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精度位置跟踪自适应增益调度滑模控制算法 被引量:6
1
作者 杨艺 秦世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共11页
影响位置跟踪精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内外不确定性。由于具备很强的鲁棒性,滑模控制能有效消除系统不确定性的影响,然而也会带来抖振这一顽疾。因此,有效削弱滑模控制系统的抖振是提升系统跟踪精度的关键。为此,本文... 影响位置跟踪精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内外不确定性。由于具备很强的鲁棒性,滑模控制能有效消除系统不确定性的影响,然而也会带来抖振这一顽疾。因此,有效削弱滑模控制系统的抖振是提升系统跟踪精度的关键。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误差主导的自适应增益调度算法,该算法利用等效原理准确判断系统滑动模态是否建立,并以此来调度切换函数增益值的增减;同时,为克服因利用低通滤波器获取切换函数等效输出而引起的时间延迟,在增益调度中采用误差主导的增益变化率,确保了增益调度的实时性。理论和仿真实验证明,在滑动模态建立前,该增益调度策略能加快滑模变量的收敛速度;而在滑动模态建立后,该增益调度策略能使增益值在有限时间内趋近于系统不确定的绝对值,降低了系统抖振幅值,从而获取更高的跟踪精度。直流力矩电机伺服系统位置跟踪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增益调度方案有效,能使系统获得更高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不确定性 滑模控制 自适应增益调度 跟踪误差 高精度位置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空域机动反舰导弹增益调度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聪颖 顾文锦 +1 位作者 王士星 尚安利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01-104,共4页
阐明了针对大空域机动反舰导弹飞行空域大、速度变换范围大的特点,采用增益调度的方法设计其控制系统.在理想弹道计算的基础上选取特征点,在每个特征点,将对象简化为一个二阶环节来近似.增益调度表的设计准则是阻尼比,保证导弹在所有特... 阐明了针对大空域机动反舰导弹飞行空域大、速度变换范围大的特点,采用增益调度的方法设计其控制系统.在理想弹道计算的基础上选取特征点,在每个特征点,将对象简化为一个二阶环节来近似.增益调度表的设计准则是阻尼比,保证导弹在所有特征点的性能要求.特征点的仿真与全弹道仿真均验证了该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舰导弹 增益调度 控制系统 PID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益调度的大压力筒压力跟踪控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金波 梅洪 李维嘉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4,共6页
针对大压力筒压力控制的大惯性特征,采用控制进出压力筒液体容积的方式,实现压力筒内部压力的精确跟踪。建立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在平衡点处线性化系统状态方程,采用极点配置方法设计系统在平衡点处的状态反馈解耦控制器。结合增益调度... 针对大压力筒压力控制的大惯性特征,采用控制进出压力筒液体容积的方式,实现压力筒内部压力的精确跟踪。建立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在平衡点处线性化系统状态方程,采用极点配置方法设计系统在平衡点处的状态反馈解耦控制器。结合增益调度控制器设计策略,采用Back to turn(BTT)方法,得到系统全局保稳定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点线性化 状态反馈解耦控制器 增益调度 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状态参考自适应与L_2-增益混合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闫茂德 徐德民 贺昱耀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71-574,共4页
针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 ,首次提出了一种状态参考自适应与 L2 -增益混合控制器。该控制器大大拓宽了递推 (backstepping)自适应控制方法的适用范围 ,且对非匹配的未知参数和有界干扰具有强鲁棒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说明了该控制器... 针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 ,首次提出了一种状态参考自适应与 L2 -增益混合控制器。该控制器大大拓宽了递推 (backstepping)自适应控制方法的适用范围 ,且对非匹配的未知参数和有界干扰具有强鲁棒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说明了该控制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 自适应控制 L2-增益 BACKSTEPPING方法 混合控制器 设计 递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机的增益自适应神经元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建明 王树青 王宁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114,共4页
针对多纸种造纸机定量控制系统的特点 ,综合运用神经元控制和自适应控制思想 ,提出了神经元增益自适应整定的神经元控制方法 ,并对某造纸机定量控制系统进行了控制器的设计和仿真实验研究 。
关键词 增益自适应 定量控制 自适应控制 仿真实验 系统 控制器 神经元 造纸机 纸种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多变量变增益控制器设计及仿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嘉 李华聪 +1 位作者 徐轩 王淑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58-1968,共11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全包线工作下的多变量变增益控制器设计问题,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埃德蒙德算法(以下简称KQ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应用。首先,阐明了多变量KQ算法的控制原理与优化算法,进而通过闭环期望函数选择、控制器结构选择以及控制器参数... 针对航空发动机全包线工作下的多变量变增益控制器设计问题,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埃德蒙德算法(以下简称KQ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应用。首先,阐明了多变量KQ算法的控制原理与优化算法,进而通过闭环期望函数选择、控制器结构选择以及控制器参数优化进行了KQ控制器设计,并针对所设计的KQ控制器,给出了稳定性证明和系统奇异值分析。分析表明所设计KQ控制器能够使系统闭环稳定,且具有满意的低频指令跟踪、干扰抑制能力、传感器噪声的抑制、高频未建模动态的鲁棒稳定性和低频发动机建模误差不敏感等性能,满足发动机控制要求。其次,通过调度变量选择、设计点KQ控制器设计以及采用插值方法的非设计点KQ控制器设计等过程实现某型涡扇发动机的多变量KQ变增益控制器设计研究,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点条件下,当涡轮后温度和增压比参考输入均为阶跃信号时,其被控参数响应速度很快,且上升时间均小于1 s,耦合影响小于6%,设计点KQ控制器满足控制要求;非设计点条件下,利用插值方法建立的KQ变增益控制器具有较好的性能,能够实现该型涡扇发动机全包线控制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多变量控制 KQ控制算法 增益调度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体运载火箭建模及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韦常柱 琚啸哲 +1 位作者 张亮 崔乃刚 《宇航总体技术》 2017年第1期21-26,共6页
考虑运载火箭飞行过程中的弹性振动特性,对运载火箭进行全量动力学建模以及控制器设计。首先将运载火箭考虑为一维梁模型并建立全量动力学模型,分别引入自适应滤波姿态控制算法和H_2范数鲁棒增益调度控制算法设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 考虑运载火箭飞行过程中的弹性振动特性,对运载火箭进行全量动力学建模以及控制器设计。首先将运载火箭考虑为一维梁模型并建立全量动力学模型,分别引入自适应滤波姿态控制算法和H_2范数鲁棒增益调度控制算法设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在考虑舵机非线性情况下两种控制方法均能够满足精度要求,在具有较大外部扰动情况下,鲁棒增益调度控制算法相较于自适应滤波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刚弹耦合 自适应滤波 H2范数鲁棒增益调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模型参考自适应神经元速度控制的仿真
8
作者 张丽娟 罗丹羽 《煤矿机电》 2009年第3期48-50,共3页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增益模糊自整定神经元速度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当突加负载扰动或参数突变时,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增益模糊自整定神经元速度控制具有响应快、鲁棒性强、较好的动、静态特...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增益模糊自整定神经元速度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当突加负载扰动或参数突变时,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增益模糊自整定神经元速度控制具有响应快、鲁棒性强、较好的动、静态特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 模型参考自适应增益模糊自整定神经元控制 速度控制器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能互补供需自适应调度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志宏 旦增巴桑 +1 位作者 夏强 廖晓群 《电子设计工程》 2020年第24期108-111,116,共5页
为平衡电网供需电子间的互补调度关系,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能互补供需自适应调度方法。分级连接电子识别控制器与多能监测模块,获取精确的学习空间复杂度数值,完成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能电子识别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自适应调度框架,借... 为平衡电网供需电子间的互补调度关系,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能互补供需自适应调度方法。分级连接电子识别控制器与多能监测模块,获取精确的学习空间复杂度数值,完成基于深度学习的多能电子识别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自适应调度框架,借助基层组织内电子供需结构,计算互补偏离度的实值参量,完成新型多能互补供需自适应调度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非动态调度模型相比,所提方法将单位时间内供需输出电压提升至440 V,且提高了邻位电子间的调频速率,平衡了电网供需电子间的互补调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多能互补供需 自适应调度 识别控制器 电子供需 互补偏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发生器二自由度H_(∞)自适应压强控制研究
10
作者 芦海洋 兰飞强 +1 位作者 曹军伟 王曦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38-2846,共9页
为了解决由滑动板调节角度和空腔自由容积引起的燃气发生器压强时变特性的控制问题,设计了二自由度H_(∞)自适应控制器。首先,建立燃气发生器数学模型,并提出根据标准二阶线性模型建立燃气发生器归一化线性变参数(LPV)系统的方法。其次... 为了解决由滑动板调节角度和空腔自由容积引起的燃气发生器压强时变特性的控制问题,设计了二自由度H_(∞)自适应控制器。首先,建立燃气发生器数学模型,并提出根据标准二阶线性模型建立燃气发生器归一化线性变参数(LPV)系统的方法。其次,假设燃气发生器系统固有频率不变,通过最小二乘辨识方法获得在不同工作点的虚拟阻尼系数分布。再其次,针对归一化LPV系统,设计了两个胞点的二自由度H_(∞)控制器,在两个控制器胞点之间,根据虚拟阻尼系数实时求解控制参数。最后,给出了二自由度H_(∞)自适应控制器输入信号量纲变换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燃气发生器LPV系统辨识精度高,二自由度H_(∞)自适应控制器具有不超调、快速控制特性和良好的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自由度H_(∞)控制 自适应控制 LPV系统 增益调度 燃气发生器 最小二乘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闸机液压旋转机构的混合自适应前馈控制
11
作者 焦大伟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19年第10期40-46,共7页
提出利用液压比例阀进出口两端压差进行参数混合自适应前馈控制的闸机液压旋转机构控制方法。首先介绍系统结构,建立关键液压元器件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前馈控制模型中压差不确定性,给出在无压力传感的情况下,对伺服阀压差进行实时估计... 提出利用液压比例阀进出口两端压差进行参数混合自适应前馈控制的闸机液压旋转机构控制方法。首先介绍系统结构,建立关键液压元器件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前馈控制模型中压差不确定性,给出在无压力传感的情况下,对伺服阀压差进行实时估计的方法和增益调度方式实现压差自适应的方法。随后,提出一种将实时估计与调度增益的自适应参数加权求和的混合方法,获得伺服阀压差作为前馈控制的模型参考。最后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闸机液压旋转门的前馈控制中,混合自适应方法在存在测量误差等噪声干扰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可以比自校正和增益调度方式获得更高的位置跟随和速度跟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前馈 混合自适应 自校正 增益调度 闸机旋转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控制汽油机空燃比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永相 陈勇 +4 位作者 张弓 林用满 王永忠 龙其彬 向安静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7-21,共5页
结合发动机空燃比的控制特征,研究了一种能自适应补偿喷油量的CMAC控制器。介绍了其自适应补偿算法———学习—补偿法。通过采用台架试验数据加随机扰动数据并用MATLAB对CMAC进行训练和仿真,获取了控制器参数,验证了控制器的学习能力... 结合发动机空燃比的控制特征,研究了一种能自适应补偿喷油量的CMAC控制器。介绍了其自适应补偿算法———学习—补偿法。通过采用台架试验数据加随机扰动数据并用MATLAB对CMAC进行训练和仿真,获取了控制器参数,验证了控制器的学习能力、鲁棒性和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控制 汽油机 空燃比 自适应控制系统 控制器参数 学习-补偿算法 增益系数 汽车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干扰观测器的非对称缸电液系统位置控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云飞 赵继云 曹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864-3871,共8页
为了提高重载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精度,设计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新型位移控制策略。首先,搭建非对称缸电液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集成化处理系统中的不确定问题,设计非双干扰观测器,分别对系统的外力扰动和流量压力扰动进行... 为了提高重载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精度,设计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新型位移控制策略。首先,搭建非对称缸电液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集成化处理系统中的不确定问题,设计非双干扰观测器,分别对系统的外力扰动和流量压力扰动进行了观测;其次,采用反步设计方法设计位移控制器,结合干扰观测器补偿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扰动,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控制器的稳定性;第三,为解决反步设计过程中计算虚拟控制律时的微分爆炸问题,设计自适应增益微分器来求虚拟控制率的导数,该微分器的增益随着估计误差而不断自适应调整,避免反步控制器过于复杂;最后,利用MATLAB软件搭建了仿真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实时系统搭建物理实验台,利用仿真和实验验证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与PID控制器和未加微分器的反步控制器相比,所设计的位置控制器的精度分别提高了62.8%和7.7%,且大幅简化了控制器的设计过程。本文设计的控制器不仅提高系统的轨迹跟踪精度,而且简化系统控制器的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缸 干扰观测器 反步控制器 李雅普诺夫函数 自适应增益微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二自由度直升机姿态控制方法
14
作者 刘志强 叶曦 +1 位作者 张仕臻 宋洋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6期103-109,共7页
为提高二自由度直升机系统的控制精度,改善飞行姿态角的稳定性,文中考虑到控制系统的非线性以及常规PID控制方法参数整定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同时运用增益调度及遗传算法的混合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二自由度直升机运动学模型,基于信... 为提高二自由度直升机系统的控制精度,改善飞行姿态角的稳定性,文中考虑到控制系统的非线性以及常规PID控制方法参数整定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同时运用增益调度及遗传算法的混合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二自由度直升机运动学模型,基于信号输入实验原理进行参数辨识,以获取到姿态角近似数学模型,进而设计出一种基于混合遗传算法优化的PID控制器。该控制器借助增益调度策略,以实时误差大小为调度变量,选择多个系统稳定工作点,利用遗传算法对不同操作点的PID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在LabVIEW平台上分别对常规PID控制器、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PID控制器以及基于混合遗传算法优化的PID控制器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混合遗传算法优化的PID控制器能够改善俯仰角和偏航角的耦合作用,降低超调量,缩短调节时间。这说明混合遗传算法优化PID控制器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自由度直升机 姿态控制 混合遗传算法 参数辨识 增益调度 PID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ition Stage Control of Tail Sitter Aircraft Based on Guardian Maps
15
作者 ZHANG Yong CHEN Xinyi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0年第2期322-331,共10页
To deal with the high nonlinearities and strong couplings in the transition stage of tailsitter aircraft,an adaptive gainscheduling controller is proposed by combining the guardian maps theory and H∞control theory.Th... To deal with the high nonlinearities and strong couplings in the transition stage of tailsitter aircraft,an adaptive gainscheduling controller is proposed by combining the guardian maps theory and H∞control theory.This method is applied to track the flightpath angle of the transition stage of tailsitter aircraft,and compared with the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method based on traditional gain scheduling.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guardian maps theory can autonomously schedule the appropriate control parameters and accomplish the stable transition.Besides,the proposed method shows better tracking performance than the LQR method based on traditional gain schedu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lsitter aircraft transition stage guardian maps adaptive gainscheduling controll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CIC提升LTE同频组网能力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涛 赵琼 +1 位作者 应波 宋巍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5年第5期23-26,共4页
针对LTE R8中ICIC技术应用问题,业界提出了AICIC技术。本文阐述了AICIC的原理与实现架构,并通过单小区的定点与移动场景测试,验证AICIC技术在不损害小区整体吞吐量性能条件下,能够较大提高小区边缘的性能增益。同时对基站到集中控制器... 针对LTE R8中ICIC技术应用问题,业界提出了AICIC技术。本文阐述了AICIC的原理与实现架构,并通过单小区的定点与移动场景测试,验证AICIC技术在不损害小区整体吞吐量性能条件下,能够较大提高小区边缘的性能增益。同时对基站到集中控制器的时延进行了现网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时延水平完全可以满足AICIC策略制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干扰协调 同频干扰 边缘用户增益 集中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