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营方式对农户优质稻选择行为的影响——基于广东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1
作者 曾牵芸 杨书婷 陈风波 《广东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142-156,共15页
【目的】社会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消费者对稻米的需求由“吃得饱”转向“吃得好”,自给型农户非农收入增加也对稻米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旨在探究稻农的优质稻品种采用行为。【方法】基于农户行为理论,构建稻农优质品种选择行... 【目的】社会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消费者对稻米的需求由“吃得饱”转向“吃得好”,自给型农户非农收入增加也对稻米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旨在探究稻农的优质稻品种采用行为。【方法】基于农户行为理论,构建稻农优质品种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2021—2022年广东省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等分析方法,分析经营方式、经营规模与非农劳动收入对稻农优质稻品种选择行为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自给型和效益型稻农的优质品种选择行为具有差异,效益型稻农更倾向于选择优质稻品种;经营规模和非农收入显著影响效益型和自给型农户的优质稻选择行为,分别在1%和5%统计水平正向显著,效益型稻农受经营规模影响较大,而自给型稻农则受非农收入驱动。经营规模在经营方式与优质稻品种选择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且在10%的统计水平正向显著,当稻农的经营方式从自给型转变为效益型时,经营规模对优质稻品种选择的影响增强。经营规模对优质稻品种选择存在门槛效应,当经营规模小于0.58 hm^(2)时,经营方式显著影响品种选择;当经营规模超过0.58 hm^(2)后,经营方式影响减弱。不同收入水平下,非农收入对优质稻品种选择的影响在低收入和高收入组中均较为显著,但作用机制不同,高收入组更依赖经营规模扩大,低收入组则更多受非农收入变化的影响。【结论】为提高稻农优质稻品种的采用率,建议首先提升和稳定优质稻品种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规模户优质品种采用的积极性;其次支持优质稻品牌建设,凸显优质稻品种的价格优势,提高优质品种市场竞争力;最后加强推动优质稻品种和种植技术推广,提升农户对优质稻品种的认知和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户行为 影响因素 自给型稻农 效益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