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性预测系数自适应前后向量化的可变速率MELP语音编码 被引量:3
1
作者 铁满霞 王都生 樊昌信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919-923,共5页
该文基于LPC的自适应前后向量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变速率的混合激励线性预测MELP语音编码算法。该算法中,采用当前语音帧(前向LPC)或前面某帧已合成语音帧(后向LPC)进行线性预测,当采用后向LPC时,只需传输时间序列编码,故减少了LPC系数... 该文基于LPC的自适应前后向量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变速率的混合激励线性预测MELP语音编码算法。该算法中,采用当前语音帧(前向LPC)或前面某帧已合成语音帧(后向LPC)进行线性预测,当采用后向LPC时,只需传输时间序列编码,故减少了LPC系数的平均编码比特。计算机模拟表明,该算法与标准MELP算法合成的语音质量相当,但显著减少了LPC的传输带宽,从而明显降低了MELP平均编码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激励线性预测编码 线性预测 自适应前后向量化 可变速率 语音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多速率宽带语音编码算法的研究与仿真实现 被引量:2
2
作者 白国栋 张雪英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2-276,共5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和数字宽带网络系统的AMR-WB(自适应多速率宽带)语音编码算法,对编解码算法的主要模块和特性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深入分析和研究AMR-WB原理的基础上,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实现,并对合成语音质量进行了主观听觉... 介绍了一种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和数字宽带网络系统的AMR-WB(自适应多速率宽带)语音编码算法,对编解码算法的主要模块和特性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深入分析和研究AMR-WB原理的基础上,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实现,并对合成语音质量进行了主观听觉测试和客观PESQ测试,测试结果表明12.65 kb/s以上模式的PESQ-MOS分值都超过了4.0,且合成语音具有良好的自然度和听觉舒适性,证明了该算法是一种高品质的语音编码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多速率宽带 语音编码 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数基音延迟相关性的自适应多速率语音流隐写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田晖 吴俊彦 +2 位作者 严艳 王慧东 全韩彧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08-1325,共18页
网络语音流隐写分析是信息隐藏检测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自适应多速率语音流隐写检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数基音延迟相关性的隐写分析方案.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对比验证了小数基音延迟相关性作为隐写特征的有效性;其次,... 网络语音流隐写分析是信息隐藏检测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自适应多速率语音流隐写检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数基音延迟相关性的隐写分析方案.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对比验证了小数基音延迟相关性作为隐写特征的有效性;其次,摒弃了“手工”寻找特征的传统方式,通过采用深度神经网络获取编码参数的相关性,分别设计了基于局部相关性的检测模型、基于全局相关性的检测模型以及基于特征融合的检测模型;最后,以上述3种模型为基础,结合基于线性回归的多模型融合思想,给出了7种检测模式,即3种单一模型检测模式和4种多模型融合检测模式.通过大量的语音样本,对方案进行了性能评估,并与相关工作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方案中提出的各种检测模式均是可行和有效的,其中三模型融合检测模式整体性能最优.此外,本文工作填补了基于小数基音延迟隐写检测的空白,且较之已有方案对于各类基音延迟隐写方法在任意的嵌入率和样本长度下均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和更低的时间开销,从而实现了更为实时高效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写分析 深度学习 多元线性回归 网络语音 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 小数基音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4~8kb/s变速率有限状态ACELP 语音编码算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唐昆 崔慧娟 +1 位作者 刘志勇 冯重熙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1-25,共5页
4~8kb/s变速率有限状态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语音编码(VR-FS-ACEL)是一种具有延时较短、合成语音质量高、算法复杂度较低的语音编码算法.在线性预测(LP)参数量化上,使用预测式分裂式矢量量化,获得很高的量化效... 4~8kb/s变速率有限状态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语音编码(VR-FS-ACEL)是一种具有延时较短、合成语音质量高、算法复杂度较低的语音编码算法.在线性预测(LP)参数量化上,使用预测式分裂式矢量量化,获得很高的量化效率.在自适应码本搜索上,采用了有限状态控制分数延时搜索的算法,有效地降低了运算量.对于随机码本,采用了具有多模结构的代数码本,提高语音合成质量.对于激励码序列的增益,采用了预测式矢量量化,有效地提高了量化精度.经非正式听音测试,其中4kb/s的合成语音质量超过了北美 8kb/s VSELP,接近长途质量,而6kb/s和 8kb/s合成语音质量达到了长途质量,与 G.7298kb/s CSACELP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率 有限状态 语音编码算法 ACE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甚低速率语音编码中的高效模拟退火算法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邹霞 陈亮 张雄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2181-2184,共4页
为了解决600bps甚低速率语音编码中码本矢量量化信噪比低以及抗信道误码能力差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在600bps甚低速率语音编码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首先,采用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设计语音编码参数矢量量化码本。然后... 为了解决600bps甚低速率语音编码中码本矢量量化信噪比低以及抗信道误码能力差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在600bps甚低速率语音编码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首先,采用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设计语音编码参数矢量量化码本。然后,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分配码本序号,以此提高在信道误码条件下语音编码算法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的量化信噪比与经典的LBG算法相比改善了0.4dB左右,平均误码失真与采用随机分配码本序号的方法相比改善60%以上。非正式主观试听表明600bps语音编码算法的合成语音具有良好的可懂度和自然度,并且在1%信道误码条件下仍然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处理 甚低速率语音编码 矢量量化 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余弦变换的低比特变速率语音编码算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董恩清 蔡光跃 李永利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2-127,共6页
提出将局部余弦变换(LCT)算法应用于语音编码中,系统设计了一个平均比特率近1.6kbit/s的低比特变速率语音编码器。在变比特率编码器设计中采用SVM算法进行VAD检测。激活语音帧的语音模式采用GSM半速率编码中的划分方法,但将其中的强浊... 提出将局部余弦变换(LCT)算法应用于语音编码中,系统设计了一个平均比特率近1.6kbit/s的低比特变速率语音编码器。在变比特率编码器设计中采用SVM算法进行VAD检测。激活语音帧的语音模式采用GSM半速率编码中的划分方法,但将其中的强浊音模式和中浊音模式合并为一个中强浊音模式。对各类语音模式和无声帧(背景噪声)的局部余弦变换系数采用分维矢量量化算法进行量化,码书设计采用LGB算法。编码中的码书搜索采用树形快速搜索算法。通过主观非正式听力测试表明设计的变比特率编码器编码的重建语音MOS约为3.15,与比特率为2.4kbit/s美国联邦声码器标准MELP的重建语音相当,具有较强的顽健性,适合于对存在各种环境噪声的语音进行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余弦变换 语音编码 速率编码 矢量量化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模型及SVM的低速率语音编码QIM隐写检测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松斌 黄永峰 卢记仓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68-1176,共9页
QIM(Quantization Index Modulation,量化索引调制)隐写在标量或矢量量化时嵌入机密信息,可在语音压缩编码过程中进行高隐蔽性的信息隐藏,文中试图对该种隐写进行检测.文中发现该种隐写将导致压缩语音流中的音素分布特性发生改变,提出... QIM(Quantization Index Modulation,量化索引调制)隐写在标量或矢量量化时嵌入机密信息,可在语音压缩编码过程中进行高隐蔽性的信息隐藏,文中试图对该种隐写进行检测.文中发现该种隐写将导致压缩语音流中的音素分布特性发生改变,提出了音素向量空间模型和音素状态转移模型对音素分布特性进行了量化表示.基于所得量化特征并结合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支持向量机)构建了隐写检测器.针对典型的低速率语音编码标准G.729以及G.723.1的实验表明,文中方法性能远优于现有检测方法,实现了对QIM隐写的快速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M隐写 隐写检测 速率语音编码 音素分布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多码率语音编码流的可靠传输 被引量:5
8
作者 赵训威 张平 王檀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5-181,共7页
自适应多码率语音编码已入选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语音压缩编码方案。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压缩语音传输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统计比较。利用压缩语音比特流中的固用冗余的信道译码算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仿真结果表... 自适应多码率语音编码已入选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语音压缩编码方案。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压缩语音传输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统计比较。利用压缩语音比特流中的固用冗余的信道译码算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仿真结果表明利用信源冗余信息的信道译码器可以获得较大的编码增益。本文所用的信道编码方案为适合语音传输的卷积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自适应多码率语音编码 代数码本激励线性预测 信道编码 最大后验概率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网络编码的速率自适应协作MAC协议 被引量:3
9
作者 姚玉坤 王宇 +1 位作者 朱丽青 吕盼成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7-93,共7页
传统无线网络编码协议在单播传输模式中较少考虑速率自适应对网络性能的改善作用,而利用RTS/CTS握手信号进行信道估计的速率自适应机制则存在开销大、网络吞吐性能差等缺陷。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速率自适应协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传统无线网络编码协议在单播传输模式中较少考虑速率自适应对网络性能的改善作用,而利用RTS/CTS握手信号进行信道估计的速率自适应机制则存在开销大、网络吞吐性能差等缺陷。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速率自适应协作介质访问控制协议RACNC。该协议使用网络编码模型和基于ACK帧的速率自适应机制,当源节点传输的原始数据帧未被成功接收时,选取中继节点对原始数据帧进行编码处理,然后转发编码数据帧,在保证数据帧可靠传输的同时减少其在网络上的传输次数。同时利用改进的ACK帧进行速率反馈,避免在估计信道质量时发送多余的RTS/CTS控制帧。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网络编码的NCAC-WTC协议相比,RACNC协议可有效减小平均端到端时延,提高网络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网络编码 协作通信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速率自适应 网络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语音包的自适应编码和封装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永峰 李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829-1834,共6页
IP电话与传统电话相比语音质量较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特网的带宽变化较大,导致丢包率较大。该文根据因特网带宽变化的特点提出了1种应用在IP电话网关中的语音自适应编码与封装策略,采用该策略的编码器能根据网络的带宽变化动态调节... IP电话与传统电话相比语音质量较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特网的带宽变化较大,导致丢包率较大。该文根据因特网带宽变化的特点提出了1种应用在IP电话网关中的语音自适应编码与封装策略,采用该策略的编码器能根据网络的带宽变化动态调节语音编码速率和语音包封装大小。据此,本文提出了4种算法:一种基于RTP协议语音包丢失率的计算算法、变速率编码算法、不同长度IP语音包的封装算法和根据丢包率来调整编码速率和封装的自适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语音 自适应编码 封装算法 丢包率 IP电话 分组语音传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速率自适应多播MAC协议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林 郑刚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8-82,共5页
针对现有IEEE 802.11协议在无线局域网多播应用中存在可靠性差、吞吐性能不佳等诸多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速率自适应多播MAC协议RAMPNC.该协议采用网络编码组传输模型发送多播数据,使多播接收节点通过对累积的编码帧进行解码... 针对现有IEEE 802.11协议在无线局域网多播应用中存在可靠性差、吞吐性能不佳等诸多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速率自适应多播MAC协议RAMPNC.该协议采用网络编码组传输模型发送多播数据,使多播接收节点通过对累积的编码帧进行解码操作恢复出所需的原始数据.此外,RAMPNC利用RTS/CTS握手信号实现信道状态信息交换,并根据多播接收节点反馈的信道信噪比估值动态调整源端的物理层发送速率.通过使用NS-2模拟器评估RAMPNC协议性能,结果显示,该协议在多播吞吐量,平均帧传输延时和帧投递率等方面获得了比已有ELBP和ARSM协议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媒体接入控制) 网络编码 多播 速率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率语音压缩编码对语音识别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强 崔慧娟 唐昆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2-25,28,共5页
通过窄带信道将语音信号传输到远端的识别系统,从而实现远距离的人机对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2.4kbps的速率下,语音编码算法依然可以合成出可懂度非常高的语音,但是这样的语音信号与原始语音相比还是有巨大的损失。低速率语音编码... 通过窄带信道将语音信号传输到远端的识别系统,从而实现远距离的人机对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2.4kbps的速率下,语音编码算法依然可以合成出可懂度非常高的语音,但是这样的语音信号与原始语音相比还是有巨大的损失。低速率语音编码算法对于语音识别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必须想办法减轻这种损失对于识别的损害。在此选择了三种不同的低速率语音编码器,分别使用LPC(LinearPredictiveCoding,线性预测)算法、MELP(MixedExcitationLinearPrediction,混合激励线性预测)算法和IMBE(ImprovedMultibandExcitation,增强多带激励)算法,都在2.4kbps的速率下工作,将其对语音识别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对于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和非特定人连接词识别系统,在使用不同的特征矢量时,不同编码器产生的识别效果有比较大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语音编码器和语音识别系统的结构有很重要的联系,尽量采用相近的结构有助于获得良好的识别结果。另外,改变提取语音识别特征参数的方式也会有利于提高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编码 语音识别 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速率兼容LDPC码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林 黄伟成 +1 位作者 贺玉成 蔡灿辉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5-822,共8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有限域GF(q)上的多元速率兼容LDPC(RC-LDPC)码结合高阶调制的自适应编码调制(Adaptive Coded Modulation,ACM)系统。并提出了多元RC-LDPC码在独立和相关衰落信道下的增量冗余型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案。本方案中多元LDPC...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有限域GF(q)上的多元速率兼容LDPC(RC-LDPC)码结合高阶调制的自适应编码调制(Adaptive Coded Modulation,ACM)系统。并提出了多元RC-LDPC码在独立和相关衰落信道下的增量冗余型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案。本方案中多元LDPC码码率从1/3到5/6灵活变化,以较低的系统复杂度,有效提高了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系统吞吐率提高,多元ACM系统相对于二元ACM系统具有越来越明显的编码增益,最高可达约9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LDPC码 速率兼容 自适应编码调制 高阶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挖掘低速率语音编码最低有效位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秋玲 吴蒙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8期273-276,共4页
信息隐藏是保证信息传输安全的重要手段。针对VOIP系统中低速率语音编码在信息隐藏时最低有效位难以确定的问题,利用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作为优化工具,以客观的语音质量评价标准和信息隐藏容量为依据构建遗传算法目标函数,提... 信息隐藏是保证信息传输安全的重要手段。针对VOIP系统中低速率语音编码在信息隐藏时最低有效位难以确定的问题,利用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作为优化工具,以客观的语音质量评价标准和信息隐藏容量为依据构建遗传算法目标函数,提出一种能够挖掘低速率语音编码最低有效位的新方法。以G.729a语音编码为例进行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给定的语音质量下,以隐藏容量最大为目标可以精确搜索到所有最低有效位。最后通过在语音帧的最低有效位上进行机密信息的隐秘传输验证信息隐藏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藏 最低有效位 遗传算法 速率语音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甚低速率语音编码算法及其实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继勇 曹芳 +1 位作者 梁妙元 刘亚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61-263,共3页
在混合激励线性预测(MELP)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一种1 120 b/s MELP甚低速率语音编码算法。该算法通过增加帧长、动态比特分配和多帧联合矢量量化、及参数内插等方法降低语音的编码速率,并已在TMS320VC5416DSP芯片上实时实现。采用美国GL... 在混合激励线性预测(MELP)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一种1 120 b/s MELP甚低速率语音编码算法。该算法通过增加帧长、动态比特分配和多帧联合矢量量化、及参数内插等方法降低语音的编码速率,并已在TMS320VC5416DSP芯片上实时实现。采用美国GL公司的语音质量评估系统VQT,对编解码的实时语音质量进行评估,语音质量感知评价高于3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满足实际通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速率语音编码 动态比特分配 多帧联合矢量量化 参数内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速率语音波形编码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志军 华继钊 《现代电子技术》 2002年第1期21-23,共3页
提出一种波形编码的新方法 ,阐述其编码原理 ,给出编码框图。由于利用了矢量量化技术 ,所以该编码速率较低且算法简单 。
关键词 清/浊音判决 矢量量化 速率 语音信号 中低速率 语音 波形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LP的变速率语音编码器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博 朱杰 《电子测量技术》 2009年第2期12-14,共3页
描述了一种新的基于MELP算法的变速率语音编码器。其中,考察每一语音帧与其前一帧在以下4个方面的相关性:清浊音判定、基音周期、增益与线谱对频率,依相关性不同采用不同的量化方法以减少各帧之间的编码冗余。主观测试表明本编码器的语... 描述了一种新的基于MELP算法的变速率语音编码器。其中,考察每一语音帧与其前一帧在以下4个方面的相关性:清浊音判定、基音周期、增益与线谱对频率,依相关性不同采用不同的量化方法以减少各帧之间的编码冗余。主观测试表明本编码器的语音质量与美国联邦标准的2.4KB/SMELP编码器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率语音编码 混合激励线性预测 矢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加权谱内插的宽带语音编码算法
18
作者 凌震华 戴礼荣 +2 位作者 王仁华 双志伟 周斌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3,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加权谱内插 ( STRAIGHT)的宽带语音编码算法。输入的语音信号首先经过STRAIGHT分析得到精确的基频参数和谱参数 ,然后通过时域抽取和频域建模实现有效的编码压缩。在时域抽取时采用的区别于传统编码算法固定帧长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加权谱内插 ( STRAIGHT)的宽带语音编码算法。输入的语音信号首先经过STRAIGHT分析得到精确的基频参数和谱参数 ,然后通过时域抽取和频域建模实现有效的编码压缩。在时域抽取时采用的区别于传统编码算法固定帧长的自适应可变帧长方法 ,使得编码存储量可以根据实际语音变化情况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主观测听结果表明 ,该算法针对 1 6k Hz采样的语音信号 ,在 6kbps码率上可以取得与AMR-WB( G.72 2 .2 )在 8.85 kbps时的相当的音质效果。此外 ,该算法还具有对恢复语音的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编码算法 语音信号 宽带 内插 自适应 抽取 码率 加权 编码压缩 存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用于CDMA移动通信的变速率语音编码算法
19
作者 朱琦 酆广增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44-750,共7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码率为 0.75-5.4kb/s可变速率的高质量语音编码讲法。该算法对CELP的激励进行了改进,根据语音的特征把语音分成4类,不同类型的语音采用不同的激励码本。特别是对于浊音,提出了一种基于基音同步的嵌入分裂式激励码本,该码... 该文提出了一种码率为 0.75-5.4kb/s可变速率的高质量语音编码讲法。该算法对CELP的激励进行了改进,根据语音的特征把语音分成4类,不同类型的语音采用不同的激励码本。特别是对于浊音,提出了一种基于基音同步的嵌入分裂式激励码本,该码本利用浊音具有准周期性的特点,使该算法在很低的码率下就可很好地恢复浊音信号,克服了CELP在4kb/s速率以下因码本尺寸小而导致合成语音质量差的缺点。经非正式听音测试,它的主观质量超过了1~8kb/s的可变速率QCELP系统,并且平均速率大约只有2kb/s,比QCELP的5kb/s平均速率低了很多、非常适用于 CDMA移动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MA 移动通信 速率语音编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变换域浊音语音的一种分帧自适应编码算法
20
作者 陈云凤 伍康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4期51-55,共5页
波形变换编码算法中,影响语音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浊音语音编码时产生的量化误差.本文在Mozer 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波形变换域分帧自适应编码新算法.采用这种算法用近代的单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对编译码容易做到实时处理.而短时量化信噪比的... 波形变换编码算法中,影响语音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浊音语音编码时产生的量化误差.本文在Mozer 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波形变换域分帧自适应编码新算法.采用这种算法用近代的单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对编译码容易做到实时处理.而短时量化信噪比的平均值可达6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变换 自适应编码 语音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