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伤性截瘫患者自行间歇清洁导尿训练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要点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杨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9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外伤性截瘫患者自行间歇清洁导尿训练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要点。方法:收治外伤性截瘫患者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导尿及护理,试验组给予自行间歇清洁导尿训练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尿路... 目的:探究分析外伤性截瘫患者自行间歇清洁导尿训练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要点。方法:收治外伤性截瘫患者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导尿及护理,试验组给予自行间歇清洁导尿训练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复护理的方法,对外伤性截瘫患者进行自行间歇清洁导尿训练膀胱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截瘫患者 自行间歇清洁导尿训练膀胱功能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自家间歇性清洁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熊根玉 冯珍 刘炎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589-1590,共2页
目的探讨最佳导尿方法,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方法观察组70例SCI患者实施个体化自家间歇性清洁导尿和或定时自家间歇性清洁导尿,同时配合各种辅助方法进行膀胱训练,对照组70例SCI患者行留置导尿。结果观察组70例患者和/或家属均能... 目的探讨最佳导尿方法,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方法观察组70例SCI患者实施个体化自家间歇性清洁导尿和或定时自家间歇性清洁导尿,同时配合各种辅助方法进行膀胱训练,对照组70例SCI患者行留置导尿。结果观察组70例患者和/或家属均能熟练掌握ISICC和SICC方法,37例患者恢复自主性排尿,15例建立反射性排尿,18例仍在行SICC,无一例尿路感染发生;对照组中3例恢复自主性排尿,1例建立反射性排尿,66例继续行留置导尿,19例形成小膀胱(挛缩膀胱),11例发生尿路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个体化自家间歇清洁导尿 膀胱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22例脊髓损伤并发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间歇清洁导尿的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淑芹 李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4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膀胱功能障碍 严重并发症 脊髓损伤 间歇清洁导尿 护理 泌尿系感染 功能不全 间歇导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清洁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秀淋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留置尿管和间歇性清洁导尿两种导尿方法的感染和恢复情况。方法:60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间歇性清洁导尿术,对照组采用留置尿管法。在给予规律饮...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留置尿管和间歇性清洁导尿两种导尿方法的感染和恢复情况。方法:60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间歇性清洁导尿术,对照组采用留置尿管法。在给予规律饮水计划的情况下比较两组患者第2周和第4周的泌尿系统感染率、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以及最后漏尿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尿管期间第2周和第4周的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间歇导尿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在实施间歇性清洁导尿后,感染率下降,膀胱容量增加,膀胱残余尿量减少,有利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间歇清洁导尿 留置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训练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战军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6期251-252,共2页
神经源性膀胱( neurogenic bladder, NB)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造成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受损,其中以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尿失禁或尿潴留。由于长期尿潴留,易造成... 神经源性膀胱( neurogenic bladder, NB)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造成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受损,其中以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尿失禁或尿潴留。由于长期尿潴留,易造成泌尿系感染和肾功能损害。神经源性膀胱是临床康复的难题。我们采用间歇导尿法处理尿潴留并配合膀胱功能训练以及心理护理,膀胱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功能训练 间歇导尿 神经功能受损 神经系统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 膀胱功能恢复 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留置导尿拔管后尿潴留予以间歇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娜 邓嫣红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脑卒中留置导尿拔管后尿潴留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留置导管拔出后发生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脑卒中留置导尿拔管后尿潴留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留置导管拔出后发生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留置导尿操作,自行饮水和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实施间歇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分别对两组第2次尿管拔出后的排尿情况、排尿时间、排尿量及平衡膀胱数、排尿时伴随症状进行客观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自然排尿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诱导排尿成功率和第3次置管率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第2次排尿时间和第2次排尿残余尿量分别为(0.21±0.03) d和(86.88±4.55) ml,对照组的第2次排尿时间和第2次排尿尿量分别为(1.32±0.14) d和(140.11±9.32) 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平衡膀胱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疼痛和伴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间歇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可以减少脑卒中留置导尿拔管后尿潴留后的复插率,尽快恢复患者自主排尿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间歇导尿 膀胱功能训练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导尿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应用 被引量:33
7
作者 高杰 张宏 +1 位作者 刘莉 孟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居家清洁间歇导尿术对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快速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32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留置尿管,指导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居家清洁间歇导尿。结果两组干预后比较,观... 目的探讨居家清洁间歇导尿术对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快速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32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留置尿管,指导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居家清洁间歇导尿。结果两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总导尿天数、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肾积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清洁间歇导尿能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的快速康复,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居家清洁间歇导尿 膀胱功能 生活质量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自我清洁导尿术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8
作者 林小玲 邓惠珍 +1 位作者 刘东霞 李振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4期58-59,69,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自我清洁导尿术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行间歇性自我清洁导尿,对照组予留置导尿。于术后第14天、第21天留取患者中段尿液进行细菌培养... 目的探讨间歇性自我清洁导尿术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行间歇性自我清洁导尿,对照组予留置导尿。于术后第14天、第21天留取患者中段尿液进行细菌培养,术后第21天评估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情况。结果术后第14天、第21天两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第21天观察组残余尿量及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间歇性自我清洁导尿术能显著降低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对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尿潴留 膀胱功能 留置导尿 间歇清洁导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廖明珍 蓝佼晖 罗丹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504-1505,共2页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膀胱功能训练和康复护理疗效。方法53例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施以间歇性导尿结合手法训练、局部音频电疗、微波治疗等膀胱功能训练等康复护理。结果53例患者治疗1个月后,膀胱容量及残余...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膀胱功能训练和康复护理疗效。方法53例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施以间歇性导尿结合手法训练、局部音频电疗、微波治疗等膀胱功能训练等康复护理。结果53例患者治疗1个月后,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结论康复护理结合膀胱功能训练,配合局部音频电疗、微波治疗,能使脊髓损伤病人的膀胱训练达到平衡和恢复自主排尿,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膀胱功能训练 间歇导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时清洁间歇导尿在后尿道瓣膜患儿术后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王磊 李骥 +3 位作者 郭立华 孙权 张谦 范应中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1931-1935,共5页
目的探讨定时清洁间歇性导尿(STCIC)对于后尿道瓣膜患儿术后输尿管扩张、反流减轻以及膀胱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27例后尿道瓣膜症(PUV)患儿,其中12例单纯行后尿道瓣膜电切... 目的探讨定时清洁间歇性导尿(STCIC)对于后尿道瓣膜患儿术后输尿管扩张、反流减轻以及膀胱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27例后尿道瓣膜症(PUV)患儿,其中12例单纯行后尿道瓣膜电切术(手术组),15例在后尿道瓣膜电切术后6个月内坚持实施STCIC(STCIC组)。对比6个月后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患儿输尿管及膀胱功能的改善有无差异。结果术后与术前比较,手术组与STCIC组最大逼尿肌压力降低,剩余尿量减少,最大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自由尿流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STCIC组膀胱顺应性和自由尿流率高于手术组,剩余尿量低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手术组与STCIC组远端输尿管直径比(UD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CIC作为后尿道瓣膜电切术后的延续性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改善膀胱功能,但对输尿管功能和结构的恢复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尿道瓣膜症 清洁间歇导尿 尿流动力学 膀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导尿结合蒙医温针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 被引量:12
11
作者 臧苑彤 门晓婷 +2 位作者 李莉 阿日嘎太 杨美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结合蒙医温针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间歇导尿组和联合组各30例。间歇导尿组采用间歇性导尿并辅以排尿训练,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蒙医温针治疗。...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结合蒙医温针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间歇导尿组和联合组各30例。间歇导尿组采用间歇性导尿并辅以排尿训练,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蒙医温针治疗。结果干预4周及8周后,联合组自主排尿量显著多于间歇导尿组,膀胱残余尿量显著少于间歇导尿组,膀胱功能评定分级及恢复自主排尿情况显著优于间歇导尿组(P<0.05,P<0.01)。结论间歇性导尿联合蒙医温针治疗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间歇导尿 蒙医温针 膀胱功能 排尿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清洁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的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蒋惠芳 陈云芳 郭静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6期140-142,190,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康复护理中应用间歇清洁导尿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2例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间歇清洁导尿+自我护理,26例)和对照组(留置导尿管+常规护理,26例),干预...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康复护理中应用间歇清洁导尿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2例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间歇清洁导尿+自我护理,26例)和对照组(留置导尿管+常规护理,26例),干预前后测量两组膀胱容量、膀胱颈压与膀胱残余尿量,以WHOQOL-100量表评价两组生活质量,统计两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干预后膀胱容量(342.61±25.31)ml大于对照组,膀胱颈压(20.82±4.14)cmH2O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36.84±10.37)ml少于对照组,WHOQOL-100量表评分(75.85±6.91)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5,7.050,18.870,8.444,P<0.05)。试验组干预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7,P<0.05)。结论将间歇清洁导尿用于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指导患者自我清洁、自我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膀胱功能,同时帮助预防和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间歇清洁导尿 护理 膀胱功能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排尿训练方法对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玉梅 刘莉 +2 位作者 康玉闻 刘凡 颜玲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2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排尿训练方式在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分别使用留置尿管导尿(留置尿管组)、间歇性清洁导尿(清洁导尿组)和间歇性无菌导尿(无菌导尿组)并辅以排尿训练,比较三... 目的探讨三种排尿训练方式在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分别使用留置尿管导尿(留置尿管组)、间歇性清洁导尿(清洁导尿组)和间歇性无菌导尿(无菌导尿组)并辅以排尿训练,比较三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以及泌尿系感染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及泌尿系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留置尿管组效果最差;而清洁导尿和无菌导尿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和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125)。结论间歇性清洁导尿和间歇性无菌导尿训练方式帮助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效果较好,但由于间歇性清洁导尿耗材便宜、住院期间或出院后可由患者或其家属实施,更容易在临床实施和在社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排尿功能障碍 排尿训练 留置尿管 间歇清洁导尿 间歇性无菌导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住院健康教育路径的制订与实施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杜艳会 赵庆华 +2 位作者 刘玲 王焕萍 李燕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间歇性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健康教育,于出院前1周评价效...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间歇性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健康教育,于出院前1周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及膀胱管理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路径并实行有效管理,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从而提高患者自护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住院患者 间歇导尿 膀胱功能训练 健康教育路径 制订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控管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症状及病耻感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慧颖 邵秀芹 +3 位作者 全爽 邹田子 李晓悦 米同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尿控管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症状及病耻感的影响。方法对49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综合尿控管理,即根据“膀胱安全容量”行间歇导尿、制定饮水计划并落实、加强膀胱功能训练,于患者入科、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 目的探讨尿控管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症状及病耻感的影响。方法对49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综合尿控管理,即根据“膀胱安全容量”行间歇导尿、制定饮水计划并落实、加强膀胱功能训练,于患者入科、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4个时间点,动态评估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症状和慢性疾病病耻感。结果患者4个时间点排尿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源性膀胱症状总分、失禁、储存和排空、泌尿系统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慢性疾病病耻感总分及外在病耻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综合尿控管理措施,可使患者膀胱功能逐渐恢复,排尿方式发生改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耻感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症状 尿控管理 间歇导尿 饮水计划 膀胱功能训练 病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