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探究白芍总苷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炎症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苏豫 王海涛 +5 位作者 张杨 赵建林 陈玉凤 李江雁 随华 周艳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95-1500,共6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大鼠炎症损伤及TLR4/NF-κB/NLRP3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白芍总苷组(TGP)、TLR4抑制剂组(TLR4 inhibitor)和TGP+TLR4激动剂组(TGP+TLR4 agonist),每组各1...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大鼠炎症损伤及TLR4/NF-κB/NLRP3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白芍总苷组(TGP)、TLR4抑制剂组(TLR4 inhibitor)和TGP+TLR4激动剂组(TGP+TLR4 agonist),每组各10只。除Control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皮下注射甲状腺球蛋白与弗氏佐剂诱导AIT大鼠模型。给药6周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甲状腺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POAb、TgAb、TSH、T3、T4、TNF-α、INF-γ、IL-1β、IL-18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甲状腺组织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明显受损,TPOAb、TgAb、TSH、T3、T4、TNF-α、INF-γ、IL-1β、IL-18水平升高(P<0.01),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Model组相比,TGP组、TLR4 inhibitor组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损伤减轻,TPOAb、TgAb、TSH、T3、T4、TNF-α、INF-γ、IL-1β、IL-18水平降低(P<0.01),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TGP组相比,TGP+TLR4 agonist组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损伤加重,TPOAb、TgAb、TSH、T3、T4、TNF-α、INF-γ、IL-1β、IL-18水平升高(P<0.05或P<0.01),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或P<0.01)。结论TGP通过抑制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改善甲状腺组织炎症损伤发挥甲状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炎症损伤 TLR4/NF-κB/NLRP3通路 大鼠 甲状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颗粒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模型大鼠小肠肠黏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新杰 乔佳君 +1 位作者 王悦竹 夏仲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85,I0021,I0022,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补中益气颗粒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thyroiditis,EAT)模型大鼠小肠肠黏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 目的通过观察补中益气颗粒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thyroiditis,EAT)模型大鼠小肠肠黏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补中益气组、硒酵母组4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高碘喂养法,联合猪免疫球蛋白和弗氏佐剂混合免疫注射法建立EAT大鼠模型。造模后,补中益气组和硒酵母组大鼠分别灌胃补中益气颗粒和硒酵母片。56 d后检测各组大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血清连蛋白(Zonulin)含量,分离大鼠甲状腺与小肠,在光镜(Light microscope,LM)下观察空白组与模型组甲状腺组织病理变化、各组大鼠小肠组织病理变化,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下观察大鼠小肠肠黏膜上皮细胞(Intestinal mucosal epithelial cells,IPC)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POAb、TGAb、Zonulin含量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组、硒酵母组血清TPOAb、TGAb、Zonulin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空白组比较,LM下模型组大鼠甲状腺组织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甲状腺滤泡萎缩、消失,上皮细胞嗜酸性变,小叶间隔增宽,间质纤维化,提示造模成功。EAT大鼠肠绒毛结构紊乱,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裸露,杯状细胞减少,炎性细胞浸润,TEM下IPC微绒毛变短而厚,细胞间隙扩大,紧密连接受损,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基质变淡,细胞器超微结构明显受损。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组肠绒毛、细胞间紧密连接、细胞器结构受损减轻。结论补中益气汤可以减轻EAT大鼠小肠肠黏膜超微结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颗粒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模型 血清连蛋白 小肠 肠黏膜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伴抑郁症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3
作者 李铮铮 刘子玉 +3 位作者 王智民 金哲 赵卓 杨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5-964,共10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伴发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制备与评价,并基于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消皮素D(gasdermin...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伴发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制备与评价,并基于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通路加以验证。方法32只NOD.H-2H4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抑郁组(DP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伴抑郁症组(AIT+DP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组(AIT组),每组8只。N组正常饲养,DP组采取5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AIT组予0.05%碘化钠水溶液建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模型,AIT+DP组在建立AIT动物模型基础上施加5周CUMS建立AIT+DP动物模型。通过观测小鼠甲状腺组织结构及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和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id autoantibodies,TGAb)水平评价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模型是否制备成功;通过测定体重、糖水偏好率、旷场行为学(中央象限时间、中央象限比例、站立次数、排便次数、毛发梳理时间),大脑皮质、海马病理变化及大脑皮质小胶质细胞焦亡相关蛋白水平评价小鼠抑郁状态。模型小鼠同时符合上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与抑郁症相关指标检测,则表明AIT+DP动物模型制备成功。结果与N组比较,AIT组与AIT+DP组血清TGAb、TPOAb水平显著增加(P<0.01),甲状腺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DP组与AIT+DP组小鼠中央象限时间、中央象限比例、站立次数、排便次数、毛发梳理时间有不同程度降低,大脑皮质神经胶质细胞增多,神经元细胞减少,伴有部分细胞核萎缩,NLRP3、IL-1β、Caspase-1、GSDMD-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AIT+DP组尤为明显(P<0.01)。结论0.05%碘化钠水溶液与CUMS可较好地模拟AIT+DP模型动物外在表现与内在指标变化,可为AIT+DP疾病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抑郁症 模型评价 NLRP3/Caspase-1/GSDMD通路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炎康泰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平衡偏移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程斐 侯毅 +3 位作者 刘铜华 孙文 吴丽丽 秦灵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5期811-819,共9页
目的:探讨甲炎康泰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大鼠Th1/Th2细胞平衡偏移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ewis大鼠建立AIT大鼠40只,6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甲炎康泰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每天分别按去离子水、0.708、1.417、2.834 g?kg-1剂量连... 目的:探讨甲炎康泰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大鼠Th1/Th2细胞平衡偏移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ewis大鼠建立AIT大鼠40只,6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甲炎康泰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每天分别按去离子水、0.708、1.417、2.834 g?kg-1剂量连续灌胃8周。检测血清Tg Ab、TPOAb;Th1、Th2细胞分布比例及Th1/Th2比率;检测血浆中IL-4、IL-5、IFN-γ、TNF-α和IL-1α含量;HE染色观察甲状腺组织的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甲状腺IFN-γ、IL-4蛋白表达。结果:甲炎康泰高剂量组能够下降AIT大鼠TPOAb、TGAb水平,降低甲状腺炎发生率、Th1与Th2细胞分布比例以及Th1/Th2比率;降低血浆IFN-γ、TNF-α、IL-1α、IL-4、IL-5含量;降低甲状腺IFN-γ、IL-4蛋白表达。结论:甲炎康泰具有降低AIT大鼠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作用,可能与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和Th1/Th2细胞平衡偏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炎康泰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大鼠 Th1/Th2细胞平衡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 T磁共振成像评估大鼠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的实验性研究
5
作者 陈子琦 李宜泽 +4 位作者 单春辉 俞秀巧 张璐瑶 王振显 陈英敏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6,共7页
目的探讨3.0 T MRI在评估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prostatitis,EAP)严重程度及补锌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以传统的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的建模方式为基础构建5... 目的探讨3.0 T MRI在评估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prostatitis,EAP)严重程度及补锌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以传统的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的建模方式为基础构建5组大鼠模型,分别为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6只)、模型组A(EAP-A组)(6只)、治疗组A(EAPZ-A组)(6只)、模型组B(EAP-B组)(6只)以及治疗组B(EAPZ-B组)(6只)。其中,EAP-A组与EAPZ-A组大鼠采用15 mg/mL异体前列腺抗原混合物皮内注射进行造模,EAP-B组与EAPZ-B组大鼠采用30 mg/mL异体前列腺抗原混合物皮内注射进行造模,NC组大鼠则采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皮内注射进行造模。在模型构建前(12周龄)、模型构建后(18周龄)及治疗组补锌结束后(22周龄)对各组大鼠行MRI扫描,包括轴位T1WI、T2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矢状位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PDWI);在22周龄磁共振扫描结束后取材,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病理染色进行观察。测量各组大鼠前列腺在不同周龄的标准化T2WI信号强度及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并行组间及组内两两比较。其中,各组大鼠前列腺在不同周龄的标准化T2WI信号强度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当P<0.05时进一步开展最小显著差异(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多重比较;各组大鼠前列腺在不同周龄的标准化T2WI信号强度的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各组大鼠前列腺在不同周龄的ADC值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大鼠前列腺在不同周龄的ADC值的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2周龄时,各组之间的标准化T2WI信号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18)。18周龄建模成功后,除NC组的标准化T2WI信号强度未下降外,其余四组均不同程度降低,且EAP-A组/EAPZ-A组的标准化T2WI信号强度均高于EAP-B组/EAPZ-B组(P均<0.001),但EAP-A组及EAPZ-A组、EAP-B组与EAPZ-B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40、0.113)。22周龄治疗结束后,EAPZ-A组、EAPZ-B组的标准化T2WI信号强度回升,与N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高于EAP-A组及EAP-B组(P均<0.001)。各组大鼠在不同周龄的ADC值行组间比较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3.0 T MRI能够有效评估大鼠EAP的严重程度,并可作为监测补锌治疗效果的无创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 Wistar大鼠模型 磁共振成像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小鼠辅助型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可人 叶志鹏 +3 位作者 金法 方蓉 徐涛 李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6期633-639,共7页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thyroiditis,EAT)小鼠甲状腺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过量碘剂诱导非肥胖型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小鼠建立EAT动物模型,造模4周后各实验组摄入不同剂...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thyroiditis,EAT)小鼠甲状腺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过量碘剂诱导非肥胖型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小鼠建立EAT动物模型,造模4周后各实验组摄入不同剂量的大黄素。造模8周后检测小鼠血浆甲状腺球蛋白(Tg Ab)及甲状腺炎症程度以观察大黄素对EAT小鼠的保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脾脏T细胞亚群,分析大黄素对EAT小鼠外周血、脾脏Th1、Th2细胞流式检测频率的影响。ELISA法检测血浆IL-4、IFN-γ水平。结果:(1)甲状腺病理学观察,各大黄素实验组较模型组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减轻,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造模后的各组小鼠血浆Tg Ab水平明显升高,各实验组升高幅度低于模型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3)造模后的各组小鼠血浆IL-4、IFN-γ、外周血单核细胞以及脾脏淋巴细胞中CD_3^+CD_4^+IL-4^+、CD_3^+CD_4^+IFN-γ^+、CD_3^+CD_8^+IL-4^+和CD_3^+CD+8IFN-γ^+T细胞频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但各实验组升高幅度低于模型组小鼠。结论:过量碘剂诱导NOD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造模是可行的;大黄素对造模小鼠甲状腺炎自身免疫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大黄素通过抑制CD_4^+CD_8~T淋巴细胞分泌IL-4和IFN-γ,从而抑制造模小鼠的自身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大黄素 TH细胞 NOD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提取物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血清IL-10、抗体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44-2747,I0019,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提取物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抗体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6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7只及造模组51只。造模组采用高碘饮食联合牛甲状腺球蛋白皮下注射建立自身... 目的:探讨雷公藤提取物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抗体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6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7只及造模组51只。造模组采用高碘饮食联合牛甲状腺球蛋白皮下注射建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饮食和生理盐水注射。模型建立后,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蒸馏水10 mL/kg,1次/d,灌胃;雷公藤多苷组给予0.625 mg/mL雷公藤多苷溶液10 mL/kg,1次/d,灌胃;亚硒酸钠组给予20μg/mL亚硒酸钠溶液10 mL/kg,1次/d,灌胃;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1次/d,灌胃。各组大鼠均给药4周。检测比较各组大鼠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甲状腺自身抗体及抗氧化能力指标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苷组、亚硒酸钠组大鼠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总甲状腺素水平、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低,且雷公藤多苷组<亚硒酸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苷组、亚硒酸钠组大鼠血清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较高,且雷公藤多苷组>亚硒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提取物雷公藤多苷能改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甲状腺功能,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其作用可能与调节IL-10等炎症因子分泌,以及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提取物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大鼠 白细胞介素-10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宁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明霞 李效忠 +1 位作者 杲海霞 张永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72-975,共4页
目的:观察甲宁(三棱、莪术、柴胡、五味子、穿山甲、何首乌、夏枯草、野菊花、女贞子)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猪甲状腺球蛋白多次免疫注射法造成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动物模型,这些动物模型分别用甲宁... 目的:观察甲宁(三棱、莪术、柴胡、五味子、穿山甲、何首乌、夏枯草、野菊花、女贞子)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猪甲状腺球蛋白多次免疫注射法造成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动物模型,这些动物模型分别用甲宁、雷公藤甲素给予治疗。实验结束后对大鼠甲状腺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留取血清做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的测定。结果:甲宁各剂量组及雷公藤甲素组的TGAb、TPOAb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明显较模型组轻(P<0.01或0.001)。结果表明甲宁和雷公藤甲素均能降低EAT大鼠的自身免疫反应,且甲宁大剂量组的效果较雷公藤甲素更明显。结论:甲宁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宁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蛋白抗体 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5
9
作者 周璟 张家胜 +3 位作者 马宝骊 王利 张继英 柏峻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16-18,25,共4页
目的为深入研究人类多发性硬化症建立EAE大鼠模型。 方法采用双后腿足垫皮内注射豚鼠全脊髓匀浆 (GPSPH) -福氏完全佐剂 (CFA)混合乳剂 ,辅以注射百日咳疫苗 ,诱导Wistar大鼠EAE模型。取对照及发病高峰期大鼠脑、脊髓组织 ,常规病理切... 目的为深入研究人类多发性硬化症建立EAE大鼠模型。 方法采用双后腿足垫皮内注射豚鼠全脊髓匀浆 (GPSPH) -福氏完全佐剂 (CFA)混合乳剂 ,辅以注射百日咳疫苗 ,诱导Wistar大鼠EAE模型。取对照及发病高峰期大鼠脑、脊髓组织 ,常规病理切片 ,HE染色。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MBP抗体。 结果一次性双后腿足垫皮内注射GPSPH -CFA混合乳剂可诱导Wistar大鼠EAE模型 ,临床症状约在造病后 10~ 15d出现。同时注射百日咳疫苗能提高发病率和发病程度。EAE大鼠脑、脊髓组织HE染色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在血管周围形成淋巴鞘 ,但未见脱髓鞘改变。与对照组相比 ,EAE大鼠血清中抗MBP抗体明显增高。 结论非敏感品系Wistar大鼠可用于制备EAE动物模型。发病大鼠除有EAE临床症状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WISTAR大鼠 多发性硬化症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热盛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聂甜 蒋文明 +4 位作者 彭素娟 张旻昱 杨琳 李仕能 胡妮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9,I0006,I0007,共9页
目的建立同时符合中医"热盛证"和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周血血小板减少的大鼠模型。方法采用SD大鼠背部多点注射20%干酵母菌悬液和腹腔注射1∶4稀释的兔抗SD大鼠血小板血清(APS)建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热盛大鼠模型... 目的建立同时符合中医"热盛证"和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周血血小板减少的大鼠模型。方法采用SD大鼠背部多点注射20%干酵母菌悬液和腹腔注射1∶4稀释的兔抗SD大鼠血小板血清(APS)建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热盛大鼠模型。并观察受试大鼠的中医证侯特点、血象、骨髓象及丘脑体温调节中枢5-羟色胺(5-HT)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注射后2~6 h体温和日饮水量显著上升,造模第4天出现足趾紫癜和造模第30天出现肠道黏膜出血(P〈0.05);外周血象中血小板数显著降低,骨髓象巨核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大脑体温调节中枢5-HT的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热盛大鼠病证结合模型基本体现了"热盛"所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鼠发生紫癜的病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热盛证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模型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乔文军 张静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46-2247,共2页
目的: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模型。方法:采用亲和层析技术从电鳗电器官中提取、纯化乙酰胆碱受体,以此免疫Lewis大鼠,观测其临床表现、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及重复神经电刺激等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肌无力症状,重... 目的: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模型。方法:采用亲和层析技术从电鳗电器官中提取、纯化乙酰胆碱受体,以此免疫Lewis大鼠,观测其临床表现、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及重复神经电刺激等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肌无力症状,重复神经电刺激动作电位衰减率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均为阳性,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乙酰胆碱受体主动免疫Lewis大鼠可成功诱导产生EAMG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大鼠模型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建立
12
作者 杨明理 罗素元 +1 位作者 胡火珍 郭萍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4-996,F0002,共4页
用豚鼠脊髓匀浆液和不完全弗氏佐剂制备免疫原,联合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建立昆明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发病小鼠临床神经系统症状逐渐加重,脑组织经HE染色后,可见血管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呈袖套状改变;大脑白质可... 用豚鼠脊髓匀浆液和不完全弗氏佐剂制备免疫原,联合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建立昆明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发病小鼠临床神经系统症状逐渐加重,脑组织经HE染色后,可见血管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呈袖套状改变;大脑白质可见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细胞结节以及神经细胞坏死等病理改变。正常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病理检查均未见异常。此模型为进一步阐明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昆明小 多发性硬化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及拆方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孙丽霞 方南元 +1 位作者 周玲玲 柳璋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及拆方对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的肝功能、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给药方法,造成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及拆方对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的肝功能、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给药方法,造成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III型前胶原。结果黄芪/当归5∶1组可明显降低猪血清所致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的血清AST、ALT含量;黄芪组、当归组及黄芪当归不同配比组均能升高SOD水平,降低MDA的含量;黄芪组能明显降低HA、IV型胶原;当归补血汤5∶1组能明显降低III型前胶原水平,且优于10∶1组。结论当归补血汤对免疫性大鼠肝损伤模型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大鼠 免疫性肝损伤 药效学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和Wistar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发病情况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英标 李晓莉 +4 位作者 童巧文 夏念格 姚苏琴 郦铮铮 郑荣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66-171,F0003,共7页
目的比较Wistar大鼠和Sprague-Dawley(SD)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情况。方法注射以豚鼠脊髓匀浆-完全福氏佐剂制备的完全抗原,辅以百日咳疫苗加强诱导,复制Wistar大鼠和SD大鼠EAE模型,比较两组大鼠EAE的神经症状及中枢... 目的比较Wistar大鼠和Sprague-Dawley(SD)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情况。方法注射以豚鼠脊髓匀浆-完全福氏佐剂制备的完全抗原,辅以百日咳疫苗加强诱导,复制Wistar大鼠和SD大鼠EAE模型,比较两组大鼠EAE的神经症状及中枢神经不同部位病理学改变。结果Wistar大鼠组发病数、潜伏期、发病达峰时间以及神经症状最高评分分别为9/12、12.33±1.37、15.17±3.19、1.33±0.41;SD大鼠组分别为11/12、15.88±0.64、18.63±1.52、3.13±1.89;两组大鼠相比,SD大鼠EAE潜伏期延长(P<0.01),达峰时间相应推迟(P<0.05),但神经症状较Wistar大鼠严重(P<0.05);病理结果显示,两组大鼠CNS均以脑干病理改变最为严重,而大脑病变最轻,SD大鼠总体中枢系统炎症改变较Wistar大鼠严重(标准评分P<0.01,血管套计数P<0.05)。结论SD大鼠EAE与Wistar大鼠EAE比较,发病过程很相似:发病率接近,中枢炎症病理改变相仿,两者均以脑干炎症变化最严重;略有不同点是:SD大鼠EAE发病潜伏期较长(P<0.01),神经症状较严重(P<0.05),总体中枢炎症改变较为严重。故SD大鼠也是制备EAE模型的理想实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动物模型 SD大鼠 WISTAR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复健胶囊抗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佃贵 裴林 +2 位作者 白文忠 张春明 李振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目的:观察肝复健胶囊对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应用猪血清制造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肝复健胶囊对该模型大鼠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PCⅢ水平、肝病理组织学改变等的影响,并以鳖甲煎丸作为对照进行... 目的:观察肝复健胶囊对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应用猪血清制造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肝复健胶囊对该模型大鼠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PCⅢ水平、肝病理组织学改变等的影响,并以鳖甲煎丸作为对照进行观察。结果:肝复健胶囊能明显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HA、LN、Ⅳ-C、PCⅢ水平,抑制胶原纤维增生。结论:肝复健胶囊具有抑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形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复健胶囊 免疫性肝纤维化 模型大鼠 HA、LN、Ⅳ-C、PC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开灵眼用凝胶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庆梅 毕宏生 +5 位作者 崔彦 解孝锋 宋继科 郭大东 赵圣亚 杜然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91-896,共6页
背景葡萄膜炎是常见的致盲眼病,多反复发作,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不良反应较多,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目的观察清开灵眼用凝胶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疗效,并探讨其... 背景葡萄膜炎是常见的致盲眼病,多反复发作,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不良反应较多,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目的观察清开灵眼用凝胶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雌性Lewis大鼠27只,皮下注射200斗l含100μg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1177—1191多肽、100μl完全弗氏佐剂(CFA)、100μg结核菌素及100μlPBS的乳化液,在大鼠两足垫处、尾根部两侧及脊背正中均匀注射5个点建立EAU动物模型。将免疫后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大鼠免疫后第7天开始点眼,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点眼,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分别用相应的药物点眼,每日3次,连续用药7d。从免疫后第1天开始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大鼠眼前节炎症反应并进行炎症评分;免疫后第14天过量麻醉法处死实验动物并获取眼球标本,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大鼠前房、虹膜和睫状体的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鼠脾脏、淋巴结分离的T细胞悬液中CD4^+和CD8^+细胞百分比、CD4^+/CD8^+值以及Th1细胞和Th17细胞的比例。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免疫后第9天开始出现眼部炎症表现,第11天炎症反应达高峰期,而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大鼠眼部炎症反应的发生较模型对照组晚,炎症反应轻,病程短。免疫后13d,3个组大鼠眼部炎症评分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52,P=0.00)。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的炎症评分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2、10.11,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模型对照组大鼠前房、虹膜及睫状体组织中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大鼠前房、虹膜及睫状体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模型对照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CD4^+细胞、CD8^+细胞的百分比及CD4^+/CD8^+值分别为(83.10±0.15)%、(18.60±0.09)%和4.50±0.02,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分别为(79.90±0.21)%、(19.20±0.15)%和4.20±0.04,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分别为(78.604-0.09)%、(23.44±0.09)%和3.40±0.01,3个组间CD4^+、CD8^+细胞百分比及CD4^+/CD8^+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23.68、530.77、404.83,均P=0.00)。模型对照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CD4^+^ν干扰素’(IFN-ν^+),CD4^+白细胞介素-17^+(IL-17^+)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32.20±0.19)%和(55.10±0.09)%,清开灵眼用凝胶组分别为(20.404-0.18)%和(25.204-0.32)%,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分别为(10.40±0.23)%和(8.20±0.15)%,3个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86.34、12807.54,均P=0.00)。结论清开灵眼用凝胶点眼可减轻大鼠EAU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CD4^+细胞的增生和分化,降低CD4^+/CD8^+值,并抑制Th1、Th17效应细胞的分化,减少相应细胞因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抗炎剂 免疫性疾病 前部葡萄膜炎/免疫性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TH1细胞 TH17细胞 动物模型 杂交Lewis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肠道免疫及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秦兰 刘晓 +1 位作者 李巍 费飞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592-596,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补肾活血方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ITP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ITP小鼠模型,ELISA法检测小鼠肠黏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及小鼠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P53蛋白表达的变... 目的:通过研究补肾活血方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ITP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ITP小鼠模型,ELISA法检测小鼠肠黏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及小鼠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P53蛋白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周期及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补肾活血方能够显著下调小鼠肠黏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P<0.05);下调P53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著升高G0/G1期淋巴细胞比例(P<0.05),降低S期淋巴细胞比例(P<0.05),降低淋巴细胞凋亡率(P<0.05),对淋巴细胞周期异常分布及异常凋亡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补肾活血方对ITP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下调ITP小鼠IgG、SIgA含量及淋巴细胞P53蛋白表达、改善ITP小鼠淋巴细胞周期异常分布、降低淋巴细胞凋亡率等,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球蛋白 P53蛋白 淋巴细胞周期 淋巴细胞凋亡率 中药复方 肠道免疫 ITP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木醇提取物对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小鼠淋巴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赖成虹 李作孝 +1 位作者 江应政 邬于川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采用中药苏木醇提取物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观察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苏木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昆明小鼠被随机分为EAMG治疗组(20只)、EAMG对照组(20只)、佐剂对照组(20只... 目的采用中药苏木醇提取物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观察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苏木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昆明小鼠被随机分为EAMG治疗组(20只)、EAMG对照组(20只)、佐剂对照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20只)。采用乙酰胆碱受体(AChR)加完全福氏佐剂(CFA)的方法多次免疫小鼠,复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小鼠模型;佐剂对照组模型制备成功后仅予完全福氏佐剂。所有小鼠均于末次免疫后7~14d行游泳试验和肌电图检查,进行模型鉴定。EAMG治疗组小鼠于末次免疫后第15天起,每天胃内灌注苏木醇提取物0.2ml/只,EAMG对照组、佐剂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胃内灌注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予4周后处死小鼠,应用MTT比色法检测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结果(1)EAMG对照组小鼠的T淋巴细胞吸光度差值为(0.257±0.025),较佐剂对照组(0.147±0.022)及正常对照组(0.154±0.017)明显增高(P<0.01);EAMG治疗组小鼠的吸光度差值为(0.174±0.040),较EAMG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佐剂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佐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EAMG对照组小鼠的B淋巴细胞吸光度差值(0.789±0.101)较佐剂对照组(0.502±0.125)及正常对照组(0.493±0.09)明显增高(P<0.01);EAMG治疗组小鼠的吸光度差值为(0.590±0.120),较EAMG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佐剂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佐剂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苏木具有下调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小鼠淋巴细胞功能,抑制N2乙酰胆碱受体抗原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木 重症肌无力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疾病模型 动物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B淋巴细胞功能 苏木醇提取物 昆明小 功能影响 正常对照组 实验研 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乙酰胆碱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δT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小鼠脾脏中的动态表达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贝贝 田庆梅 +2 位作者 解孝锋 宋继科 毕宏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93-798,共6页
背景以往研究证明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与γδT细胞相关,18T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目的研究γδT细胞在EAU小鼠脾脏中的动态变化,探讨γδT细胞在EAU病程进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 背景以往研究证明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与γδT细胞相关,18T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目的研究γδT细胞在EAU小鼠脾脏中的动态变化,探讨γδT细胞在EAU病程进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C57BL/6(B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和模型组39只。用抗原肽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1-20(IRBP1-20)及完全弗氏佐剂(CFA)的乳化液在B6小鼠的足垫、尾根部及躯干部均匀注射6个点,用Genesis-D动物眼部照相机观察并记录正常小鼠及免疫后不同时间点(4、8、12、16、20、24、28、32和36d)EAU小鼠的发病情况,参照Thurau的评分标准进行炎症评分。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后摘取右侧眼球,切片后行组织病理学评分。同时在相同时间点分离模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18T细胞数量和激活状态。免疫磁珠分选18T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内表达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变化。向EAU小鼠回输激活的18T细胞,观察炎症变化。结果经IRBP1-20及CFA乳化液免疫后小鼠于第12天可见轻度葡萄膜炎症,炎症反应在免疫后第16-20d达峰,至第28天炎症明显减轻。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免疫小鼠视网膜外核层皱褶,玻璃体、视网膜全层炎性细胞浸润及内界膜层增厚。造模后不同时间点的炎症症状评分和病理学炎症评分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399,P=0.000;F=47.342,P=0.000)。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EAU发病高峰期小鼠的脾脏中γδT细胞数量增加,造模后16d和20d分别为(5.67±0.49)%和(5.78±0.55)%,与造模前的(1.53±0.1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呈活化状态。EAU发病高峰期小鼠的脾脏中18T细胞分泌的IL-17A明显增多,造模后16d和20d分别为(13.40±0.50)%和(17.80±2.37)%,与正常对照小鼠的(1.53±0.1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体内回输激活的γδT细胞后EAU炎症加重,炎症症状评分为1.00(1.00,2.00),明显高于未回输激活的γδT细胞的0.75(0.05,1.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00,P=0.03)。结论EAU中γδT细胞比例在炎症的高峰期明显升高,且呈激活状态;活化性γδT细胞在EAU模型中发挥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分泌IL-17A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γδ T细胞 白细胞介素-17A 动物模型 近交系C57BL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调气机汤水提取工艺正交优化及其对桥本甲状腺炎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20
作者 龙小妹 李蓉 +4 位作者 夏宗霄 郭爽 古建兴 刘海鹏 范源 《特产研究》 2023年第4期103-111,共9页
优化疏调气机汤最佳水提取工艺及对桥本甲状腺炎大鼠的治疗作用。以5种成分的总溶出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等工艺参数;建立桥本甲状腺炎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SH、FT3、IgG4、I... 优化疏调气机汤最佳水提取工艺及对桥本甲状腺炎大鼠的治疗作用。以5种成分的总溶出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等工艺参数;建立桥本甲状腺炎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SH、FT3、IgG4、IFN-γ、TG-Ab、TPO-Ab和TGF-β1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甲状腺病理学形态变化。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20倍量水,浸泡20 min,煎煮10 min;与模型组比较,疏调气机汤工艺提取物可明显减轻桥本甲状腺炎大鼠的炎性细胞与改善甲状腺滤泡形态,降低血清TSH、IgG4、IFN-γ、TG-Ab、TPO-Ab、TGF-β1和升高FT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选的疏调气机汤水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对桥本甲状腺炎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调气机汤 正交实验 水提工艺 桥本甲状腺炎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