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因子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和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贾飞勇 梁东 傅文永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8-100,共3页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格林巴利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欣 孙博 +3 位作者 穆莉莉 王广友 金连弘 李呼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neuritis,EAN)的疗效以及相应的作用机制。方法:用P0180-199多肽与弗氏完全佐剂的混合液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动物模型。治疗组在免疫后第10天,...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neuritis,EAN)的疗效以及相应的作用机制。方法:用P0180-199多肽与弗氏完全佐剂的混合液免疫Lewis大鼠,建立EAN动物模型。治疗组在免疫后第10天,尾静脉回输荧光染料PKH26标记的BMSC(2×106个细胞/只),通过临床评估、免疫组化及ELISA等方法,研究了BMSC对EAN的治疗作用。结果:回输的BMSC能向脱髓鞘神经组织周围迁移,减轻脱髓鞘的病理改变和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D4+和CD8+T细胞的浸润显著减少(P<0.05),血清中IFN-γ和TNF-α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培养上清中IL-4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BMSC静脉移植治疗EAN有一定的疗效。BMSC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逆转Th1/Th2型细胞之间的失衡而发挥治疗作用,并能够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骨髓基质干细胞 Th1/Th2型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和IL-18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中的协同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穆莉莉 孙博 +4 位作者 王菁华 赵恺 吕桂香 金连弘 李呼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50-953,957,共5页
目的:研究IL-12和IL-18分别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中的调节机制以及IL-12与IL-18的协同作用。方法:建立P0180-199特异性T细胞系。分别用IL-12或IL-18或者IL-12和IL-18进行体外干预,将不同处理组的T细胞回输到正常的大鼠体内,建... 目的:研究IL-12和IL-18分别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中的调节机制以及IL-12与IL-18的协同作用。方法:建立P0180-199特异性T细胞系。分别用IL-12或IL-18或者IL-12和IL-18进行体外干预,将不同处理组的T细胞回输到正常的大鼠体内,建立过继免疫的EAN动物模型。应用国际分级标准和临床评分对发病鼠进行临床评定;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不同组EAN鼠坐骨神经淋巴细胞浸润;ELISA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①在IL-12和IL-18共同干预的条件下,特异性T细胞TNF-α和IFN-γ的产生均增加;②与IL-12或IL-18组相比,IL-12+IL-18组大鼠临床发病明显加重,发病时间提前;③在坐骨神经标本中,与对照组相比,IL-12+IL-18组CD4+淋巴细胞浸润数量较多,而IL-12和IL-18组CD4+淋巴细胞浸润较少。结论:经IL-12和IL-18体外干预的P0180-199特异性T淋巴细胞,通过过继免疫给正常大鼠后,诱导出严重的EAN动物模型,表现出协同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IL-12 IL-18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通过抑制自噬活性抑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被引量:6
4
作者 周寿红 薛瑞瑞 +5 位作者 郭潇潇 盛思敏 杜倩 夏嘉辉 肖婷 林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观察辣椒素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Lewis大鼠采用P2_(57-81)多肽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液足底注射诱导EAN模型。在免疫后0.5 h,通过腹腔注射给予雷帕霉素(2.5 mg·kg^(-1)),免疫后1 h给予... 目的观察辣椒素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Lewis大鼠采用P2_(57-81)多肽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液足底注射诱导EAN模型。在免疫后0.5 h,通过腹腔注射给予雷帕霉素(2.5 mg·kg^(-1)),免疫后1 h给予辣椒素(1 mg·kg^(-1)·d^(-1))灌胃,共15 d。每天观察大鼠发病情况,并进行神经系统体征临床评分和体质量测量,坐骨神经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和劳克坚牢蓝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坐骨神经的超微结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坐骨神经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EAN组比较,EAN+辣椒素组大鼠从免疫后d 7~16神经系统体征临床评分明显降低,体质量从免疫后d 3~16明显增加(P<0.05),髓鞘脱失现象明显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数明显减少(P<0.05),血清中TNF-α、IFN-γ、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大鼠坐骨神经轴突中自噬体数量明显减少(P<0.05),坐骨神经中Beclin^(-1)、LC3-Ⅱ蛋白的表达及LC3-Ⅱ/LC3-I的比值均明显下调,p62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雷帕霉素部分逆转了辣椒素的作用。结论辣椒素能抑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其机制与抑制细胞自噬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白介素 自噬 自噬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膦酸盐纳米乳在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蒙 张本铮 +2 位作者 吴向辉 张志远 徐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9,103,共8页
目的:探讨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 nanoemulsion,BP)纳米乳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EAN)的治疗作用。方法:BP纳米乳体外处理巨噬细胞系RAW264.7,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炎症因子白... 目的:探讨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 nanoemulsion,BP)纳米乳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EAN)的治疗作用。方法:BP纳米乳体外处理巨噬细胞系RAW264.7,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及抑炎因子IL-10、巨噬细胞M2型标记物CD206的表达。构建EAN大鼠模型,给予BP纳米乳处理,测大鼠体重,分析机械疼痛阈值及临床评分,劳克坚牢蓝(luxol fast blue,LFB)染色检测坐骨神经髓鞘病变,免疫组化观察其炎性细胞浸润及病理改变;RT-PCR检测EAN大鼠坐骨神经IL-1β、IL-17、i NOS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等炎症因子表达。结果:BP与BP纳米乳体外处理巨噬细胞,均可降低IL-1β、iNOS,同时提高IL-10和CD206的表达,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BP纳米乳干预的EAN大鼠体重下降减轻、临床评分降低,机械性疼痛程度缓解,病程明显缩短。同时坐骨神经炎性细胞浸润及髓鞘病变显著减轻,IL-1β、IL-17、i NOS、MMP-9表达降低。结论:BP纳米乳可能通过减轻大鼠坐骨神经炎性细胞浸润及抑制促炎因子表达,来缓解EAN的临床病理变化,提示BP纳米乳可作为神经炎性病变的潜在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双膦酸盐 纳米乳 巨噬细胞 炎症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氢表雄酮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大鼠细胞免疫的影响
6
作者 谭晓冬 段瑞生 +1 位作者 时昌文 曲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60-763,共4页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大鼠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21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DHEA 0.5mg治疗组、2mg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注射牛周围神经髓磷脂(BPM)抗原乳剂后第5天开始每日皮下注射DHEA,对照组...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大鼠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21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DHEA 0.5mg治疗组、2mg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注射牛周围神经髓磷脂(BPM)抗原乳剂后第5天开始每日皮下注射DHEA,对照组皮下注射相同体积的DHEA溶媒。疾病高峰期检查坐骨神经IFN-γ、TNF-α阳性反应细胞,检测引流淋巴结和脾脏单个核细胞增殖反应,检测培养上清TNF-α、IFN-γ、IL-10含量。结果:两种剂量DHEA治疗组均能减少坐骨神经IFN-γ、TNF-α阳性反应细胞数目(P<0.05),抑制BPM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P<0.05),降低培养上清中IFN-γ、TNF-α水平(P<0.05)。各组间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EA可抑制EAN大鼠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增殖和促炎性细胞因子过度表达,抑制细胞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表雄酮 神经炎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TLR9 mRNA在P0 180-199诱导Lewis大鼠EAN模型中的动态表达及TWP对其的影响
7
作者 邓永宁 周文斌 黄国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20-924,928,共6页
目的:观察TLR4,TLR9 mRNA在P0180-199诱导Lewis大鼠EAN模型中动态表达,以及雷公藤多甙对其的影响。方法:以周围神经髓鞘蛋白P0180-199免疫Lewis大鼠,给予雷公藤多甙灌胃TWP40mg/(kg.d)干预治疗。观察免疫后大鼠症状和组织病理学改变及TW... 目的:观察TLR4,TLR9 mRNA在P0180-199诱导Lewis大鼠EAN模型中动态表达,以及雷公藤多甙对其的影响。方法:以周围神经髓鞘蛋白P0180-199免疫Lewis大鼠,给予雷公藤多甙灌胃TWP40mg/(kg.d)干预治疗。观察免疫后大鼠症状和组织病理学改变及TWP对其的影响,利用RT-PCR检测TLR4,TLR9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EAN组出现EAN行为学改变、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TLR4、TLR9的表达高于CFA组(P<0.05)。EAN+TWP组大鼠症状较EAN+NS组稍改善,炎性浸润减少,EAN+TWP组TLR4和TLR9的表达低于EAN+NS组(P<0.05)。CFA组大鼠无症状,TLR4和TLR9的表达高于NS组(P<0.05)。结论:TLR4和TLR9可能参与EAN发病;雷公藤多甙可能通过抑制TLR4和TLR9的功能来减轻EAN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TLR 抗原呈递细胞 雷公藤多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