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奇异值分解瞬变信号检测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彦凯 双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3-588,共6页
该文介绍了奇异值分解检测信号的原理,研究了井下电磁脉冲数据传输中接收到的瞬变信号和噪声的奇异值分布特性,提出了相邻奇异值增量的概念,并根据瞬变信号和噪声相邻奇异值增量的不同,区分信号与噪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选择主... 该文介绍了奇异值分解检测信号的原理,研究了井下电磁脉冲数据传输中接收到的瞬变信号和噪声的奇异值分布特性,提出了相邻奇异值增量的概念,并根据瞬变信号和噪声相邻奇异值增量的不同,区分信号与噪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选择主奇异值个数的奇异值分解检测瞬变信号的方法,并给出该方法检测瞬变信号的具体流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奇异值分解相比,该方法检测微弱瞬变信号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检测 瞬变信号 自适应奇异值分解 奇异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奇异值分解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秦毅 张清亮 赵月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22-127,共6页
行星齿轮箱振动信号中的故障特征通常淹没在噪声信号中,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提取这些微弱故障特征。针对传统奇异值分解特征提取方法中不能自动选择有效奇异值数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奇异值分解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 行星齿轮箱振动信号中的故障特征通常淹没在噪声信号中,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提取这些微弱故障特征。针对传统奇异值分解特征提取方法中不能自动选择有效奇异值数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奇异值分解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根据一定的条件,通过该方法选择几个不同的有效奇异值数目并得到几组不同的重构信号;再根据这些重构信号的偏态绝对值,自动选择最佳的重构信号;最后进行包络分析,得到故障信号的包络谱。仿真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此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奇异值分解特征提取方法,能够更好地在消除噪声和提取行星齿轮箱振动信号中的微弱故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箱 振动信号 自适应奇异值分解 包络谱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四元数奇异值分解的图像拼接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秀锋 魏伟一 +1 位作者 陈金寿 陈帼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3-230,239,共9页
图像拼接将来源不同的图像合并成一幅图,由此引起图像中光照方向、噪声等特性出现不一致的情况。目前多数方法根据拼接图像中噪声的不一致性来检测伪造区域,但是普遍对不同大小图像块的噪声估计准确性不高,导致真阳性率较低,且当噪声差... 图像拼接将来源不同的图像合并成一幅图,由此引起图像中光照方向、噪声等特性出现不一致的情况。目前多数方法根据拼接图像中噪声的不一致性来检测伪造区域,但是普遍对不同大小图像块的噪声估计准确性不高,导致真阳性率较低,且当噪声差异较小时会检测失败。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四元数奇异值分解(QSVD)的噪声估计方法。对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利用自适应QSVD估计超像素的噪声,结合图像亮度并利用多项式拟合建立图像噪声-亮度函数,得到各超像素到该函数曲线的最小距离测度。为提高检测精确率,利用色温估计算法提取超像素的色温特征,将距离测度与色温特征相融合作为最终的特征向量,利用FCM模糊聚类定位拼接区域。在Columbia IPDED拼接图像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未经后处理图像集上的检测TPR值较对比方法至少提升8.21个百分点,且对高斯模糊、JPEG压缩和伽马校正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接篡改检测 自适应四元数奇异分解 噪声水平 色温估计 FCM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多尺度SVD去噪算法及在PQMD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嫣 汤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55-259,270,共6页
为了提高电能质量复合扰动(PQMD)信号的去噪指标,实现扰动信号特征的准确检测,提出一种自适应多尺度SVD(Adaptive Multi-resolution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AMSVD)去噪新算法及数学框架。该算法首先分析了高斯白噪声奇异值分布... 为了提高电能质量复合扰动(PQMD)信号的去噪指标,实现扰动信号特征的准确检测,提出一种自适应多尺度SVD(Adaptive Multi-resolution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AMSVD)去噪新算法及数学框架。该算法首先分析了高斯白噪声奇异值分布情况及多尺度SVD消噪原理,针对不同尺度下的噪声近似与细节信号奇异值差值规律,确定出最佳消噪尺度的约束条件,由此实现噪声先验信息未知的自适应消噪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对不同噪声方差下的电能质量复合扰动去噪处理中,AMSVD消噪效果优于其他5种方法。为了进一步验证AMSVD算法去噪后特征量检测的准确性,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提取扰动特征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可行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复合扰动 去噪 奇异分解(SVD) 自适应多尺度奇异分解(AMSVD) 特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Radon-ASVD方法压制叠前地震数据随机噪声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彦凯 曹思远 何元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1-457,共7页
针对地震数据中的噪声强弱分布不均匀时,奇异值分解(SVD)压制噪声的效果欠佳等问题,提出了将双曲变换和自适应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算法。首先对叠前地震数据做双曲Radon变换,确定有效反射波的顶点和速度参数;据此将叠前地震数据分窗口无... 针对地震数据中的噪声强弱分布不均匀时,奇异值分解(SVD)压制噪声的效果欠佳等问题,提出了将双曲变换和自适应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算法。首先对叠前地震数据做双曲Radon变换,确定有效反射波的顶点和速度参数;据此将叠前地震数据分窗口无拉伸动校正后做自适应奇异值分解(ASVD);最后重建数据,达到压制随机噪声的目的。模型及实际资料处理结果对比表明,该算法可以较好地压制非均匀分布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Radon变换 自适应奇异值分解 叠前地震数据 随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噪声的局部正交压制方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彦凯 曹思远 +2 位作者 潘晓 杨光明 张宪旭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0-287,I0006,共9页
针对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去除的随机噪声中会残留部分有效信号的问题,提出了正则化局部正交方法,实现残余信号从随机噪声中的二次分离。首先采用传统处理方法,即具有更高压噪性能的自适应奇异值分解(ASVD)方法,将大部分信号与噪声分离;... 针对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去除的随机噪声中会残留部分有效信号的问题,提出了正则化局部正交方法,实现残余信号从随机噪声中的二次分离。首先采用传统处理方法,即具有更高压噪性能的自适应奇异值分解(ASVD)方法,将大部分信号与噪声分离;以分离出的信号为基础,利用信号与噪声的局部正交性构建目标函数,通过求解目标函数得到最优权重因子,进而计算噪声中残留的有效信号;最后将此残留有效信号与分离信号相加,得到噪声压制后的完整地震信号。模型及实际资料处理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取分离噪声中残留的地震信号,实现了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噪声 局部正交 信噪比 整形正则化 自适应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场渲染的多视点视频编解码方法研究
7
作者 程龙 郭立 +1 位作者 陈晓琳 袁红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12-817,共6页
首先提出一种面向移动设备的多视视频纹理编码方法,编码端利用重建的3D网格信息对4D光场重采样,得到顶点的光场矩阵;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自适应分解级数选取方法,保证真实感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光场数据量.为了配合解码端的... 首先提出一种面向移动设备的多视视频纹理编码方法,编码端利用重建的3D网格信息对4D光场重采样,得到顶点的光场矩阵;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自适应分解级数选取方法,保证真实感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光场数据量.为了配合解码端的图形硬件加速,采用了S3TC纹理压缩标准对分解后的矩阵进一步压缩,减少编码端数据量以及解码端纹理渲染的带宽需求.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较好的渲染效果下,提高了压缩比,并且满足实时渲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点视频 光场渲染 S3TC 自适应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TSVD反演方法及其在材料光学参数分布重构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欣 潘磊 吕跃凯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32,共6页
以频域热传导方程为研究目标,通过数学技巧得到模型格林函数的解析解.通过分析模型的本征性质,建立了一种能够根据信号的误差程度自动寻取截断点的新方法,并寻求其实用化的在线反演新途径.
关键词 光热检测 奇异分解 自适应截断奇异分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