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1
作者 李权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9期126-129,共4页
该文主要探究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设计要点,并对其性能进行实验探究。定子设计主要包括合理选择定子冲片以及确定定子槽数,同时将定子绕组的端部连接形式改为“Y”接形式,避免谐波在定子绕组之间产生环流。转子设计主要包括选择... 该文主要探究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设计要点,并对其性能进行实验探究。定子设计主要包括合理选择定子冲片以及确定定子槽数,同时将定子绕组的端部连接形式改为“Y”接形式,避免谐波在定子绕组之间产生环流。转子设计主要包括选择合理的转子槽型,以及采用内置式磁路结构,并通过加装隔磁磁桥的方式,避免磁路结构发生漏磁现象。结合设计方案改造电动机,并进行温升实验和振动实验。结果表明,该电动机在满载时效率稳定在98%左右,功率因数达到0.997,在稳态时的设计性能较好。在风机正常工作情况下,绕组与轴承等可以很快达到热平衡状态,热稳定性良好。电动机振动较小,运行平稳,综合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 定子冲片 转子永磁体 温升实验 设计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进气道自起动特性检测方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祝飞 高文智 +2 位作者 李鹏 姜宏亮 杨基明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8,23,共6页
发展了一种应用于激波风洞中快速检测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能力的实验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隔离段内预先设置轻质堵块,迫使进气道在风洞运行初期不起动,待堵块被吹出后,流道恢复畅通,进而考察进气道是否具有起动能力。实验采用高速纹影拍... 发展了一种应用于激波风洞中快速检测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能力的实验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隔离段内预先设置轻质堵块,迫使进气道在风洞运行初期不起动,待堵块被吹出后,流道恢复畅通,进而考察进气道是否具有起动能力。实验采用高速纹影拍摄同步壁面压强测量的手段,对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起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纹影照片以及相应的壁面压强信号的分析,对所发展的自起动检测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考核,并进一步研究了内收缩比对进气道起动特性的影响。在激波风洞中获得了进气道自起动过程以及起动/不起动双解区的流场特征和相应的壁面压强变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进气道 自起动 激波风洞 压力测量 纹影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有限元法U型单相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涡流场与温度场的分析计算 被引量:8
3
作者 付敏 邹继斌 +1 位作者 魏静薇 丁树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2-576,共5页
为了抑制转速波动、降低振动,同时提高电机带载起动能力,在原单相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外侧加了铜皮套筒.采用A,φ-A三维有限元法对涡流场进行了计算,得到了铜皮套筒内的涡流和涡流损耗.在此基础上结合利用流体相似理论得到的散热系数... 为了抑制转速波动、降低振动,同时提高电机带载起动能力,在原单相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外侧加了铜皮套筒.采用A,φ-A三维有限元法对涡流场进行了计算,得到了铜皮套筒内的涡流和涡流损耗.在此基础上结合利用流体相似理论得到的散热系数,针对所建立的三维温度场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别得到了铜皮套筒内涡流损耗、永磁体平均温度与套筒厚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分析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场 温度场 自起动 单相电机 永磁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则往复流中Wells透平自起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忠洲 余志 +1 位作者 蒋念东 陈义良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4-288,共5页
基于稳态透平切向力实验数据,在准定常流动假设下对规则往复流中Wells透平的自起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比较结果表明,该文建立的数值模拟过程可替代实验方法用以分析规则往复流中Wells透平的自起动过程。
关键词 波浪能 Wells透平 自起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设堵块法检测进气道自起动能力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祝飞 杨基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10-1818,共9页
在进气道内预先设置轻质堵块迫使进气道不起动,堵块被气流吹出后流道恢复畅通,为激波风洞提供了一种检测进气道自起动能力的方法。为了深入认识预设堵块方法的检测过程,将堵块简化为一个自由度的刚体运动,采用k-ωSST湍流模型,结合铺层... 在进气道内预先设置轻质堵块迫使进气道不起动,堵块被气流吹出后流道恢复畅通,为激波风洞提供了一种检测进气道自起动能力的方法。为了深入认识预设堵块方法的检测过程,将堵块简化为一个自由度的刚体运动,采用k-ωSST湍流模型,结合铺层动网格技术,对该检测方法进行了二维非定常数值模拟。在Ma_∞=5.9条件下,采用改变堵块质量的方式,获得了三种典型的检测过程。通过分析堵块在气动力作用下的运动与进气道非定常波系演化相互耦合的过程,揭示了堵塞作用产生和消除的流动机理。结果表明,堵塞时间没有显著地改变进气道的自起动能力,预设堵块方法成功检测到进气道在Ma_∞=4.9自起动。此外,建立了预估堵块运动的匀加速模型,预估的堵塞时间与数值模拟结果较为符合。在Ma_∞=5.9条件下,堵块的临界质量约为3.8g。考虑到激波风洞实验时间短暂,应选择合适的堵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进气道 自起动 数值模拟 动网格 激波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异同步电动机再制造成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炳义 郑军铭 +3 位作者 冯桂宏 李建军 李莹 赵小云 《节能技术》 CAS 2017年第4期344-348,379,共6页
对大型异同步电动机应用中存在的转子励磁系统损耗大、滑环故障率高等问题,提出仅对其转子进行改造,将其再制造成自起动永磁电机。以一台630k W-36P的异同步电机为例,通过等效安匝数原理将原电机转子直流励磁安匝数等效成永磁体激磁磁势... 对大型异同步电动机应用中存在的转子励磁系统损耗大、滑环故障率高等问题,提出仅对其转子进行改造,将其再制造成自起动永磁电机。以一台630k W-36P的异同步电机为例,通过等效安匝数原理将原电机转子直流励磁安匝数等效成永磁体激磁磁势,利用商业软件对等效永磁激励条件下的纹波转矩、气隙磁密波形、转速稳定性及运行效率等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再制造后自起动永磁电机保留了原异同步电动机的优点,且效率和功率因数以及起动能力,都具有显著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和节能改造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 等效安匝数 制造工艺 效率 节能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在晃电后电机自起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彦文 李志佳 +3 位作者 李希年 马刚 金俊杰 李淑坤 《煤矿现代化》 2014年第1期73-75,共3页
现代煤化工具有高自动化、高连续性的特点,晃电会导致其电机的跳闸、连续生产过程的中断。为了减少损失,晃电后,通常采取电机自起动,重要电机先起动,次重要电机后起动。但次重要电机的起动会引起电压的二次跌落,导致同一母线上重要电机... 现代煤化工具有高自动化、高连续性的特点,晃电会导致其电机的跳闸、连续生产过程的中断。为了减少损失,晃电后,通常采取电机自起动,重要电机先起动,次重要电机后起动。但次重要电机的起动会引起电压的二次跌落,导致同一母线上重要电机运行的不稳定,严重时会导致其再次跳闸。而重要电机联锁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为了保障生产,提出设置变压器对重要电机单独供电,最后对变压器短路阻抗等参数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晃电 变压器 电机 自起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自起动能力的双馈机组起动与并网技术
8
作者 鲁光祝 向大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2-175,共4页
针对有些双馈机组受原动机械特性的影响不具备自起动能力问题,以1 MW双馈飞轮储能机组为例,利用双馈电机灵活可控的特点,研究了定子侧与转子侧两种不同的起动方法与并网技术,并比较了各自的特点。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正确可行,控... 针对有些双馈机组受原动机械特性的影响不具备自起动能力问题,以1 MW双馈飞轮储能机组为例,利用双馈电机灵活可控的特点,研究了定子侧与转子侧两种不同的起动方法与并网技术,并比较了各自的特点。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正确可行,控制简单,为实现无自起动能力的双馈机组高效、经济起动和无冲击并网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电机 风力发电 自起动 软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板对二元高马赫数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谢文忠 高晓天 +1 位作者 王肖 张德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63-1971,共9页
前伸隔板能够大幅提升高马赫数进气道的自起动性能。为了进一步获得前伸隔板关键设计参数对二元高马赫数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机制,针对一种低外阻二元高马赫数进气道,利用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相对位置和前缘上切角的隔板构型下进气道... 前伸隔板能够大幅提升高马赫数进气道的自起动性能。为了进一步获得前伸隔板关键设计参数对二元高马赫数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机制,针对一种低外阻二元高马赫数进气道,利用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相对位置和前缘上切角的隔板构型下进气道的自起动过程。结果表明:上子通道在起动之前维持超声速不起动流场结构并且率先实现起动,有利于整个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提升;在研究范围内,随着隔板相对位置的增加,进气道自起动马赫数先减小后增大,而在基准位置改变隔板前缘切线角度,进气道自起动马赫数则变化较小;使进气道具备优良自起动性能的隔板相对位置区间和隔板前缘上切角区间均较宽,对应的上子通道和下子通道内收缩比的比值落于0.797~1.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马赫数进气道 低外阻 自起动性能 前伸隔板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电动机自起动装置应用探索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世明 孙关荣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8-41,共4页
介绍石化企业电网闪络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低压电动机群自起动装置的原理和特点以及选型等。
关键词 低压电动机 自起动装置 石油企业 化工企业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压缩波系对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性能影响研究
11
作者 贾轶楠 张启帆 +2 位作者 仝晓通 岳连捷 张新宇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67,共8页
为了探究进气道肩部膨胀扇以及不同压缩方式对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结合具体的进气道构型,针对不同的压缩角、边界层厚度开展了马赫数4.0级的风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起动分离区同侧的膨胀扇会对当地气流加速,降低局部压强,进而... 为了探究进气道肩部膨胀扇以及不同压缩方式对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结合具体的进气道构型,针对不同的压缩角、边界层厚度开展了马赫数4.0级的风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起动分离区同侧的膨胀扇会对当地气流加速,降低局部压强,进而对压缩激波较强时的进气道自起动过程有明显改善。而唇罩分级压缩对二元进气道的自起动能力也有提高效果。此外,对比侧压模型与顶压模型的试验结果发现,边界层厚度对侧压模型自起动性能的影响趋势与顶压式存在明显的差异。与此同时,当自起动受限于几何喉道的进气道构型,压缩方式对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对于由压缩激波-边界层干扰诱导分离区形成的气动喉道决定能否起动的进气道,侧压方式有利于提高进气道的自起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起动性能 肩部膨胀扇 侧压式 边界层厚度 几何喉道 气动喉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智能综合保护装置电动机再/自起动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新盈 《四川水力发电》 2009年第5期158-161,共4页
电动机的再/自起动技术是对供配电系统故障后的补救措施之一,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供配电系统对电动机供电的可靠性,因此要求用于电动机再/自起动技术的元件及设备的可靠性应非常高,否则电动机再/自起动技术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与传统的采... 电动机的再/自起动技术是对供配电系统故障后的补救措施之一,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供配电系统对电动机供电的可靠性,因此要求用于电动机再/自起动技术的元件及设备的可靠性应非常高,否则电动机再/自起动技术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与传统的采用PLC和专用的再起动柜实现方案相比,这种利用低压智能综合保护装置的再起动功能模块的方法,更加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机 自起动 低压智 逻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锁模光纤环形孤子激光器的自起动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顺湘 刘卫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2-56,共5页
本文从激光器工作的两种平衡态出发 ,具体分析了被动锁模光纤环形孤子激光器的自起动特性与其结构参数的关系 ,并用分裂步长法对激光器的自起动特性做了数值模拟 ,获得了稳定的孤子脉冲序列。
关键词 孤子激光器 被动锁模 自起动 光纤 光孤子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控制电动机群自起动柜的抗干扰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纯禹 孙关荣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51,共4页
针对电动机群自起动柜所处工作环境和电气设备特点,对可能影响控制系统工作的干扰源进行了分析,在设计和安装调试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抗干扰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确保电动机群自起动柜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电网 电动机 自起动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液泵用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伟 《中国高新科技》 2021年第22期63-64,共2页
文章提出对乳化液泵驱动系统进行自动化节能改造,开发设计乳化液泵用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来替代异步电机,配合变频器和相应传感器进行变频调速,实现自动恒压控制。改造后的系统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运行平稳可靠,可实现软起动,减小对电网的... 文章提出对乳化液泵驱动系统进行自动化节能改造,开发设计乳化液泵用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来替代异步电机,配合变频器和相应传感器进行变频调速,实现自动恒压控制。改造后的系统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运行平稳可靠,可实现软起动,减小对电网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液泵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 变频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机自起动技术在轻油制气生产的应用及其对供电系统的要求
16
作者 马钰 《上海煤气》 2002年第4期27-29,42,共4页
电动机自起动技术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及误操作概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章通过介绍该技术在轻油制气生产中的应用,以及根据该技术对供配电的要求校核本公司的有关供电系统,从而对相关的电气... 电动机自起动技术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及误操作概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章通过介绍该技术在轻油制气生产中的应用,以及根据该技术对供配电的要求校核本公司的有关供电系统,从而对相关的电气系统的运行和检修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机 自起动技术 轻油制气 供电系统 煤气 机端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电动客车自起动故障诊断与排除
17
作者 赵佳 王力 刘清波 《汽车电器》 2012年第10期54-55,共2页
1故障现象 接公司售后服务人员反馈,一批出厂不久的新能源混合动力电动客车在钥匙打到ON档.但没有打START档的时候经常出现自行起动的情况.维修人员在接近发动机时存在安全隐患,客户对此表示十分忧虑,希望尽快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1故障现象 接公司售后服务人员反馈,一批出厂不久的新能源混合动力电动客车在钥匙打到ON档.但没有打START档的时候经常出现自行起动的情况.维修人员在接近发动机时存在安全隐患,客户对此表示十分忧虑,希望尽快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售后服务人员在排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拔掉配电盒中起动控制电路的熔断丝后,按常理发动机不应该再起动,但实际发现仍然会起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动客车 自起动 故障诊断 起动控制电路 服务人员 故障现象 安全隐患 维修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中频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与试验
18
作者 贾宇琪 周利华 《航空科学技术》 2020年第9期35-40,共6页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是转子上安装有起动绕组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在某一频率和电压下的自行起动能力。针对航空领域115V/400Hz中频电源供电条件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研究空白,提出了一种航空中频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方案。本文...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是转子上安装有起动绕组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在某一频率和电压下的自行起动能力。针对航空领域115V/400Hz中频电源供电条件下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研究空白,提出了一种航空中频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方案。本文分析了这一特殊供电条件下该种电机定子、转子和永磁体等方面的设计特点,设计了一台10kW、6极、8000r/min的样机方案,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别对其空载性能、满载性能和起动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研制了一台工程样机,在此基础上搭建试验台进行了起动性能和负载性能测试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均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中频 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收缩比可调的二元TBCC进气道风洞试验及起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严雪阳 李中龙 +3 位作者 俞宗汉 黄国平 王瑞琳 潘鹏宇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为拓宽进气道工作马赫数范围,结合型面变几何技术并充分利用迟滞回路效应的优势,基于外压缩面/喉道高度协同调节的二元TBCC进气道模型,采用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马赫数为4.0的通流状态下进气道内收缩比(即改变喉道高度)... 为拓宽进气道工作马赫数范围,结合型面变几何技术并充分利用迟滞回路效应的优势,基于外压缩面/喉道高度协同调节的二元TBCC进气道模型,采用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马赫数为4.0的通流状态下进气道内收缩比(即改变喉道高度)增减对起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气道处于不起动状态时,降低内收缩比使进气道肩部分离包被吞入继而实现再起动;结合纹影和沿程静压分布等分析,进气道入口波系在各内收缩比下与设计值相符,但内流通道的CFD结果与试验结果存在相对误差ε,且起动状态下的εq比不起动状态下的εb约低1.5%(ε_(q)<2.7%,ε_(b)<4.2%),表明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对于前体激波的预测较为准确,而对于不起动进气道内流静压预测存在误差;获取此类变几何进气道的迟滞回路特性,当内收缩比≤1.79时,进气道正常起动,当内收缩比≥2.54时,进气道不能正常起动,当1.79<内收缩比<2.54时,进气道的起动特性由初始状态和内收缩比的增减趋势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风洞试验 数值仿真 喉道面积 变几何 内收缩比 自起动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特性的尺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凌岗 李祝飞 +4 位作者 肖丰收 姜宏亮 刘坤伟 高文智 杨基明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1,共6页
对一种二元混压式进气道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和实验考察,研究了不同尺度进气道模型自起动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来流单位雷诺数条件下,随着模型尺度的减小,进气道自起动马赫数有所提高,起动性能有所降低。同时对不同尺度模型进行... 对一种二元混压式进气道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和实验考察,研究了不同尺度进气道模型自起动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来流单位雷诺数条件下,随着模型尺度的减小,进气道自起动马赫数有所提高,起动性能有所降低。同时对不同尺度模型进行雷诺数匹配,发现在相同雷诺数下,不同尺度模型的起动性能相近,表明雷诺数是影响不同缩尺模型起动性能不同的主要原因。在可获得的实验结果范围内,数值模拟所得到的自起动结果基本与之相符。此外,对实验中发现在低雷诺数下进气道反而呈现出自起动特征的异常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数值模拟比较指出了低雷诺数下来流偏向层流流态,可能会导致进气道呈现一种"起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进气道 自起动特性 雷诺数 尺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