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量梯度下降法的钢管混凝土柱垂直度点云拟合测量
1
作者 孔恒 温玉成 +3 位作者 郭飞 张东亮 鲍艳 孙哲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45-1352,共8页
我国近年来建设了大量的大型地下工程,需要快速检测这些地下工程中的钢管混凝土柱的安全状态以保证施工质量。为此,提出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点云数据进行检测。首先,对点云数据进行拼接和提取处理;然后,采用动量梯度下降法通过... 我国近年来建设了大量的大型地下工程,需要快速检测这些地下工程中的钢管混凝土柱的安全状态以保证施工质量。为此,提出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点云数据进行检测。首先,对点云数据进行拼接和提取处理;然后,采用动量梯度下降法通过点云数据拟合圆柱体方程,并基于圆柱体方程方向向量与垂直向量计算出柱体垂直度;最后,在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的钢管混凝土柱体上进行试验。试验分为3组:前2组采用动量梯度下降法拟合计算垂直度,对比使用多测站拼接的点云数据和单测站点云数据的差异;最后1组使用全站仪检测垂直度,作为似真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基于动量梯度下降法拟合计算的垂直度与全站仪测量结果对比,其精度满足规范和工程的测量要求;2)多测站拼接的点云数据和单测站点云数据均能满足需求;3)基于动量梯度下降法的垂直度点云拟合测量方法相比传统检测方法提升4倍的工作效率。结果证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柱体的垂直度快速测量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钢管混凝土柱 垂直度测量 三维激光扫描 圆柱体拟合 动量梯度下降 点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sterov动量加速的ADMM译码算法
2
作者 张冀 陈安民 冀保峰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5-1263,共9页
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ADMM)因具有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LP)译码条件约束的几何结构,同时利用了消息传递机制,被认为是一种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 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ADMM)因具有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LP)译码条件约束的几何结构,同时利用了消息传递机制,被认为是一种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低密度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新型优化译码算法。通过在LP译码模型的目标函数中引入惩罚项,基于ADMM的变量节点惩罚译码有效地减轻了非积分解,从而提高了误帧率(Frame Error Rate,FER)性能。尽管ADMM在许多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其收敛速度较慢以及对初始条件和参数设置敏感的问题仍然限制了其在高维、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中的进一步应用。特别是在LDPC线性规划译码过程中,ADMM的交替更新机制容易导致优化路径振荡,且在处理非精确约束时表现不佳。针对ADMM算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算法,该算法将Nesterov动量加速方法与ADMM相结合,以解决ADMM对LDPC译码器错误修正能力和收敛效率的影响。算法通过动量项减少迭代次数将一个Nesterov加速格式从无约束复合优化问题推广到ADMM惩罚函数模型,利用ADMM算法将原问题的约束条件有效转化为目标函数的一部分,从而构造出无约束优化子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Nesterov加速技术对梯度下降迭代过程进行改进,以提高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仿真实验使用了三种不同码率的5G LDPC短码。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ADMM惩罚译码算法,所提出的基于动量加速的ADMM译码算法不仅有大约0.2 dB的信噪比增益,而且平均迭代次数也降低了20%左右,加快了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规划译码 交替方向乘子译码 动量加速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下降法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太福 熊隽迪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65-1268,1273,共5页
一般的二维模糊控制器的输出控制量是误差和误差变化率的固定函数,对于时变、不确定性被控对象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针对该问题,引入梯度下降学习算法,修正输入输出变量高斯型隶属度函数的均值和方差,使模糊控制系统具有自适应性。同时... 一般的二维模糊控制器的输出控制量是误差和误差变化率的固定函数,对于时变、不确定性被控对象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针对该问题,引入梯度下降学习算法,修正输入输出变量高斯型隶属度函数的均值和方差,使模糊控制系统具有自适应性。同时,澄清了王立新提出的梯度下降学习算法容易引起的一些混淆。给定信号分别选择阶跃信号、斜坡信号、加速度信号和正弦信号,作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自适应 梯度下降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自由变形法和梯度下降法的胸部多模医学图像配准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彬 欧陕兴 +1 位作者 田联房 余霞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978-3982,共5页
为了实现胸部多模态医学图像的自动配准,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B样条自适应自由变形法和梯度下降法的配准方法。首先采用GVF Snake与Canny算子实现边缘提取,并自动配对特征点;接着,采用矩主轴法对多模医学图像进行全局粗配准;最后,基于层次... 为了实现胸部多模态医学图像的自动配准,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B样条自适应自由变形法和梯度下降法的配准方法。首先采用GVF Snake与Canny算子实现边缘提取,并自动配对特征点;接着,采用矩主轴法对多模医学图像进行全局粗配准;最后,基于层次B样条自适应自由变形法对多模态医学图像进行自动细配准,并且采用梯度下降法以及最大信息熵准则加速求自由变形系数。实验证明该方法不仅效率高,而且配准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自由变形 多模图像配准 层次B样条 梯度下降 最大互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控制的自适应分数阶梯度优化算法设计
5
作者 刘佳旭 陈嵩 +2 位作者 蔡声泽 许超 褚健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7-1196,共10页
当目标函数是强凸函数时,一般的分数阶梯度下降法不能够使函数收敛到最小值点,只能收敛到一个包含最小值点的区域内或者是发散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自适应分数阶梯度下降法(AFOGD)和自适应分数阶加速梯度下降法(AFOAGD)两种... 当目标函数是强凸函数时,一般的分数阶梯度下降法不能够使函数收敛到最小值点,只能收敛到一个包含最小值点的区域内或者是发散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自适应分数阶梯度下降法(AFOGD)和自适应分数阶加速梯度下降法(AFOAGD)两种新的优化算法.受到鲁棒控制理论中二次约束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启发,建立了一个线性矩阵不等式去分析所提出的算法的收敛性.当目标函数是L-光滑且m-强凸时,算法可以达到R线性收敛.最后几个数值仿真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下降 自适应 鲁棒控制 分数阶微积分 加速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步长动量梯度下降法的姿态解算算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帅华 郑芳 +1 位作者 李霞 王丙元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6-70,111,共6页
针对基于MEMS的姿态测量系统因为存在误差而导致姿态解算漂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步长动量梯度下降的姿态解算算法。该算法从传感器数据去噪和姿态解算两部分提高姿态解算精度。在传感器数据去噪方面,为了工程实用,降低微处理器计算量... 针对基于MEMS的姿态测量系统因为存在误差而导致姿态解算漂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步长动量梯度下降的姿态解算算法。该算法从传感器数据去噪和姿态解算两部分提高姿态解算精度。在传感器数据去噪方面,为了工程实用,降低微处理器计算量,提出一种改进递推限幅均值滤波算法;在姿态解算方面,在梯度下降法的基础上设计自适应步长,使用动量梯度优化每次迭代方向,使得每次迭代后误差最小,同时使用动态限幅滤波抑制角度振荡。静态和动态实验结果均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解算 动量梯度下降 变步长 改进递推均值滤波 动态限幅滤波 四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BP网的学习速率与动量项自适应算法 被引量:8
7
作者 宫宁生 钱春阳 张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72-1876,共5页
针对BP网络学习速率和动量项参数较难选取以及学习过程中学习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提出BP网络的改进算法模型—AB网络模型,来选取学习速率和动量项的参数值,即通过一个为给定先验知识的A网,动态调节另一个执行实际应用的B网中的学习速率... 针对BP网络学习速率和动量项参数较难选取以及学习过程中学习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提出BP网络的改进算法模型—AB网络模型,来选取学习速率和动量项的参数值,即通过一个为给定先验知识的A网,动态调节另一个执行实际应用的B网中的学习速率和动量项的参数值,并以此提高整个网络的学习效率.实验结果表明,通过AB网络自适应调整参数的算法比普通BP算法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AB网络自适应调节的方法,对学习速率参数和动量项参数进行合适的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网络 BP算 动量 学习速率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下降和差分进化的光伏阵列MPPT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叶进 董美辰 +1 位作者 何华光 胡亮青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95-1702,共8页
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P-V曲线将呈现多个功率峰值点的特性,而传统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只能有效跟踪单个功率峰值点。针对局部阴影条件下传统方法多峰寻优失效的问题,现有的研究工作主要以粒子群、差分进化等方法进行多峰寻... 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P-V曲线将呈现多个功率峰值点的特性,而传统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只能有效跟踪单个功率峰值点。针对局部阴影条件下传统方法多峰寻优失效的问题,现有的研究工作主要以粒子群、差分进化等方法进行多峰寻优跟踪。这些算法具有较好的全局寻优能力,但其局部搜索过程容易出现收敛停滞的问题,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梯度下降和差分进化相结合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在差分进化算法搜索后期使用自适应梯度下降法进行局部搜索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准确找到最大功率点,有效解决收敛停滞问题,与粒子群算法和差分进化算法相比,平均总寻优时间分别减少了52.67%和40.05%,收敛速度有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阴影条件 光伏阵列 最大功率点跟踪 差分进化 自适应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混合滤波算法在微型飞行器姿态估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傅忠云 刘文波 +1 位作者 孙金秋 徐贵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8-703,共6页
针对低成本惯性测量单元(IMU)存在漂移和噪声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参数调节的混合滤波算法。采用四元数法进行系统模型的描述,用梯度下降法对加速度计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再通过互补滤波器将其与陀螺仪测量值进行融合,形成... 针对低成本惯性测量单元(IMU)存在漂移和噪声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参数调节的混合滤波算法。采用四元数法进行系统模型的描述,用梯度下降法对加速度计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再通过互补滤波器将其与陀螺仪测量值进行融合,形成混合滤波算法。同时,考虑到飞行姿态的复杂性,进行参数λ的自适应调节,因而改进后的混合滤波算法,能保证各种飞行姿态变化情况下实时姿态的最优估算。实际系统在线实时性能测试表明,提出的算法简单,估计精度高,易于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估计 四元数 梯度下降 互补滤波 自适应混合滤波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织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及其自适应学习算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姚兰 肖建 +1 位作者 王嵩 蒋玉莲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5-791,共7页
针对复杂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辨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的自组织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学习算法.首先采用具有两个不同加权参数的FCM算法对输入数据进行划分来获取规则前件的不确定均值,同时结合聚类有效性标准确定模糊规则数目,从而自... 针对复杂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辨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的自组织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学习算法.首先采用具有两个不同加权参数的FCM算法对输入数据进行划分来获取规则前件的不确定均值,同时结合聚类有效性标准确定模糊规则数目,从而自动完成神经网络的结构辨识和规则前件参数辨识;随后给出了基于梯度下降法和Lyapunov函数稳定收敛定理的规则后件权向量学习速率的自适应学习算法.通过非线性系统辨识实例,验证了该算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逼近精度;并且利用该算法建立了某市电力短期负荷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泛化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 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 梯度下降 自适应学习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小波神经网络自适应调节步长的改进算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何苗 刘希莲 +1 位作者 李金屏 杨波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315-318,共4页
在BP小波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中 ,自适应调节步长是对算法效率起重要作用的步骤之一。深入讨论了自适应调节步长的改进算法 ,从而得到更加方便合理的实时步长调整方法 ,进一步提高了局部搜索速度。多种情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能够... 在BP小波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中 ,自适应调节步长是对算法效率起重要作用的步骤之一。深入讨论了自适应调节步长的改进算法 ,从而得到更加方便合理的实时步长调整方法 ,进一步提高了局部搜索速度。多种情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能够提高局部搜索速度 ,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小波神经网络 自适应调节步长 改进算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变电站交流信号的自适应滤波测量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惠宇 于盛林 +1 位作者 季侃 罗小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49-52,共4页
在采用合并单元集中控制多台光电互感器完成采样的应用中,大多采用固定采样频率,直接运用传统的交流测量算法计算超差。文中采用梯度下降法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滤波交流测量法,采用一组自适应滤波器产生拟合于被测交流信号的信号,完成被测... 在采用合并单元集中控制多台光电互感器完成采样的应用中,大多采用固定采样频率,直接运用传统的交流测量算法计算超差。文中采用梯度下降法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滤波交流测量法,采用一组自适应滤波器产生拟合于被测交流信号的信号,完成被测信号的测量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稳态信号测量时,自适应滤波器收敛周期小于6个周期,具有测试精确、综合运算量小等优点,可满足远动和计量测量的精度和实时性要求。文中同时给出了高次和非整次谐波信号分析解决方案,该方法在装置设计中已得到实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光电互感器 同步采样 自适应滤波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速下降与共轭梯度在数字波束形成中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宗荣芳 李丰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51-153,共3页
在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中,共轭梯度法是求解最优化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最速下降法在不需要矩阵求逆的情况下,通过递推方式寻求加权矢量的最佳值。文中将最速下降法与共轭梯度法有机结合,构造出一种混合的优化算法。该方法在每次更新迭代... 在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中,共轭梯度法是求解最优化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最速下降法在不需要矩阵求逆的情况下,通过递推方式寻求加权矢量的最佳值。文中将最速下降法与共轭梯度法有机结合,构造出一种混合的优化算法。该方法在每次更新迭代过程中,采用负梯度下降搜索方向,最优自适应步长,既提高了共轭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又解决了最速下降法在随相关矩阵特征值分散程度增加而下降缓慢的问题,具有收敛速度快,运算量低的特点。计算机仿真给出了五阵元均匀线阵的数字波束形成系统实例,分别从波束形成、误差收敛及最佳权值等方面与传统LMS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速下降 共轭梯度 最佳权矢量 自适应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变循环发动机多变量自适应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尚晰 李秋红 +2 位作者 周婷 周文祥 陆桑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66-377,共12页
针对变循环发动机包线范围大、自适应控制需求高的问题,在增广线性二次型调节器(ALQR)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自适应ALQR(DA-ALQR)控制算法。构建了多变量系统自适应控制准则函数,以梯度下降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调整,借助基于数... 针对变循环发动机包线范围大、自适应控制需求高的问题,在增广线性二次型调节器(ALQR)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自适应ALQR(DA-ALQR)控制算法。构建了多变量系统自适应控制准则函数,以梯度下降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调整,借助基于数据驱动的动态线性化建模方法,递推进行输出对输入梯度的近似计算,实现了对ALQR控制参数的自适应调整。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DA-ALQR控制器参数随发动机状态变化得到了有效调整,相较于ALQR控制算法,闭环系统动态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推力在单外涵模式表现出较快的响应速度,在双外涵模式表现出更小的超调,转速同样表现出了超调减小和响应速度加快特性,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循环发动机 数据驱动控制 自适应控制 多变量系统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度计模型重构的自适应姿态融合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喆俊 孙宪坤 陶鹏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3-136,共4页
针对传统四旋翼无人机梯度下降姿态融合算法收敛较慢,步长难以确定,且受非重力加速度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速度计模型重构的自适应姿态融合算法。在加速度计模型重构的基础上,利用自适应Momentum梯度下降算法融合加速度计与陀螺... 针对传统四旋翼无人机梯度下降姿态融合算法收敛较慢,步长难以确定,且受非重力加速度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速度计模型重构的自适应姿态融合算法。在加速度计模型重构的基础上,利用自适应Momentum梯度下降算法融合加速度计与陀螺仪数据进行水平姿态角解算,最后结合所得水平姿态角与磁力计数据计算偏航角。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低速和高速运动状态下相对于传统算法的精度分别提高了3~4个数量级和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Momentum梯度下降 加速度计模型 自适应步长 姿态融合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遗传-梯度混合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严卫 朱兆达 《信号处理》 CSCD 1998年第A12期42-45,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函数全局优化的遗传-梯度混合算法。该算法由选择、交叉和诱导变异算子组成。通过对自适应滤波和前向神经网络权值训练两个典型问题的数字仿真,表明该算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全局优化算法。
关键词 遗传算 梯度下降 自适应滤波 数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用化等效模型的飞机系统辨识算法
17
作者 周大鹏 李贺琦 +1 位作者 王业光 王立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4-1462,共9页
针对舰载机等复杂动力学系统的高阶时滞模型拟配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化等效模型的系统频域辨识算法。建立系统辨识通用化等效模型,引入自适应学习率梯度下降法对模型进行基于样本的迭代学习训练,使模型的频域参数自动收敛,辨识得到... 针对舰载机等复杂动力学系统的高阶时滞模型拟配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化等效模型的系统频域辨识算法。建立系统辨识通用化等效模型,引入自适应学习率梯度下降法对模型进行基于样本的迭代学习训练,使模型的频域参数自动收敛,辨识得到复杂系统的高阶时滞模型。以舰载机横航向荷兰滚等效拟配模型进行验证,与传统算法对比,并分析了系统的频域与时域响应,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辨识效果,解决了高阶时滞模型的直接拟配难题,并通用于广泛的高阶时滞模型拟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下降 频域建模 高阶时滞模型 自适应学习率 等效拟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PCA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51
18
作者 李康顺 李凯 张文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8-161,共4页
人脸识别作为模式识别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统BP算法虽然具有自学习、自适应以及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并且在人脸图像识别准确率上占有很大的优势,但算法具有收敛缓慢、训练过程振荡、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等缺点。针对传... 人脸识别作为模式识别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统BP算法虽然具有自学习、自适应以及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并且在人脸图像识别准确率上占有很大的优势,但算法具有收敛缓慢、训练过程振荡、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等缺点。针对传统BP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PCA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PCA算法提取图像的主要特征,并结合一种新的权值调整方法改进BP算法进行图像分类识别。仿真实验表明,通过使用该算法对ORL人脸数据库的图像进行识别,其结果比传统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主成分分析rBP神经网络 附加动量 弹性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小波网络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直接电压控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史婷娜 田洋 夏长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4-79,共6页
通过分析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位置与三个相电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小波神经网络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新方法。该方法根据位置检测原理和微控制器的特点构建一个以三个相电压为输入,桥路编码信号为输出的多输... 通过分析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位置与三个相电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小波神经网络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新方法。该方法根据位置检测原理和微控制器的特点构建一个以三个相电压为输入,桥路编码信号为输出的多输入单输出小波网络模型。网络隐层节点初始个数为零,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地按照自适应算法添加或删除隐层节点,形成一个结构简单、紧凑的小波网络。采用梯度下降法对网络进行离线训练和在线训练,由离线训练进行参数初始化并确定网络隐层节点个数,以滤波和逻辑处理后的网络输出信号为教师对网络输出层连接权进行在线调整。从而由电机的相电压直接映射出电机的换相信号,取代传统的位置传感器,实现无位置传感器的直接电压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得到准确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换相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自适应小波神经网络 直接电压控制 梯度下降 参数初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感知测量矩阵优化混合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静 王彩云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2,共5页
针对压缩感知中测量矩阵的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因子和动量项的梯度下降法.在测量矩阵优化过程中,梯度下降法具有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小的缺点.为此,基于混沌运动的随机性和遍历性,在步长变化中引入混沌因子,避免因初始步长... 针对压缩感知中测量矩阵的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因子和动量项的梯度下降法.在测量矩阵优化过程中,梯度下降法具有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小的缺点.为此,基于混沌运动的随机性和遍历性,在步长变化中引入混沌因子,避免因初始步长选择不当导致算法的不稳定且实现步长的自适应变化;同时利用动量项,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小值,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优化测量矩阵性能,降低测量矩阵与稀疏矩阵互相关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快,互相关系数的分布更加集中在零附近,且重构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压缩感知 测量矩阵 混沌因子 动量 梯度下降 重构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