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组织临界理论的电网脆弱线路辨识 被引量:18
1
作者 岳贤龙 王涛 +3 位作者 顾雪平 李凯 张尚 王铁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8-26,共9页
为了辨识引发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的脆弱线路,从事故发展的角度出发,基于自组织临界理论的幂律特性构建了电网脆弱线路辨识模型。线路因保护的隐藏故障或过载而退出运行后,利用孤岛搜索辨识引发系统解列的关键线路,并对其处理以便重新潮流... 为了辨识引发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的脆弱线路,从事故发展的角度出发,基于自组织临界理论的幂律特性构建了电网脆弱线路辨识模型。线路因保护的隐藏故障或过载而退出运行后,利用孤岛搜索辨识引发系统解列的关键线路,并对其处理以便重新潮流计算。综合改进的潮流分布熵、灵敏度分析理论及OPF模型对负荷水平和发电机出力进行调整,构成电网停电模拟模型。通过大量的仿真与统计,利用系统负荷损失量的幂律或幂律尾特性判断系统是否达到临界状态,同时,系统负荷损失量的数学期望越高,该自组织临界状态越危险,致使连锁故障的风险越高。以IEEE 39节点系统为仿真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线路 自组织临界理论 改进的潮流分布熵 停电模拟 孤岛搜索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向轨迹模型的成都市典型灰霾期间PM_(2.5)演化的自组织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毅 刘春琼 +2 位作者 谢志辉 吴生虎 史凯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319,共7页
研究了成都市2013年11月29日—12月8日一次重度灰霾期间,草堂寺、金泉两河、梁家巷、十里店4个监测站点PM2.5小时平均质量浓度序列的时间演化规律。首先应用后向轨迹模型对抵达成都市的大气气团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灰霾期间本地气团(<... 研究了成都市2013年11月29日—12月8日一次重度灰霾期间,草堂寺、金泉两河、梁家巷、十里店4个监测站点PM2.5小时平均质量浓度序列的时间演化规律。首先应用后向轨迹模型对抵达成都市的大气气团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灰霾期间本地气团(<100 km)对成都市PM2.5污染物的贡献率远超过中远距离的外来气团(>100km)。进一步应用频度统计分析方法和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对灰霾期间PM2.5的质量浓度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PM2.5的质量浓度波动在时空上具有标度不变的幂律统计分布和长期持续性特征。最后基于自组织临界理论,探讨了成都市大气在本地气团控制下PM2.5演化的内在动力机制。结果表明,成都市大气PM2.5演化系统的自组织临界性是此次灰霾期间PM2.5浓度演化的内在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灰霾 后向轨迹模型 PM2.5 自组织临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复杂巨系统中的自组织动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董军 姚顺忠 +2 位作者 张嘉宾 李玮 卢元静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10,共2页
针对森林复杂巨系统所具有的非线性特性 ,运用沙堆模型分析了其中所存在的复杂自组织特征 ,揭示了森林复杂巨系统中必然存在的自组织动力学现象 。
关键词 系统森林学 森林复杂巨系统 复杂自组织特征 自组织动力学 自组织临界理论 沙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复合污染重现时间间隔的自组织演化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波 刘春琼 +2 位作者 张娇 杜娟 史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9-89,共11页
文章引入复杂系统中的重现时间间隔概念和方法研究了长株潭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中高浓度O_(3)生成与PM_(2.5)/PM_(10)之间的相关性及时间演化机制。首先利用长沙、株洲和湘潭3个城市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O_(3)和PM_(2.5)/PM_(10)... 文章引入复杂系统中的重现时间间隔概念和方法研究了长株潭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中高浓度O_(3)生成与PM_(2.5)/PM_(10)之间的相关性及时间演化机制。首先利用长沙、株洲和湘潭3个城市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O_(3)和PM_(2.5)/PM_(10)序列数据,通过重现时间间隔定义分别构造出不同阈值下O_(3)和PM_(2.5)/PM_(10)重现时间间隔序列。其次研究了3个城市不同阈值下O_(3)污染和PM_(2.5)/PM_(10)重现时间间隔的概率统计分布,并基于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DFA)研究3个城市O_(3)污染和PM_(2.5)/PM_(10)重现时间间隔的长期持续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不同阈值下O_(3)污染和PM_(2.5)/PM_(10)重现时间间隔均严格遵循负幂律分布规律,且各城市O_(3)污染和PM_(2.5)/PM_(10)重现时间间隔的幂律标度指数随阈值增高均呈现出下降趋势。这说明高浓度O_(3)的发生具有集群性特征,即发生高浓度O_(3)的重现时间间隔相对较短,高浓度O_(3)集群发生的概率大,幂律标度指数能计算出某一时间尺度内高于阈值的重污染重现时间间隔出现的概率。同时,各城市不同阈值下O_(3)污染和PM_(2.5)/PM_(10)重现时间间隔均有长期持续性特征,且高浓度O_(3)重现时间间隔的DFA指数随阈值增高呈下降趋势,而PM_(2.5)/PM_(10)重现时间间隔的DFA指数随阈值增高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如果过去某一段时间内高浓度的O_(3)污染集群性发生,即出现较短的重现时间间隔越多,则未来一定时间尺度内高比值的PM_(2.5)/PM_(10)也将持续发生。高浓度O_(3)污染是导致高比值的PM_(2.5)/PM_(10)发生的重要原因。为了阐明3个城市O_(3)污染和PM_(2.5)/PM_(10)重现时间间隔的幂律标度指数和DFA指数随阈值同步性演化的内在动力学机制,进一步根据自组织临界(SOC)理论,深入讨论大气复合污染下高浓度O_(3)生成与PM_(2.5)/PM_(10)之间的相关作用机制,发现静稳天气下长株潭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中重污染重现时间间隔演化主要受SOC内禀动力机制主导。尽管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取得积极进展,但大气复合污染的SOC稳定性也将导致该区域未来大气环境出现高污染反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需要做好长期性规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3) PM_(2.5)/PM_(10) 幂律分布 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DFA) 自组织临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网-配电网-微电网三级电网规划的若干基础问题 被引量:21
5
作者 梅生伟 王莹莹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11,共9页
根据国内外电力系统发展趋势及电力工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明确提出输电网-配电网-微电网三网合一的未来电网规划设计重大基础问题,进一步提出将复杂网络理论的概念和方法加以发展从而应用于新一代三级电网的规划设计的研究思路.研究涉及... 根据国内外电力系统发展趋势及电力工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明确提出输电网-配电网-微电网三网合一的未来电网规划设计重大基础问题,进一步提出将复杂网络理论的概念和方法加以发展从而应用于新一代三级电网的规划设计的研究思路.研究涉及三类基础课题:一是三级电网的宏观形态及概念设计;二是三级电网结构理论基本框架;三是基于自组织临界理论(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SOC)的三级电网规划方法.全面阐述了规划和建设三级电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明确指出三级电网是未来电网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电网 自组织临界理论 分布式发电 电网演化机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疫情期间城郊森林公园O_(3)变化对NO_(2)减排响应的多重分形模式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娇 刘春琼 +2 位作者 吴波 杜娟 史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669-9680,共12页
COVID-19疫情的爆发使得大气NO_(2)排放量急剧减少,张家界城区O_(3)浓度也随之降低,然而城郊的国家森林公园内O_(3)浓度却有较大幅度升高。旨在基于多重分形去趋势互相关分析(MFDCCA)方法和自组织临界(SOC)理论来揭示疫情期间张家界不... COVID-19疫情的爆发使得大气NO_(2)排放量急剧减少,张家界城区O_(3)浓度也随之降低,然而城郊的国家森林公园内O_(3)浓度却有较大幅度升高。旨在基于多重分形去趋势互相关分析(MFDCCA)方法和自组织临界(SOC)理论来揭示疫情期间张家界不同生态功能区大气O_(3)浓度变化对NO_(2)污染急剧减排的不同响应机制。基于张家界3个大气监测站点(未央路、永定新区和袁家界)在疫情期间(2020年3月1日—5月31日)和非疫情期间(2019年同期)NO_(2)、O_(3)小时平均浓度数据,首先应用MFDCCA方法对NO_(2)和O_(3)互相关性的多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各站点NO_(2)和O_(3)之间的互相关性存在较强的长期持续性和多重分形特征。其中,疫情期间各站点NO_(2)和O_(3)互相关的长期持续性平均增强了19.4%,而多重分形性平均减弱5.7%,主要原因与疫情期间NO_(2)集中减排引起O_(3)大气化学反应的变化有关。进而,应用SOC理论对NO_(2)和O_(3)之间互相关长期持续性形成的宏观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袁家界站点O_(3)演化处于自组织临界状态,SOC内禀动力机制是导致疫情期间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O_(3)浓度增高的重要非线性动力学机制。而未央路和永定新区站点O_(3)演化处于亚临界状态,这也是导致城区站点O_(3)浓度减低的主要原因。正确识别森林生态系统中O_(3)演化的自组织临界特征,对于高浓度O_(3)生成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科学评估人类旅游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多重分形去趋势互相关分析 自组织临界理论 长期持续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连锁故障的覆冰灾害下输电线路脆弱性分析模型 被引量:18
7
作者 孙立强 李鹏 +2 位作者 刘宣廷 沈鑫 曹敏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5-161,169,共8页
虽然电网鲁棒性日益增强,但部分输电线路经过区域极易遭受覆冰灾害,导致该地区发生一次故障的概率大幅增加,而一次故障将会导致电网发生二次连锁故障。针对此问题,文中首先通过蒙特卡洛法判断覆冰灾害引发的输电线路一次故障脆弱性,然... 虽然电网鲁棒性日益增强,但部分输电线路经过区域极易遭受覆冰灾害,导致该地区发生一次故障的概率大幅增加,而一次故障将会导致电网发生二次连锁故障。针对此问题,文中首先通过蒙特卡洛法判断覆冰灾害引发的输电线路一次故障脆弱性,然后通过自组织临界理论判断由一次故障引发的输电线路二次连锁故障脆弱性,从而建立综合考虑覆冰灾害和电网物理特性的输电线路脆弱性分析模型,以潜在事故链的形式展现了电网覆冰灾害下的故障演化进程,为运维人员甄别覆冰灾害下区域电网的输电线路薄弱环节提供重要决策依据。最后通过对IEEE-39节点电力系统实例进行仿真与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灾害 蒙特卡洛 连锁故障 自组织临界理论 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MD-MFDFA的镇江港PM_(2.5)演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敏学 毛静 +4 位作者 孙智灏 朱龙 李志坚 居珍 黄爱国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8-744,共7页
为定量分析镇江港PM_(2.5)浓度时间序列的内在演化特征,以镇江港2019—2020年的205667组PM_(2.5)时均浓度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的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MFDFA)算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监测点PM_(2.5)日均浓度... 为定量分析镇江港PM_(2.5)浓度时间序列的内在演化特征,以镇江港2019—2020年的205667组PM_(2.5)时均浓度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的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MFDFA)算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监测点PM_(2.5)日均浓度演化均具有显著的长期持续性特征,现阶段PM_(2.5)浓度升高可能会导致未来一段时间内PM_(2.5)浓度的持续升高,不同监测点PM_(2.5)浓度的多重分形谱参数存在差异性,多重分形特征强的区域应侧重即时性防治,反之则应注重长期性监管;运用自组织临界性理论,发现15个监测点PM_(2.5)浓度波动呈现幂律分布特征,符合自组织临界性特征,港口系统存在发生大气高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镇江港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 自组织临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序列分析法在金融数据时间序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平 汪秉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0-204,共5页
通过线性分段将连续性的金融时间序列转化为离散性的字符序列,并基于DNA序列分析法,讨论了此类字符序列的标度特性。
关键词 DNA 金融数据 时间序列 符号序列 自组织临界理论(S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