要指标,在机械、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经验关系式作为传统的多孔材料渗透率预测方法,往往通过实验统计法建立,在通用性、预测精度方面存在不足。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构建渗透率预测模型的方法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在解决经验关系式存在的不足方面表现出很好的前景。为此,围绕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孔材料渗透率预测建模方法,首先阐述了深度学习技术在结构模型重构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然后综述了结构参数-渗透率、图像-渗透率以及图像-流场-渗透率快速预测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以及对多孔材料制造系统性能提升方面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多孔材料 模型重构 渗透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学习率的深度信念网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0
19
作者 乔俊飞 王功明 +2 位作者 李晓理 韩红桂 柴伟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39-1349,共11页
针对深度信念网(Deep belief network,DBN)预训练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学习率的DBN(Adaptive learning rate DBN,ALRDBN).ALRDBN将自适应学习率引入到对比差度(Contrastive divergence,CD)算法中,通过自动调整学习步长来提... 针对深度信念网(Deep belief network,DBN)预训练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学习率的DBN(Adaptive learning rate DBN,ALRDBN).ALRDBN将自适应学习率引入到对比差度(Contrastive divergence,CD)算法中,通过自动调整学习步长来提高CD算法的收敛速度.然后设计基于自适应学习率的权值训练方法,通过网络性能分析给出学习率变化系数的范围.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所设计的ALRDBN进行测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ALRDBN的收敛速度得到了提高且预测精度也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信念网 自适应学习 对比差度 收敛速度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结构学习的深度文本聚类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伟 黄瑞章 +1 位作者 任丽娜 薛菁菁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9-97,共9页
近年来,将结构信息应用于深度文本聚类中以提升聚类效果取得了较优的成果。然而,结构信息的构造方法大多只进行简单的距离测算且近邻数量固定,导致构建的图难以获得较精确的文本结构信息。另外,众多方法对近邻文本只进行一阶挖掘,使图... 近年来,将结构信息应用于深度文本聚类中以提升聚类效果取得了较优的成果。然而,结构信息的构造方法大多只进行简单的距离测算且近邻数量固定,导致构建的图难以获得较精确的文本结构信息。另外,众多方法对近邻文本只进行一阶挖掘,使图结构信息未得到完全挖掘,限制了结合结构信息的深度文本聚类性能。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结构学习的深度文本聚类模型DCMBS。首先,设计一种阈值构图方法,动态调整近邻文本数量,解决因近邻文本固定存在结构信息不精确的问题;其次,引入一种拓扑探索近邻的方法,对近邻文本进行多阶挖掘,解决以往方法只进行一阶挖掘存在结构信息不完整的问题。此外,设计了1个阈值衰减策略,避免拓扑过程中因拓扑阶数增加导致学习泛化。在4个真实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DCMBS与现有较好的聚类模型相比,准确度、归一化互信息(NMI)和调整兰德指数(ARI)平均提高了6.83、2.93、6.2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 深度文本聚类 文本结构信息 图神经网络 自适应结构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