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稳式人工椎体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攀攀 李彦 +3 位作者 刘啸 唐彦超 李梓赫 刘忠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自稳式人工椎体(artificial vertebral body,AVB)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融合手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中的短期应用效果。方法:遵循牛津IDEAL(Idea,Development,Exploration,Assessment,and Lo... 目的:探讨自稳式人工椎体(artificial vertebral body,AVB)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融合手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中的短期应用效果。方法:遵循牛津IDEAL(Idea,Development,Exploration,Assessment,and Long-term Follow-up)方法学原则,采用单臂探索型研究的方法,纳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单节段ACCF手术,术中植入3D打印自稳式AVB,术后规律随访。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脊髓损害评分表评估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依据术后6个月的影像学测量数据评估融合情况。结果:共纳入11例病例,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手术时的平均年龄(57.2±10.2)岁,平均手术时间(76.1±23.1)min,中位出血量150(100,200)mL。术后无吞咽困难、血肿形成、神经功能损伤加重等并发症出现。至末次随访,JOA评分由术前的13.2±2.2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16.3±0.8,恢复率为85.9%。假体平均沉降距离为(1.2±1.1)mm,1例假体出现超出3 mm的严重沉降(9.1%)。颈椎前凸角度较术前显著改变(P=0.013)。至术后6个月时,所有病例均实现融合。结论:自稳式AVB在单节段ACCF中的短期应用效果良好,融合率高,具有零切迹的优势,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椎体 自稳 零切迹 3D打印 脊髓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围岩自稳结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学华 沈海鸿 王善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1-263,共3页
巷道开挖后,围岩总是向着趋于自我稳定的方向调整,直至达到应力平衡的自稳结构为止。巷道的维护本质上就是对围岩自稳结构的维护。本文阐述了巷道围岩自稳结构的原理,通过数值试验手段对岩性、原岩应力状态,开挖方式,巷道形状,支护方式... 巷道开挖后,围岩总是向着趋于自我稳定的方向调整,直至达到应力平衡的自稳结构为止。巷道的维护本质上就是对围岩自稳结构的维护。本文阐述了巷道围岩自稳结构的原理,通过数值试验手段对岩性、原岩应力状态,开挖方式,巷道形状,支护方式等影响自稳结构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巷道支护设计的影响。所得结果对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指导,实践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围岩 自稳结构原理 巷道支护 数值模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稳隐形拱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9
3
作者 惠兴田 韦正范 苏培莉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40,共3页
根据巷道顶板的受力状况,提出了巷道顶板的“自稳隐形拱”概念,并利用大型软件FLAC对开挖后的巷道进行了数值模拟,推导出了自稳隐形拱与极限自稳隐形拱的曲线方程。通过改变巷道断面形状、加帮部锚杆和顶板锚杆,可以改变自稳隐形拱和极... 根据巷道顶板的受力状况,提出了巷道顶板的“自稳隐形拱”概念,并利用大型软件FLAC对开挖后的巷道进行了数值模拟,推导出了自稳隐形拱与极限自稳隐形拱的曲线方程。通过改变巷道断面形状、加帮部锚杆和顶板锚杆,可以改变自稳隐形拱和极限自稳隐形拱的曲线位置,为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稳隐形拱 数值模拟 支护 断面形状 锚杆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稳时变结构的岩爆动力源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斌 李夕兵 +1 位作者 马海鹏 李志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7,共6页
将时变结构力学理论应用于岩爆发生机制的研究,以一个新的角度对岩爆动力源进行分析。地下洞室的围岩存在具有承载能力的自稳结构,首次提出了"自稳时变结构"的概念,定性地分析了临近开挖洞室的围岩自稳时变结构的特点。应用... 将时变结构力学理论应用于岩爆发生机制的研究,以一个新的角度对岩爆动力源进行分析。地下洞室的围岩存在具有承载能力的自稳结构,首次提出了"自稳时变结构"的概念,定性地分析了临近开挖洞室的围岩自稳时变结构的特点。应用质点系动量定理,分析了围岩自稳时变结构的动力学响应。围岩自稳时变结构的质量随时间发生变化时,系统会出现负阻尼的情况,会形成动力不稳定系统而诱发岩爆。建立了围岩自稳时变结构诱发岩爆的力学模型,由力学模型可得出岩爆发生的两个条件:①围岩承受的切向应力σθ应使岩石产生扩容;②围岩自稳时变结构的质量减少。研究表明:岩爆的发生机制可通过围岩自稳时变结构理论得到很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稳时变结构 岩爆 负阻尼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支护的自稳平衡圈理论 被引量:49
5
作者 黄庆享 郑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31-1236,共6页
基于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自稳平衡现象,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巷道顶板、两帮和底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出了巷道围岩不稳定区是以巷道为中心的椭圆形。基于普氏理论,考虑"底板-两帮-顶板"相互影响,提出了巷道围岩自稳平衡... 基于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自稳平衡现象,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巷道顶板、两帮和底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出了巷道围岩不稳定区是以巷道为中心的椭圆形。基于普氏理论,考虑"底板-两帮-顶板"相互影响,提出了巷道围岩自稳平衡圈理论,给出了自稳平衡圈的椭圆曲线方程,明确了巷道支护对象为自稳平衡圈内的岩体,支护的目的是控制自稳平衡圈岩体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底板-两帮-顶板"共同构成巷道稳定性的整体系统,巷道顶板自稳平衡拱的大小随着两帮塑性区的增大而增大,两帮塑性区随底板变形而增大。加强底板和两帮的支护,将大大缩小顶板自稳平衡拱的高度。提出了"治顶先治帮,治帮先治底"的巷道支护理念,得到多年实践验证,为软岩巷道支护控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自稳平衡圈 底板-两帮-顶板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软化效应的隧道围岩自稳时间解析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建勋 任松 +4 位作者 范金洋 陈结 刘伟 邓高岭 袁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75,共8页
现行隧道自稳时间解析法中未考虑地下水的软化作用,导致过高估计亲水软化性岩石的围岩质量。以具有典型软化特性的石膏岩为研究对象,探索水的软化作用对隧道围岩自稳时间的影响。采用试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围岩自稳时间。首先,进... 现行隧道自稳时间解析法中未考虑地下水的软化作用,导致过高估计亲水软化性岩石的围岩质量。以具有典型软化特性的石膏岩为研究对象,探索水的软化作用对隧道围岩自稳时间的影响。采用试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围岩自稳时间。首先,进行不同浸水时间下的石膏岩软化试验,研究其软化规律;通过试验获得石膏岩吸水率、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分别与浸水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在弹性模量与浸水时间及泊松比与浸水时间的定量关系中,引入完整性系数和富水系数,建立岩体力学参数软化方程。然后,基于经典的圆形轴对称隧道弹性解,考虑掌子面对隧道轴向位移的影响,推导出隧道临空面处无支护状态下的位移公式;把岩体力学参数软化方程嵌入此位移公式中,获得考虑软化效应的临空面位移解。最后,在此位移解中引入活跃跨度和围岩的临界位移值,建立考虑软化效应的隧道围岩自稳时间解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围岩体工程特性、岩石力学特性及岩石软化特性,能输出自稳时间与活跃跨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经自洽分析法检验,该模型中自稳时间随各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实际情况相符,模型具有自洽性。模型被应用于评价礼让隧道石膏围岩的自稳时间,现场反馈结果表明该模型更适合于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稳时间 岩体分级 软化 隧道 活跃跨度 石膏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围岩自稳能力评估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多点 邱国庆 +1 位作者 戴婷婷 王月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56-1059,1063,共5页
指挥防护工程是国家防护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其建设水平,采用改进的前馈(BP)神经网络,对指挥防护工程围岩自稳能力进行评估。结合指挥防护工程围岩的特点,设计评估网络拓扑结构。针对BP网络原始模型的缺陷改进,引入动量项、... 指挥防护工程是国家防护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其建设水平,采用改进的前馈(BP)神经网络,对指挥防护工程围岩自稳能力进行评估。结合指挥防护工程围岩的特点,设计评估网络拓扑结构。针对BP网络原始模型的缺陷改进,引入动量项、自适应调节学习率、陡度因子、可变隐层节点等,并采用遗传算法(GA)寻找最优的初始权值和阈值。最后结合实例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科学可靠,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评估 围岩 自稳能力 指挥防护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芬铁矿1号驱动站大硐室围岩自稳结构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述红 刘斌 刘之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4-87,共4页
结合南芬铁矿 1号驱动站大硐室的工程地质条件 ,分析了该矿岩体条件下自稳结构的形成、特点、破坏机理、支护方式的关系。在现场监测数据和有限元数值计算的基础上对南芬
关键词 铁矿 自稳结构 数值模拟 锚喷支护 定性 硐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充填接顶率的采空区顶板拱架自稳效应 被引量:13
9
作者 姜立春 陈鹏 吴爱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7-193,共7页
以金属矿采空区顶板为对象,构建以顶板跨度(L),冒落高度(H)为变量的三铰拱力学模型,推导出不同接顶率(m)下顶板最大拱轴力表达式,结合岩体临界轴力判别式,研究充填体不同接顶率下空区顶板的拱架自稳效应。以某金属矿山不同跨度的3个采... 以金属矿采空区顶板为对象,构建以顶板跨度(L),冒落高度(H)为变量的三铰拱力学模型,推导出不同接顶率(m)下顶板最大拱轴力表达式,结合岩体临界轴力判别式,研究充填体不同接顶率下空区顶板的拱架自稳效应。以某金属矿山不同跨度的3个采空区为例,通过顶板最大拱轴力计算,分析不同接顶率对顶板拱架支撑作用的影响;利用数值计算及矿山地压监测数据,对比校验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随着充填接顶率的增加,顶板最大轴力随之降低;当充填接顶率达到80%时,顶板的轴力值低于临界值,顶板拱架支撑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铰拱模型 临界轴力 拱架自稳效应 充填接顶率 顶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土隧道自稳性的三维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魏龙海 王明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53-1860,共8页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需要穿越碎石土体的隧道不断涌现。针对铁路、公路建设中遇到的碎石土隧道的自稳问题,利用改进后的三维离散元模型及编制的计算软件,对碎石土隧道的自稳性进行了模拟分析,探讨了粒径与隧...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需要穿越碎石土体的隧道不断涌现。针对铁路、公路建设中遇到的碎石土隧道的自稳问题,利用改进后的三维离散元模型及编制的计算软件,对碎石土隧道的自稳性进行了模拟分析,探讨了粒径与隧道自稳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粒径分别为0.1,0.2,0.35,0.5,1,2m等碎石土隧道能够自稳时的最大跨度,并模拟分析了碎石土隧道塌落量与跨度之间的关系。使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离散元 碎石土 隧道自稳跨度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稳隐形拱理论的锚网索支护技术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博 惠兴田 聂磊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3,共2页
基于自稳隐形拱理论的锚杆支护设计,在一般围岩巷道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但是针对软岩巷道大变形的特点,有必要对其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论文对基于自稳隐形拱理论在软岩巷道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合理的支护方案。现场施工监测表... 基于自稳隐形拱理论的锚杆支护设计,在一般围岩巷道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但是针对软岩巷道大变形的特点,有必要对其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论文对基于自稳隐形拱理论在软岩巷道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合理的支护方案。现场施工监测表明,该支护方案可以有效地增加锚杆的承载面,防止碎矸冒落,使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自稳隐形拱 锚网索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细胞分化的自稳调节及其在中医体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淑娴 倪诚 +8 位作者 王济 毛鹏鸣 闵佳钰 包蕾 孙学达 秦静 马嘉轶 原文琳 王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3-605,共3页
Th17细胞是Th细胞亚群的新成员,其分化受到多种因子调节并存在多处自稳调节机制。中医体质学是在传统中医学的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其阴阳生克、五行制化等基本理论与"自稳"调节机制异曲同工,现代研究也初步揭露了Th17与中医体质分类... Th17细胞是Th细胞亚群的新成员,其分化受到多种因子调节并存在多处自稳调节机制。中医体质学是在传统中医学的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其阴阳生克、五行制化等基本理论与"自稳"调节机制异曲同工,现代研究也初步揭露了Th17与中医体质分类和调理的相关性。对Th17细胞分化自稳调节机制进行综述,并对其与中医体质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对体质形成和调理的微观机制研究有所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 自稳 中医体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源X射线荧光分析仪的自稳电路设计与改进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建平 吴春蓉 吴军龙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0-633,共4页
介绍的数字控制放大器自稳电路,是针对同位素源X射线荧光分析仪中自稳调节时,希望放大器增益步长选择在较小范围变化,并且要求对放大倍数精细调节,达到仪器谱线的准确跟踪。本设计提供了这种数控放大的一种方案,其倍数的调节步长可做到0... 介绍的数字控制放大器自稳电路,是针对同位素源X射线荧光分析仪中自稳调节时,希望放大器增益步长选择在较小范围变化,并且要求对放大倍数精细调节,达到仪器谱线的准确跟踪。本设计提供了这种数控放大的一种方案,其倍数的调节步长可做到0.00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稳 谱线 数控放大 D/A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稳隐形拱理论在软岩巷道围岩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玉卫 黄庆享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1-83,86,共4页
针对软岩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点及岩体的自稳现象,提出了"极限自稳隐形拱"的概念,并给出了自稳隐形拱的椭圆曲线方程,阐明了巷道顶板稳定性控制的重要性,揭示了巷道围岩的控制对象,明确了支护控制的目的是缩小自稳隐形拱,并... 针对软岩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点及岩体的自稳现象,提出了"极限自稳隐形拱"的概念,并给出了自稳隐形拱的椭圆曲线方程,阐明了巷道顶板稳定性控制的重要性,揭示了巷道围岩的控制对象,明确了支护控制的目的是缩小自稳隐形拱,并控制危害岩体的稳定性。通过在裴沟-300轨道大巷支护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为软岩巷道支护控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高应力 自稳隐形拱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利钠肽:肾脏自稳态平衡的重要效应分子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鹏 鹿玲 +1 位作者 胡波 覃远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86-1389,共4页
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主要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血管内皮细胞,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径来维持肾脏自稳态平衡,在水盐代谢、血管舒缩、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和细胞增殖分化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效应。对CNP肾脏代谢特... 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主要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血管内皮细胞,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径来维持肾脏自稳态平衡,在水盐代谢、血管舒缩、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和细胞增殖分化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效应。对CNP肾脏代谢特点的阐释,有望为病理状态下评估肾脏损害、施行靶向治疗开辟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利钠肽 自稳态平衡 肾脏 中性肽链内切酶 血管紧张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带刚度退化的古滑坡自稳能力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永华 张航 蹇宜霖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84,共8页
研究了古滑坡的变形与其稳定性的关系.通过公式推导证明了在对古滑坡滑带进行力学参数折减过程中考虑刚度退化的必要性,提出考虑古滑坡滑带强度折减和刚度退化耦合作用的新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耦合方式.依据大量的工程经验绘制古滑坡失... 研究了古滑坡的变形与其稳定性的关系.通过公式推导证明了在对古滑坡滑带进行力学参数折减过程中考虑刚度退化的必要性,提出考虑古滑坡滑带强度折减和刚度退化耦合作用的新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耦合方式.依据大量的工程经验绘制古滑坡失稳变形曲线,提出古滑坡自稳能力预警位移值和极限位移值的概念和确定方法.最后结合工程算例,对全局强度折减、滑带强度折减、考虑滑带强度折减和刚度退化耦合作用的三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表明,采用考虑滑带强度折减和刚度退化耦合作用的方法分析古滑坡变形场更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滑坡 滑带强度折减法 刚度退化 耦合作用 自稳能力 最大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浅埋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及自稳能力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述红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11-1114,共4页
结合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韩家岭大跨度浅埋隧道,通过地质条件的现场调查,研究了该工程关键地段的地质特征,分析了采用新奥施工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施工中充分发挥围岩自稳能力的具体措施.工程实践表明,韩家岭... 结合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韩家岭大跨度浅埋隧道,通过地质条件的现场调查,研究了该工程关键地段的地质特征,分析了采用新奥施工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施工中充分发挥围岩自稳能力的具体措施.工程实践表明,韩家岭隧道是大跨度隧道、地质工程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岩体结构面和变形的监测,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尤其是加强重点部位自稳结构的监测和调整,充分发挥围岩自稳能力.所提出的建议方法为类似工程施工建设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自稳能力 施工方法 大跨度浅埋 赤平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研究堆冷中子源中子性能和自稳特性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峰 袁履正 贾占礼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6,共8页
针对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冷中子源的技术难点,研究采用国际上尚无先例的带助冷冷包结构及带助冷两相热虹吸自然循环冷却方式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新冷却方式下冷包内液氢形状的优化,对不同冷包结构下的中子性能进行分析,优化出较... 针对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冷中子源的技术难点,研究采用国际上尚无先例的带助冷冷包结构及带助冷两相热虹吸自然循环冷却方式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新冷却方式下冷包内液氢形状的优化,对不同冷包结构下的中子性能进行分析,优化出较好的冷包结构。针对该冷却方式,进行对冷中子源运行稳定性至关重要的自稳特性研究,推导出具有一阶惯性环节的自稳特性方程。通过对方程解的分析,证明了CARR新冷却方式具有较好的自稳特性并可据此开展优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研究堆 冷中子源 月牙形冷包 带助冷两相热虹吸 中子性能 自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稳隐形拱理论和FLAC的巷道支护方案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选荣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86,共4页
以陕北榆阳煤矿2302运输巷道为背景,使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和"自稳隐形拱"理论对其掘进断面和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从而使之能够更有利于巷道的变形。设计了现场监测方案,并对部分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化的巷道断面... 以陕北榆阳煤矿2302运输巷道为背景,使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和"自稳隐形拱"理论对其掘进断面和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从而使之能够更有利于巷道的变形。设计了现场监测方案,并对部分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化的巷道断面和支护方案合理可行,满足了该巷道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自稳隐形拱 巷道设计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中子源封闭的两相热虹吸系统自稳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峰 袁履正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3-238,共6页
提出包含缓冲罐在内的封闭两相热虹吸自然循环回路的自稳模型。在缓冲罐与冷凝器间连接管的绝热和瞬间温度平衡两个条件下,研究其自稳特性,并与日本京都大学提出的模型进行了对比,提出提高自稳特性的措施。
关键词 冷中子源 两相热虹吸 自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