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亲脂蛋白热诱导解离缔合及自组装纳米颗粒表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冰玉 刘琳琳 +3 位作者 石彦国 朱秀清 张娜 曾剑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6-354,共9页
大豆亲脂蛋白(SLP)是解决大豆分离蛋白水合特性和界面特性等功能特性问题的关键。采用多光谱、热分析和凝胶电泳等技术研究了大豆亲脂蛋白热诱导解离缔合行为,并对其自组装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显示,80~90℃是SLP热处理过渡带,在热处... 大豆亲脂蛋白(SLP)是解决大豆分离蛋白水合特性和界面特性等功能特性问题的关键。采用多光谱、热分析和凝胶电泳等技术研究了大豆亲脂蛋白热诱导解离缔合行为,并对其自组装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显示,80~90℃是SLP热处理过渡带,在热处理温度低于80℃时,SLP能基本保持天然构象而无显著性变化,在热处理温度高于90℃时,SLP二级构象发生显著性改变。在90℃处理20 min时,SLP蛋白分子结构解聚,且伸展至最大程度,表面疏水性增加,随后自组装形成粒径约为110 nm的稳定单分布纳米颗粒体系。电泳分析结果显示,解离的亚基通过二硫键和疏水相互作用重新聚集成中间聚集体,导致分子间聚集程度增大、构象稳定性增强。本研究可为SLP专用大豆蛋白粉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亲脂蛋白 解离缔合行为 自组装纳米颗粒 热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修饰的全纳米颗粒自组装SnO_2/TiO_2薄膜及其DSSCs阻挡层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晓青 王宏志 +1 位作者 李耀刚 张青红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03-2808,2821,共7页
采用硼氢化钠还原金盐溶液,制备了晶粒尺寸为5 nm的金溶胶,以静电吸附的方法将Au纳米晶均匀地沉积在FTO玻璃基全纳米颗粒组装的SnO2/TiO2薄膜内,用SEM、EDS、TEM、光电流密度等方法对金修饰的全纳米颗粒组装SnO2/TiO2薄膜(Au-SnO2/TiO2... 采用硼氢化钠还原金盐溶液,制备了晶粒尺寸为5 nm的金溶胶,以静电吸附的方法将Au纳米晶均匀地沉积在FTO玻璃基全纳米颗粒组装的SnO2/TiO2薄膜内,用SEM、EDS、TEM、光电流密度等方法对金修饰的全纳米颗粒组装SnO2/TiO2薄膜(Au-SnO2/TiO2)进行了表征。金纳米晶修饰后,光电流密度较相同厚度的SnO2/TiO2薄膜提高了128.3%,更加有利于光生电子的迁移。将Au-SnO2/TiO2薄膜用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的阻挡层后,发现复合薄膜有效地阻止了导电玻璃基底上光生电子与电解液中I-3的复合,提高了DSSCs的光电转换效率。不同厚度的Au-SnO2/TiO2阻挡层复合薄膜中,含6层Au-SnO2/TiO2复合薄膜阻挡层的DSSCs最终效率为7.12%,较常用的Ti Cl4稀溶液预处理FTO玻璃的工艺(6.06%)提高了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溶胶 纳米颗粒自组装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阻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偏移诱导对大豆亲脂蛋白纳米颗粒及其解离缔合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次力 高远 +3 位作者 曾剑华 孙冰玉 黄雨洋 朱秀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59-167,共9页
为探究pH偏移诱导对大豆亲脂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亚基解离缔合行为的影响,将大豆亲脂蛋白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偏移诱导处理后,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联合多光谱、热分析等技术研究pH偏移诱导大豆亲脂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蛋白亚基解... 为探究pH偏移诱导对大豆亲脂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亚基解离缔合行为的影响,将大豆亲脂蛋白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偏移诱导处理后,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联合多光谱、热分析等技术研究pH偏移诱导大豆亲脂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其蛋白亚基解离缔合行为并进行表征。结果显示,pH偏移诱导过程中,大豆亲脂蛋白结构经历去折叠、亚基解离以及再聚集,约10 h后蛋白构象趋于稳定,最终使大豆亲脂蛋白表面分布更多的酪氨酸和色氨酸,从而呈现出松散三维构象。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分析结果显示,pH偏移诱导(10 h)改变了蛋白表面亲水性侧链并破坏了维系蛋白二级结构的氢键等作用力,引起α-螺旋结构解旋,β-折叠含量增加;热分析结果显示,在等电点处大豆亲脂蛋白具有最大的抗变性能力。pH偏移诱导过程中,大豆亲脂蛋白纳米颗粒发生自组装,形成形状较规则且尺寸均一的球体纳米颗粒,其分子形态由无序聚集状态向粒径分布均匀状态转变,在pH 4条件下诱导的大豆亲脂蛋白颗粒呈稳定的单分布体系,进而呈现出良好的分子柔性和乳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亲脂蛋白 pH偏移诱导 解离缔合 自组装纳米颗粒 多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单层保护金纳米团簇的量子化电容充电 被引量:1
4
作者 文莉 周剑章 +2 位作者 陈巧琳 陈国良 林仲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3,共5页
本文研究自组装单层保护金纳米团簇(C12 Au MPC)在常温下二氯甲烷溶液中的量子化电容充电效应.示差脉冲伏安曲线显示金核平均直径为2.0nm的C12 Au MPC在-0.6~0.6V电位区间内有9个明显的量子化电容充电峰,其双电层电容总的变化... 本文研究自组装单层保护金纳米团簇(C12 Au MPC)在常温下二氯甲烷溶液中的量子化电容充电效应.示差脉冲伏安曲线显示金核平均直径为2.0nm的C12 Au MPC在-0.6~0.6V电位区间内有9个明显的量子化电容充电峰,其双电层电容总的变化趋势为在零电荷电位附近最小,随着电位正移或负移电容变大.而且随着该金核尺寸的增大,MPC双电层电容值也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纳米颗粒 量子化电容充电 金核尺寸 库仑台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柱InGaN/GaN多量子阱的干法刻蚀制备技术
5
作者 闫晓密 姜红苓 贾美琳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纳米柱GaN基多量子阱(MQW)拥有量子尺寸效应以及应变释放等特性,对于提高GaN基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快速热退火(RTA)形成的自组装Ni纳米颗粒作为刻蚀掩膜,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反应离子刻蚀(ICP-RIE)制... 纳米柱GaN基多量子阱(MQW)拥有量子尺寸效应以及应变释放等特性,对于提高GaN基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快速热退火(RTA)形成的自组装Ni纳米颗粒作为刻蚀掩膜,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反应离子刻蚀(ICP-RIE)制备纳米柱InGa N/Ga N MQW。通过改变RTA温度发现在800℃以上才能有效形成Ni纳米颗粒掩膜。不同的ICP和射频(RF)功率条件下制备的纳米柱MQW光致发光强度相比于相同结构的平面MQW会发生显著变化。通过优化ICP-RIE的刻蚀条件,可以获得发光强度显著提高的纳米柱MQW结构。同时,纳米柱MQW中压电极化场的减弱会形成光致发光峰位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AN 多量子阱(MQW) 纳米 干法刻蚀 自组装Ni纳米颗粒 快速热退火(R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负载柠檬醛抗菌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添贺 颜丽娟 +2 位作者 陈明清 东为富 施冬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4-1296,共13页
使用抗菌包装材料是延缓水果腐烂变质的有效方法,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和健康危害。天然抗菌剂尤其是精油因其优异的抗菌性能,常被选为抗菌包装材料中的抗菌组分,但因其低水溶性、较差的稳定性和易挥发等因素导致所制得的材... 使用抗菌包装材料是延缓水果腐烂变质的有效方法,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和健康危害。天然抗菌剂尤其是精油因其优异的抗菌性能,常被选为抗菌包装材料中的抗菌组分,但因其低水溶性、较差的稳定性和易挥发等因素导致所制得的材料机械性能较差且抗菌有效时间较短。因此,以壳聚糖(CS)与高相对分子质量羧甲基葡聚糖(HCMG)自组装形成的纳米颗粒为皮克林乳液(PE)的稳定剂,制备负载柠檬醛的皮克林乳液;再以CS、羧甲基葡聚糖(CMG)、聚乙烯醇(PVA)和PE为原料,通过溶剂流延法制备了复合膜。所制备的含负载柠檬醛的PE的抗菌复合膜(CS-CMG-PVA-PE1)的紫外-可见光透过率可达84%,拉伸强度达到32 MPa,断裂伸长率为130%,CO_(2)/O_(2)的透过率比为8。PE对柠檬醛起到了保护作用,不仅提高了柠檬醛在复合膜基材中的相容性,同时延长了包装材料的抗菌时间。更重要的是,复合膜共混液无细胞毒性,可以直接通过浸涂的方式在水果表面形成保护层,以提高水果的保质期,大大扩大了其易用性和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克林乳液 柠檬醛 自组装纳米颗粒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P溶胶组成对镁合金涂层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兴华 安茂忠 +1 位作者 杨培霞 李海先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54-1261,共8页
本文利用纳米自组装颗粒工艺(SNAP)在AZ31B镁合金表面制备了防腐涂层。通过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及电化学阻抗谱(EIS)、电导率测试等,对SNAP溶胶的纳米粒子形态和电导率,以及SNAP涂层的表面形貌和耐蚀性进行了测试,研究了... 本文利用纳米自组装颗粒工艺(SNAP)在AZ31B镁合金表面制备了防腐涂层。通过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及电化学阻抗谱(EIS)、电导率测试等,对SNAP溶胶的纳米粒子形态和电导率,以及SNAP涂层的表面形貌和耐蚀性进行了测试,研究了不同含量的有机硅烷前躯体3-缩水甘油醚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和正硅酸乙酯基硅烷(TEOS)、溶剂水、助溶剂无水乙醇、交联剂三乙烯四胺(TETA)等对镁合金SNAP涂层耐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溶胶中TEOS和TETA含量的增大,镁合金涂层耐蚀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溶胶中水含量的增大,镁合金涂层耐蚀性提高;溶胶中无水乙醇的含量较低时,对镁合金涂层耐蚀性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自组装颗粒工艺 镁合金 溶胶凝胶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