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走式摘穗型玉米收获机产品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9
1
作者 商稳奇 孙超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11期203-206,220,共5页
为总结自走式摘穗型玉米收获机产品现状并提出发展建议,分析当前玉米生产及机械化收获的发展形势,明确玉米机械化收获的重要作用;梳理玉米收获机产品类型,归纳自走式摘穗型玉米收获机产品结构特点和标准要求;结合产品特点和实际使用情况... 为总结自走式摘穗型玉米收获机产品现状并提出发展建议,分析当前玉米生产及机械化收获的发展形势,明确玉米机械化收获的重要作用;梳理玉米收获机产品类型,归纳自走式摘穗型玉米收获机产品结构特点和标准要求;结合产品特点和实际使用情况,总结自走式摘穗型玉米收获机在安全防护、安全信息、安全性能和安全装备等方面的安全性问题,堵塞和作业质量等方面的适用性问题,基本部件和主要功能部件故障等方面的可靠性问题;最后提出不断增强研发和制造水平、引导用户科学选用和营造持续健康的政策和市场环境的产品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走式摘穗型玉米收获机 产品现状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辊型玉米收获机摘穗辊辊型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闫洪余 吴文福 +1 位作者 韩峰 刘枫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80,共5页
摘穗辊辊型对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效果的影响显著。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立辊型玉米收获机摘穗辊辊型对作业主要性能参数的影响,同时对各运动参数的交互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各运动参数的最佳组合。摘穗辊的花纹形状对损失率的影响显著... 摘穗辊辊型对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效果的影响显著。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立辊型玉米收获机摘穗辊辊型对作业主要性能参数的影响,同时对各运动参数的交互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各运动参数的最佳组合。摘穗辊的花纹形状对损失率的影响显著,圆顶花纹在摘穗辊转速为1 000 r/min的条件下工作可以获得最佳效果。辊型对功率影响显著,圆顶花纹在摘穗辊转速为900 r/min的条件下工作的功率消耗最低。摘穗辊的工作间隙与损失率之间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 辊辊 损失率 功率消耗 工作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玉米收获机分禾与摘穗装置性能仿真 被引量:13
3
作者 杜岳峰 朱忠祥 +2 位作者 宋正河 毛恩荣 李福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00-105,共6页
对某小型卧辊式玉米收获机分禾与摘穗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运用Pro/E建立了该机割台三维模型,运用ADAMS建立了其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了分禾器与玉米植株以及摘穗辊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型分禾器形状和底面锥角... 对某小型卧辊式玉米收获机分禾与摘穗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运用Pro/E建立了该机割台三维模型,运用ADAMS建立了其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了分禾器与玉米植株以及摘穗辊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型分禾器形状和底面锥角设计存在一定缺陷,植株推倒严重,导致玉米秸秆不能正常喂入;同时给出了摘穗辊工作的最佳转速为800~1 000 r/min,最佳摘穗倾角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 分禾装置 装置 性能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辊型和作业速度对玉米收获机摘穗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0
4
作者 贺俊林 佟金 +1 位作者 胡伟 郭玉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49,共4页
阐述了玉米联合收获机卧辊式摘穗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工作参数。试验了摘穗辊辊型和作业速度对摘穗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摘穗辊辊型是影响摘穗性能的主要因素。在正常工作范围内,作业速度对摘穗性能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卧辊式部件 玉米收获机 工作参数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小麦兼用型联合收获机玉米摘穗装置工作原理 被引量:1
5
作者 邢志卿 张宝乾 +1 位作者 陈建林 胡伟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年第13期72-73,共2页
1.兼用型玉米小麦收获机简介兼用型玉米小麦收获机是以小麦联合收获机底盘为基础进行改进设计的适合玉米小麦收获的通用型自走式收获机。
关键词 小麦联合收获机 小麦收获 兼用 玉米 工作原理 装置 改进设计 自走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用型收获机玉米摘穗装置工作原理
6
作者 马超 宋樱 +1 位作者 鲁宝栓 张宝乾 《农机科技推广》 2010年第4期52-54,共3页
玉米小麦兼用型收获机是以原小麦联合收获机底盘为基础进行改进设计,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两种不同作物收获的需要,使底盘适用于收获两种作物。在换装玉米摘穗台、升运器、果穗箱、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后,可一次性完成玉米摘穗、集穗、秸... 玉米小麦兼用型收获机是以原小麦联合收获机底盘为基础进行改进设计,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两种不同作物收获的需要,使底盘适用于收获两种作物。在换装玉米摘穗台、升运器、果穗箱、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后,可一次性完成玉米摘穗、集穗、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同时,换装小麦收割台等专用部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联合收获机 装置 兼用 玉米 工作原理 秸秆粉碎还田 作物收获 改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收获机多棱立辊式摘穗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2
7
作者 耿端阳 李玉环 +3 位作者 孟凡虎 孟鹏祥 倪国庆 张明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4-91,共8页
针对现有玉米收获机摘穗装置存在籽粒啃伤、啃落导致损失严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摘穗效果好、可靠性高的多棱立辊式摘穗装置。研究了立式激振折断的摘穗机理,分析了多棱立辊式摘穗装置主要结构参数的设计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 针对现有玉米收获机摘穗装置存在籽粒啃伤、啃落导致损失严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摘穗效果好、可靠性高的多棱立辊式摘穗装置。研究了立式激振折断的摘穗机理,分析了多棱立辊式摘穗装置主要结构参数的设计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摘穗质量的主次因素为棱边数、摘穗辊转速和摘穗辊直径;较优组合为:摘穗辊直径为7 cm、棱边数为8、摘穗辊转速为950 r/min,在该条件下本摘穗辊的籽粒破损率为0.13%、落地籽粒损失率为0.28%、茎秆折断率为0.53%,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在较优组合条件下进行了调整内角Δ大小的验证试验,通过试验可知调整内角Δ为16°时,即最大调整范围的一半时摘穗质量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 激振式 立辊式装置 多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YZT-2型自走式鲜食玉米对行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喜瑞 吴鹏 +3 位作者 王克恒 李粤 尚书旗 张秀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9,共9页
为解决国内鲜食玉米收获机械化程度低,玉米种植户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该文设计了适应中国鲜食玉米小地块种植规模的收获机。由于鲜食玉米特殊的采摘条件,该机摒弃了传统摘穗模式,通过斜辊掰穗,完成鲜食玉米自上而下的掰穗过程,以降低对玉... 为解决国内鲜食玉米收获机械化程度低,玉米种植户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该文设计了适应中国鲜食玉米小地块种植规模的收获机。由于鲜食玉米特殊的采摘条件,该机摒弃了传统摘穗模式,通过斜辊掰穗,完成鲜食玉米自上而下的掰穗过程,以降低对玉米果穗作用力,使果穗从茎秆上分离下来,实现了对脆嫩玉米的收获要求。为验证机器性能的可靠性、实用性,进行了田间试验,以摘穗台高度40~55 cm、拉茎带转速450~600 r/min、掰穗辊间隙25~34 mm作为试验因素对喂入姿态成功率和果穗损伤率进行三因素四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各因素的影响显著性进行判断,得出各因素对喂入姿态成功率和果穗损伤率的影响显著性顺序分别为:夹持拉茎带转速>摘穗台高度>掰穗辊间隙和夹持拉茎带转速>掰穗辊间隙>摘穗台高度。各试验因素最优化参数组合为摘穗台高度47.5 cm,夹持拉茎带转速525 r/min,掰穗辊间隙29.5 mm,在该组合下茎秆喂入成功率为81%,果穗损伤率为5.4%。将对应参数进行试验验证,得到优化后最佳工作参数下:茎秆喂入成功率为83%,果穗损伤率为4.7%,优化预测模型可靠。该研究可为玉米收获机械化提供技术路线,其摘穗方式可为其他类型的玉米收获机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收获机 设计 鲜食玉米 低损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走式制种玉米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9
9
作者 赵一鸣 戴飞 +4 位作者 史瑞杰 陈俊志 辛尚龙 赵武云 张锋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34,共14页
大田玉米收获机收获制种玉米时容易产生伤穗落籽、杂物堵塞等现象,本文针对适收期制种玉米生物特性,设计了一种大型制种玉米联合收获机,采用小行距对行柔性板式摘穗割台和可替换组合式剥皮装置,确保低损摘穗、输送、剥皮作业,降低籽粒... 大田玉米收获机收获制种玉米时容易产生伤穗落籽、杂物堵塞等现象,本文针对适收期制种玉米生物特性,设计了一种大型制种玉米联合收获机,采用小行距对行柔性板式摘穗割台和可替换组合式剥皮装置,确保低损摘穗、输送、剥皮作业,降低籽粒损失与损伤;其中割台上方配备钢质覆胶弧形摘穗板,“橡胶+钢质”夹持输送链和六棱低速拉茎辊,可替换组合式剥皮装置采用柔性破皮+揉搓+降速组合形式。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提取影响机具指标的主要因素,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机具前进速度、拉茎辊转速和剥皮辊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总损失率与含杂率为性能指标,通过田间试验对机具进行检验,优化得出机具最佳作业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当机具前进速度为4.87 km/h、拉茎辊转速为877.27 r/min、剥皮辊转速为442.52 r/min时,果穗总损失率为1.61%,含杂率为0.5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收获机前进速度为4.9 km/h、拉茎辊转速为880 r/min、剥皮辊转速为450 r/min时,果穗总损失率为1.64%,含杂率为0.57%,满足制种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的作业要求,可为制种玉米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联合收获机 自走式 低损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收获机摘穗装置主要结构和运动参数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春伟 倪长安 +1 位作者 师清翔 刘师多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61-63,共3页
以4YW-2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台深入研究了摘辊间隙、螺旋筋升角、摘辊转速对收获过程中玉米茎秆沿摘辊轴向、周向运动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因素与轴向运动速度呈线性关系,与周向运动呈非线性关系,摘辊间隙应该... 以4YW-2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为研究对象,利用试验台深入研究了摘辊间隙、螺旋筋升角、摘辊转速对收获过程中玉米茎秆沿摘辊轴向、周向运动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因素与轴向运动速度呈线性关系,与周向运动呈非线性关系,摘辊间隙应该是设计中首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联合收获机 装置 运动规律 高速摄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观测的玉米摘穗收获自适应控制系统研究
11
作者 张真 王亮 +1 位作者 韩科立 迟瑞娟 《农业机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85-94,共10页
为减少玉米收获机在复杂时变作业环境下的不确定性扰动及时滞问题,提高收获机控制系统抗扰性及玉米收获质量,以摘穗损失率为控制目标,以拉茎辊转速、作业速度和割台高度为主要控制子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扰动观测的玉米摘穗收获自适应调控... 为减少玉米收获机在复杂时变作业环境下的不确定性扰动及时滞问题,提高收获机控制系统抗扰性及玉米收获质量,以摘穗损失率为控制目标,以拉茎辊转速、作业速度和割台高度为主要控制子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扰动观测的玉米摘穗收获自适应调控方法。首先,针对收获机作业环境和系统特性,构建了玉米收获机摘穗系统模型;其次,采用并联型的加权PI控制器对各子系统预期目标值进行优化;然后,以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作为反馈环节,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在线估计系统内外部扰动,并进行补偿;最后,搭建了收获机自适应控制系统模型,对系统控制策略及各子系统控制性能进行仿真试验和田间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各子系统均可以按照既定的控制规则协调工作,并能够快速稳定地实现控制目标,稳态误差最终收敛为0,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力,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 系统 自抗扰控制 自适应控制 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玉米收获机摘穗辊的改进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小娟 《当代农机》 2013年第2期59-61,共3页
针对小型玉米收获机目前在山区小块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传统卧式摘穗机构进行了改进设计,以提高小型玉米收获机作业的适应性、加快山区玉米机械化的进度。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神4YZB-3A型自走式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的研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晓荣 黄强斌 杜志高 《新疆农机化》 2021年第2期19-20,23,共3页
文中介绍了牧神4YZB-3A自走式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技术特点以及产品实际使用状况及试验。
关键词 自走式 茎兼收 玉米收获机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YZ—3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摘穗部件的设计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金跃 《当代农机》 2013年第12期56-57,共2页
针对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玉米种植地形复杂、地块较小、行距不统一的特点设计研制了4YZ—3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摘穗部件,对拨禾机构、拉茎机构、摘穗板进行了设计计算。
关键词 玉米联合收获机 拨禾机构 拉茎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YQZ-3型自走式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
15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4YQZ-3自走式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 结构 技术参数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摘穗割台在自走玉米收获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枫 范志华 +2 位作者 胡浩 董润坚 付家庆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年第6期1-3,共3页
自走式立辊型玉米收获机既有摘穗板式自走收获机的优点,又具备剥皮效果好、落粒率低、果穗及籽粒损伤小等特点,同时其特有的对秸秆进行多种途径处理的优点,使其可以满足我国各地的农艺要求。
关键词 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立式割台 多种途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联合收获机立式摘穗切碎装置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向丹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5,47,共5页
阐述了玉米联合收获机立式摘穗切碎装置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通过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分析摘辊转速、摘辊间隙、切碎间隙及前进速度对收获性能指标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工作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摘辊间隙、前进速度对籽粒损失率具有高度的... 阐述了玉米联合收获机立式摘穗切碎装置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通过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分析摘辊转速、摘辊间隙、切碎间隙及前进速度对收获性能指标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工作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摘辊间隙、前进速度对籽粒损失率具有高度的显著性;摘辊速度对籽粒破碎率具有高度显著性;切碎间隙、摘辊速度对茎秆合格率具有高度显著性。通过试验结果分析确定出了最优工作组合:前进速度3.19km/h,摘辊转速1080r/min,切碎间隙0.5mm,摘辊间隙12mm。试验结果为设计性能可靠、稳定的立式摘穗切碎装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 立式切碎装置 试验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收获机的分类与摘穗机构 被引量:12
18
作者 宋林平 《农机推广与安全》 2006年第5期26-28,共3页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小麦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水稻生产机械化已走上快车道的今天,玉米收获机械化尚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其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是,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研制和玉米种植的农艺技术尚未达到机艺有机结合的成熟阶...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小麦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水稻生产机械化已走上快车道的今天,玉米收获机械化尚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其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是,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研制和玉米种植的农艺技术尚未达到机艺有机结合的成熟阶段,而玉米摘穗机构又是玉米收获机的核心技术。近10年来,随着我国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我国玉米收获机械从引进俄罗斯大型玉米收获机到开发研制国产玉米联合收获机,经历了从小型到大中型,从单行到多行,从对行到不对行的不同研制过程,由于采取边研制边试验,边改进边示范的办法,使玉米收获机的研制推广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近60个厂家,生产玉米收获机数十种机型。为使广大读者和农民朋友全面了解国产玉米收获机的发展情况,推动玉米生产机械化。根据全国已研制生产并有一定批量的玉米收获机的性能、特点、核心部件玉米摘穗机构的工作原理、优点、缺点、综合研究分析等资料和数据,编写成《玉米收获机的分类与摘穗机构》一文,作为基础理论知识,供读者参考。相信此文对提高驾驶员的操作、维修、保养水平也会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械化 机构 分类 水稻生产机械化 玉米联合收获机 玉米生产机械化 基础理论知识 小麦生产 农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收获机摘穗辊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其昀 周治洁 《现代化农业》 2000年第12期23-26,共4页
摘穗辊是玉米收获机的核心工作部件 ,对作业效果起决定性作用。主要对卧式摘穗辊摘穗方式中的多螺旋辊、单螺旋辊以及在二者基础上改进设计的组合型摘穗辊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 ,试验证明 ,改进设计的组合型摘穗辊是合理的。
关键词 玉米 收获机 结构特征 多螺旋辊 单螺旋辊 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神”牌YZ-2600自走式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 被引量:3
20
作者 钱录庆 《河北农机》 2007年第6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 自走式 最新技术 种植行距 秸秆切碎 收集率 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