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局部牛顿插值的数字化焊机参数自调节算法 被引量:8
1
作者 林放 黄文超 +2 位作者 陈小峰 魏仲华 薛家祥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36,11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步距标定和局部牛顿(Newton)插值的焊接参数自调节算法,不仅可以实现参数调节的一元化,还将数字化焊机的数据库由静态数据库模式转变为具有自学习和自调节功能的动态数据库模式,为数字弧焊电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了... 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步距标定和局部牛顿(Newton)插值的焊接参数自调节算法,不仅可以实现参数调节的一元化,还将数字化焊机的数据库由静态数据库模式转变为具有自学习和自调节功能的动态数据库模式,为数字弧焊电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演进策略.结果表明,这种算法可以实现数字化焊机参数在较大范围内的连续自调节;用生成的脉冲型熔化极气体保护焊(pulsed gas metal arc welding,P-GMAW)参数进行试焊,焊接过程稳定,焊缝成形良好;采用具有不同优先级的焊接参数存储模式可以实现焊接参数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焊机 大步距标定 局部牛顿插值 自调节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调节遗传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庄健 王孙安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81-282,286,共3页
通过对普通遗传算法选择、交叉、变异三个算子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早熟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数学证明了选择算子是早熟现象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变异概率可以自调节的基因移民遗传算法,提出了群体相异度指标来衡量多样性,通过相... 通过对普通遗传算法选择、交叉、变异三个算子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早熟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数学证明了选择算子是早熟现象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变异概率可以自调节的基因移民遗传算法,提出了群体相异度指标来衡量多样性,通过相异度自动地调节变异概率的大小,确保群体的多样性来避免早熟现象的出现。最后,应用马尔可夫链数学工具从理论上证明了该算法是收敛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适合于实际的工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调节遗传算法 MARKOV链 早熟现象 基因移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调节基因移民遗传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庄健 王孙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70-1172,共3页
通过对遗传算法选择、交叉、变异 3个算子的分析 ,揭示了早熟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 ,设计了一种变异概率可以自调节的基因移民遗传算法 ,提出用群体相异度指标来衡量群体的多样性 .通过相异度可自动调节变异概率的大小 ,从而确保... 通过对遗传算法选择、交叉、变异 3个算子的分析 ,揭示了早熟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 ,设计了一种变异概率可以自调节的基因移民遗传算法 ,提出用群体相异度指标来衡量群体的多样性 .通过相异度可自动调节变异概率的大小 ,从而确保了群体的多样性 ,也避免了早熟现象的出现 .最后 ,应用马尔科夫链数学工具 ,从理论上证明了该算法是收敛的 .实验表明 ,该算法可操作性好 ,对选择的参数不敏感 ,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适合于实际的工程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调节基因移民遗传算法 马尔科夫链 早熟现象 变异概率 群体相异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组态软件的自调节模糊控制算法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严粤锋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23-126,共4页
为了使组态软件能够良好地控制人机界面,且便于投用、操作及维护,分析基于自调节模糊控制算法的组态软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控制技术和工程中经常使用的控制算法原理和设计方法;然后,结合案例对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组态技术原理进... 为了使组态软件能够良好地控制人机界面,且便于投用、操作及维护,分析基于自调节模糊控制算法的组态软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控制技术和工程中经常使用的控制算法原理和设计方法;然后,结合案例对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组态技术原理进行阐述。针对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结合组态思想,利用组态技术设计控制算法模块;最后,在过程控制实验装置中对其可行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组态软件的自调节模糊控制算法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态软件 自调节模糊控制算法 算法设计 过程控制 PID控制 隶属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on auto-regulating fuzzy rules 被引量:6
5
作者 喻寿益 邝溯琼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1期123-128,共6页
There are defects such as the low convergence rate and premature phenomen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simple genetic algorithms (SGA) as the values of crossover probability (Pc) and mutation probability (Pro) are fi... There are defects such as the low convergence rate and premature phenomen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simple genetic algorithms (SGA) as the values of crossover probability (Pc) and mutation probability (Pro) are fix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e fuzzy control method and the genetic algorithms were systematically integrated to create a kind of improved fuzzy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FAGA) based on the auto-regulating fuzzy rules (ARFR-FAGA). By using the fuzzy control method, the values of Pc and Pm wer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nal process, and the fuzzy rules were optimized by another genetic algorithm.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solving the function optimization problems demonstrate that the convergence rate and solution quality of ARFR-FAGA exceed those of SGA, AGA and fuzzy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on expertise (EFAGA) obviously in the global 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fuzzy rules auto-regulating crossover probability adjust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