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逻辑体系、核心要义与实施方略
1
作者 李光辉 池武城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1,共1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这是完善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部署。文章首先提出建构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逻辑体系,并分别探析提升战略的理论、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这是完善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部署。文章首先提出建构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逻辑体系,并分别探析提升战略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三大逻辑关系,即从理论上解析提升战略的“阶段—模式—动力”三维理论逻辑,从历史上解析其“初始孕育—创新发展—全面扩大”三阶段历程,从现实上解析其中蕴含的中国式现代化和新质生产力两大方面内容。其次,提出其核心要义是“三个全面”和“三个提升”,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以及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提升集成创新能力、提升经贸规则标准和提升改革升级效能。最后,提出构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双协同”实施方略:坚持“顶层设计+基层创新”协同推进的双向实施路径,以及坚定“制度型开放+新路径探索”协同发展的双向实施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制度型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制度型开放引领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被引量:2
2
作者 钱学锋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7-89,共13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制度型开放作为一种形而上的开放形态,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开放为主体内容,相比传统开放具有边境后、稳定性、无差别、可预期、整体性、深层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制度型开放作为一种形而上的开放形态,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开放为主体内容,相比传统开放具有边境后、稳定性、无差别、可预期、整体性、深层次等开放特征。中国的制度型开放大致经历了制度学习、制度供给、制度竞争、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四个发展阶段。以制度型开放引领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应把握“三坚持三注重”,以梯度对标,倾力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赋权强能,着力优化完善一流治理体系;厚植产业,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制度创新;广泛联动,有效助力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保障安全,持续健全开放安全保障体系为主要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制度型开放 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4,共10页
党的二十大部署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高到战略层面,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以创新为核心引擎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能够助力自由贸易试验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重大生... 党的二十大部署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高到战略层面,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以创新为核心引擎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能够助力自由贸易试验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贸易强国建设等,对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有着强大的赋能作用。两者之间本是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内在统一关系,然而,在此过程中却也面临着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困难、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亟须加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领域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国际营商环境仍需持续优化等现实挑战和主要问题。为此,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营建一流营商环境,助力提升国际经济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新质生产力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现代化产业体系 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实施提升战略的路径研究
4
作者 聂新伟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2,共9页
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是新征程上推进改革开放纵深发展、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的重要战略举措。河南、湖北、湖南、安徽中部四省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中部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在总体方案的引领下,建设实践蓬勃展开... 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是新征程上推进改革开放纵深发展、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的重要战略举措。河南、湖北、湖南、安徽中部四省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中部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在总体方案的引领下,建设实践蓬勃展开,制度创新成果不断丰富,集聚要素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中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但应看到,中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五方面问题挑战:对外开放能级位势依然较低,自贸试验区片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自贸试验区“多区叠加”带来“碎片化治理”,区域协同开放优势尚待挖潜,全国示范性创新成果不够丰硕。未来,还需要综合施策,协同发力,高质量实施制度型开放、优势产业集聚、营商环境优化、区域协同开放、通道枢纽联通等五大提升行动,从而为新时代中部崛起贡献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部崛起 内陆开放高地 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忠秀 罗宁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59,共4页
从2013年8月到2014年12月,再到2016年8月,我国先后设立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试验区的设立,
关键词 自由贸易 试验区 产业发展战略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建设历程及启示
6
作者 肖鹏 袁金辉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2,共12页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①)、自由贸易港,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鲜明标识度的重大举措,在改革开放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自贸试验区、自贸港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鼓励首创性、集成...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①)、自由贸易港,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鲜明标识度的重大举措,在改革开放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自贸试验区、自贸港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自由贸易 自贸试验区 建设历程 首创性 提升战略 重大举措 集成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现国家战略的可复制和可推广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墨丝 彭羽 沈玉良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11,共8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一目标既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融人经济全球化、适应国际贸易新规则的要求,更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要素配置、获...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一目标既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融人经济全球化、适应国际贸易新规则的要求,更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要素配置、获得改革红利的内在要求。但改革的实质是存量利益调整,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其所面临的风险难以预料。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有相当基础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的先行先试,取得改革经验,调整各种主体的改革收益预期,降低改革风险,最终实现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 中国梦 试验区 国家战略 上海 经济体制改革 推广 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研究:发展格局、问题审视与战略性调整 被引量:7
8
作者 谢贤君 任晓刚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2-80,共9页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具有发挥先行先试效应,深刻影响金融开放创新,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价值。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断深入发展,金融制度创新呈现出了金融制度创新指数和速度不断提升、金融制度创新...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具有发挥先行先试效应,深刻影响金融开放创新,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价值。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断深入发展,金融制度创新呈现出了金融制度创新指数和速度不断提升、金融制度创新范围不断拓展、金融制度创新方式不断增加的阶段性新发展格局。同时,也伴随着金融风险防范、经验红利弱化、金融制度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等制约金融制度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新挑战。未来,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应以扩大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建设,深化金融对外开放,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金融基础设施"硬件"与"软件"以及完善与国际金融法律体系、规则制度接轨的法律体系作为推进、巩固、提升、夯实和保障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的战略性调整新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金融制度创新 发展格局 战略性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引领新动力、新空间与新优势——兼论与日本国家战略特区的比较 被引量:3
9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4期42-47,共6页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展开令人称道的创新探索的同时,东北亚地区还有若干个其他的新兴特殊经济功能区,值得我们参考学习。尤其是日本国家战略特区,既是上海自贸区的强劲对手,也提供了诸多的借鉴之处,如目标明晰、工作推进迅捷、政...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展开令人称道的创新探索的同时,东北亚地区还有若干个其他的新兴特殊经济功能区,值得我们参考学习。尤其是日本国家战略特区,既是上海自贸区的强劲对手,也提供了诸多的借鉴之处,如目标明晰、工作推进迅捷、政策针对性强等。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上海自贸区进行"再思考"并提出,自贸区的新动力,来自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和政府现代化;新空间,包括城市发展的有形空间和制度创新的无形空间;新优势则体现为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参与和引领国际竞争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国家战略特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评估与展望 被引量:64
10
作者 盛斌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3,共7页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是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实施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与方式。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推广上海等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作为“积极扩大...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是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实施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与方式。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推广上海等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作为“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成果,将“高标准高水平建设11个自贸试验区,全面推广成熟经验”作为2017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 试验区 中国 展望 评估 区域发展战略 政府工作报告 扩大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政府服务质量评估体系设计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杨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9-54,共6页
"对台开放"和"全面合作"的战略定位,是中国大陆(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别于其他自贸区的本质特征。改善政府服务质量,健全监督评价体系,既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自贸区改革创新的有益尝试。设计基... "对台开放"和"全面合作"的战略定位,是中国大陆(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别于其他自贸区的本质特征。改善政府服务质量,健全监督评价体系,既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自贸区改革创新的有益尝试。设计基于公共服务"消费—供给"核心关系的政府服务质量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分析总结不同片区的"投资者—服务提供者"对自贸区政府服务质量评价,对健全监管体系、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拓展两岸交流合作深度广度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 服务质量 营商条件 自由贸易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战略价值的三大解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正图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共5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从自贸试验区到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意味着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中国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从自贸试验区到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意味着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中国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举措。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对于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促进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探寻开放发展新模式,成为新时期中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着力点。如何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带动能力更强的开放新高地,建设开放程度更高的自由贸易港,是当前急待探索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期特别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国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促进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 解析 价值 全球化背景 国家战略 新型经济 自主权 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现实约束、演进逻辑与政策取向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富华 倪铭杰 姜玉梅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50,共10页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面临泛安全化倾向挤压开放合作空间、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抬高开放标准和要求、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突破等现实约束,需要处理好供需动态平衡、内外开放平衡、区域发展平衡,遵循由“效率优先...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面临泛安全化倾向挤压开放合作空间、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抬高开放标准和要求、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突破等现实约束,需要处理好供需动态平衡、内外开放平衡、区域发展平衡,遵循由“效率优先兼顾安全”转向“效率与安全并重”、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由“产业演化路径依赖”转向“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演进逻辑。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要着力提升自贸试验区的平台能级,强化质量与安全导向,聚焦打造多点多极的双循环节点枢纽、提升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话语权、扩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带动效应“三向发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政策取向为:坚持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有效应对“脱钩断链”;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提升战略 新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历程回顾与展望(2013-2024)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新利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1,共9页
中国自贸试验区承载着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高水平开放的历史使命,从设立至今已经满10年,基于自由贸易、区域经济发展、制度变迁等理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研究成果丰富,在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制度创新成... 中国自贸试验区承载着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高水平开放的历史使命,从设立至今已经满10年,基于自由贸易、区域经济发展、制度变迁等理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研究成果丰富,在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制度创新成效显著,相关研究成果散见于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文章从理论溯源和历史逻辑出发,认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沿袭了中国改革开放路径,引入制度创新和金融创新,扩大了试验范围,在法治经济观念引导下,制度创新质量不断提升。文章通过回顾自贸试验区十周年建设历程,认为自贸试验区专项制度不断深化,制度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加快资源要素流动提升了制度创新质量。新阶段制度系统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服务国家战略将成为未来制度创新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主要方向,为我国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和实现自贸试验区服务国家战略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国际贸易 制度创新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提升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强在上海调研时强调: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积极开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探索
15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5,共1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26日至27日在上海市调研自贸试验区建设。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积极开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探索,不断取得新突破、积累新经验。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建设 大力实施 李强 对外开放 提升战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高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差异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娟 唐粼 姚星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8-62,共5页
与前两批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相比,第三批设立的七个自贸试验区增加了差异化的试点任务。这七个自贸试验区将继续紧扣制度创新这个试验核心,以现有自贸试验区的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以及战略需要,增加差异... 与前两批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相比,第三批设立的七个自贸试验区增加了差异化的试点任务。这七个自贸试验区将继续紧扣制度创新这个试验核心,以现有自贸试验区的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以及战略需要,增加差异化的试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试验区 差异化 路径 四川 自由贸易 战略需要 地方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区试验的创新功能与中国发展战略的转型升级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幼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6,共8页
我国在自贸区的功能定位上突破了国际惯例,赋予了其许多新的内涵,包括提升开放效率、测试开放压力、采用国际模式、控制改革风险等。自贸区试验反映了我国开放发展战略的转型升级,包括以体制创新而非特殊政策推进开放,从为出口引外资转... 我国在自贸区的功能定位上突破了国际惯例,赋予了其许多新的内涵,包括提升开放效率、测试开放压力、采用国际模式、控制改革风险等。自贸区试验反映了我国开放发展战略的转型升级,包括以体制创新而非特殊政策推进开放,从为出口引外资转变为广义的市场准入,投资开放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从政策性开放上升为体制性开放,以创新实现要素升级替代依靠廉价劳动力等。未来应根据我国在新阶段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对自贸区的功能进行差异化定位,要求每个自贸区形成各具特色的试验主题与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战略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个自贸试验区启动协同开放
18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共1页
上海、广东、四川等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于4月1日在成都启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发展倡议》,明确将进一步强化协同改革、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思维,大力实施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战略。这意味着各地的自贸改革试验今后... 上海、广东、四川等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于4月1日在成都启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发展倡议》,明确将进一步强化协同改革、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思维,大力实施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战略。这意味着各地的自贸改革试验今后不再是“单兵突进”,而将更加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开放战略 试验区 自由贸易 改革试验 协同发展 系统性 协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太经济框架”新进展及其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天桂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54,160,共19页
“印太经济框架”(IPEF)以成员方自愿选取其四大支柱参与的“菜单式”合作,构建不同于传统自由贸易协定、聚焦新兴领域及高标准规则的新型经济框架。截至目前,“供应链”支柱协议已签署并生效,“清洁经济”“公平经济”支柱协议和IPEF... “印太经济框架”(IPEF)以成员方自愿选取其四大支柱参与的“菜单式”合作,构建不同于传统自由贸易协定、聚焦新兴领域及高标准规则的新型经济框架。截至目前,“供应链”支柱协议已签署并生效,“清洁经济”“公平经济”支柱协议和IPEF协定也已实质性结束磋商。作为美国加速推进的“印太战略”的经济支柱,IPEF的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更为浓厚,尤其基于“价值观同盟”的区域供应链的构建与强化及对“美国优先”、对中国经济“去风险化”的发展与强调,使地缘经济分裂的风险进一步加剧,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既有的进程受损、既定的目标趋弱、可能的路径分散,亚太自由贸易区议程的推进更为不易。中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的实施,应继续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进亚太经合组织内部自由贸易协定能力建设与亚太自由贸易区议程及自身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进程,加快与IPEF、亚太经合组织、CPTPP成员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构建,适时扩容和升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并切实推动RCEP与CPTPP的融合发展,尽量减轻IPEF带给自身的战略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经济框架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 亚太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提升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务院:建设新疆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和有色金属产业基地
20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5期751-751,共1页
据10月31日报道,国务院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提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依托现有石油化工产业基础,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建设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和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提高有色金属就地转化比例。推动在... 据10月31日报道,国务院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提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依托现有石油化工产业基础,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建设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和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提高有色金属就地转化比例。推动在综合保税区开展保税混矿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制造业转型升级 战略性矿产资源 石油化工产业 有色金属产业 综合保税区 保税 就地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