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胃增生性息肉伴异型增生/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 1
-
-
作者
徐瑞
高杨
岳冰
张政
杜风
陈光勇
李鹏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
-
出处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3-669,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27059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2507406)
+1 种基金
研究型病房卓越临床研究计划项目(BRWEP2024W162020100,BRWEP2024W162020114)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登峰”人才计划项目(DFL20220101)。
-
文摘
目的探讨胃增生性息肉伴异型增生/腺癌的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诊断的24例胃增生性息肉伴异型增生/腺癌的病例(共44枚息肉),分析其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女性20例、男性4例,平均年龄(65.5±7.9)(56~76)岁。44枚息肉中3枚发生于胃窦、1枚发生于胃角、40枚发生于胃底/体部。32枚息肉诊断为高级别异型增生、4枚诊断为低级别异型增生、4枚为低级别+高级别异型增生共存、2枚以黏液腺癌为主、1枚为低分化腺癌、1枚以印戒细胞癌为主。背景黏膜23例符合自身免疫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的组织学表现。8枚息肉P53为突变型表达模式。通过MUC5/MUC6/MUC2/CD10联检,33枚息肉黏液表现为胃型(其中25枚为小凹上皮型),4枚为肠型,5枚为胃肠混合型,2枚为非胃非肠型。结论胃增生性息肉肿瘤性转化与自身免疫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密切相关,需重视对背景黏膜的评估,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
关键词
胃增生性息肉
异型增生
腺癌
自身免疫性化生性萎缩性胃炎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免疫表型
-
Keywords
gastric hyperplastic polyps
dysplasia
adenocarcinoma
autoimmune metaplastic atrophic gastritis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immunophenotype
-
分类号
R361
[医药卫生—病理学]
R57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