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站立式立管总体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康庄 李辉 +2 位作者 孙丽萍 沙勇 曹静 《船海工程》 2011年第5期154-159,共6页
介绍自由站立式立管(FSHR)系统中各构件设计原则及其总体响应分析方法,根据算例总体设计参数,建立FSHR总体有限元模型,进行总体强度与疲劳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其设计参数在各种工况下均满足强度要求,其中百年一遇海流载荷工况为最危险工... 介绍自由站立式立管(FSHR)系统中各构件设计原则及其总体响应分析方法,根据算例总体设计参数,建立FSHR总体有限元模型,进行总体强度与疲劳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其设计参数在各种工况下均满足强度要求,其中百年一遇海流载荷工况为最危险工况;其设计参数满足疲劳要求,运动疲劳和VIV疲劳最大损伤均出现在刚性主管顶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站立式立管 总体强度 运动疲劳 VIV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站立式立管总体运动疲劳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康庄 李辉 +2 位作者 孙丽萍 冯玮 贾旭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50,共8页
由于良好的疲劳特性,自由站立式立管(FSHR)正广泛应用于深海油气田的开发当中。首先根据设计参数建立FSHR详细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利用谱分析方法对FSHR进行总体运动疲劳分析,以确定FSHR总体设计参数是否满足运动疲劳要求。最后对工作于... 由于良好的疲劳特性,自由站立式立管(FSHR)正广泛应用于深海油气田的开发当中。首先根据设计参数建立FSHR详细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利用谱分析方法对FSHR进行总体运动疲劳分析,以确定FSHR总体设计参数是否满足运动疲劳要求。最后对工作于相同环境下的钢悬链立管(SCR)进行总体运动疲劳分析,探讨哪种立管系统的疲劳性能更为优良。计算结果表明FSHR系统中刚性主管最大运动疲劳损伤出现在刚性主管顶部,FSHR总体设计参数满足规范要求;FSHR总体运动疲劳寿命要远大于SCR,体现了FSHR系统对浮体运动与刚性主管之间具有良好的解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站立式立管 谱分析方法 疲劳分析 钢悬链立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站立式立管顶部及底部连接装置试验系统的研制与数值模型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谭瑞龙 段梦兰 +2 位作者 汪志明 何宁 雍倩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8-166,共9页
基于相似理论及弹塑性力学相关理论与方法,自主建立了自由站立式立管顶部连接装置和底部连接装置的模型试验系统,包括加载装置、原理样机角度调节装置、鹅颈管张力角度调节装置、恒张力装置、弯矩加载装置及边界固定装置。通过整体数值... 基于相似理论及弹塑性力学相关理论与方法,自主建立了自由站立式立管顶部连接装置和底部连接装置的模型试验系统,包括加载装置、原理样机角度调节装置、鹅颈管张力角度调节装置、恒张力装置、弯矩加载装置及边界固定装置。通过整体数值模拟得到最危险工况作为试验工况并给出试验加载边界,分别利用试验系统和局部数值模拟得到顶部连接装置和底部连接装置在最危险工况下的响应,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能够有效地测量自由站立式立管顶部及底部连接装置不同位置的静态及动态响应,利用试验结果验证后的数值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自由站立式立管顶部及底部结构静态及动态响应;在不同工况下,自由站立式立管顶部连接装置及底部连接装置最大应力出现在顶部连接装置与立管连接处,表明该顶部及底部连接装置还有进一步的优化空间。该试验装置的成功研制为深入研究自由站立式立管顶部结构及底部结构响应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和方法,有利于保障自由站立式立管系统的作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站立式立管 顶部连接装置 底部连接装置 模型试验系统 数值模型优化 试验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自由站立式立管安装过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羊卫 孙丽萍 付森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76-181,共6页
自由站立式立管具有良好的运动特性,可作为南海油气开发的立管形式。结合工程检验,对应用于南海流花16—2油田的自由站立式立管进行安装过程的设计、建模,以及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自由站立式立管的安装过程满足规范要求;吊绳张力... 自由站立式立管具有良好的运动特性,可作为南海油气开发的立管形式。结合工程检验,对应用于南海流花16—2油田的自由站立式立管进行安装过程的设计、建模,以及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自由站立式立管的安装过程满足规范要求;吊绳张力最大值发生在浮力筒下放过程中;立管等效应力、弯曲应力和有效张力最大值发生在跳接软管回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站立式立管 J型铺设 安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力筒对自由站立式刚性主管轴向振动的影响
5
作者 周性坤 段梦兰 《石油机械》 2017年第7期52-57,共6页
复杂的海洋环境易导致自由站立式立管系统浮力筒浮力周期性变化,造成刚性主管轴向振动。当浮力筒运动频率与刚性主管固有频率重合或接近时,系统会发生共振,危及其作业安全。鉴于此,建立刚性主管轴向振动力学模型,运用数值方法求解出刚... 复杂的海洋环境易导致自由站立式立管系统浮力筒浮力周期性变化,造成刚性主管轴向振动。当浮力筒运动频率与刚性主管固有频率重合或接近时,系统会发生共振,危及其作业安全。鉴于此,建立刚性主管轴向振动力学模型,运用数值方法求解出刚性主管轴向振动的固有频率。以浮力筒现有的5种设计工况为例,探究了各阶固有频率随浮力筒状态的变化情况;通过稳态响应分析,计算出5种工况下的动载荷放大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刚性主管的稳态振幅与浮力筒浮力成正比,与刚性主管密度、横截面面积和总长度成反比;刚性主管顶部的动载荷放大系数与浮力筒的等效质量、刚性主管的密度、横截面面积、总长度及频率比有关,当浮力筒出现2舱破损和中心管及1舱同时破损时,系统的动载荷放大系数明显偏大;应考虑适当增加浮力筒设计水深,以减小垂向环境载荷作用,延长浮力筒垂向运动周期;尽量减小浮力筒的等效质量,增大系统的固有频率。研究结果有助于完善浮力筒和刚性主管的力学性能分析,为自由站立式立管的系统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力筒 自由站立式立管 轴向振动 固有频率 动载荷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