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变增益的直线磁力驱动系统超螺旋滑模控制
1
作者 孙凤 代雪飞 +5 位作者 赵川 王鑫 裴文哲 金俊杰 徐方超 周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3-1012,共10页
针对直线磁力驱动系统的位置跟踪精度易受外部扰动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以及滑模控制中的抖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变增益的超螺旋滑模控制策略.首先,介绍直线磁力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含扰动的直线磁力驱动系统数学模型;其次,使用超螺... 针对直线磁力驱动系统的位置跟踪精度易受外部扰动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以及滑模控制中的抖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变增益的超螺旋滑模控制策略.首先,介绍直线磁力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含扰动的直线磁力驱动系统数学模型;其次,使用超螺旋滑模算法设计速度控制器,实现系统精确、快速的收敛,并通过Lyapunov函数证明系统稳定性,进一步地,使用模糊算法对超螺旋滑模增益进行自适应调节;最后,对所提复合控制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模糊变增益的超螺旋滑模控制位置跟踪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相对于超螺旋滑模控制,阶跃位置跟踪响应时间缩短28%,稳态误差从3μm减小到1μm,并且没有抖振现象;正弦位置跟踪相位差减小13%,位置跟踪精度提升14%;方波位置跟踪有更好的动态性能;施加扰动后,系统到达稳态时间减小13%,受到负载之后的延迟时间减小80%,抗扰性能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磁力驱动系统 超螺旋滑模控制 模糊控制 自适应增益 高精度位置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臂自适应超螺旋积分终端滑模控制
2
作者 张岳 刘振 +1 位作者 江保平 高存臣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14-1521,共8页
针对n自由度不确定性刚性机械臂动力学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超螺旋积分终端滑模控制方法,以实现机械臂系统的轨迹跟踪控制。首先,给出了一种新型的积分终端滑模面设计,并基于所提出的改进变指数趋近律方案,设计了系统的自适应滑模... 针对n自由度不确定性刚性机械臂动力学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超螺旋积分终端滑模控制方法,以实现机械臂系统的轨迹跟踪控制。首先,给出了一种新型的积分终端滑模面设计,并基于所提出的改进变指数趋近律方案,设计了系统的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以有效地抑制系统的未知不确定性和外界扰动,并保证系统快速到达滑模面,降低系统的抖振。其次,通过构造合适的Lyapunov函数,对机械臂误差系统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二自由度机械臂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积分终端滑模 自适应 超螺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st型PFC变换器的自适应超螺旋全局滑模控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业琴 杨艳 +2 位作者 李正豪 张卫星 李磊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9,130,共10页
针对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提出一种自适应超螺旋全局滑模控制(ASTTSMC)方法。该方法可以保证PFC变换器在理想工作条件下具备良好的性能,并且在面对负载突变、电网电压波动和电感参数变化等系统不确定性情况下时仍然能够保持... 针对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提出一种自适应超螺旋全局滑模控制(ASTTSMC)方法。该方法可以保证PFC变换器在理想工作条件下具备良好的性能,并且在面对负载突变、电网电压波动和电感参数变化等系统不确定性情况下时仍然能够保持全局鲁棒性。在控制律的设计中,采用全局滑模控制作为基准模型,从而确保系统在整个响应过程都具有鲁棒性;同时,切换项采用自适应超螺旋算法,考虑系统不确定项,通过自适应超螺旋算法中的切换增益参数来改善系统潜在的“抖振”现象;此外,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定理证明了所设计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理想工作条件下和系统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该方法都能够有效改善网测电流的质量和提高变换器的功率因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所设计控制器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全局滑模 超螺旋算法 自适应控制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船自适应超螺旋轨迹跟踪滑模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成涛 陈威 +2 位作者 陶睿楠 朱栋 储开斌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4,共8页
针对无人船受到风浪等不确定性干扰时易出现轨迹跟踪误差大、自适应增益范围小、滑模控制方法的抖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自适应超螺旋滑模控制算法。根据无人船结构建立数学模型,引入轨迹参考点将数学模型转换为二阶系统微分方程;设... 针对无人船受到风浪等不确定性干扰时易出现轨迹跟踪误差大、自适应增益范围小、滑模控制方法的抖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自适应超螺旋滑模控制算法。根据无人船结构建立数学模型,引入轨迹参考点将数学模型转换为二阶系统微分方程;设计自适应超螺旋滑模控制器;构造Lyapunov函数,推导满足系统闭环稳定性的自适应增益。在考虑风阻、浪阻的情况下,将本文方法分别与超螺旋滑模控制和传统自适应超螺旋滑模控制这两种方法进行仿真实验对比。结果显示,在仿真实验的30 s中,本文方法的轨迹跟踪平均绝对误差比超螺旋滑模控制和传统自适应超螺旋滑模控制分别减少了0.60 m和0.27 m,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控制性能,抑制抖振,减小轨迹跟踪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增益 超螺旋滑模控制 无人船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自适应增益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超螺旋滑模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丽君 姚建勇 邓文翔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9-74,共6页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是复杂的非线性控制对象,存在各种建模不确定性,使得设计高性能的控制器以满足系统伺服精度要求更加困难。针对考虑各种建模不确定性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设计了一种具有自适应增益的超螺旋滑模控制方法。利用已知的系...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是复杂的非线性控制对象,存在各种建模不确定性,使得设计高性能的控制器以满足系统伺服精度要求更加困难。针对考虑各种建模不确定性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设计了一种具有自适应增益的超螺旋滑模控制方法。利用已知的系统模型信息,在传统超螺旋滑模控制算法中引入基于模型的前馈控制律,提升系统伺服精度。采用自适应律实时更新控制器增益,无需先获知系统建模不确定性的确切界,避免了传统算法中由人为设定与该界相关的控制增益造成的保守性。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全局稳定,系统跟踪误差可在有限时间内渐近收敛到零附近任意小的范围内,且收敛的速度和稳态误差的界可通过参数进行调节。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可有效地抑制建模不确定性对系统的不利影响,显著提高其跟踪精度,且所得到的控制输入是连续的,更利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 建模不确定性 自适应 超螺旋算法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超螺旋算法的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稳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6
作者 殷生晶 王晓琳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39,共10页
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HSPMSG)系统采用传统PI控制,负载突变时存在输出电压波动大、响应速度慢及抗扰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超螺旋算法(STW)的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稳压控制策略。在建立含控制延时交叉耦合项电流环控制模型的基础... 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HSPMSG)系统采用传统PI控制,负载突变时存在输出电压波动大、响应速度慢及抗扰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超螺旋算法(STW)的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稳压控制策略。在建立含控制延时交叉耦合项电流环控制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基于超螺旋算法的非线性电压控制律。同时,为抑制系统抖振,提出采用连续函数替换符号函数设计电压控制器。此外,针对扰动边界不确定与控制参数矛盾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自适应超螺旋算法(ASTW),并对稳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理论证明。最后,搭建了仿真模型和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表明该控制策略可抑制系统抖振、减小电压波动,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抗负载扰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 超螺旋算法 自适应 稳定性 抗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自适应超螺旋算法的高速列车最优黏着控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中奇 张俊豪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43-2150,共8页
为解决轨面状态变化时列车牵引/制动力得不到有效发挥的问题,考虑轮轨间黏着状态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和时变性,设计一种快速自适应超螺旋(FAST)滑模控制器。根据轮轨黏着机制和列车运行原理建立列车模型,对不同轨面下黏着特性曲线进行研究... 为解决轨面状态变化时列车牵引/制动力得不到有效发挥的问题,考虑轮轨间黏着状态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和时变性,设计一种快速自适应超螺旋(FAST)滑模控制器。根据轮轨黏着机制和列车运行原理建立列车模型,对不同轨面下黏着特性曲线进行研究。使用全维状态观测器对负载转矩进行观测,并计算获取当前轨面黏着系数。在此基础上,利用滑模极值算法动态搜索当前轨面最佳蠕滑速度。采用快速自适应超螺旋算法设计的滑模控制器控制牵引电机转矩,使列车蠕滑速度稳定跟踪于当前轨面最佳蠕滑速度处。利用MATLAB软件对FAST滑模控制器设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将其与采用超螺旋滑模控制器和标准滑模控制器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FAST算法将系统稳定时间缩短至5 s,收敛速度加快。不同轨面搜索到的蠕滑速度稳定在最优阈值1.4~1.5 m/s之间,轨面变化时,转矩变化趋势与轨面变化趋势一致,数值分别稳定在67200和32720左右。在模型中加入干扰后,系统能快速稳定,转矩相对误差处于±0.05%,控制器有较强鲁棒性。由此可知,快速自适应超螺旋算法实现了对不同轨面下的列车最佳蠕滑速度的快速跟踪,充分利用了当前轨面的最大黏着系数,极大发挥了列车牵引/制动力,实现了高速列车的最优黏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自适应超螺旋算法 最佳蠕滑速度 最优黏着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自适应超螺旋算法的制导律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畅 杨锁昌 +1 位作者 汪连栋 张宽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88-1397,共10页
针对地空导弹攻击机动目标的制导律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有限时间稳定的新型二阶滑模制导律。在弹目相对运动模型的基础上,将制导问题转化为一阶系统的控制问题。在超螺旋(ST)算法中引入线性项和一种新的参数自适应律,提出了一种快速自... 针对地空导弹攻击机动目标的制导律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有限时间稳定的新型二阶滑模制导律。在弹目相对运动模型的基础上,将制导问题转化为一阶系统的控制问题。在超螺旋(ST)算法中引入线性项和一种新的参数自适应律,提出了一种快速自适应超螺旋(FAST)算法,该算法不需要已知系统不确定性的边界且收敛速度较快。利用类二次型Lyapunov函数证明了系统有限时间稳定性,给出了收敛时间估计公式。通过与自适应滑模制导律、ST制导律和光滑二阶滑模制导律的仿真对比,验证了所设计的制导律在保证制导精度的同时,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提高滑模变量的收敛速度,并且避免了参数选择困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滑模 超螺旋(ST)算法 制导律 有限时间稳定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益自适应超螺旋滑模理论的无人机控制 被引量:7
9
作者 周齐贤 王寅 孙学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53-1460,共8页
以无人机为研究对象,针对无人机系统非线性强和飞行过程中外界干扰产生的不确定性,设计一种基于增益自适应滑模控制的无人机姿态控制器.该方法无需观测器对不确定性进行估计就可以实现对给定无人机姿态的跟踪控制,同时滑模控制中的抖振... 以无人机为研究对象,针对无人机系统非线性强和飞行过程中外界干扰产生的不确定性,设计一种基于增益自适应滑模控制的无人机姿态控制器.该方法无需观测器对不确定性进行估计就可以实现对给定无人机姿态的跟踪控制,同时滑模控制中的抖振情况可以得到有效抑制.首先介绍无人机模型,给出其数学模型;其次,以误差为状态量,设计稳定收敛的滑模面,采用增益自适应超螺旋滑模算法设计能够有限时间收敛的无人机姿态控制器;再采用Lyapunov第二法证明闭环无人机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对所提控制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可靠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有限时间收敛 增益自适应超螺旋滑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式吊车自适应超螺旋移动滑模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秀涛 徐为民 +2 位作者 张明明 张万鹏 王永爽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50-1162,共13页
针对变绳长下的桥式吊车防摇定位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和扰动估计器的自适应增益超螺旋移动滑模控制的方法。首先,所设计的移动滑模面可以根据输入的误差及相应的导数实时改变自身的斜率;此外,在该移动滑模面上加入动态指数... 针对变绳长下的桥式吊车防摇定位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和扰动估计器的自适应增益超螺旋移动滑模控制的方法。首先,所设计的移动滑模面可以根据输入的误差及相应的导数实时改变自身的斜率;此外,在该移动滑模面上加入动态指数项以使任意初始状态误差变量都在滑模面上,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控制性能。其次,为实现系统状态误差的快速收敛,设计一种自适应超螺旋滑模控制算法,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削弱控制系统的抖振,也能很好地抑制系统的匹配扰动,另外构造一个不确定性和扰动估计器用来解决系统的非匹配扰动。最后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对该控制器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吊车 移动滑模面 自适应增益超螺旋算法 不确定性和扰动估计器 非匹配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超螺旋算法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金爱娟 王硕勋 +2 位作者 李少龙 刘付鑫 吴铭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98-207,共10页
目的为提高传统PID控制下永磁同步电动机在遇到负载突变、重载启动、频繁变速等外界条件变化时性能突变的问题,文中将超螺旋滑模引入电机控制中,以更好地应对外界条件的变化。方法通过在原有的超螺旋滑模算法中,加入自适应比例项和积分... 目的为提高传统PID控制下永磁同步电动机在遇到负载突变、重载启动、频繁变速等外界条件变化时性能突变的问题,文中将超螺旋滑模引入电机控制中,以更好地应对外界条件的变化。方法通过在原有的超螺旋滑模算法中,加入自适应比例项和积分项,使其获得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强的鲁棒性。然后引入一种新的过饱和系数,来应对引入积分项所带来的超调问题。结果在Matlab/SMULINK的仿真环境中,搭建所提方法的模型,并与传统的PID控制、超螺旋滑模控制以及比例项改进超螺旋滑模控制所搭建的模型做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在遇到外界条件变化下,稳定性提高了33%~91%、快速性提高了27%~76%。结论文中优化后的超螺旋滑模控制器有更高的鲁棒性和更快的快速收敛性,改善了系统的性能,能够有效应对负载突变、重载启动、频繁变速等问题,使应用文中所提方法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能够更加符合包装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超螺旋算法 自适应 过饱和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增益APA-AG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智永锋 范蟠果 +2 位作者 张骏 邓正宏 张怡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9-453,共5页
为了提高自适应滤波器的收敛性和跟踪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增益APA-AG算法。通过分析估计输出误差信号,获得了参数迭代步长的一个特定值估计,以实现集平均代价函数最小化。仿真结果表明,相比较于传统的APA算法,文中研究的APA-AG算法具有... 为了提高自适应滤波器的收敛性和跟踪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增益APA-AG算法。通过分析估计输出误差信号,获得了参数迭代步长的一个特定值估计,以实现集平均代价函数最小化。仿真结果表明,相比较于传统的APA算法,文中研究的APA-AG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率和更好的跟踪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滤波 算法 APA算法 自适应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增益LMS算法的谐波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建华 周万鹏 +1 位作者 钱红稳 赵世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12,共6页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需要对谐波电流进行检测,快速准确的谐波检测方法能够提高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性能。本文基于最小均方算法,改进了谐波检测算法,该算法从减小集平均代价函数出发,基于自适应增益,推导出新的步长迭代公式;从检测算...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需要对谐波电流进行检测,快速准确的谐波检测方法能够提高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性能。本文基于最小均方算法,改进了谐波检测算法,该算法从减小集平均代价函数出发,基于自适应增益,推导出新的步长迭代公式;从检测算法的快速准确性出发,通过Matlab仿真和DSP实验可以看出该算法得到的基波幅值误差为0.2%,迭代响应时间为0.01s,不仅达到了很高的检测精度,而且能在半个基波周期内达到稳定,验证了新检测算法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S算法 谐波检测 集平均代价函数 自适应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增益LMS算法的自适应逆可重构控制
14
作者 谭智勇 安锦文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2-336,共5页
针对飞控系统的可重构设计问题,提出了解耦控制与自适应逆控制(AdaptiveInverseControl)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首先采用线性动态逆方法设计了某型飞机的滚转角控制回路,实现飞机滚转与侧滑之间的解耦;其次,给出了具有可变增益的基于ε滤波... 针对飞控系统的可重构设计问题,提出了解耦控制与自适应逆控制(AdaptiveInverseControl)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首先采用线性动态逆方法设计了某型飞机的滚转角控制回路,实现飞机滚转与侧滑之间的解耦;其次,给出了具有可变增益的基于ε滤波的LMS算法,在系统解耦的基础上构建了自适应逆控制系统,从而实现系统在舵机故障下的重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基于改进的ε滤波可变增益LMS算法的自适应逆可重构飞行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系统故障恢复功能,表明了其在飞控系统重构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控制 解耦控制 可变增益LMS算法 自适应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扰动观测器的电磁直线驱动器改进滑模控制
15
作者 高仁璟 王赓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75,共12页
针对因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等因素直接作用导致电磁直线驱动器控制性能恶化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扰动观测器与改进的超螺旋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为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避免控制律使用高增益反馈,设计自适应滑模... 针对因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等因素直接作用导致电磁直线驱动器控制性能恶化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扰动观测器与改进的超螺旋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为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避免控制律使用高增益反馈,设计自适应滑模扰动观测器对系统扰动等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观测与自适应前馈补偿。为保证系统的有限时间收敛性,基于改进的全局快速终端滑模面设计等效控制部分,并引入改进的快速超螺旋算法作为趋近阶段的切换控制律,以进一步提升收敛速度并削弱抖振的影响。利用Lyapunov定理证明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增强系统鲁棒性、避免参数增益选择保守性的优势,能够实现对非线性时变扰动的自适应观测补偿,保证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更快收敛的同时有效抑制抖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直线驱动器 自适应滑模扰动观测器 全局快速终端滑模 快速超螺旋算法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自适应超螺旋滑模观测器无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杰 周立 +1 位作者 苏美霞 王慧玲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3年第1期32-42,共11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传统超螺旋滑模观测器(Super-twisting algorithm based sliding-mode observer,STA-SMO)使用固定滑模参数,从而导致较大抖振和扰动抑制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滑模参数可以随着系统转速变化而实时更新的永磁同步电机...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传统超螺旋滑模观测器(Super-twisting algorithm based sliding-mode observer,STA-SMO)使用固定滑模参数,从而导致较大抖振和扰动抑制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滑模参数可以随着系统转速变化而实时更新的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超螺旋滑模观测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并给出了所提方法的稳定性证明,通过在线调整滑模系数可以获得较高的估计精度。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传统矢量控制速度环采用固定参数PI控制器、无法满足系统快速响应和参数扰动抑制能力等问题,速度外环采用模糊PI控制器,通过模糊控制器的输出更新PI控制器的参数,增强系统的鲁棒性。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基于模糊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超螺旋滑模观测器可以有效抑制系统抖振,且估计精度高,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传感器控制 自适应超螺旋算法 滑模观测器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桥式吊车模型参考自适应滑模控制
17
作者 曹鹏程 徐为民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2,共9页
针对桥式吊车系统存在动态数学模型难以建立和扰动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控制策略。该策略是通过将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算法与基于动态学习增益的迭代学习控制相结合而获得的。超螺旋滑... 针对桥式吊车系统存在动态数学模型难以建立和扰动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控制策略。该策略是通过将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算法与基于动态学习增益的迭代学习控制相结合而获得的。超螺旋滑模算法采用自适应增益技术,即使精确扰动边界未知,也可以调整切换增益,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通过迭代学习控制可以对系统未知动力学进行估计,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设计一种非线性动态学习增益来保证学习过程中的收敛速度和稳态精度。应用产生指数衰减曲线的参考模型来跟踪位置误差,通过修改参考模型的衰减率控制系统动态响应过程。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证明。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吊车 自适应广义超螺旋滑模 迭代学习控制 动态学习增益 模型参考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信息融合的导航系统构成与算法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黄晓瑞 崔平远 崔祜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061-1064,共4页
由于组合导航系统应用环境的不确定性 ,给噪声统计特性的准确描述带来困难 ,这将造成Kalman滤波器不稳定甚至发散 ,目前常用的解决办法是直接估计系统噪声与量测噪声的方差阵Q及R ,进行自适应滤波 .但方程的增加将使计算量加大、实时性... 由于组合导航系统应用环境的不确定性 ,给噪声统计特性的准确描述带来困难 ,这将造成Kalman滤波器不稳定甚至发散 ,目前常用的解决办法是直接估计系统噪声与量测噪声的方差阵Q及R ,进行自适应滤波 .但方程的增加将使计算量加大、实时性不能保证 .本文在对基于信息融合的INS/GPS组合导航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基础上 ,探讨了通过ARMA模型自适应参数辨识求解可变增益K ,从而求出状态估计值的方法 ,并对辨识误差协方差的防饱和算法进行了研究 .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对提高导航精度和运算速度是行之有效的 ,所得结论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组合导航 自适应滤波 可变增益 防饱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线性约束鲁棒自适应特征波束形成算法
19
作者 刘铁林 张成 石全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19,共5页
以镶嵌在刚性圆柱体上的均匀圆阵为阵列模型,研究了一种鲁棒自适应特征波束形成算法。在分析了特征波束形成技术的基础上,将阵列优化问题描述为多维线性约束下的波束优化问题,进而在约束矩阵的正交线性子空间求解最优化问题,在满足鲁棒... 以镶嵌在刚性圆柱体上的均匀圆阵为阵列模型,研究了一种鲁棒自适应特征波束形成算法。在分析了特征波束形成技术的基础上,将阵列优化问题描述为多维线性约束下的波束优化问题,进而在约束矩阵的正交线性子空间求解最优化问题,在满足鲁棒性约束条件下自适应地得到了阵列最优权向量,进而获得了与期望波束图较为一致的波束图,并分析了在满足鲁棒性约束条件下最大特征波束阶次的选择以及算法的收敛性。该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迭代误差不会累积的特点。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自适应算法 特征波束形成 多维线性约束 白噪声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重构的自适应滤波改进算法
20
作者 祝转民 杨宜康 +1 位作者 黄永宣 李济生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5-48,共4页
自适应滤波是在系统建模、参数估计和轨道重构中抑制 Kalman滤波发散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在实际工程中 ,因原始数据质量问题 ,自适应滤波同样存在收敛速度慢甚至于滤波发散问题。提出了对增益矩阵修正的改进型自适应滤波算法 ,... 自适应滤波是在系统建模、参数估计和轨道重构中抑制 Kalman滤波发散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在实际工程中 ,因原始数据质量问题 ,自适应滤波同样存在收敛速度慢甚至于滤波发散问题。提出了对增益矩阵修正的改进型自适应滤波算法 ,有效地克服了滤波发散问题。仿真结果证明 ,本方法是可靠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滤波改进算法 轨道重构 KALMAN滤波 航天测控系统 增益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