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身免疫性肝炎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的临床与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艳玲 赵景民 +1 位作者 孟欣 李文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2-665,共4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AIH-PBCO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7例临床资料完整、行肝穿刺检查的AIH-PBCOS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生化检查和血清自身抗体指标分析,并与117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和85例原发性胆汁...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AIH-PBCO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7例临床资料完整、行肝穿刺检查的AIH-PBCOS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生化检查和血清自身抗体指标分析,并与117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和8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作比较,采用HE染色、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染色,结合CK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探讨其病理学特点,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肝组织内CD3、CD4、CD8、CD20、CD25、CD57和CD68阳性细胞数量、比例和分布状况。结果该组AIH-PBCOS病例占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8·4%,男女比例为1∶8·5,平均发病年龄39·3岁,其中血清ANA与抗M2抗体双阳性病例占52·9%(9/17),所有病例血清ALT、AST、TBIL、ALP、γ-Glo、IgG和IgM均较明显升高。病理学观察见汇管区与肝腺泡内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较多炎细胞浸润,其中易见浆细胞的聚积性浸润。可见不同时期小胆管损伤或细胆管反应性增生并侵蚀肝界板。肝组织内CD3+、CD4+、CD8+、CD20+、CD25+、CD57+及CD68+细胞数增加,其中CD3+、CD8+及CD68+细胞比例偏高,尤以损伤小胆管及肝细胞周围为著。结论中国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群中存在少数(本组病例8·4%)AIH-PBCOS,该重叠综合征具有自身免疫性肝炎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双重病理特征性改变,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性损伤可能是其主要的免疫病理损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晨 徐长妍 +1 位作者 李国东 迟宝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6-649,I0006,共5页
目的: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胆汁性肝硬化(PBC)与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生物化学、免疫学指标及病理组织学特点,为制定AIH/PBC重叠综合征临床诊断的参考标准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3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其中AIH... 目的: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胆汁性肝硬化(PBC)与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生物化学、免疫学指标及病理组织学特点,为制定AIH/PBC重叠综合征临床诊断的参考标准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3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其中AIH患者49例、PBC患者43例、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43例,检测各类型患者的生物化学、免疫学和组织病理学等指标,并对AIH/PBC患者行不同的治疗方案,分别给予患者熊去氧胆酸、泼尼松及熊去氧胆酸和泼尼松联合治疗,评价各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结果:生化指标,AIH/PBC组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IgM水平显著高于AIH组(P<0.05),AIH/PBC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IgG水平显著高于PBC组(P<0.05)。自身抗体指标,与AIH组比较,AIH/PBC组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和M2型线粒体抗体(AMA M2)检出率增高(P<0.05);与PBC组比较,AIH/PBC组患者抗核抗体(ANA)和抗平滑肌抗体(SMA)检出率增高(P<0.05)。病理学检查,AIH/PBC组患者存在高发生率的碎屑样坏死(100.00%)、肝细胞玫瑰花环样改变(83.72%)及胆管病变(69.77%)。对AIH/PBC患者实施联合用药组有效率为85.7%,显著高于各种单独用药组(P<0.05)。结论: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生物化学、免疫学指标和病理组织学变化兼有AIH和PBC患者的特点,因此可以作为其诊断依据。泼尼松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AIH/PBC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 肝炎 自身免疫性 重叠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春平 杨永平 +3 位作者 马雪梅 郭晓东 冯永毅 苏淑慧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96-79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PBCAIH)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应答。方法对具有肝穿刺标本的11例PBCAIH重叠综合征、21例Ⅰ型AIH和20例PBC(Scheuer分期Ⅰ、Ⅱ期)患者进行比较,重点分析PBCAIH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PBCAIH)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应答。方法对具有肝穿刺标本的11例PBCAIH重叠综合征、21例Ⅰ型AIH和20例PBC(Scheuer分期Ⅰ、Ⅱ期)患者进行比较,重点分析PBCAIH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应答。结果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差异;PBCAIH重叠综合征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免疫球蛋白IgM以及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阳性率明显高于AIH组(P<0.05或P<0.01);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以及抗核抗体(ANA)或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率明显高于PBC(P<0.05或P<0.01)。肝组织学示界面炎/碎屑样坏死、小叶内炎症及胆管病变;重叠综合征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组7例中4例(57%)肝功能改善(P<0.05),UDCA及泼尼松龙联合治疗组7例中5例(71%)ALT、胆红素(BIL)、AST恢复正常,ALP、GGT明显下降(P<0.05或P<0.01)。PBC组中13例(65%)ALT、BIL、ALP、GGT明显下降(P<0.05)。结论PBCAI重叠综合征临床、血清学及组织病理学表现出AIH和PBC双重特征,不同于单纯的PBC和AIH,UDCA及泼尼松龙联合治疗有助于生化指标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 肝炎 自身免疫性 重叠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合并药物性肝损伤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晓红 路聪哲 张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胆汁肝硬化 重叠综合征 药物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Fas-670基因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孙继红 徐芸 +2 位作者 汪群英 张晓君 罗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Fas-670的基因多态性。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55例AIH与69例PBC患者外周血DNA Fas-670基因型,并与120例正常健康人进行对照比较。结果:AIH、PB...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Fas-670的基因多态性。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55例AIH与69例PBC患者外周血DNA Fas-670基因型,并与120例正常健康人进行对照比较。结果:AIH、PBC及正常对照组人群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AIH患者Fas-670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P=0.038),AIH组AA基因型频率有增高趋势(40%vs22%,P=0.012,OR=2.4)。PBC患者Fas-670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国外报道比较发现,中国汉族正常人群Fas-670基因型频率与高加索人、日本人、韩国人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本人与韩国人,日本人与高加索人基因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s-670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AIH易感性有关,正常人群Fas-670位点基因型分布存在种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胆汁肝硬化 FAS基因 遗传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世杰 贾翠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418-418,共1页
关键词 原发胆汁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炎 北京佑安医院 黄疸型肝炎 丙氨酸转氨酶 对症治疗 病毒指标 肝功能 A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及其重叠综合征患者外周血OX40/OX40L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维钊 朱沁玲 +8 位作者 向晓星 马莉 顾达 童聪 王婷婷 何家俊 刘军 王璐 陈超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40-2745,共6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及其重叠综合征患者经规范化治疗前后外周血中OX40/OX40L(CD134/CD134L)在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B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9年...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及其重叠综合征患者经规范化治疗前后外周血中OX40/OX40L(CD134/CD134L)在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B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9年8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74例确诊AIH、PBC及其重叠综合征患者,按照相关诊断标准分为AIH组(29例)、PBC组(26例)、重叠综合征组(19例)(即A、P、C组),同时设置健康对照30例。在规范化治疗前后抽取患者外周血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OX40/OX40L在外周血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比较OX40/OX40L在治疗前后、健康对照组的表达差异。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配对样本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3组在性别年龄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前:A、P、C 3组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的OX40阳性率依次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依次为:(14.80±4.99)%、(17.11±2.71)%、(25.18±5.55)%、(6.67±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23,P<0.001);3组CD8+T淋巴细胞的OX40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依次为:(4.86±1.54)%、(6.40±1.88)%、(7.33±2.12)%、(4.09±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86,P<0.001);A、P、C 3组及对照组CD14+单核细胞的OX40L阳性率依次为(19.84±6.11)%、(21.17±4.35)%、(29.13±6.32)%、(4.86±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004,P<0.001);但在CD19+B淋巴细胞中,A、P、C 3组的OX40L阳性率却呈现逐渐降低趋势,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依次为(17.62±3.86)%、(14.75±4.32)%、(10.13±2.56)%、(4.50±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221,P<0.001)。治疗后:CD8+T淋巴细胞的OX40阳性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水平接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31,P=0.538)。在其余3种细胞中,虽然OX40/OX40L的阳性率与治疗前相比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在CD4+T淋巴细胞中,A、P、C组OX40阳性率依次为(11.00±1.98)%、(13.72±1.03)%、(19.72±3.47)%,均高于对照组[(6.67±2.26)%](F=11.365,P<0.001);在CD14+单核细胞中,3种疾病的OX40L阳性率依次为(11.82±2.23)%、(15.19±4.42)%、(24.51±4.09)%,高于对照组[(4.86±2.34)%](F=13.748,P<0.001);在CD19+B淋巴细胞中,3种疾病的OX40L阳性率依次为(9.09±3.25)%、(6.81±2.20)%、(7.48±2.85)%,高于对照组[(4.50±1.38)%](F=8.052,P<0.001)。A、P、C 3组与治疗前OX40/OX40L在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14+单核细胞、CD19+B淋巴细胞的表达相比,治疗后均呈现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OX40/OX40L在AIH、PBC及其重叠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表达升高,经治疗后下降,表明OX40/OX40L通路参与了上述疾病发病机制,其中OX40在CD8+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作用或更能反映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胆汁胆管炎 重叠综合征 受体 OX40 OX40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被引量:2
8
作者 尚佳 宁会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74-177,共4页
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机制及诊疗尚无统一意见。回顾了重叠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诊疗的研究发展进程,分析了本病的定义、诊断及治疗近况。指出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诊... 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机制及诊疗尚无统一意见。回顾了重叠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及诊疗的研究发展进程,分析了本病的定义、诊断及治疗近况。指出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诊疗规范仍需进一步探讨。此外,分析表明重叠综合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何早期诊断及鉴别并合理的治疗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肝硬化 胆汁 重叠综合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移植预后差异配对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宋占宇 潘崎 +2 位作者 于杨 贾德功 刘永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移植的预后差异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7年1月行肝移植的75例受者临床资料。将受者分为AILD组(25例)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50例)。观察受者的术中情况,包括器...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移植的预后差异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7年1月行肝移植的75例受者临床资料。将受者分为AILD组(25例)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50例)。观察受者的术中情况,包括器官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无肝期、输血量;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重度急性肾损伤(AKI)、感染、急性排斥反应、胆道相关并发症、血管相关并发症、移植后糖尿病(PTDM);观察出院后随访情况。分析肝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AILD组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的器官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无肝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ILD组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发生率高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受者(P<0.05),术后重度AKI发生率低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受者(P<0.05)。AILD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87%、87%,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术后1、3、5年生存率88%、88%、88%,两组受者累积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重度AKI、感染、胆道相关并发症等5个指标是受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为P<0.05)。结论AILD组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受者移植术后总体生存预后无明显差异,年龄、MELD评分、重度AKI、感染、胆道相关并发症是影响肝移植预后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原发胆汁胆管炎 原发硬化胆管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病毒肝炎肝硬化 肝移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0
作者 倪萍 凡小丽 杨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3-748,共6页
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同时或相继出现以上任意两种单独自身免疫性肝病特征者称为重叠综合征。其中,以PBC重叠AIH(PBC-AIH)相对最为常见。若不及时接受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同时或相继出现以上任意两种单独自身免疫性肝病特征者称为重叠综合征。其中,以PBC重叠AIH(PBC-AIH)相对最为常见。若不及时接受治疗可迅速进展至肝硬化和肝衰竭。就近年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硬化 肝硬化 胆汁 肝炎 自身免疫性 重叠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合并干燥综合征患者肝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儒曦 杨娉婷 +1 位作者 李裔烁 肖卫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6-1147,共2页
分析3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ALD)合并干燥综合征(pSS)患者的肝功能状况,发现ALD合并pSS患者的肝功能损伤较未合并pSS的ALD患者轻。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干燥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胆汁肝硬化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细胞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的关系
12
作者 侯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501-501,共1页
目的:B细胞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发病机理中有一定的作用。虽然大多数患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但抗线粒体抗体滴度与疾病严重没有关联。在PBC小鼠模型中已表明,B细胞的消耗可能加剧胆道的病理变化。为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重点放... 目的:B细胞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发病机理中有一定的作用。虽然大多数患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但抗线粒体抗体滴度与疾病严重没有关联。在PBC小鼠模型中已表明,B细胞的消耗可能加剧胆道的病理变化。为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重点放在单核细胞的具体表型特征。方法 :检测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肝硬化 原发硬化胆管炎 丙型肝炎 非化脓 破坏 浆细胞 自身免疫性肝炎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加权 郑志想 +3 位作者 黄铁军 余海静 肖非 宁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肝病存在状况、自身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5年5月同济医院慢性肝病住院患者共367例,包括慢性乙型肝炎124例、慢性丙型肝炎4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122例及其它76例,采用...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肝病存在状况、自身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5年5月同济医院慢性肝病住院患者共367例,包括慢性乙型肝炎124例、慢性丙型肝炎4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122例及其它76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条带法、ELISA法检测自身抗体和自身抗体亚型。结果367例慢性肝病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AIH/PBC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所占比例分别为9.81%、10.90%、7.63%及4.90%。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及AMA-M2、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检出阳性率各病例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抗肝肾微粒体抗体1型(anti-LKM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anti-SLA/LP)抗体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73%、4.1%。未检出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anti-LC-1)。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为20.41%。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ANA检测阳性组AST、TBil与ANA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自身抗体与肝损伤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自身抗体及肝抗原自身抗体的检测是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病检出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体 原发胆汁肝硬化 原发硬化胆管炎 重叠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邹游 张磊 +4 位作者 李瑞东 郭闻渊 丁国善 傅志仁 王正昕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5月至2013年4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实施原位肝移植术的48例终末期AILD受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受者的术后累积生存率,分析死亡病例的死因,了...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5月至2013年4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实施原位肝移植术的48例终末期AILD受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受者的术后累积生存率,分析死亡病例的死因,了解术后排斥反应、病毒性肝炎新发感染及AILD复发情况。结果48例AILD受者中,存活38例,AILD受者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为76%。10例死亡受者的死亡原因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移植肝衰竭、脓毒症、肺部感染、出血、肝动脉栓塞、肾衰竭。48例AILD受者中,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9例(19%),有3例分别在术后1~2年内新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受者于术后2年出现原发病复发,经积极治疗均长期生存。结论终末期AILD肝移植受者多数可获得长期生存,应重视肝移植术后早期免疫抑制方案的制定,预防感染及排斥反应和术后新发病毒性肝炎,及时发现原发病复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胆汁肝硬化 原发硬化胆管炎 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进展回顾 被引量:6
15
作者 段维佳 贾继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67-569,共3页
本文的目的在于回顾2010年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及重叠综合征在诊断、治疗及监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胆管炎 硬化 肝硬化 胆汁 肝炎 自身免疫性 重叠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超声影像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重 张新力 卢福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87-188,共2页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与慢性乙型肝病的超声表现的异同点,通过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测得AIH与CHB在性别、肝脏大小方面,存在明显差别(P<0.001);中晚期PBC与乙肝肝硬化超声表现在肝脏大小、肝脏回声(P<0.001、P=0.047)方面存...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与慢性乙型肝病的超声表现的异同点,通过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测得AIH与CHB在性别、肝脏大小方面,存在明显差别(P<0.001);中晚期PBC与乙肝肝硬化超声表现在肝脏大小、肝脏回声(P<0.001、P=0.047)方面存在明显差异。AIH与CHB,PBC与乙肝肝硬化超声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原发胆汁肝硬化 原发硬化胆管炎 乙型病毒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并发腹腔淋巴结肿大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璐 刘丽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173-2178,共6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合并腹腔淋巴结肿大(L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LA在AILD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6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52例AILD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52例,原发...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合并腹腔淋巴结肿大(L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LA在AILD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6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52例AILD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52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174例,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26例,获得随访病例78例。按照是否合并LA分为LA组70例,无淋巴结肿大(NLA)组182例。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及随访结果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则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矫正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 2组在年龄、性别比例、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而诊断的比例及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意义。AIH、PBC及AIH-PBC重叠综合征腹腔LA的发生率分别为21.2%(11/52),26.4%(46/174),50.0%(13/26),AIH-PBC重叠综合征腹腔LA发生率高于AIH和PBC(χ~2=6.771,P=0.009;χ~2=6.039,P=0.014)。LA组ALP、GGT水平高于NLA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944、3.169,P=0.003、0.002);PBC患者中,LA组GGT水平高于NLA组(Z=2.136,P=0.033);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中,LA组TBil明显高于NLA组(Z=2.121,P=0.035);AIH患者中,LA组与NLA组各项检查指标改变无明显差异。LA组影像学异常发生率较NLA组高(97.1%vs 81.9%,χ~2=9.863,P=0.002)。获得随访病例78例,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LA组6例获得完全缓解(23.1%),7例不完全应答(26.9%),1例复发(3.8%),12例治疗失败(46.2%);NLA组21例完全缓解(40.4%),17例不完全应答(32.7%),7例复发(13.5%),7例治疗失败(13.5%),LA组与NLA组药物治疗反应组间分布不同(Z=2.406,P=0.016)。结论AIH-PBC重叠综合征伴腹腔LA的发生率高于AIH及PBC,伴有LA的AILD胆汁淤积及肝功能损伤更为明显,药物治疗反应较差,提示合并LA可能为疾病严重程度估计及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胆管炎 胆汁 重叠综合征 淋巴系统疾病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胆管炎13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刚剑 陈嵩 +2 位作者 李艳 吴国栋 熊昌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511-1512,共2页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胆管炎(AIC)患者的临床表现、肝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94例,筛选出13例AIC、9例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重叠综合征(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分析AIC、PBC/AIH重叠综合征和单...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胆管炎(AIC)患者的临床表现、肝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94例,筛选出13例AIC、9例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重叠综合征(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分析AIC、PBC/AIH重叠综合征和单纯PBC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肝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AIC组和单纯PBC组比较,在年龄、性别、血生化及肝组织病理学上不能区分,但是AIC组治疗前AIH计分、抗核抗体和(或)抗平滑肌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单纯PBC组(P<0.01)。AIC患者血清ALT、AST、IgG明显低于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结论:AIC可能仅是PBC的一种变异形式,而非另一种不同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胆管炎 重叠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丹彤 闫惠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4-376,381,共4页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TOLL样受体 原发硬化胆管炎 原发胆汁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现象 调节T细胞 TL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胆管炎1例
20
作者 卢书明 孙宁 段志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51-652,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54岁,因"尿黄伴皮肤瘙痒2年,再发1个月"于2009年4月23日入院。2年前出现尿黄伴皮肤瘙痒、乏力,无发热,无腹痛,食欲进食可,外院化验肝功能异常,保肝治疗后肝功能略有好转,症状时有反复。既往史:否认病毒性肝炎、酒... 1病例资料患者,男,54岁,因"尿黄伴皮肤瘙痒2年,再发1个月"于2009年4月23日入院。2年前出现尿黄伴皮肤瘙痒、乏力,无发热,无腹痛,食欲进食可,外院化验肝功能异常,保肝治疗后肝功能略有好转,症状时有反复。既往史:否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代谢性及中毒性肝病等病史。入院时查体:神清,面色晦暗,巩膜轻度黄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胆管炎 重叠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