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5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身免疫性疾病中NETs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高然 刘晨雨 +1 位作者 邓超华 胡维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6,共8页
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中性粒细胞外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量的研究表明NETs与自身免疫有密切关系,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如作为自身抗原的来源、激活补体... 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中性粒细胞外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量的研究表明NETs与自身免疫有密切关系,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如作为自身抗原的来源、激活补体系统或作用于其他免疫细胞等,其中,NETs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对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概述了自身免疫性疾病中NETs与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CD4^(+)T细胞的联系,以及通过影响NETs水平和干预NETs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外捕网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B细胞 CD4^(+)T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险因素:一项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2
作者 李文婕 洪耀南 +4 位作者 黄蕊 李煜宸 张莹 张蕴 吴迪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1-879,共9页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来探讨10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利用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获取ADs与A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进行分析。以逆方差加权法(IVW)为主要分析方法,MR Egger法、Wei...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来探讨10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利用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获取ADs与A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进行分析。以逆方差加权法(IVW)为主要分析方法,MR Egger法、Weighted Mode法、Weighted median法、Simple Mode法则作为补充分析。使用heterogeneity函数和pleiotropy函数等分别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水平多效性分析,采用留一法评估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果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的IVW法分析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OR=1.094,95%CI:1.023-1.170,P=0.009,P.adjust=0.042)、系统性红斑狼疮(OR=1.111,95%CI:1.021-1.208,P=0.015,P.adjust=0.036)、桥本甲状腺炎(OR=1.206,95%CI:1.049-1.387,P=0.009,P.adjust=0.029)和干燥综合征(OR=1.173,95%CI:1.054-1.306,P=0.004,P.adjust=0.035)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呈显著正向因果关联,Weighted median法等分析结果同样支持以上结果。敏感性分析显示不存在水平多效性和异质性,留一法显示因果关系稳健。未发现格雷夫斯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与AA发病直接相关的证据(P>0.05,P.adjust>0.05),与AA不存在因果关联。反向孟德尔随机化结果及多重校正显示,AA不是ADs(P.adjust>0.05)的影响因素。结论本研究在基因水平上支持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桥本甲状腺炎和干燥综合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险因素,证实了这4种ADs在增加AA风险方面存在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联 自身免疫性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致咯血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高丽 彭雅婷 欧阳若芸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4,共6页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又称Rendu-Osler-Web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可引起多系统血管畸形,包括黏膜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和动静脉畸形。本文报告1例就诊于中南大学...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又称Rendu-Osler-Web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可引起多系统血管畸形,包括黏膜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和动静脉畸形。本文报告1例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男性HHT病例,主要症状为咯血,这在HHT患者中非常少见,影像学检查发现双侧支气管动脉增粗、迂曲,双侧肺动脉增粗,完善单基因遗传病临床全外显子组检测,最终诊断为ACVRL1基因突变引起的HHT2型。HHT的诊断以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家族史为主,基因检测能帮助明确诊断及分型。抗血管生成疗法是治疗HHT的有效治疗方法,对治疗咯血、鼻出血和胃肠道出血也非常有效和安全。此病例强调了对于疑似患者,建议尽早行基因筛查以明确病因、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咯血 ACVRL1基因突变 抗血管生成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杀伤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芹 迟锐 龚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65,共5页
CD4^(+)杀伤性T细胞(cytotoxic CD4^(+)T cells,CD4^(+)CTL)是一类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新T细胞亚群,其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依赖、抗原特异性的方式识别靶细胞,分泌具有细胞毒性的颗粒酶、穿孔素和颗粒溶素等作用于靶细胞,... CD4^(+)杀伤性T细胞(cytotoxic CD4^(+)T cells,CD4^(+)CTL)是一类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新T细胞亚群,其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依赖、抗原特异性的方式识别靶细胞,分泌具有细胞毒性的颗粒酶、穿孔素和颗粒溶素等作用于靶细胞,从而发挥对靶细胞的毒性作用。近年来发现其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围绕CD4^(+)CTL的分化、表型及其在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杀伤性T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应答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黄薇霖 邵文威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2-1237,共6页
腺相关病毒(AAV)是一种依赖于其他辅助病毒才能自我复制的小病毒,近年来随着对基因治疗的深入研究,AAV因具有免疫原性低、宿主范围广等优点,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被广泛使用。许多研究表明AAV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动物模型中均能起到较... 腺相关病毒(AAV)是一种依赖于其他辅助病毒才能自我复制的小病毒,近年来随着对基因治疗的深入研究,AAV因具有免疫原性低、宿主范围广等优点,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被广泛使用。许多研究表明AAV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动物模型中均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多发性硬化、1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可减缓疾病进展并降低其严重程度。通过AAV传递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基因可能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方式。本综述将结合最新研究进展,探讨AAV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方式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LL-37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吴梦静 张大启 +1 位作者 李其富 廖小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6-759,共4页
LL-37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人源性抗菌肽。近年研究发现,LL-37除具有抗菌作用外,还可在不同微环境下对不同免疫细胞发挥综合免疫调节功能,进而在一系列免疫相关疾病中起促炎或抑炎作用。本文就LL-37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 LL-37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人源性抗菌肽。近年研究发现,LL-37除具有抗菌作用外,还可在不同微环境下对不同免疫细胞发挥综合免疫调节功能,进而在一系列免疫相关疾病中起促炎或抑炎作用。本文就LL-37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37 抗菌肽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酪摄入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因果关系:一项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7
作者 吴志杰 傅祥炜 +1 位作者 张黎 李传真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8-616,共9页
目的:饮食习惯已被证实会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产生影响,然而奶酪摄入是否与自身性免疫病有关仍不明确。方法: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数据来源于UK Biobank数据库,通过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讨奶酪摄入与自身免疫性... 目的:饮食习惯已被证实会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产生影响,然而奶酪摄入是否与自身性免疫病有关仍不明确。方法: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数据来源于UK Biobank数据库,通过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讨奶酪摄入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本研究严格筛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IV),并采用逆方差加权(IVW)、MR-Egger、加权中值、简单模式及加权模式等方法进行MR分析。敏感性分析方法包括异质性测试、水平多效性测试、逐一剔除分析法及MR-PRESSO分析,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结果:本研究纳入了13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1型糖尿病、系统性硬化症、重症肌无力、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局限性硬皮病、多发性硬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炎症性肠病及乳糜泻)。IVW分析结果显示,奶酪摄入仅对溃疡性结肠炎(P=0.017,OR=0.997,95%CI=0.994~0.999)、类风湿关节炎(P=0.001,OR=0.993,95%CI=0.990~0.997)及局限性硬皮病(P=0.009,OR=12.936,95%CI=1.904~87.894)有影响。此外,研究还显示低脂硬质奶酪可能加重类风湿关节炎(P=0.022,OR=1.001,95%CI=1.0001~1.002)。结论:高奶酪摄入可能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风险,但显著增加局限性硬皮病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奶酪 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蜍出血性疾病病原鉴定及其对抗生素的药物敏感分析
8
作者 田祥 樊炎昌 +1 位作者 姜鹏 吕利群 《科学养鱼》 2024年第3期56-57,共2页
蟾蜍科动物在世界范围内有13属、约300种,我国主要存在12种;蟾蜍属动物有200多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分布的种类主要为大蟾蜍华西亚种、大蟾蜍中华亚种及黑眶蟾蜍。本研究拟以中华大蟾蜍(俗称“蟾蜍”)为研究对象,其在我国的分布比... 蟾蜍科动物在世界范围内有13属、约300种,我国主要存在12种;蟾蜍属动物有200多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分布的种类主要为大蟾蜍华西亚种、大蟾蜍中华亚种及黑眶蟾蜍。本研究拟以中华大蟾蜍(俗称“蟾蜍”)为研究对象,其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广,在我国东北、华东、华中和西南均有栖息地,国外则在朝鲜、俄罗斯等国家有分布。蟾蜍养殖同其他水产养殖动物类似,诱发病害的原因大多数为高密度养殖模式,这同样也是阻碍蟾蜍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养殖 水产养殖动物 诱发病害 出血性疾病 病原鉴定 蟾蜍 抗生素 栖息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管理》摘译
9
作者 肖潇 马雄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7-1302,共6页
2025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更新发布了《2025年EASL临床实践指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管理》,系统阐述了成人与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本文对该指南的推荐意见进行了摘译。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疾病管理 欧洲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对出血性疾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瑞娟 王兆钺 +6 位作者 江明华 张威 曹丽娟 孙雄华 张剑 白霞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6-380,共5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的止血机理及对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的影响。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巴曲酶与凝血因子Ⅹ激活物(FⅩA)对正常人及出血性疾病患者血浆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凝血酶原时间(PT)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的止血机理及对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的影响。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巴曲酶与凝血因子Ⅹ激活物(FⅩA)对正常人及出血性疾病患者血浆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用发色底物法检测FⅩA、巴曲酶及巴曲亭对凝血因子Ⅹ(FⅩ)活化及凝血酶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曲亭及其有效成分可以缩短正常人血浆的APTT,其中FⅩA缩短APTT的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存在量效关系(r=0.889,P<0.05)。FⅩA、巴曲酶及巴曲亭可纠正出血性疾病患者APTT的延长,三者对PT无明显影响。FⅩA能促进FⅩ的活化及凝血酶的生成,巴曲酶及巴曲亭对二者无明显作用。结论:巴曲亭有明显的促进凝血效果,并可纠正出血性疾病的止血异常,其有效成分巴曲酶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而FⅩA通过活化FⅩ促使凝血酶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亭 凝血作用 出血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1
作者 孙华 王鸿志 +1 位作者 赵铀 霍春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 妇产科 出血性疾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小鼠发病中Tim-3的表达及其作用
12
作者 吴雄飞 张秋瑾 +3 位作者 郑柳 杨彬彬 李金清 丁芝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发病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选取4~5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共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小鼠分为对照组(3只)和实验组(9只)。对照组(造模时间节点为造模后0 d...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发病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选取4~5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共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小鼠分为对照组(3只)和实验组(9只)。对照组(造模时间节点为造模后0 d)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小鼠诱导建立EAU模型(按造模时间节点分为造模后7 d、14 d、21 d三个小组,每组3只小鼠)。将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651-670和完全弗氏佐剂充分混合乳化后,在实验组小鼠的双侧大腿、尾根部及颈后部皮下注射配制好的免疫乳剂(每只注射200μL免疫乳剂,含500μg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651-670),随后实验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1μg百日咳毒素。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眼前节及眼底表现并采集图像。根据炎症程度采用Caspi分级标准对小鼠行临床评分及组织病理学评分。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IL-17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脾脏及眼球组织中Tim-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im-3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脾脏组织Tim-3蛋白的表达。采用Graphpad Prism 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造模后小鼠的眼前节临床评分、眼底临床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均随造模后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各组间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小鼠血清中IFN-γ、IL-17的表达量均随造模后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且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小鼠脾脏与眼球组织中Tim-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随造模后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且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小鼠眼球和脾脏组织中Tim-3蛋白的表达情况和mRNA相同。结论Tim-3在EAU发病进程中的表达随着炎症的加重呈下调趋势,Tim-3在葡萄膜炎发病进程中可能发挥着负性免疫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TIM-3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扶正祛邪”治则及其在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文诗 孙家乐 王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76-2680,共5页
基于中医学正邪发病观与现代免疫学发病机制相结合研究免疫性疾病,发现其核心病机为“真邪相搏”。正气是维持和调节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三大免疫功能正常的体现;“邪气”则包括诱发免疫异常的病理因素和因异常免疫功能而形成... 基于中医学正邪发病观与现代免疫学发病机制相结合研究免疫性疾病,发现其核心病机为“真邪相搏”。正气是维持和调节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三大免疫功能正常的体现;“邪气”则包括诱发免疫异常的病理因素和因异常免疫功能而形成对机体有损害的病理产物。中医药扶正祛邪切中“真邪相搏”的病机,可通过增强和(或)抑制免疫功能起到调节和稳定免疫系统的作用,在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的治疗中均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祛邪 免疫性疾病 真邪相搏 超敏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缺陷疾病 感染性疾病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网络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邹晓琳 刘子玉 +3 位作者 王智民 宋囡 高天舒 杨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2,共3页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发病机制仍未明晰,临床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仍有欠缺,网络药理学通过分析药物、靶点及疾病之间“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关系,目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其发病机制仍未明晰,临床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仍有欠缺,网络药理学通过分析药物、靶点及疾病之间“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关系,目前已被应用于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指导。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当前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进行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研究,阐明单药或者中药复方中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生物过程及通路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此外,总结网络药理学的不足,以期中医药可以通过此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桥本甲状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自身免疫性肠病1例
15
作者 滕珂含 陈洪 +2 位作者 陈延方 王智 张丽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29,共3页
自身免疫性肠病(autoimmune enteropathy, AIE)是一种罕见的以小肠黏膜上皮绒毛萎缩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明确诊断需综合考虑临床表现、消化内镜下改变及组织学特征。典型的组织学特征包括小肠绒毛萎缩、间质内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自身免疫性肠病(autoimmune enteropathy, AIE)是一种罕见的以小肠黏膜上皮绒毛萎缩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明确诊断需综合考虑临床表现、消化内镜下改变及组织学特征。典型的组织学特征包括小肠绒毛萎缩、间质内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杯状细胞显著减少,隐窝上皮凋亡明显,可见凋亡小体。本文结合文献报道1例AIE,旨在为AIE的明确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疾病 自身免疫性肠病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的训练免疫在免疫疾病中的作用及进展
16
作者 袁润达 卢芳 +1 位作者 刘树民 于栋华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02-709,共8页
研究发现,固有免疫细胞在受到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刺激后,再次遭遇感染时,会对二次刺激做出增强或减弱的应答,这种现象被定义为训练免疫。这一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以往只有适应性免疫具有免疫记忆的传统观念。与适应性免疫记忆相比,训练免... 研究发现,固有免疫细胞在受到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刺激后,再次遭遇感染时,会对二次刺激做出增强或减弱的应答,这种现象被定义为训练免疫。这一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以往只有适应性免疫具有免疫记忆的传统观念。与适应性免疫记忆相比,训练免疫在参与细胞种类、反应特异性、持续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从训练免疫的特征、训练免疫产生的机制、训练免疫对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旨在为今后探寻免疫类疾病治疗的新方法以及助力相关药物研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免疫 固有免疫 表观遗传重编程 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在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翁侨 王志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既往多以切除子宫为最终止血手段。文中探讨介入治疗在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11例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rteri-ography,DSA)介入栓... 目的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既往多以切除子宫为最终止血手段。文中探讨介入治疗在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11例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rteri-ography,DSA)介入栓塞治疗,包括前置胎盘4例(其中胎盘植入1例),子宫收缩乏力3例,软产道血肿1例,子宫假性动脉瘤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1例,以及1例因"胎盘植入"外院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创面渗血1例。结果 11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无明显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为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智敏 戴文新 +1 位作者 高燕 曲芃芃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31-632,共2页
关键词 产科出血性疾病 血管性介入治疗 次全子宫切除术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髂内动脉结扎 宫腔填塞纱条 临床处理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一例
19
作者 张应从 龚霞蓉 +3 位作者 丁凡 李青芮 缪赛琼 左华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9-820,共2页
病例资料女,65岁,因四肢不自主震颤伴语言行为紊乱1个月余入院。1个月前出现四肢不自主震颤伴发热头痛,逐渐出现言语行为紊乱、烦躁易怒,伴行走不稳、全身乏力。当地医院诊断为(1)疱疹病毒性脑膜炎(人类疱疹病毒4型);(2)急性上呼吸道感... 病例资料女,65岁,因四肢不自主震颤伴语言行为紊乱1个月余入院。1个月前出现四肢不自主震颤伴发热头痛,逐渐出现言语行为紊乱、烦躁易怒,伴行走不稳、全身乏力。当地医院诊断为(1)疱疹病毒性脑膜炎(人类疱疹病毒4型);(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甲型流感病毒)。予抗病毒、抗感染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出院3d后再发震颤,予抗病毒、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改善,遂至本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质 磁共振成像 脑炎 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全脑血管造影对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国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1-581,共1页
关键词 血性脑血管疾病 全脑血管造影 出血性 诊断价值 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造影检查 脑血管疾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