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自由知识分子对日本侵华“人口过剩说”的驳斥 被引量:1
1
作者 洪岚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6-112,160,共7页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以"人口过剩"为借口,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华实施殖民移民侵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推行武装移民,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企图征服整个中国,导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日本又挑起太平洋战争。在实施移民侵略...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以"人口过剩"为借口,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华实施殖民移民侵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推行武装移民,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企图征服整个中国,导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日本又挑起太平洋战争。在实施移民侵略和军事征服过程中,日本十分重视舆论宣传,不断抛出"人口过剩说"、"民族生存权说"、"特殊权益说"等,为其侵略行为辩护,对内欺骗民众进行舆论动员,对外混淆国际视听。日本的舆论宣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英、美、德等一些西方国家的自由知识分子,针对日本的"人口过剩说"予以了揭露和驳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自由知识分子 日本侵华 人口过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民主想象
2
作者 王艳勤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4-162,共9页
在二战后的民主潮流中,中国的自由知识分子基于时代的要求,主张"中国型的民主"应当两条腿走路,即政治的民主与经济的民主必须兼得。因此,调和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成为战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共同愿望;在政治自由与经济平等之... 在二战后的民主潮流中,中国的自由知识分子基于时代的要求,主张"中国型的民主"应当两条腿走路,即政治的民主与经济的民主必须兼得。因此,调和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成为战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共同愿望;在政治自由与经济平等之间,自由知识分子固然希望一张票与一碗饭兼得,但他们仍然理性地在二者之间进行价值序列的优先性选择;经济民主内部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关系同样让自由知识分子颇费思量,争论的焦点在于计划社会是否必要。自由知识分子的民主想象凸显了他们的人民立场、建立现代国家的愿望以及从城市到乡村的目光转向,这些特点为他们在历史转折关头所作的选择提供了思想史的注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民主 经济民主 自由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知识分子由“边缘”走向“中心”的路径——评《〈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
3
作者 祝彦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3期109-112,共4页
关键词 政治思潮 30年代 独立评论 自由知识分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路径 学术成果 青年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成长轨迹及政治心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任世红 张卫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115,共6页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成长起来的新知识分子群体,是我国新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研究我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成长历程,可以发现,知识分子"下海"是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产生的源头...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成长起来的新知识分子群体,是我国新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研究我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成长历程,可以发现,知识分子"下海"是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产生的源头;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是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壮大的主体;而海外留学人员的回归则是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发展的生力军。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在"体制外"成长,与"体制内"知识分子相比,其政治心态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通过对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成长轨迹及其在社会转型中心路历程的探寻,分析研究自由择业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政治心态,对于有序引导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保障其政治权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 成长轨迹 政治心态 新社会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公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徐军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79,共6页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作为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其政治参与的状况体现了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状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两者政治...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作为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其政治参与的状况体现了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状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两者政治参与主体、参与背景、参与途径、参与作用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其共同点在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紧密联系,其差异性在于与非公有制经济联系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 政治参与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评价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一点想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宗勉 《学术界》 2003年第2期157-161,共5页
胡适是上个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者和学者之一。他的影响 ,虽然也有消极和负面的成分 ,但主要方面是积极和进步的。研究和评价胡适是和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这一群体联系在一起的 ,胡适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必须正确对待 ,批判继承他们... 胡适是上个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者和学者之一。他的影响 ,虽然也有消极和负面的成分 ,但主要方面是积极和进步的。研究和评价胡适是和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这一群体联系在一起的 ,胡适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必须正确对待 ,批判继承他们的思想、学说和学术文化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者 代表人物 胡适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批判 继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途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军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4-38,共5页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为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提供了公共权力机关、政治组织、行业及媒介多种途径,每种途径又包括若干具体实现形式,基本实现了其利益诉求的有序表达和执政党对其"精英吸纳",成为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为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提供了公共权力机关、政治组织、行业及媒介多种途径,每种途径又包括若干具体实现形式,基本实现了其利益诉求的有序表达和执政党对其"精英吸纳",成为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 政治参与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由职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路径的完善 被引量:3
8
作者 韩莹莹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50,共5页
自由职业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国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由职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自由职业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其影响和作用日益突显,做好自由职业党... 自由职业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国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由职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自由职业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其影响和作用日益突显,做好自由职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尤显重要。基于此,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在获取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文章系统分析了自由职业党外知识分子的现状特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之加强统战工作的对策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职业党外知识分子 统战工作 访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书报检查制度与20世纪30年代上海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胡适为中心 被引量:1
9
作者 蒋进国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3,共6页
20世纪30年代~[1],国民党当局逐步建立了以上海为中心的书报检查制度体系,上海左翼作家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均遭严重箝制。以胡适为首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秉承言论和出版自由的理念,利用当局内部的矛盾和权力罅隙,与国民党当局进... 20世纪30年代~[1],国民党当局逐步建立了以上海为中心的书报检查制度体系,上海左翼作家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均遭严重箝制。以胡适为首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秉承言论和出版自由的理念,利用当局内部的矛盾和权力罅隙,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了话语权博弈,进而铸就了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内在精神品质。这段被遮蔽的历史,对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和文学制度都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报检查制度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情感对解放战争末期上层自由派知识分子抉择的影响
10
作者 汪秀枝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123,共3页
解放战争末期,中国社会即将发生重大转折。此时,中国上层自由派知识分子群体面临着是走是留的抉择。结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留在了大陆。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他们的选择?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在思考这个问题。历史事实表明,决定因素是情感... 解放战争末期,中国社会即将发生重大转折。此时,中国上层自由派知识分子群体面临着是走是留的抉择。结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留在了大陆。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他们的选择?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在思考这个问题。历史事实表明,决定因素是情感。强烈的爱国情感,使他们难舍故土;由爱国情感决定的民族气节和民族自尊心,使他们不愿到外国或香港当"二等公民";对国民党政府的憎恶之情,使他们拒绝了蒋介石的"抢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层自由知识分子 情感 爱国情感 憎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价值、特点及引导——基于四个省份的问卷调查与思考
11
作者 任世红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86,共8页
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之一,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是其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包容性和合法性的重要体现。自由择业知识分子融入与现有政治体系... 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之一,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是其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包容性和合法性的重要体现。自由择业知识分子融入与现有政治体系吸纳之间的有效互动,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在态度和动机、形式和途径等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特点,而从经济、政治、文化、自身等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影响和制约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诸多困境和问题。从对策来看,关键是要进一步加强引导:针对成长性差异,加强政治引导;针对结构性差异,加强分类引导;针对制度性障碍,加强组织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 政治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张力中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反思——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12
作者 夏东元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03-204,F0003,共3页
关键词 知识分子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张连国 中国 学术著作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抗战胜利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学潮观——以《观察》周刊为中心
13
作者 宁文晓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8-132,共5页
抗战胜利后全国发生的学潮,引起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高度关注,他们在《观察》周刊上发表文章,客观分析学潮的起因,明确表达对学潮的态度,深刻意识到学潮的重大历史意义,强烈呼吁政府深刻反省失误的同时需迅速做出真实的努力。这从一个... 抗战胜利后全国发生的学潮,引起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高度关注,他们在《观察》周刊上发表文章,客观分析学潮的起因,明确表达对学潮的态度,深刻意识到学潮的重大历史意义,强烈呼吁政府深刻反省失误的同时需迅速做出真实的努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20世纪4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和政治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胜利后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学潮 《观察》周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
14
作者 王毅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8-128,共1页
九一八事变后,以《再生》杂志为平台聚集起来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下,对中共的指导理论进行了诸多批评。他们认为共产党的理论“毒素太重”,反对共产党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据而推行的阶级斗争,否认阶级冲突和矛盾... 九一八事变后,以《再生》杂志为平台聚集起来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下,对中共的指导理论进行了诸多批评。他们认为共产党的理论“毒素太重”,反对共产党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据而推行的阶级斗争,否认阶级冲突和矛盾必然导致革命的结果。他们整合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政治理念,批评共产党制造“内乱”、无视民族外患,将救国希望寄托于国民党,建议国民党改良政治、提高教育、建设民生,以民主政治实现建国理政,这体现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国家主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再生》 30年代 中共 唯物辩证法 政治理念 民族主义 九一八事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6年的两个知识分子——老舍与储安平
15
作者 高丽琴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09年第4期81-85,共5页
1966年8月24日,老舍先生在经历一天的围攻后,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31日,原《观察》主编,提出震撼全国的"党天下"之谏的储安平扫完街道回到家里,发现又有红卫兵来揪斗,便从后院翻墙而逃。
关键词 储安平 老舍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民主政治 民主自由 共产党 学生运动 新中国 现代作家 革命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不悟自己之为奴”谈起─—《悟性与奴性─—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国民性”》引言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梦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3期60-64,共5页
从“不悟自己之为奴”谈起─—《悟性与奴性─—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国民性”》引言张梦阳一、鲁迅讲的两个故事鲁迅晚年讲过两个清代知识分子的悲剧故事。一个是山西临汾县生员冯起炎。乾隆四十八年二月,他听说乾隆将谒秦陵,便身... 从“不悟自己之为奴”谈起─—《悟性与奴性─—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国民性”》引言张梦阳一、鲁迅讲的两个故事鲁迅晚年讲过两个清代知识分子的悲剧故事。一个是山西临汾县生员冯起炎。乾隆四十八年二月,他听说乾隆将谒秦陵,便身怀著作,在路上徘徊,意图呈进,不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知识分子 “国民性”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鲁迅 “悟性” 胡风 毛泽东 巴金 周作人研究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派知识分子与国民党的“剿匪”
17
作者 郑师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62,共14页
九一八事件后,胡适、丁文江合作发表《所谓剿匪问题》一文,十分凝炼和鲜明地聚焦了自由派知识分子对于国民党"剿匪"政策的公开质疑。但随着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所引起的时局巨大变动,他们中许多人迅即见风使舵... 九一八事件后,胡适、丁文江合作发表《所谓剿匪问题》一文,十分凝炼和鲜明地聚焦了自由派知识分子对于国民党"剿匪"政策的公开质疑。但随着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所引起的时局巨大变动,他们中许多人迅即见风使舵,重新站到了国民党"剿匪"的旗下,由质疑转向期盼"全歼残匪",其内部的分化也成了不可避免的事。西安事变后胡适、张季鸾诸人虽最终接受了国民党废止"剿匪"政策的现实,但与范长江、王芸生等人的主张毕竟不可等量齐观。国民党"剿匪"政策虽废,反共之心仍存,自由派知识分子既不脱"恐共"痼疾,复不能躬身自反,在此后全面抗战中反共浪潮迭起,其将继续追随国民党的政治取向,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知识分子 “剿匪” 国民党 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心态
18
作者 郑师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93,共17页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1927—1932),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心态是以社会精神领袖自居,却又不免"恐共"的心理,所以,他们对国民党政权的抨击,常常陷入"投鼠忌器"的两难境地。九一八事件后,面对中国政治生态的改变,他们...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1927—1932),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心态是以社会精神领袖自居,却又不免"恐共"的心理,所以,他们对国民党政权的抨击,常常陷入"投鼠忌器"的两难境地。九一八事件后,面对中国政治生态的改变,他们的政治心态也不得不加以调整:对于国民党,由不满趋向公开合作;对于共产党,则由"恐共"趋向"挺共",即主张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化。这种调整,过去多被斥为投靠国民党反动政权。时至今日,这个评论有失简单化。平心而论,这些人走向"挺共",既是民族大义感召的结果,也反映了他们虽舍弃了原有的浪漫,但在相当程度上仍保留有自己独立的政治品格、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至于他们主张开放党禁、国共联手,这本身就是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打击,也是对此前针对共产党的污名化宣传的有力否定。这一切为后来国共实现二度合作,共御国难,作了重要的铺垫,这一点必须予以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政治心态 南京国民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中国》的刊行与台湾自由主义思潮的演进 被引量:2
19
作者 贺昌盛 《扬子江(评论)》 2010年第1期41-46,共6页
战后台湾的自由主义并不是其本土政治或经济发展过程中自行生发的思想潮流,甚至在更大的范围内讲,自由主义本身就不是汉语语境自身所生成出来的思想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中国自由主义的诞生与发展带有明显的外源性与移植色彩。
关键词 中国自由主义 自由知识分子 国民党政府 战后台湾 思想自由 胡适 国民党政权 自由主义思想 殷海光 政治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研究综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川鄂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4-68,共5页
关键词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 文学研究界 民主主义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周作人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 文学思潮 沈从文 个人主义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