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组装成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在抗生素残留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颖 冯金朝 +3 位作者 李丹 崔箭 徐斯凡 申刚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217-2221,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溶剂毛细流效应的微波加热自组装成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并应用于内蒙古乳都乳中抗生素残留量检测。在六氢吡啶反应介质和聚乙烯醇-124(PVA-124)存在下,将米诺环素液滴滴在疏水性玻璃表面上,当液滴受热挥发时,形成直径约为... 提出了一种基于溶剂毛细流效应的微波加热自组装成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并应用于内蒙古乳都乳中抗生素残留量检测。在六氢吡啶反应介质和聚乙烯醇-124(PVA-124)存在下,将米诺环素液滴滴在疏水性玻璃表面上,当液滴受热挥发时,形成直径约为1.54mm,环带宽为22.6μm的自组装环。当点样体积为0.30μL时,线性范围为4.2×10-12~1.8×10-11mol·ring-1(1.4×10-6~0.60×10-5mol·L-1),方法的检测限(3σ)为4.2×10-13mol·ring-1(1.4×10-7mol·L-1)。应用于内蒙古乳都乳中残留米诺环素和米诺环素胶囊中米诺环素含量的检测,回收率分别为97.2%~103%和99.4%~10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2%。该方法建立了高灵敏、高选择性的痕量药物污染物分析新方法,为内蒙古地方优势资源产品——乳品中抗生素类药物残留量的定量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不同地区乳品中抗生素的来源、残留情况的系统动态研究及对乳品行业的管理、监督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内蒙古乳都乳 自组装成环(SOR)技术 荧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自组装成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在环境水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颖 黄承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02-180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溶剂毛细流效应的微波加热自组装成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在环境水样中的应用方法。在pH 4.58的HAc-NaAc反应介质和聚乙烯醇-124存在下,盐酸小檗碱液滴在疏水性玻璃表面上受热挥发形成直径为1.1 mm,环带宽为19.2μm自组装环... 提出了一种基于溶剂毛细流效应的微波加热自组装成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在环境水样中的应用方法。在pH 4.58的HAc-NaAc反应介质和聚乙烯醇-124存在下,盐酸小檗碱液滴在疏水性玻璃表面上受热挥发形成直径为1.1 mm,环带宽为19.2μm自组装环(self-ordered ring,SOR),其荧光被苦味酸猝灭,猝灭强度与苦味酸的浓度成正比。当点样体积为0.1μL时,线性范围为1.3-30.0×10^-7mol·L^-1,方法的检测限为1.3×10^-8mol·L^-1。应用于天然水样及合成水样分析,回收率为96.3%-108.0%,RSD小于3.3%。该方法灵敏度比斑点分析提高50倍,比液相分析方法提高了60倍,且来源于背景的干扰大大降低。检测方法在环境、生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味酸 盐酸小檗碱 自组装环(SOR)技术 荧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应用于生物样品中氧氟沙星的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颖 余燕敏 +1 位作者 李慧 李金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81-2986,共6页
应用毛细流自组装成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建立了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etyltrimethylammoniumbromide,CTMAB)-Al 3+-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三元荧光体系(CTMAB-Al 3+-OFLX)测定氧氟沙星的方法,并实测鸡灌喂氧氟沙星药片后血液中药物浓... 应用毛细流自组装成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建立了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etyltrimethylammoniumbromide,CTMAB)-Al 3+-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三元荧光体系(CTMAB-Al 3+-OFLX)测定氧氟沙星的方法,并实测鸡灌喂氧氟沙星药片后血液中药物浓度、人体尿液中氧氟沙星浓度及蜂蜜、氧氟沙星片剂、滴眼液中氧氟沙星的含量,均得到满意结果。在pH9.50NH3-NH4Cl缓冲介质和聚乙烯醇-124存在下,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Al 3+-氧氟沙星三元配合物在疏水性玻璃表面上受热挥发形成的自组装环直径为1.63mm,环线宽为50μm。当点样体积为0.20μL,氧氟沙星在3.30×10-13~1.65×10-12 mol.ring-1(0.60~2.98mg.L-1)范围内,荧光强度与药物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检测限为4.10×10-15 mol.ring-1(7.41μg.L-1)。此法用于鸡灌胃氧氟沙星2h后血药中药物浓度的测定,回收率为96.4%~101.2%;检测了三名健康志愿者服用氧氟沙星片剂后尿液中氧氟沙星的浓度,发现服药后3h尿液中药物浓度最高,回收率在98.2%~106.1%。应用于三种蜂蜜中氧氟沙星残留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8.2%~106.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3%;检测了氧氟沙星片剂、滴眼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与标示量相近,回收率分别为93.5%~101.5%和95.8%~104.2%,RSD为3.5%和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成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氧氟沙星 鸡血清 人体尿液 蜂蜜 氧氟沙星片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2+)-CTMAB敏化自组装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测定甲苯磺酸妥舒沙星
4
作者 邓凤玉 黄春秀 刘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5-449,共5页
随着抗菌药物的发展,畜产品中残留的药物对环境及公众健康会构成严重的潜在危害,建立检出限低、选择性好的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工作在pH 10.50的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和聚乙烯醇-124介质中,以锰(Mn2+)和十六烷基三甲基... 随着抗菌药物的发展,畜产品中残留的药物对环境及公众健康会构成严重的潜在危害,建立检出限低、选择性好的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工作在pH 10.50的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和聚乙烯醇-124介质中,以锰(Mn2+)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MAB)为敏化剂,甲苯磺酸妥舒沙星(tosufloxacin tosylate,TSFX)在疏水性玻片表面形成自组装环,建立了检测TSFX的快速方法。当点样体积为0.20μL时,线性范围为4.05×10-14~4.28×10-13 mol·ring-1,检出限为4.10×10-15 mol·ring-1。应用于检测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片剂中TSFX含量,测定值(0.144g·片-1)接近于药片的标示值(0.15g·片-1;兔子灌喂TSFX药片后血清中TSFX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90.0%~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9%~3.3%。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其羊肉是京津唐地区的主要供应源。在羊组织样品(肉、肝脏、肾脏)前处理过程中采用乙腈作萃取剂,萃取液直接用于SOR技术测定,免去样品测定时的过滤步骤。测定结果表明,内蒙古锡盟苏尼特右旗、西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多伦、蓝旗和白旗6个牧场羊组织样品中TSFX加标回收率在92.0%~101.0%,RSDs小于2.7%,结果令人满意。研究成果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可信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同时拓宽了SOR技术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荧光成像技术 甲苯磺酸妥舒沙星 药片 血清 动物组织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敏化美他环素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应用于北京市密云县养殖场生鲜乳抗生素残留量的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颖 杨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79-1284,共6页
采用抗生素治疗奶牛乳腺炎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因此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问题倍受国际社会关注。寻求简便可行、灵敏度高的检测技术,以适用日趋严格的残留限量要求,保障人们安全、卫生地饮用牛奶至关重要、迫在眉睫。基于固载表面溶... 采用抗生素治疗奶牛乳腺炎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因此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问题倍受国际社会关注。寻求简便可行、灵敏度高的检测技术,以适用日趋严格的残留限量要求,保障人们安全、卫生地饮用牛奶至关重要、迫在眉睫。基于固载表面溶剂毛细流的自组装环效应,采用镁敏化美他环素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检测了北京市密云县4家养殖场生鲜乳中美他环素残留量,建立了一种检测新方法。实验表明,在pH9.99NH3-NH4Cl缓冲溶液及聚乙烯醇-124存在下,镁和美他环素能形成较强荧光的1∶1配合物,并在憎水性玻片表面形成自组装环,环直径0.93mm,环线宽26.2μm。当点样体积为0.50μL时,线性范围为2.2×10-13~3.6×10-12mol.ring-1(4.4×10-7~7.2×10-6mol.L-1),检测限(3σ)为8.8×10-14mol.ring-1(1.8×10-7mol.L-1)。应用于生鲜牛奶样品中抗生素的检测,得到了满意结果,回收率为93.8%~108%,RSD小于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成像技术 镁敏化 美他环素 生鲜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增敏米诺环素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应用于米诺环素的检测
6
作者 杨乐 刘颖 周姗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6,19,共5页
应用固载表面毛细流自组装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建立了Ca2+增敏米诺环素荧光体系测定牛奶中米诺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将米诺环素溶液与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pH 8.50的氨性缓冲溶液及PVA-124溶液充分混合均匀。反应10 min后,滴在疏水性载... 应用固载表面毛细流自组装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建立了Ca2+增敏米诺环素荧光体系测定牛奶中米诺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将米诺环素溶液与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pH 8.50的氨性缓冲溶液及PVA-124溶液充分混合均匀。反应10 min后,滴在疏水性载玻片表面上,微波加热,溶剂受热挥发后,形成直径约为1.7 mm,环带宽约为45.3μm的自组装环。当点样体积为0.3μL时,线性范围为5.6×10-13~1.8×10-11mol,方法的检出限(3σ)为5.6×10-14mol。应用于米诺环素胶囊中米诺环素和牛奶中残留米诺环素的检测,回收率分别为104.3%~105.0%和96.0%~105.9%,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成像技术 毛细流自组装 米诺环素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反卷积显微成像技术浅谈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睿凡 施发刚 瞿安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3,共3页
三维宽场反卷积显微成像技术是应用光学切片方法获取三维标本的二维图像序列 ,然后通过反卷积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图像恢复 ,进而进行三维重建的一种以光学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为核心的显微成像方法。本文讲述了光学切片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 三维宽场反卷积显微成像技术是应用光学切片方法获取三维标本的二维图像序列 ,然后通过反卷积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图像恢复 ,进而进行三维重建的一种以光学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为核心的显微成像方法。本文讲述了光学切片的基本原理 ,给出了反卷积处理中点扩展函数的理论模型和实验测试方法 ,然后对现存的反卷积算法做了对比。最后 ,文章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切片技术 点扩展函数 三维反卷积 宽场荧光技术 亚细胞研究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显微技术及应用专栏
8
作者 姚保利 斯科 +1 位作者 郜鹏 詹求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I0002-I0003,共2页
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进程中,光学显微镜起了决定性作用,它的发明与发展推动了生物学、医学、化学、物理学的进步。荧光显微技术使用荧光染料对待测样品进行标记或利用样品内源性荧光物质进行显微成像,具有实时性好、分辨率高、灵敏度... 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进程中,光学显微镜起了决定性作用,它的发明与发展推动了生物学、医学、化学、物理学的进步。荧光显微技术使用荧光染料对待测样品进行标记或利用样品内源性荧光物质进行显微成像,具有实时性好、分辨率高、灵敏度高、无辐射等优点,是一种生物医学研究的主流成像手段。随着物理学、材料化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发展,荧光显微技术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技术 材料化学 待测样品 荧光染料 成像 物理学 观世界 生物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寿命成像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立新 屈军乐 +3 位作者 林子扬 陈丹妮 郭宝平 牛憨笨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41,共9页
荧光寿命取决于荧光分子所处的微环境, 通过对样品荧光寿命的测量和成像可以定量获取样品的功能信息. 介绍荧光寿命成像(fluorescencelifetimeimaging, FLIM) 技术原理、实现途径、发展现状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提出一种基于皮秒扫... 荧光寿命取决于荧光分子所处的微环境, 通过对样品荧光寿命的测量和成像可以定量获取样品的功能信息. 介绍荧光寿命成像(fluorescencelifetimeimaging, FLIM) 技术原理、实现途径、发展现状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提出一种基于皮秒扫描相机、梯度折射率微透镜阵列、棱镜分光光谱仪、飞秒钛宝石激光器和荧光显微物镜的新型五维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该系统具有多光谱分辨功能以及很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 能够实现三维多光子荧光强度、光谱分辨强度和寿命测量, 将在高通量生化分析、组织鉴别、胞内生理学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fer, FRET) 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寿命 生物医学 应用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皮秒扫描相机 成像技术 钛宝石激光器 光谱分辨 透镜阵列 梯度折射率 分光光谱仪 空间分辨率 荧光分子 技术原理 实现途径 物镜 荧光强度 寿命测量 生化分析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早癌内镜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怿 李雪 +3 位作者 程芮 陈炜 陈楚岩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2,共6页
消化道早癌的及时发现和干预是避免其向进展期癌症发展的关键,其早期发现高度依赖消化内镜的筛查,而传统白光内镜对早癌筛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越来越多新的内镜成像技术出现,使得消化道早癌的精准筛查成为可能。
关键词 消化道早癌 色素内镜 窄带成像技术 自体荧光内镜 细胞内镜 共聚焦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显微切割条斑紫菜叶状体的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逸飞 李小姣 +2 位作者 曲伟华 茅云翔 杜国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58,共8页
本研究以经济红藻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为研究对象,应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Laser Microdissection,LMD)分离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同组织紫菜叶状体细胞团。统计细胞团中成活细胞比例,测定成活率,并应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法测定成... 本研究以经济红藻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为研究对象,应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Laser Microdissection,LMD)分离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同组织紫菜叶状体细胞团。统计细胞团中成活细胞比例,测定成活率,并应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法测定成活细胞光合活性,建立适合不同类型细胞的激光显微切割流程。结果表明:(1)整个切割流程需要在30 min内完成,不同材料成活率由高到低为:精子囊、成熟紫菜顶部、紫菜幼苗基部、成熟紫菜基部、幼苗顶基部,同株紫菜相同区域的中央与边缘细胞切割后成活率相近;(2)显微切割获得的紫菜细胞团的各项叶绿素荧光参数中,最大光量子传递效率Fv/Fm、实际光量子传递效率Y(Ⅱ)、光化学淬灭qP下降、非光化学淬灭qN上升,其中Fv/Fm、Y(Ⅱ)变动均高于其他参数,可作为指示切割细胞团光合能力的敏感指标;(3)不同时期紫菜适用的切割技术不同:成熟条斑紫菜在10、20、63倍镜下切割的直径100~300μm细胞团,幼苗在6.3、10、20倍镜下切割的直径150~300μm细胞团,成活率高且具有较高的光合活性。本研究针对条斑紫菜不同材料摸索形成适宜的切割技术参数,最少可从100μm直径细胞团(约20细胞)中获取1~6个成活细胞,为细胞的精确分离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激光切割 细胞分离 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 光合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放大镜、显微镜及显微术
12
《中国光学》 EI CAS 1998年第3期95-95,共1页
TH724 98032052荧光寿命成象显微技术=Fluorescence lifetimeimaging microscopy[刊,中]/屈军乐,牛憨笨,郭保平(中科院西安光机所.陕西,西安(710068))//应用激光.—1997,17(3).—100—104介绍荧光寿命成象显微(FLIM)技术及其在生物物理... TH724 98032052荧光寿命成象显微技术=Fluorescence lifetimeimaging microscopy[刊,中]/屈军乐,牛憨笨,郭保平(中科院西安光机所.陕西,西安(710068))//应用激光.—1997,17(3).—100—104介绍荧光寿命成象显微(FLIM)技术及其在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及临床医学诊断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寿命成象 临床医学诊断 发展现状 应用研究 生物化学 激光生命科学 西安 中科院 立体成像系统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13
《中国光学》 EI CAS 1999年第4期97-98,共2页
TH42.63 99042781荧光寿命成像显微的频域外差法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 =Heterodyne detection and data analysismethod of fluorescence lifetime imaging microscopy[刊,中]/屈军乐,牛憨笨,郭宝平(中科院西安光机所.陕西,西安(710068))/... TH42.63 99042781荧光寿命成像显微的频域外差法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 =Heterodyne detection and data analysismethod of fluorescence lifetime imaging microscopy[刊,中]/屈军乐,牛憨笨,郭宝平(中科院西安光机所.陕西,西安(710068))//应用激光.—1998,18(2).—49—52介绍了一种实现荧光寿命成像显微的方法—频域外差法,研究并改进了相位调制度数据的逐点分析法,设计了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通过模拟数据的处理表明,该分析法具有很高的处理精度。图6参6(于晓光)TH742.9 99042782近场光子显微镜用尖端的一种制作方法=A newmethod of preparing tip applied for near—fieldoptical microscopy[刊,中]/戴宏,周庆,字张雄,陈尔纲(云南大学物理系.云南,昆明(650091))//徽细加工技术.—1998,(1).—74—78介绍一种用电阻丝局部加热、重力拉伸光纤制作尖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寿命成像 望远镜 外差法 制作方法 相位调制度 逐点分析法 数据处理软件 加工技术 局部加热 处理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的单颗粒分析技术
14
作者 胡芸芸 底浩楠 +4 位作者 赖辉燕 李雨柔 陈晨 田野 颜晓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45-1354,共10页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的纳米尺度的脂质小膜泡,携带着母细胞来源的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是细胞间沟通交流的信使。EVs参与免疫调控、血管新生、疾病发生、肿瘤转移等生...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的纳米尺度的脂质小膜泡,携带着母细胞来源的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是细胞间沟通交流的信使。EVs参与免疫调控、血管新生、疾病发生、肿瘤转移等生理病理过程,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在液体活检、疾病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也因此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炙手可热的前沿研究方向。然而EVs在粒径、生化组成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因此,迫切需要发展EVs的单颗粒分析技术以精准表征EVs亚群的分子组成,深入了解其生物学功能,促进EVs临床诊断与治疗应用的发展。该文针对近年来发展的EVs的单颗粒分析技术进行综述,从检测原理、性能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对这些技术进行讨论,并对单颗粒表征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单颗粒分析技术 荧光成像技术 流式细胞术 纳米流式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催化剂传质强化活性位利用效率的可视化分析
15
作者 王冉 王焕 +5 位作者 熊晓云 关慧敏 郑云锋 陈彩琳 秦玉才 宋丽娟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98-3209,共12页
流化催化裂化(FCC)催化剂传质性能抑制活性位利用效率是影响其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选用6种不同基质材料制备的FCC催化剂样品,在系统分析催化孔结构和酸性质的基础上,利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和吸附穿透曲线法模拟考察了重油大分... 流化催化裂化(FCC)催化剂传质性能抑制活性位利用效率是影响其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选用6种不同基质材料制备的FCC催化剂样品,在系统分析催化孔结构和酸性质的基础上,利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和吸附穿透曲线法模拟考察了重油大分子的传质扩散行为;并运用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以B酸中心催化噻吩低聚反应生成低聚物的数量作为判据考察了系列催化剂的活性位利用效率。研究发现,相比于传统的高岭土和拟薄水铝石作为基质材料,本课题组设计开发的大孔富B酸的基质材料(APM-9)明显优化了大分子在FCC催化剂上的传质性能,从而显著提升了活性位的利用效率。发展了一种新颖的FCC催化剂结构参数与其传质性能、酸中心利用效率构效关系建立的方法,可为催化剂基质材料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催化剂 大孔基质 荧光成像技术 传质 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振荡驱动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模式形成
16
作者 杜婧 郭峥 +1 位作者 姚杰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6-206,共1页
目的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通过多个层次的细胞命运决定从而建立形态发生和器官形成的整体发育蓝图。在哺乳动物胚胎的第二次细胞命运决定过程中,起初外胚层细胞(epiblast,EPI)和原始内胚层细胞(primitive endoderm,Pr E)前体细胞呈现... 目的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通过多个层次的细胞命运决定从而建立形态发生和器官形成的整体发育蓝图。在哺乳动物胚胎的第二次细胞命运决定过程中,起初外胚层细胞(epiblast,EPI)和原始内胚层细胞(primitive endoderm,Pr E)前体细胞呈现混乱随机分布;最终发育到囊胚晚期,EPI细胞与Pr E细胞在空间位置上完全分离,最终形成了Pr E细胞位于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表面并将EPI细胞包围在ICM内部的胚胎模式。然而,驱动EPI和Pr E前体细胞定向迁移到其目标位置的具体机制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方法(1)以小鼠胚胎为研究对象。(2)利用转基因活体胚胎荧光成像技术、显微注射、原子力显微镜等力学生物学检测技术,并且结合力学分析和模拟计算。结果在EPI/Pr E前体细胞的分离过程中,囊胚腔自发产生周期性的收缩-膨胀的震荡,而这种腔震荡导致了ICM组织由类固体转变为类流体的性质,并且产生具有方向性的组织流。由于EPI与Pr E前体细胞的表面机械性能不同,进而导致运动能力较强的Pr E细胞随着腔震荡更快迁移到ICM表面,而EPI细胞则倾向于聚合成较大的细胞团而滞留在ICM的内部区域。结论这种由腔震荡驱动的细胞空间分离过程可以高效又精确地指导生命初期不同谱系细胞的空间分布,从而保证生命体最初发育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胚胎 注射 力学生物学 原子力 荧光成像技术 器官形成 早期胚胎 内部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图片说明
17
作者 秦一凡 李茜 +2 位作者 刘斌 张盛 夏元钦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5,共1页
图片是利用40倍物镜对Rhodamine B固体粉末进行显微成像的结果,左侧为数码单反相机拍摄所得结果,右侧为飞秒激光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所得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双光子荧光成像具有较高的图像分辨能力。飞秒激光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是一种... 图片是利用40倍物镜对Rhodamine B固体粉末进行显微成像的结果,左侧为数码单反相机拍摄所得结果,右侧为飞秒激光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所得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双光子荧光成像具有较高的图像分辨能力。飞秒激光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是一种具有微米级分辨能力的成像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其具有分辨率高、信噪比高、成像深度高等优点。利用双光子荧光技术,不仅能够对动植物组织的细部结构进行观察,还可以对动植物生理活动进行实时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技术 飞秒激光 双光子 图片说明 细部结构 动植物组织 荧光成像 相机拍摄 分辨能力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