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软骨素/壳聚糖自组装复合膜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9
1
作者 马豫峰 蔡继业 夏科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在云母基底上制备了硫酸软骨素 壳聚糖的复合双层膜,并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X-RD)对复合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AFM和X RD实验结果显示当壳聚糖浓度在5mg ml,硫酸软骨素浓度在1mg ml时二者可... 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在云母基底上制备了硫酸软骨素 壳聚糖的复合双层膜,并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X-RD)对复合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AFM和X RD实验结果显示当壳聚糖浓度在5mg ml,硫酸软骨素浓度在1mg ml时二者可以组装成结构紧密、彼此嵌套的平滑均匀膜,在复合膜上硫酸软骨素以无定形状态存在,而壳聚糖以结晶体形式分布于硫酸软骨素膜网格中。红外图谱表征出这种复合膜的形成是带相反电荷的两种聚电解质间通过离子键和氢键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了硫酸软骨素和壳聚糖之间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二者的复合膜将很好地改善壳聚糖膜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缺陷,对实现壳聚糖这种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软骨素 壳聚糖 自组装复合膜 原子力显微镜 静电自组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的分维模拟及自组装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扬哲 王彬 +1 位作者 雷勇波 蔡继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8-261,265,共5页
用原子力显微术及计算机模拟计算研究了壳聚糖的分形维数,壳聚糖与肝素形成的自组装复合膜。对壳聚糖的分形维数的模拟计算表明,壳聚糖胶粒堆积程度越高,其分形维数越小。利用两种方法即层层自组装法和混合成膜法制备了壳聚糖/肝素的复... 用原子力显微术及计算机模拟计算研究了壳聚糖的分形维数,壳聚糖与肝素形成的自组装复合膜。对壳聚糖的分形维数的模拟计算表明,壳聚糖胶粒堆积程度越高,其分形维数越小。利用两种方法即层层自组装法和混合成膜法制备了壳聚糖/肝素的复合膜,与后一方法所制备的膜相反,前一方法制备的膜的表面颗粒虽然较小但平均粗糙度较大。原子力显微术是生物大分子分形表征、生物膜表征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分形 分形维数 自组装复合膜 原子力显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卟啉-L-半胱氨酸自组装复合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徐肖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2-634,共3页
利用电化学扫描法在L-半胱氨酸(Cys)自组装单分子膜修饰金电极表面现场制备了金属卟啉复合膜,对其进行SEM和ATR-FTIR表征。修饰电极的支持电解质以及pH值对膜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有很大影响。铜卟啉-L-Cys膜对H2O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特... 利用电化学扫描法在L-半胱氨酸(Cys)自组装单分子膜修饰金电极表面现场制备了金属卟啉复合膜,对其进行SEM和ATR-FTIR表征。修饰电极的支持电解质以及pH值对膜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有很大影响。铜卟啉-L-Cys膜对H2O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特性,催化电流与H2O2浓度在1.0×10^-6到3.0×10^-5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5,检测限达1.0×10^-7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卟啉 自组装复合膜 修饰电极 电催化还原 L-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自组装分子膜的摩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会臣 孙昌国 +1 位作者 闫锦 严立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3-176,共4页
本文采用自组装技术制备了三氯十八硅烷(octadecyltrichorosilaneOTS) 3 胺基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3 amino propyltrimethoxysilaneAPTMS)和APTMS OTS复合自组装分子膜,在原子力 摩擦力显微镜上对薄膜的摩擦特性进行了测试,并与OTS和APTM... 本文采用自组装技术制备了三氯十八硅烷(octadecyltrichorosilaneOTS) 3 胺基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3 amino propyltrimethoxysilaneAPTMS)和APTMS OTS复合自组装分子膜,在原子力 摩擦力显微镜上对薄膜的摩擦特性进行了测试,并与OTS和APTMS自组装分子膜(self assembledmonolayersSAMs)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OTS APTMS复合自组装分子膜因既保持了一定的键合强度又增加了自组装分子的流动性,使其摩擦力显著降低。复合自组装分子膜的摩擦力随着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这与自组装分子的受力响应和弛豫特性相关。合理地设计自组装分子膜可有效地减小摩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自组装分子 摩擦性能 原子力/摩擦力显微镜 表征 X光电子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底复合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其微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同冈 游坤 +1 位作者 赵康康 查塔尔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4-451,共8页
采用共吸附法,在硅基底表面制备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和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WD-10)复合自组装膜.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不同温度与混合分子在不同比例下的混合体系界面结合能;依据模拟结果,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试验方案制备9种不... 采用共吸附法,在硅基底表面制备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和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WD-10)复合自组装膜.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不同温度与混合分子在不同比例下的混合体系界面结合能;依据模拟结果,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试验方案制备9种不同条件下的自组装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角测定仪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湿润性能和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分析;利用微摩擦测试仪对自组装膜的微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混合分子成功组装到羟基化硅基底表面,并且当组装温度为25℃,组装时间为4 h,组装溶液的pH为6时,自组装膜的质量较好;制备的复合自组装膜由于引起了边界润滑效应,有效减小了试件表面的摩擦磨损,且两种混合分子比例为1:1时自组装膜的减摩特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吸附法 硅基底 复合自组装 微摩擦磨损性能 边界润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自组装复合修饰血红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豫峰 蔡继业 +1 位作者 杨培慧 陈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2-275,共4页
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和通过改变溶液的pH值与组装循环数在云母基底上制备了壳聚糖/血红蛋白复合膜,并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以去离子水为溶剂的血红蛋白溶液与pH为5.5的壳聚糖醋酸溶液复合制... 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和通过改变溶液的pH值与组装循环数在云母基底上制备了壳聚糖/血红蛋白复合膜,并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以去离子水为溶剂的血红蛋白溶液与pH为5.5的壳聚糖醋酸溶液复合制备的三循环膜结构紧密,壳聚糖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能较好地达到平衡。体现了壳聚糖与血红蛋白之间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临床应用壳聚糖对血红蛋白进行修饰来改进其作为血液替代品的缺陷方面作了一些基础性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血红蛋白 自组装复合膜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