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MR成像早期诊断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刘小菊 邓向斌 +3 位作者 张朝钦 王红燕 王有金 余治健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A-GFAP-A)是近10年来发现的一种罕见自身免疫性脑炎,其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影像学和抗体检测,多数患者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A-GFAP-A)是近10年来发现的一种罕见自身免疫性脑炎,其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影像学和抗体检测,多数患者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明确诊断。由于在早期诊断该疾病极具挑战性,且缺乏相关的临床指南,故国内外罕见关于此类病例的早期诊治情况的报道。本文报道了1例以高热、头痛为起始症状并伴有持续性低钠血症的患者,借助^(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显像(^(18)F flu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18)F-FDG PET/MR)成像结合抗体检测,在其发病后约1月诊断为A-GFAP-A,对其进行了免疫治疗,最终预后良好。本研究旨在为A-GFAP-A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 低钠血症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显像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海霞 符跃强 +4 位作者 白科 周昉 陈应富 党红星 李静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胶质细胞病(GFAP-A)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自身免疫性GFAP-A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女性患儿,10岁2个月。以发热起病,病程早期出现呼吸困难、尿储留,其后出现进行性意识障... 目的分析儿童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胶质细胞病(GFAP-A)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自身免疫性GFAP-A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女性患儿,10岁2个月。以发热起病,病程早期出现呼吸困难、尿储留,其后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及惊厥。脑脊液及血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阳性。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双侧丘脑及基底节病变。脊髓平扫加增强示胸段部分脊膜及部分神经根线状强化。患儿最终确诊为GFAP-A,予以丙种球蛋白及激素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GFAP-A可以脑膜脑炎伴或不伴脊髓炎起病,MRI示脑膜脊膜强化、多发高信号病灶、血管样放射强化,抗体检测有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 脑膜脑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侯池 陈文雄 +8 位作者 廖寅婷 吴文晓 田杨 朱海霞 彭炳蔚 曾意茹 吴汶霖 陈宗宗 李小晶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56-660,667,共6页
目的 探讨儿童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GFAP-A)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7月诊断为GFAP-A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儿诊断为GFAP-A,男3例、女2例,起病年龄11.0(5.0~13.5)岁。最常见... 目的 探讨儿童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GFAP-A)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7月诊断为GFAP-A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儿诊断为GFAP-A,男3例、女2例,起病年龄11.0(5.0~13.5)岁。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发热(4例),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分别为头痛(5例)和颈抵抗伴克氏征阳性(5例)。急性期脑脊液检查显示4例白细胞计数及蛋白水平升高,1例蛋白-细胞分离。脑脊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中位滴度1∶10(1∶10~1∶100),1例合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阳性。最常见磁共振成像(MRI)改变为大脑半球柔脑膜强化(4例)。急性期所有患儿首先接受一线免疫治疗(静脉甲泼尼龙冲击联合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4例反应良好,1例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者治疗无反应,予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好转。随访8.0(4.0~36.0)月,未监测到与该病相关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儿童GFAP-A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征,MRI以柔脑膜强化最常见,多数患儿一线免疫治疗效果好且在随访期内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 抗体 免疫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文雯 李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5-210,共6页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系2016年提出并命名的一种新型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累及脑膜、脑实质或脊髓的炎症或者上述各部位炎症的组合。通常以发热、头痛、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阳性为首发症状...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系2016年提出并命名的一种新型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累及脑膜、脑实质或脊髓的炎症或者上述各部位炎症的组合。通常以发热、头痛、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阳性为首发症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主要以血清和(或)脑脊液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GFAP-IgG)阳性为诊断标准,且脑脊液GFAP-IgG阳性预测值高于血清,推荐基于细胞的检测和基于组织的检测为检测GFAP-IgG的有效方法。应注意与其他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颅内炎症性和肿瘤性病变相鉴别。大多数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少数可遗留后遗症或复发。本文综述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期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星形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疑似结核性脑膜炎的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5
作者 王丽恒 王璇 +2 位作者 郑建铭 刘其会 李宁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0-565,共6页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A-GFAP-A)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症状及脑脊液改变多与中枢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A-GFAP-A)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症状及脑脊液改变多与中枢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相似,临床上常难以鉴别。本文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收治的4例疑似结核性脑膜炎的A-GFAP-A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治经过等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讨论其鉴别诊断要点,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A-GFAP-A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A-GFAP-A)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 结核性脑膜炎(TBM) 脑膜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研究进展
6
作者 江佳佳 王文暄 +3 位作者 杨伊 刘雅菁 冯双浩 卜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3-759,共7页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GFAP-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为0.6/10万,临床表现为亚急性发作的脑膜炎、脑炎、脊髓炎或这些综合征的组...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GFAP-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为0.6/10万,临床表现为亚急性发作的脑膜炎、脑炎、脊髓炎或这些综合征的组合。前驱期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烧、头痛等,出现在约40%的患者中,30%的患者可能出现肿瘤。目前,确诊本病多依据脑脊液GFAP抗体阳性,同时需要排除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脑胶质瘤、脑转移瘤等疾病,这在临床实践中带来了许多挑战。本文总结了GFAP-A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漏诊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 GFAP-IgG 重叠的自身免疫综合征 结核性脑膜 脑炎 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梁奇明 许峰 +6 位作者 张萍 邓刚 季苏琼 戴慧慧 王芙蓉 朱遂强 连立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0-625,共6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脑脊液GFAP抗体阳性的27例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脑脊液GFAP抗体阳性的27例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病例资料,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预后(0~2分为预后好)。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4岁(14~72岁),74%为男性。主要首发表现为发热(21/27)、头痛(19/27)、视物模糊(9/27)、精神症状(8/27)、自主神经功能障碍(8/27)、肢体无力(6/27)和意识障碍(3/27)。单纯脊髓炎少见(3/27)。74%的患者病情恶化,10例因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37%),6例(22%)出现周围神经损害。头部MRI病变主要位于脑室旁白质(16/24)、基底节(12/24)、脑干(10/24)、丘脑(8/24)和小脑(7/24);脊髓病变多长节段累及颈髓(10/19)和胸髓(13/19);最常见脑室旁线样放射状强化(11/24)和室管膜周强化(7/24)以及脊膜强化(12/19)和脊髓中央管强化(9/19)。85%的患者脑脊液呈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反应。9例患者(33%)伴其他自身抗体阳性,无患者发现肿瘤。多数患者对激素和免疫球蛋白治疗反应好,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超过80%患者预后好。结论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并不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特征性MRI影像[脑室旁线样放射状强化、室管膜周强化和(或)脊髓长节段受累伴中央管强化]和淋巴细胞为主的脑脊液炎性反应有重要提示意义,应及时检测脑脊液GFAP-IgG。多数患者对免疫治疗有效,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 脑炎 脑膜脑炎 脊髓炎 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1例 被引量:5
8
作者 蔡彤彤 朱勇冬 +2 位作者 周厚仕 林麒 张玉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87-690,共4页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是一种新近发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临床症状及脑脊液改变类似结核性脑膜炎的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鲜有报道。本文报告1例我院收治的病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患者...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是一种新近发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临床症状及脑脊液改变类似结核性脑膜炎的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鲜有报道。本文报告1例我院收治的病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患者男,58岁,因“发热1个月,加重伴乱语3 d”入院,伴有盗汗、体质量下降,入院后查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葡萄糖和氯化物下降、蛋白升高,抗感染、抗病毒治疗无效,出现病情加重,予经验性抗结核治疗,复查脑脊液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阳性(1:100),予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3个月复诊,MRI所示病灶消失,无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 磁共振 脑脊液 葡萄糖 氯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尹燕 庄霞梅 +4 位作者 李晓明 王海 李君伟 何四平 金科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星形细胞病的头颅MRI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儿童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结果: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3例)、头... 目的:探讨儿童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星形细胞病的头颅MRI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儿童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结果: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3例)、头痛(3例)、头晕(1例)、嗜睡(2例)、精神行为异常(2例)。脑内异常信号患者9例,其中5例表现双侧基底节、丘脑、侧脑室周围及皮层下脑白质内多发对称性线样、条状异常信号,于T_(2)WI、FLAIR序列呈高信号,仅2例出现脑白质放射状强化,最常见的是软脑膜异常强化(5例)。结论:目前儿童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头颅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星形细胞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16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江佳佳 杨伊 +3 位作者 尹梓曈 赵辉 霍颖浩 卜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75-482,共8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脑脊液GFAP阳性的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病历资料。结...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脑脊液GFAP阳性的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患者病历资料。结果16例患者发病年龄21~66岁,平均(40.56±12.04)岁,其中男10例,女6例。主要首发表现为发热(14/16)、头痛(12/16)、尿便障碍(12/16)、恶心呕吐(7/16)、双下肢无力(7/16)、意识障碍(4/16)、记忆力减退(2/16),其中9例患者最初考虑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给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2例因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无患者发现肿瘤。14例患者对激素和免疫球蛋白治疗反应好,2例患者预后不佳。结论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临床表现多样,早期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脑炎,对激素及免疫治疗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 GFAP-IgG 重叠的自身免疫综合征 脑膜脑炎 结核性脑膜炎 激素治疗 免疫治疗 呼吸衰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蛋白星形细胞病 被引量:6
11
作者 龙友明 高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21-1723,共3页
免疫反应是指机体对于异己成分或者变异的自体成分做出的防御反应。针对机体自身成分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常导致靶器官的损伤,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autoimmune-inflammatorydiseases,AID)是发... 免疫反应是指机体对于异己成分或者变异的自体成分做出的防御反应。针对机体自身成分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常导致靶器官的损伤,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autoimmune-inflammatorydiseases,AID)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综合征,包括了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opticaspectrumdisorders,NMOSD)、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Balo硬化等疾病。由于NMOSD、MS和Balo硬化均与抗体引起的星形细胞免疫异常有关,被认为是抗体依赖性星形细胞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 星形 胶质纤维 特异性免疫反应 细胞 免疫性炎症性疾 中枢神经系统 多发性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桑内酯所致慢性癫痫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0
12
作者 龚素珍 丁松林 +2 位作者 孙卫文 朱蔚文 郑德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系统应用马桑内酯所致的慢性癫痫大鼠海马中星形胶质细胞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证明,整个海马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反应明显增强,并可见阳性细胞增生、胞体肥大,尤以齿状回门区和海马分子腔隙层...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系统应用马桑内酯所致的慢性癫痫大鼠海马中星形胶质细胞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证明,整个海马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反应明显增强,并可见阳性细胞增生、胞体肥大,尤以齿状回门区和海马分子腔隙层及始层为甚。此外,本实验还发现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阳性反应强度随发作后不同时间间隔(2 h~9 d)而不同,且直至发作后9 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反应程度仍高于对照组。此结果表明,马桑内酯所致癫痫反复发作可使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纤维 酸性蛋白 星形胶质细胞 癫痫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后脑膜成纤维细胞对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奕 陈雪 +6 位作者 陈颖 林巍巍 刘永华 朱俊杰 费翔 刘宇西 王晓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67-1570,1576,共5页
目的体外观察损伤后脑膜成纤维细胞对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别培养SD大鼠大脑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大脑脑膜的成纤维细胞,经GFAP和纤维粘连蛋白(F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后,将损伤后成纤维细胞来... 目的体外观察损伤后脑膜成纤维细胞对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别培养SD大鼠大脑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大脑脑膜的成纤维细胞,经GFAP和纤维粘连蛋白(F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后,将损伤后成纤维细胞来源条件培养基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根据成纤维细胞损伤时间不同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损伤4 h组(B组)、损伤24 h组(C组)、损伤72 h组(D组),应用CCK8试剂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通过GFAP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将损伤的成纤维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接触共培养72 h,根据与成纤维细胞的距离,将星形胶质细胞分为近(J)组和远(Y)组,通过FN和GFAP双重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观察GFAP表达。结果 B组星形胶质细胞活性低于A、C、D组(P<0.05);非接触共培养时,C组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强度显著高于B、D组(P<0.05);接触共培养时,J组星形胶质细胞的GFAP表达强度显著高于Y组(P<0.05)。结论损伤后脑膜成纤维细胞能触发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胶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活性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大脑及脑干挫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及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亦武 张益鹄 +3 位作者 邓伟年 刘艳 徐小虎 武胜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人大脑及脑干挫伤后星形胶质细胞(Ast)及其特殊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以及大脑与脑干挫伤后病变的差异。方法对87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死亡者脑挫伤组织进行病理学及GFAP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脑挫伤... 目的探讨人大脑及脑干挫伤后星形胶质细胞(Ast)及其特殊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变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以及大脑与脑干挫伤后病变的差异。方法对87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死亡者脑挫伤组织进行病理学及GFAP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脑挫伤后Ast灶性肥大及增生最早见于伤后12h,7~14d达高峰,30d胶质瘢痕基本形成。在Ast4项图像分析指标中,平均细胞数在伤后首先下降然后逐渐增加,细胞平均吸光度值、积分吸光度值及细胞平均面积在脑挫伤后14d内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大脑与脑干之间Ast的上述4项指标在脑挫伤后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由高至低为:平均细胞数>平均吸光度值>积分吸光度值>细胞平均面积。结论星形胶质细胞GFAP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可用于脑挫伤后经过时间的推断,大脑与脑干挫伤后星形胶质细胞GFAP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伤 星形胶质细胞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保护庆大霉素对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毒性作用的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丽 黄巨恩 +2 位作者 黄太萍 沈慧 李校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庆大霉素损伤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保护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新生24 h Sprague-Dawley大鼠分离、纯化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传3代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培养3 d... 目的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庆大霉素损伤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保护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新生24 h Sprague-Dawley大鼠分离、纯化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传3代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培养3 d,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培养,损伤组以2.0 g/L庆大霉素培养24 h,保护组加入4.25μg/L aFGF培养24 h后再加入2.0g/L庆大霉素培养24 h。Western blotting检测P38、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ERK2、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1、JNK2的表达。结果成功培养细胞,纯度>95%。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ERK1表达增加(P<0.05);保护组与损伤组比较,P38表达增加(P<0.05),ERK1表达减少(P<0.05);其余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信号通路中的P38和ERK1可能在aFGF对抗庆大霉素诱导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损伤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庆大霉素 星形胶质细胞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manin及衍生物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尹榕 苗建亭 +2 位作者 李柱一 杨金升 陈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Humanin(HN)及衍生物[Gly14]-humanin(HNG)在体内是否存在对实验性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小鼠8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9只)、β淀粉样蛋白(Aβ)模型组(15只)、HN治疗组(30只)和HNG... 目的探讨Humanin(HN)及衍生物[Gly14]-humanin(HNG)在体内是否存在对实验性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小鼠8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9只)、β淀粉样蛋白(Aβ)模型组(15只)、HN治疗组(30只)和HNG治疗组(30只)。HN组又分为10 μmol/L HN组和100μmol/LHN组,HNG组又分为10 nmol/L HNG组和100 nmol/L HNG组,4组均于3、7、14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 HN治疗组和HNG治疗组3、7、14天GFAP阳性细胞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和Aβ模型组均减少。3、14天100 μmol/L HN组GFAP阳性细胞数少于10 μmol/L HN组(P<0.05);3、7、14天100 nmol/L HNG组GFAP阳性细胞数少于10 nmol/L HNG组(P<0.05)。3天100 nmol/LHNG组GFAP阳性细胞数少于100μmol/L HN组(P<0.05)。结论在体内,HN和HNG可以减少因Aβ_(25-35),毒性引起的GFAP的表达,这种改变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证实了它们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 海马 星形细胞 淀粉样Β蛋白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麻醉预处理诱导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脑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再英 金昌道 +2 位作者 苏艾中 赵淑香 赵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534-536,共3页
目的探讨动物失血性休克脑缺血损伤后神经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所致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水平变化与麻醉诱导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产生量的关系。方法本实验建立兔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4h后,实验组施以异氟醚麻醉预处理诱导;对照组... 目的探讨动物失血性休克脑缺血损伤后神经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所致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水平变化与麻醉诱导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产生量的关系。方法本实验建立兔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4h后,实验组施以异氟醚麻醉预处理诱导;对照组施以单纯静脉麻醉,同时回输各自静脉血再灌注并以等渗盐水维持血压,麻醉时间为4h,检测两组及正常组各观察点血清中CGRP值及GFAP的表达水平,GFAP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及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施麻醉后,实验组血清中CGRP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2h后对照组GFAP的表达水平开始高于实验组(P<0·01),而实验组GFAP的表达水平在麻醉1h后就不再升高,对照组却呈进行性增高趋势。结论本实验表明麻醉预处理诱导可通过提高血清中CGRP浓度而达到对脑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目的,吸入麻醉诱导预处理优于单纯静脉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诱导 星形胶质细胞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失血性休克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的预测因素分析
18
作者 石珂 李凡 +1 位作者 余列 卢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6期800-803,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GFAP-A)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4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GFAP-A患者95例,根据患者入院2周内疾病进展高峰期mRS评分及ICU入住情况,重症(mRS评分≥4分或入住IC... 目的:探讨重症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GFAP-A)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4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GFAP-A患者95例,根据患者入院2周内疾病进展高峰期mRS评分及ICU入住情况,重症(mRS评分≥4分或入住ICU)31例(32.6%)。比较重症和非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GFAP-A发生的预测因素。结果:与非重症组相比,重症组患者初始脑脊液GFAP抗体滴度、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率、入院时NLR值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初始脑脊液GFAP抗体滴度(OR=2.967,95%CI:1.022~8.595),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OR=2.804,95%CI:1.014~7.731)及高NLR(OR=1.205,95%CI:1.064~1.364)是GFAP-A患者进展为重症的预测因素。结论:高初始脑脊液GFAP抗体滴度、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及高NLR水平是GFAP-A患者进展为重症的预测因素,临床应重视上述指标的早期评估,优化重症患者识别和干预策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 重症 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巢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平林 贺西京 +5 位作者 李浩鹏 兰宾尚 王栋 王国毓 徐思越 刘亦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52-1755,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和巢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其细胞类型及相关性。方法利用动脉瘤夹压迫法建立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利用BBB评分标准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法与LeicaQ500IW图像处理系统分析和显...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和巢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其细胞类型及相关性。方法利用动脉瘤夹压迫法建立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利用BBB评分标准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法与LeicaQ500IW图像处理系统分析和显示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1、3、5d,1、2、4、6、8w)、不同部位脊髓损伤的程度以及巢蛋白与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及细胞类型。结果BBB评分结果显示术后所有实验动物双后肢(HL)评分低至0~1min,随后逐渐上升,1~2周内恢复的幅度较大,以后恢复较缓慢,较正常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胺蓝染色可见损伤区有核固缩、胞浆溶解、尼氏体模糊且染色较深的神经元。随着动物存活时间延长,损伤范围逐渐扩大,约1周后损伤范围不再扩大。正常对照组脊髓神经元胞体和突起轮廓清晰。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及图像处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脊髓伤24h后可诱导损伤及邻近区域巢蛋白和GFAP高度表达,中央管周围室管膜区几乎均为巢蛋白/GFAP-细胞群,室管膜区以外的灰质和白质中几乎全是巢蛋白/GFAP+细胞群,3~7d逐渐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弱,在损伤后2周左右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正常对照组在脊髓中央管室管膜区有少量巢蛋白/GFAP-细胞,在室管膜区以外的灰质和白质中偶可见染色强度较弱的巢蛋白/GFAP+共存细胞。结论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可诱导巢蛋白和GFAP的表达,巢蛋白的表达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呈正相关,且表达多相互共存;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对脊髓损伤都有反应,并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蛋白 胶质酸性纤维蛋白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辉 饶志仁 黄文晋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3-355,共3页
星形胶质细胞 (astrocyte ,AS)约占正常成人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nervoussystem ,CNS)细胞总数的 4 0 % ,其重要功能日益受到重视。AS可特异性表达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 ,GFAP)。GFAP是AS骨架蛋白特有的成... 星形胶质细胞 (astrocyte ,AS)约占正常成人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nervoussystem ,CNS)细胞总数的 4 0 % ,其重要功能日益受到重视。AS可特异性表达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 ,GFAP)。GFAP是AS骨架蛋白特有的成分 ,可作为AS的特异性标记物。本文主要从分子生物学角度 ,就GFAP在复杂的细胞活动 (如细胞骨架重建、髓鞘维持、细胞粘附和信号转导途径等 )中的广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星形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