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组织定向的边缘优化方法
1
作者 李新 何华灿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193-2195,共3页
传统的边缘检测方法通常采用预先的平滑滤波操作排除噪声的干扰 ,这使得去除噪声的同时也损失了图像的细节 .因此 ,滤波去噪比例和边缘检测精度一直是一对矛盾 .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定向的边缘优化策略 .边缘具有一定的... 传统的边缘检测方法通常采用预先的平滑滤波操作排除噪声的干扰 ,这使得去除噪声的同时也损失了图像的细节 .因此 ,滤波去噪比例和边缘检测精度一直是一对矛盾 .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定向的边缘优化策略 .边缘具有一定的方向是它区别于杂乱无序的噪声的鲜明特征 ,利用这一特征 ,可以不需要平滑滤波操作并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文中还根据数字图像的特点提出了自组织定向这一获取图像边缘方向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边缘定向 噪声 图像处理 自组织定向 边缘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自组织网络中一种基于双令牌的非同步邻居发现协议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航 李波 +3 位作者 闫中江 李心茹 杨懋 秦建存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70,共9页
针对基于单令牌(Token)的扇区天线邻居发现协议(SAND)发现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同步下基于双Token的扇区天线邻居发现协议(D-SAND)。双Token分为主Token和从Token,主Token持有节点(MTH)探测邻居节点,通过波束扫描的形式发送Hone-I... 针对基于单令牌(Token)的扇区天线邻居发现协议(SAND)发现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同步下基于双Token的扇区天线邻居发现协议(D-SAND)。双Token分为主Token和从Token,主Token持有节点(MTH)探测邻居节点,通过波束扫描的形式发送Hone-In信息,建立基本连接后与各个邻居节点完成邻居发现过程,然后将该Token传递给下一跳主Token持有节点(nMTH),同时MTH将nMTH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父Token持有节点(MTP),接着MTP节点进行从Token生成决策,查看是否存在与nMTH距离大于2R的邻节点(其中R表示单跳节点之间的最大通信距离),如果存在则由父Token持有节点产生临时的从Token传递给该节点进行邻居发现。之后对双Token并行工作互不干扰的时间条件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仿真表明,相比快速扇区天线邻居发现协议(Q-SAND),提出的D-SAND协议全网邻居发现时间缩短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自组织网络 非同步 邻居发现 扇区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优化的定向时分无线自组网分布式邻居发现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雅静 雷磊 +1 位作者 朱钢 董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26-2231,共6页
邻居发现是基于定向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MAC协议设计的难点问题.针对节点定向传输条件下邻居发现过程中的冲突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型优化的定向时分邻居发现机制.该机制采用马尔科夫链对波束对准请求帧发送过程... 邻居发现是基于定向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MAC协议设计的难点问题.针对节点定向传输条件下邻居发现过程中的冲突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型优化的定向时分邻居发现机制.该机制采用马尔科夫链对波束对准请求帧发送过程中的随机退避机制建模,得出稳态概率表达式,进而结合几何计算的方法得出波束扫描对准概率的表达式,并根据概率表达式实现参数联合优化分析.数值模拟与分析结果证明,与现有的典型定向时分邻居发现机制相比,该机制可以有效提高节点定向传输条件下的邻居发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自组织网络 时分接入 邻居发现 建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