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线性自适应前馈控制及其应用(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西 金以慧 方崇智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4-191,共8页
本文对存在可测干扰和有界扰动的双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前馈控制算法,证明了算法的稳定性.本算法可以消除可测干扰的影响,确保输入和输出有界并使广义跟踪误差最小.仿真表明本方法很适合于pH中和控制,且比其它的自适应算法具... 本文对存在可测干扰和有界扰动的双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前馈控制算法,证明了算法的稳定性.本算法可以消除可测干扰的影响,确保输入和输出有界并使广义跟踪误差最小.仿真表明本方法很适合于pH中和控制,且比其它的自适应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性 自适应前馈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神经网络转矩观测器的PMSM自适应前馈PID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鸿儒 顾树生 刘东升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0-352,356,共4页
推导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ARMA模型,由递归神经网络构成综合转矩观测器,从而把综合负载转矩视为可测干扰;结合极点配置自校正控制、PID控制和前馈控制思想,设计了PMSM的自适应前馈PID控制器。有效地解决了PMSM系统中参数变化和负载扰... 推导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ARMA模型,由递归神经网络构成综合转矩观测器,从而把综合负载转矩视为可测干扰;结合极点配置自校正控制、PID控制和前馈控制思想,设计了PMSM的自适应前馈PID控制器。有效地解决了PMSM系统中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等不确定性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校正控制 极点配置 PMSM 自适应前馈PID控制 设计 神经网络 转矩观测器 永磁同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模糊系统的自适应前馈-反馈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贾立 陶鹏业 邱铭森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5-441,共7页
在前馈控制器设计思想的启发下,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模糊系统的自适应前馈-反馈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首先把非线性过程近似为一个线性的ARX模型和一个基于神经模糊系统的线性化误差模型(FNNM)组成的合成模型,把线性化误差模型的输出看作... 在前馈控制器设计思想的启发下,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模糊系统的自适应前馈-反馈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首先把非线性过程近似为一个线性的ARX模型和一个基于神经模糊系统的线性化误差模型(FNNM)组成的合成模型,把线性化误差模型的输出看作可测量的"扰动",然后再引入前馈控制器,利用被控制过程的输入、误差模型的输出、线性ARX模型输出和系统输出值之间的误差以及被控制过程的合成模型的梯度信息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调节,从而获得较好的控制结果。将提出的基于线性化误差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用于简单不可逆放热反应的连续搅拌型化学反应器CSTR中,并与传统的PID控制器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基于神经模糊系统的自适应前馈-反馈控制器和PID控制器相比,能得到更快、更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模糊系统(FNN) 自适应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线性化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u-LMS算法的前馈式噪声主动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永升 李忠利 +2 位作者 杨淑君 陈修魁 刘小锋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16,共5页
声反馈的存在,使前馈式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引入了新的极点。传统的基于Fx-LMS算法的前馈式控制系统利用系数很长的滤波器来模拟极点位置,这导致系统计算量增多并且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Fu-LMS算法的控制系统。该系统... 声反馈的存在,使前馈式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引入了新的极点。传统的基于Fx-LMS算法的前馈式控制系统利用系数很长的滤波器来模拟极点位置,这导致系统计算量增多并且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Fu-LMS算法的控制系统。该系统控制的滤波器具有可变极点,利用这一结构特点可以精确模拟实际物理系统的传递函数,系统计算量更少。利用MATLAB与Simulink建立模型,分析两种系统降噪效果,并且基于DSP实验平台实现了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主动控制系统有很好的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MS 声反馈 滤波器 极点 自适应前馈式噪声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光束抖动的快速反射镜复合控制 被引量:34
5
作者 丁科 黄永梅 +1 位作者 马佳光 付承毓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91-1998,共8页
提出了改进的抑制光束抖动的快速反射镜控制算法,用于提高卫星平台捕获跟瞄(ATP)系统的瞄准精度。根据自适应前馈控制和经典PID控制算法的特点,分析了两种算法复合控制的优势。探讨了现有直接复合控制算法中自适应算法不收敛的原因,并... 提出了改进的抑制光束抖动的快速反射镜控制算法,用于提高卫星平台捕获跟瞄(ATP)系统的瞄准精度。根据自适应前馈控制和经典PID控制算法的特点,分析了两种算法复合控制的优势。探讨了现有直接复合控制算法中自适应算法不收敛的原因,并依据解耦理论引入了解耦的复合控制算法,解决了现有直接复合算法不收敛的问题。最后,对经典PID控制,自适应前馈控制和解耦复合控制算法进行了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实验条件下,解耦复合控制算法的控制精度相对于经典PID反馈算法提高了近10倍;相对于自适应前馈算法提高了约3倍。结果显示,提出的解耦复合控制的算法结合了两种算法的优点,对抑制光束抖动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光束抖动 快速反射镜 反馈控制 自适应前馈控制 直接复合控制 解耦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波x-LMS算法的磁悬浮隔振器控制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梁青 段小帅 +2 位作者 陈绍青 孟令雷 王永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1-203,共3页
针对自行研制的磁悬浮隔振器进行自适应前馈控制,设计了基于滤波x最小均方(Filtered x Least Mean Square——滤波x-LMS)算法的控制律。为了将滤波x-LMS算法应用于带有非线性特性的磁悬浮隔振系统,对滤波x-LMS算法进行了改进。在磁悬浮... 针对自行研制的磁悬浮隔振器进行自适应前馈控制,设计了基于滤波x最小均方(Filtered x Least Mean Square——滤波x-LMS)算法的控制律。为了将滤波x-LMS算法应用于带有非线性特性的磁悬浮隔振系统,对滤波x-LMS算法进行了改进。在磁悬浮隔振系统上进行振动主动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取得了良好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隔振器 自适应前馈控制 滤波x-LMS算法 振动主动控制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悬浮隔振器的主动隔振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绍青 王永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1-66,共6页
研究了一类新型磁悬浮隔振系统的主动控制问题.以研制的一种大承载能力、大工作行程的磁悬浮隔振器为作动器,构建了隔振实验平台.采用最小二乘法辨识得到了磁悬浮隔振器的静态电磁力模型.基于此模型和提出的一种改进的归一化变步长的LM... 研究了一类新型磁悬浮隔振系统的主动控制问题.以研制的一种大承载能力、大工作行程的磁悬浮隔振器为作动器,构建了隔振实验平台.采用最小二乘法辨识得到了磁悬浮隔振器的静态电磁力模型.基于此模型和提出的一种改进的归一化变步长的LMS算法,设计了自适应前馈主动隔振控制律,并在实验平台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广泛采用的滤波x-LMS算法相比,新算法不仅无需精确的次级通道模型信息,还能够保证收敛速度;在所设计的自适应前馈控制律的作用下,磁悬浮隔振器的基频主动隔振效果显著,在考虑了由于隔振器非线性等因素引入的非基频分量后,其整体的主动隔振效果仍然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隔振器 无次级通道信息 自适应前馈控制 主动隔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半实物仿真中自适应电动加载系统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范金华 郑志强 吕鸣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216-2218,共3页
在飞行器半实物仿真系统中,需要精确模拟飞行器舵面气动载荷,针对舵机运动产生的多余力矩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构造自适应前馈控制器设计了自适应电动加载系统。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原理,通过构造合适的李亚普诺夫函数,证明... 在飞行器半实物仿真系统中,需要精确模拟飞行器舵面气动载荷,针对舵机运动产生的多余力矩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构造自适应前馈控制器设计了自适应电动加载系统。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原理,通过构造合适的李亚普诺夫函数,证明了系统跟踪误差的渐近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电动加载系统有效抑制了多余力矩,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电动加载系统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多余力矩 自适应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凸轮内燃机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及其控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鲁佳 王华 胡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75-79,共5页
为解决大部分可变气门控制器无法实现气门的完全可变性,提出一种包含压电和液压部件的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采用自适应前馈控制器实现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的有效控制。构造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模型,建立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中压电... 为解决大部分可变气门控制器无法实现气门的完全可变性,提出一种包含压电和液压部件的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采用自适应前馈控制器实现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的有效控制。构造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模型,建立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中压电结构、伺服活塞结构和液压结构的数学模型。设计一种包含2个前馈控制器和1个反馈控制器的自适应前馈控制器。采用MATLAB软件对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进行仿真,并与传统PI控制器的控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前馈控制器的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的跟踪性能明显提高,跟踪误差减少约50%,控制电压范围也大大减小。该执行机构能很好地实现无凸轮内燃机气门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凸轮内燃机 伺服压电液压执行机构 自适应前馈控制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主动悬置3种控制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丁世稳 史文库 +1 位作者 曲伟 梁天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8-253,265,共7页
应用LMS自适应前馈控制、LQR控制和模糊PID控制3种方法对发动机电磁式主动悬置进行研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主动悬置控制系统模型,并以车身垂向加速度为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了采用上述3种控制方法时主动悬置的隔振... 应用LMS自适应前馈控制、LQR控制和模糊PID控制3种方法对发动机电磁式主动悬置进行研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主动悬置控制系统模型,并以车身垂向加速度为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了采用上述3种控制方法时主动悬置的隔振能力、鲁棒性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主动悬置的控制上模糊PID控制方法优于其他两种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式主动悬置 LMS自适应前馈控制方法 LQR控制方法 模糊PID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实时辨识控制通道模型的振动主动控制
11
作者 黄全振 朱晓锦 +2 位作者 高守玮 高志远 邵勇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结构振动自适应滤波前馈控制采用离线辨识策略获得控制通道模型参数,很大程度上导致该方法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受限.分析该方法的基本控制结构和辨识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在线实时辨识控制通道模型参数的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在控制输出端... 结构振动自适应滤波前馈控制采用离线辨识策略获得控制通道模型参数,很大程度上导致该方法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受限.分析该方法的基本控制结构和辨识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在线实时辨识控制通道模型参数的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在控制输出端引入随机噪声,以FIR滤波器为受控通道模型进行实时在线参数辨识.控制环节采用滤波-X控制算法.给出控制器组成结构与算法过程描述,结合实验模型结构和测控平台进行实验分析与验证,并评估模型在线实时辨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主动控制 受控通道模型 实时在线辨识 自适应滤波前馈控制 滤波-X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作动器输出约束的圆柱壳基础主被动联合隔振系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明月 孙玲玲 王晓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1-48,共8页
针对圆柱壳内动力装置的减振降噪问题,建立由动力装置振源、隔振支承及圆柱壳基础组成的自适应前馈控制主被动混合隔振系统模型。在频域分析中引入剪断算法及泄漏算法以计及作动器的输出约束。考虑被动弹性支承的分布参数特性,以输入到... 针对圆柱壳内动力装置的减振降噪问题,建立由动力装置振源、隔振支承及圆柱壳基础组成的自适应前馈控制主被动混合隔振系统模型。在频域分析中引入剪断算法及泄漏算法以计及作动器的输出约束。考虑被动弹性支承的分布参数特性,以输入到圆柱壳基础的总功率最小、径向力最小及径向速度最小为控制策略,运用子结构导纳法推导总体系统的动态特性传递矩阵方程。研究表明:两种算法均能收到良好的主动控制力约束效果,并可有效抑制最小化径向力及最小化径向速度策略下的"功率循环"现象发生。采用径向速度最小化策略会改变壳体基础的边界条件配置,使得功率流谱中基础模态峰值右移。外扰引起的被动隔振器纵向及弯曲谐振使得高频域系统功率流谱中个别峰值峭立突出,成为诱发高频声辐射的关键模态,应严格限制。旨在为下一步的试验工作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动器约束 自适应前馈控制 主动隔振 圆柱壳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