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民初小说批评话语中的“自述”与写实
1
作者 罗紫鹏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5-74,共10页
由于晚清以来描摹社会、揭露现实类小说的盛行,“五四”前后,评论界竞相对小说的写实问题展开讨论。评论者凤兮在自己的文章中以“自述体”一词代替写实,一方面重视写实的价值,同时也认为以作者自己为作品主角的自述体小说存在不够写实... 由于晚清以来描摹社会、揭露现实类小说的盛行,“五四”前后,评论界竞相对小说的写实问题展开讨论。评论者凤兮在自己的文章中以“自述体”一词代替写实,一方面重视写实的价值,同时也认为以作者自己为作品主角的自述体小说存在不够写实之处。其后的吴宓等人指出写实小说的弊端,而沈雁冰则否定时下流行小说隶属于写实派的身份和价值。整体上,他们对当时流行的通俗小说在写实方面的肯定呈逐渐递减之势。但凤兮所谓的“自述体”在强调写实的同时,也间接地触及小说的虚实问题、作者与作品的关系问题,呈现出在传统小说批评与西方文学理论的双重影响下评论者对小说认识的突破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述体 民国初期 小说批评 虚构 写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