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剩余价值的流转”与“自由王国”——《资本论》美学维度的重构及其意义
1
作者 刘方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围绕"剩余价值的流转"对《资本论》的整体理论结构进行梳理:第一卷考察了物质生产由"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构成,而"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出剩余价值;第二、三卷分别讨论了剩余价值在"流通&... 围绕"剩余价值的流转"对《资本论》的整体理论结构进行梳理:第一卷考察了物质生产由"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构成,而"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出剩余价值;第二、三卷分别讨论了剩余价值在"流通"等领域的流转及在产业利润、利息、地租之间的分割——这些都是在"此岸"的"必然王国"中的流转,而第三卷有关"自由王国"的论述则揭示剩余价值也可以由"此岸"的"必然王国"向"彼岸"的"自由王国"流转——与此相关,第四卷揭示作为剩余价值的时间存在形态的"自由时间",只有从"真正物质生产"中游离出来并流转向"自由王国",存在于"自由王国"中的包括艺术在内的"自由的精神生产"才能繁荣发展起来——此即《资本论》的美学维度。作为剩余价值流转的一种历史性方式,资本不仅阻碍剩余价值流转向工人阶级,而且也阻碍剩余价值流转向"自由王国",这种"双向"阻碍,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内在对抗性的两种基本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美学维度 剩余价值的流转 自由王国 自由的精神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