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絮凝酵母颗粒的在线检测与定量表征 被引量:8
1
作者 葛旭萌 俞路 +2 位作者 赵心清 白凤武 安利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6-311,共6页
On-line monitoring of self-flocculating yeast cell p articles (SFYCPs) that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weak strength, irregular morp hology, special size distribution, and so on, was realized by using the Focused Bea... On-line monitoring of self-flocculating yeast cell p articles (SFYCPs) that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weak strength, irregular morp hology, special size distribution, and so on, was realized by using the Focused Beam Reflectance Measurement (FBRM) techniqu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go 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otal counts of the FBRM chord length and the biomass concentration of SFYCPs, which could be used to measure the biomass concentrati on for the SFYCP system quantitatively.Furthermore, the mode of FBRM chord lengt h distribution was linearly correlated to both the mean (R2=0.986) and th e 95th percentile (R2=0.988)of the length-weighted chord length distribu tion, which could be used to evaluate SFYCP size distribution effectively.The CO 2 bubbles produced during cell growth/fermentation were observed and proved to create disturbance on on-line measurement of the SFYCP system.This disturbance could be excluded by estimating SFYCP size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mode of FB RM chord length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絮凝酵母颗粒 FBRM 在线检测 定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离子对自絮凝酵母乙醇耐性和絮凝颗粒大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薛闯 赵心清 +2 位作者 葛旭萌 袁文杰 白凤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582-2588,共7页
研究了6种金属离子在合成培养基中对摇瓶培养的自絮凝酵母乙醇耐性的影响,发现锌离子对高浓度乙醇冲击下的酵母细胞活性有保护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乙醇连续发酵过程中锌的添加对自絮凝酵母乙醇耐性的影响。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01、0... 研究了6种金属离子在合成培养基中对摇瓶培养的自絮凝酵母乙醇耐性的影响,发现锌离子对高浓度乙醇冲击下的酵母细胞活性有保护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乙醇连续发酵过程中锌的添加对自絮凝酵母乙醇耐性的影响。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01、0.05和0.1g·L-1的硫酸锌时,自絮凝酵母颗粒平均粒度减小,同时乙醇耐性和高温耐性都得到明显提高,并且发现细胞活性的提高与酵母细胞内麦角固醇和海藻糖的增加密切相关。对酵母细胞内锌的含量的分析表明,3个添加组胞内锌的积累量基本相似,比对照组均增加了6倍。相关性分析表明,酵母胞内锌含量与酵母细胞的胁迫耐性密切相关并显著影响其胁迫耐性。各添加组的乙醇产量均有提高,其中添加0.05g·L-1的硫酸锌时乙醇产量最高,比对照组高8.4%。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调控连续乙醇发酵过程中培养基中锌离子浓度,是提高酵母细胞乙醇耐受性、高温度耐受性和乙醇产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絮凝酵母 锌离子 乙醇耐性 温度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糟液全循环对自絮凝酵母乙醇连续发酵的影响
3
作者 李宁 葛旭萌 +2 位作者 严正 孜力汗 白凤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27,共4页
在2个单级悬浮床生物反应器中,以双酶法制备的玉米粉糖化液为底物,进行了废液循环条件下自絮凝颗粒酵母乙醇连续发酵与清液发酵对比实验。对于废液循环实验,每隔5d将收集到的发酵液集中精馏处理,得到的废糟液直接用于玉米粉调浆。实验... 在2个单级悬浮床生物反应器中,以双酶法制备的玉米粉糖化液为底物,进行了废液循环条件下自絮凝颗粒酵母乙醇连续发酵与清液发酵对比实验。对于废液循环实验,每隔5d将收集到的发酵液集中精馏处理,得到的废糟液直接用于玉米粉调浆。实验结果表明,在稀释速率0.05 h-1,废糟液全循环条件下,装置达到稳定状态后,乙醇、残还原糖、无机磷、无机氮、蛋白和总固型物浓度分别稳定在9.4%(v/v)、26 g/L、11 g/L、3.36 g/L、0.136 g/L和85 g/L左右;乙醇浓度与对照组相差不大,但残还原糖、无机磷及总固形物在废糟液循环使用的初期出现积累,但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趋于稳定,说明对酵母生长和乙醇发酵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絮凝酵母 乙醇连续发酵 废糟液全循环 总固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电位控制的自絮凝酵母自动重复批次发酵
4
作者 刘黎阳 刘晨光 白凤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181-4186,共6页
引言 随着石油资源的H益减少和环境污染的逐渐加剧,使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经是世界各国的共识。在众多形式的非矿物质能源中,基于生物质的燃料乙醇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但是,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各国的燃料乙醇生产大都依靠着政... 引言 随着石油资源的H益减少和环境污染的逐渐加剧,使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经是世界各国的共识。在众多形式的非矿物质能源中,基于生物质的燃料乙醇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但是,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各国的燃料乙醇生产大都依靠着政策扶植和税收优惠[2]。因此,看似十分“成熟”的乙醇生产产业,仍然需要进一步开发降低成本的创新技术[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发酵 生物过程 重复批次 氧化还原电位 自絮凝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提法弱化超高浓度乙醇发酵过程中自絮凝酵母振荡行为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亮 薛闯 白凤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725-3731,共7页
超高浓度(very high gravity,VHG)连续乙醇发酵过程中的振荡行为会导致发酵终点的乙醇浓度振荡和降低,是VHG连续乙醇发酵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游离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4126和自絮凝酵母BHL01在VHG连续乙醇发酵过程中,... 超高浓度(very high gravity,VHG)连续乙醇发酵过程中的振荡行为会导致发酵终点的乙醇浓度振荡和降低,是VHG连续乙醇发酵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游离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4126和自絮凝酵母BHL01在VHG连续乙醇发酵过程中,生物量、残糖、乙醇、甘油等发酵参数都呈现130~145 h的周期性振荡,且絮凝酵母发酵体系的平均乙醇浓度和乙醇生产强度都明显高于游离酵母体系.在絮凝酵母VHG连续乙醇发酵过程中利用发酵尾气气提分离乙醇,酵母细胞振荡行为被明显弱化,达到拟稳态状态,并且使发酵液中的残糖浓度控制在0.1g·L-1以下,平均乙醇浓度为110.87 g·L-1,乙醇产率达到2.99g·L-1·h-1.因此,本研究为弱化VHG连续乙醇发酵中的参数振荡行为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絮凝酵母 超高浓度乙醇发酵 振荡 气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离子提高絮凝酵母乙酸胁迫耐受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桂红 赵心清 +1 位作者 李宁 白凤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23-1829,共7页
研究了锌离子对絮凝酵母SPSC01乙酸胁迫条件下乙醇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当浓度的锌离子可以缓解乙酸对自絮凝酵母生长的抑制,进而缩短其发酵周期;其中添加0.03g.L-1锌离子对乙酸胁迫下细胞活性的保护作用最明显,可使15g.L-1乙酸... 研究了锌离子对絮凝酵母SPSC01乙酸胁迫条件下乙醇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当浓度的锌离子可以缓解乙酸对自絮凝酵母生长的抑制,进而缩短其发酵周期;其中添加0.03g.L-1锌离子对乙酸胁迫下细胞活性的保护作用最明显,可使15g.L-1乙酸存在时发酵周期缩短近30h,最终生物量得率提高27.8%,乙醇产率提高66.7%。同时锌离子还可以使乙酸抑制条件下,发酵液中副产物乳酸和丙酸的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絮凝酵母 锌离子 乙酸胁迫 乙醇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絮凝颗粒酵母SPSC01发酵甘蔗糖蜜生产乙醇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大伟 孜力汗 +1 位作者 张春明 白凤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18,共5页
利用实验室保存的4种酵母发酵糖蜜,通过实验结果和工业化要求,初步验证了自絮凝酵母发酵糖蜜的可行性。运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对絮凝酵母发酵糖蜜生产乙醇的条件进行优化,进一步得到发酵的最优条件是发酵培养基中添加N 0.3 g/L、P 0.3 g/L... 利用实验室保存的4种酵母发酵糖蜜,通过实验结果和工业化要求,初步验证了自絮凝酵母发酵糖蜜的可行性。运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对絮凝酵母发酵糖蜜生产乙醇的条件进行优化,进一步得到发酵的最优条件是发酵培养基中添加N 0.3 g/L、P 0.3 g/L、玉米浆0.6%(体积比)、m(赤砂糖)∶m(糖蜜)=7∶3。从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验证试验的结果中发现,优化组与对照组相比,自絮凝酵母发酵糖蜜的终点残糖浓度降低了46.2%,终点乙醇浓度提高了10.2%,最大生物量浓度增加了92.1%,生产时间减少了33.3%,生产强度则提高了65.5%。酵母糖酵解途径碳流分析表明,碳流分布的变化是由细胞数目的增多而产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絮凝酵母 糖蜜发酵 均匀设计 代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化培养过程中酵母絮凝性状退化行为
8
作者 刘晨光 李宁 +1 位作者 葛旭萌 白凤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31-2039,共9页
采用激光聚焦反射颗粒测量系统对自絮凝颗粒酵母恒化培养条件下絮凝状态进行了监测,研究了絮凝性状退化行为。结果表明,在培养基糖浓度为50g·L-1,添加4g·L-1酵母粉和3g·L-1蛋白胨,流加稀释率为0.12h-1条件下,连续培养15d... 采用激光聚焦反射颗粒测量系统对自絮凝颗粒酵母恒化培养条件下絮凝状态进行了监测,研究了絮凝性状退化行为。结果表明,在培养基糖浓度为50g·L-1,添加4g·L-1酵母粉和3g·L-1蛋白胨,流加稀释率为0.12h-1条件下,连续培养15d后,培养液中游离酵母细胞数量开始增加,颗粒群体平均粒径逐渐向小尺度方向移动,出现了絮凝性状退化现象。进行了絮凝酵母和退化后得到游离酵母的生长和发酵性能对比实验,发现游离酵母细胞在生长方面比絮凝细胞具有优势,但是乙醇耐性有所降低,由此推断,出现絮凝性状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游离细胞和絮凝细胞的生长差异和培养过程操作方式的不同。建立了絮凝退化动态模型,模拟了实验结果。对各参数影响进行分析,表明改善种子罐对絮凝酵母的截流效果可以有效防止絮凝退化现象的发生,进而通过在反应器中设置截流挡板,实现了絮凝细胞絮凝性状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絮凝酵母细胞 絮凝退化现象 在线测量 恒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自絮凝特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肖肖 王侠 +1 位作者 王立志 刘俊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0,共6页
酵母自絮凝是一种无性的、可逆的、钙依赖的细胞聚集、沉降现象,其絮凝性是评价酵母菌株的一个重要指标。絮凝状态的酵母细胞具有耐受能力强、回收利用简单、使用寿命长等多种优势,在高浓度乙醇发酵、生物产业废水处理、啤酒酿造等方面... 酵母自絮凝是一种无性的、可逆的、钙依赖的细胞聚集、沉降现象,其絮凝性是评价酵母菌株的一个重要指标。絮凝状态的酵母细胞具有耐受能力强、回收利用简单、使用寿命长等多种优势,在高浓度乙醇发酵、生物产业废水处理、啤酒酿造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酵母自絮凝特性受遗传因素以及多种非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关自絮凝酵母的应用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是目前酵母发酵行业的一个热点问题,针对这一现状,综述了其国内外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絮凝酵母 应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酵母SPSC01酒精连续发酵并联产酵母工艺过程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江龙 孜力汗 白凤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24-1027,共4页
A bioreactor system with a total working volume of 4 8 L,composed of four airlift suspended bed bioreactors, one of which was designated for seed cultivation and the others in series for ethanol fermentation, was esta... A bioreactor system with a total working volume of 4 8 L,composed of four airlift suspended bed bioreactors, one of which was designated for seed cultivation and the others in series for ethanol fermentation, was established and continuously operated for 40 days A self flocculating fusant fro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d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SPSC 01) was used and ethanol and yeast were co produced from corn dry milling, two stage enzymatic hydrolysis (raw material residues were separated after saccharific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verage levels of 98 g·L -1 for ethanol, 4 g·L -1 for residual reduced sugar and 6—9 g·L -1 for residual total sugar were achieved when the medium containing total sugar of 220 g·L -1 was fed at a dilution rate of 0 05 h -1 .Pure yeast, equivalent to 5% (mass) of ethanol and containing protein as high as 48 6%(mass), was co produced Ethanol production is expected to be more economically competitive as this high quality yeast potentially can be further processed as value added by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絮凝颗粒酵母 酒精发酵并联产酵母 悬浮床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颗粒酵母悬浮液流变特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俞路 白凤武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4,共4页
絮凝酵母细胞流变特性是影响发酵过程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利用旋转黏度计测定自絮凝颗粒酵母悬浮液和其亲本游离酵母悬浮液的流变特性,分别建立流变本构方程并进行模型比较分析。低质量浓度絮凝酵母悬浮液近似为牛顿性流体,随着菌体质... 絮凝酵母细胞流变特性是影响发酵过程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利用旋转黏度计测定自絮凝颗粒酵母悬浮液和其亲本游离酵母悬浮液的流变特性,分别建立流变本构方程并进行模型比较分析。低质量浓度絮凝酵母悬浮液近似为牛顿性流体,随着菌体质量浓度的增加流动行为指数降低,悬浮液为非牛顿性流体。絮凝酵母悬浮液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降低,表明剪切使絮凝酵母颗粒聚合力降低从而产生剪切稀化现象。利用柠檬酸对絮凝酵母解絮凝从而改变颗粒聚集分布状态,进一步测定流变行为。结果证明,不同絮凝酵母颗粒聚集状态的分布是决定絮凝酵母流变行为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特性 自絮凝颗粒酵母 非牛顿型流体 颗粒聚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絮凝颗粒酵母表观生长动力学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冬丽 刘晨光 +2 位作者 李凡 葛旭萌 白凤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149-3155,共7页
首先利用激光聚焦反射颗粒测量系统在线监测了自絮凝颗粒酵母粒径分布,通过提高发酵罐搅拌速率减小了颗粒粒径,消除了内扩散影响,获得了本征动力学模型。进而基于颗粒内部薄壳物料衡算理论,建立了表观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不同底物浓度和... 首先利用激光聚焦反射颗粒测量系统在线监测了自絮凝颗粒酵母粒径分布,通过提高发酵罐搅拌速率减小了颗粒粒径,消除了内扩散影响,获得了本征动力学模型。进而基于颗粒内部薄壳物料衡算理论,建立了表观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不同底物浓度和自絮凝酵母颗粒粒径分布条件下发酵实验数据拟合,获得了模型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内扩散效应导致颗粒内部可能出现死区的影响,绘制了发酵培养基初始糖和自絮凝颗粒酵母粒径影响的操作图,分析了这一发酵体系的性能。结果表明对于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多级串联连续乙醇发酵系统,主发酵罐和后发酵罐由于残糖水平差别较大,使颗粒内部因底物枯竭而导致内扩散效应的可能性显著不同:主发酵罐适宜于较大粒径自絮凝颗粒酵母体系,以利于固定化,提高发酵罐中细胞密度和生产强度;而后发酵罐适宜于较小粒径自絮凝颗粒酵母,以减轻底物内扩散影响,保持所需的发酵活性。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工程操作和动力学行为,对自絮凝颗粒酵母粒径分布进行优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絮凝颗粒酵母 本征与表观动力学 内扩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