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湖南自育型致病疫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吕立 疏燕 +1 位作者 王源超 郑小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4-449,共6页
[目的]对分离自马铃薯晚疫病组织的自育型致病疫霉的生物学特性开展研究,为自育导致的有性生殖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的可能影响提供参考。[方法]测定致病疫霉菌株的交配型,观测并比较自育型菌株在黑麦培养基上和马铃薯叶片组织内产... [目的]对分离自马铃薯晚疫病组织的自育型致病疫霉的生物学特性开展研究,为自育导致的有性生殖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的可能影响提供参考。[方法]测定致病疫霉菌株的交配型,观测并比较自育型菌株在黑麦培养基上和马铃薯叶片组织内产生卵孢子的状况,并通过MTT染色法测定卵孢子的活性。[结果]2014至2016年,自育型(A1A2)致病疫霉在福建省霞浦县、福安市和湖南省永顺县的比例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至2016年达到100%,且自育性状在单游动孢子无性系后代中稳定遗传;2015—2016年的自育型菌株在黑麦培养基上产生卵孢子的败育率高达74%~100%,自育型致病疫霉单孢株在马铃薯叶片组织内产生的具活性的健康卵孢子比例则达到54%~68%,显著高于黑麦培养基上产生的健康卵孢子的比例。[结论]致病疫霉自育型群体已成为福建霞浦、福安和湖南永顺地区的优势群体,自育型致病疫霉在马铃薯叶片组织内能产生大量具活性的健康卵孢子。提示:大量A1A2型菌株出现可能对以上地区致病疫霉的群体遗传结构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疫霉 自育型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在贵州和云南的交配型分布与卵孢子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杨芮 方治国 +2 位作者 詹家绥 祝雯 潘贤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2-124,共3页
贵州省与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植区,为了明确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在这2个省份的交配型分布情况和致病疫霉菌卵孢子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对峙培养的方法对2010—2012年采集自贵州省和云南省的马铃薯晚疫病病菌菌株进行了交配型测定,并采... 贵州省与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植区,为了明确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在这2个省份的交配型分布情况和致病疫霉菌卵孢子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对峙培养的方法对2010—2012年采集自贵州省和云南省的马铃薯晚疫病病菌菌株进行了交配型测定,并采用MTT染色法和隔膜培养法研究马铃薯晚疫病病菌自育型菌株的卵孢子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被测菌株中,自育型为优势菌株,比例高达91%,2个省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贵州省和云南省2个群体的致病疫霉菌卵孢子平均活性率均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同时自育型菌株更容易诱导A1交配型产生卵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交配 自育型 卵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菌卵孢子形成与萌发条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铉哲 姜萌 +6 位作者 陈梅 周子豪 李媛媛 赵雪 任雪琦 徐浩然 陈苏慧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19,共10页
采用MTT染色法分别测定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峙培养时间、杂交菌株组合、保存温度及保存时间对卵孢子活力的影响,计算卵孢子活力率;通过不同温度处理、不同浓度H2O2溶液及混合培养时间处理、混合培养基质处理,探索卵孢子萌发条件。试验结果... 采用MTT染色法分别测定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峙培养时间、杂交菌株组合、保存温度及保存时间对卵孢子活力的影响,计算卵孢子活力率;通过不同温度处理、不同浓度H2O2溶液及混合培养时间处理、混合培养基质处理,探索卵孢子萌发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组合和自育型菌株产生卵孢子数量和活力均不同,随对峙培养时间延续,卵孢子数量逐渐增多,但卵孢子活力逐渐下降,杂交菌株组合对峙培养15 d或自育型菌株培养15 d后,卵孢子活力最高。不同温度对卵孢子活力影响不同,-20℃可以保持卵孢子活力,21℃培养促进卵孢子进入萌发期。H2O2溶液促进卵孢子进入萌发期,卵孢子进入萌发期比率随H2O2溶液浓度增加而提高,卵孢子经0.7%H2O2溶液处理后,卵孢子进入萌发期比率最高可达95.7%。土壤和组织浸出液配制而成的混合培养基均促进卵孢子萌发,其中土壤浸出液与黑麦培养基以1􀏑1混合而成的培养基促进卵孢子萌发效果最佳,卵孢子最高萌发率为19%,与杂交组合产生的卵孢子相比,自育型菌株产生的卵孢子萌发率相对较低。以上结果为马铃薯晚疫菌群体遗传和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菌 卵孢子 MTT染色法 自育型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